为什么农户种地赚不到钱?4点原因很现实,要想改变并不容易
经常听到农民抱怨说种地收入低、不挣钱,活着真难。对于这种抱怨,有人认为是农民自己“无病呻吟”,我却不同意这种说法。没有种过地的人,你可以去农村租几亩地体验体验农民种地的真实收入,当你确定种地收入不能维持正常生活时,就不会说这种“风凉话”了。
不是真农民,不懂农民苦。农户种地赚不到钱的原因有很多,作为农二代,简简单单就能想到这4点关键缘由。
人均土地面积保有量非常少。别看我国的整体耕地面积保有量大,可要实际分摊到每个农户手中,真就相当于“大海中的一滴水”,根本察觉不到。全国各地的农村基本都如此,尤其是南方农村,人均土地面积保有量更是少的可怜。
就拿我们这个大西北河西走廊农村的穷乡僻壤来说,人均耕地1~3亩,靠近城市的那几个农村,一口人甚至只有几分地。如此少的耕地面积,别说种植传统的小麦、玉米等农作物没有多少收入,就算种植中药材、日光温室等特色农作物,遇到行情好的时候,收入也非常有限。
种地的成本是一年比一年高。现在种地是比以前方便快捷很多,有10几亩地的农户,种地和收割分别仅需1天时间就能完工。机械化种地普及的好处是大大解放了农民的劳力,可是使用机器就得给人家出相应的工钱。
我曾算过一笔账,在我们这里种植一亩小麦的毛利润大概是1000~1200元。除去种子、播种、农药、化肥、水费、收割、犁地、平地等等种地成本,种植1亩小麦的纯利润仅仅只有300~500元。种1亩小麦1年的纯利润和人家打工1天的收入差不多,这样看来,种地还有什么意义呢?
农作物的价格好久不见涨价。有农户说:10年前小麦的价格是每斤1.2元,10年后小麦的价格依旧是每斤1.2元,当别的东西都在拼命涨价,有些甚至已经涨了好几倍,唯独我们农民种的粮食价格纹丝未动,这样一来,种地哪里还有利润?
粮食多年未涨价,种地成本却逐年增加,如此循环下去,农民种地的利润越来越薄。当小麦价格涨1分钱的时候,肥料价格已经相应的增长了好几十元,明白人不说也能想清楚这个道理。
种地人年龄大大偏向老龄化。现在还坚守在农村种地这个岗位上的农民,绝大多数是40、50、60、70后,有少量的80后,至于90后和00后,他们不屑于种地,也根本不会种地。
这种情况就直接导致种地农民年龄过度偏向老龄化,老年人的体力和思想都跟不上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他们种地不懂创新,也不懂如何才能多获利,得过且过的心态让原本无利可图的种地职业更加遭人嫌弃。
如何才能改变农户种地不赚钱的现状?
1.土地流转,外出打工。有很多地方的农民以每亩400~800元的地租把土地流转给种植大户,然后选择外出打工。他们只需收取地租就好,其他种地事宜一概不用操心,这样就能获取两份收入。
2.种养结合,全面发展。农户仅靠种地的收入非常不理想,有些农户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不能外出打工,只好在家务农。建议这种情况的农户可以考虑种植养殖相结合,不仅可做到“废物利用”,而且也能多增加收入。
3.经济作物,提高效益。种植普通的小麦、玉米、水稻、高粱等农作物利润的确非常有限,可以把眼界放长远,尝试种植一些经济型作物。比如日光温室种植反季节蔬菜,我就认为是个不错的赚钱项目,我们这里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可以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