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令.西湖十景
一、苏堤春晓
序:长长之苏堤连接着“花港观鱼”和“曲院风荷”,沿堤漫步,可眺湖中之“三潭映月”及周围之山、树、云、塔。一头是苏小小墓,一头是雷锋禅院。。。苏堤一肩跳着妓禅两界,词仙何意,余不知。今虽仲冬,堤上柳态婆娑,花草葱郁,游人熙攘。。。因赋:
听波踏浪满堤风。鸣佩柳烟中。梦湖千古传唱,依旧窈朦胧。 妆淡淡,情浓浓。有人同。千秋词客,一代蛾颦,谁让禅锋。
二、曲院风和
序:曲院风荷原名曲院,位于金沙涧(西湖最大天然水源)
流入西湖处,南宋这里辟有宫廷酒坊,湖面种养荷花。夏日清
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下飘逸,游人身心俱爽,不饮亦醉。
南宋画家马远等品题西湖十景时,把这里也列为“十景之一”。后来院颓塘堙,其景遂废。清朝康熙皇帝南巡杭州,题写西湖十景景名时,就把这个久废的旧景移至苏堤的跨虹桥畔,亲书“曲院风荷”四字,立碑建亭。曲院风荷,以夏日观荷为主题,承苏堤春晓而居西湖十景第二位。
“曲院风荷”起自跨虹桥畔碑亭,沿岳湖、金沙港直达卧龙桥外的郭庄,迤逦数里,有岳湖、竹素园、风荷、曲院、湖滨密林区五个景区,面积达四百二十六亩,成为西湖环湖地区最大公园。东接岳湖,南邻郭庄,北接竹素园、植物园、岳飞墓庙。
风廊桥洞绕残荷。幽碧荡笙歌。借问堤外苏小,还记宴春罗? 循御步,缅雕戈。有鱼波。跨虹桥畔,玄烨豪雄,武穆山河。
三、平湖秋月
凝芳积玉任秋裁。西子浴烟霾。望湖楼上清夜,今古泻幽怀。 山俯仰,月徘徊。翠樽开。淡妆浓抹,浅榭轻潮,一岭飞来。
四、断桥残雪
长堤傍暮水侵沙。遥对两峰斜。逋梅坡柳残萃,犹护几寒花。 呼断雁,绕啼鸦。叹芳华。甚时残雪,霁日和风,吟破烟霞。
五、柳浪闻莺
清波门外乱莺啼。料已柳如丝。玉人花下无语,心事有谁知。 颦浅黛,袅烟思。绣条垂。渐随风起,游絮天涯,梦化萍时。
六、花巷观鱼
长堤细柳小桥初。零藕远平湖。问谁今日花巷,还是宋时鱼? 山月槛,水云居。黯愁予。旧台歌舞,如是河山,长换舆图。
七、雷峰夕照
树梢檐角起金轮。为阻断桥魂。倚空孤岭斜照,零落几黄昏。 湖上梦,梦犹真。看游人。宋元箫鼓,吴越衣容,都是红尘。
八、双峰插云
青岚白雾两峰遥。欲雨更魂销。问寻仙睹何处,堤上望山桥。 灵隐树,南屏箫。对僧寮。旧时风月,梦里歌吹,钟鼓江潮。
九、南屏晚钟
轻烟淡霭几危峰。湖上听疏钟。客心乡绪凭晚,无奈剩朦胧。 多少事,梦魂中。几时重。净慈斋鼓,堤畔鸾铃,一样春空。
注:陈璨《双峰插云》诗云:
南北高峰高持天,两峰相似不相连。
晚来新雨未雨时,四山白云锁二尖。
十、三潭映月
序:三潭印月是西湖三岛之一,西湖十景之第十,历来人们将这里比作神话传说中之仙岛,故有“小瀛洲”之称。湖上有三塔,成鼎足状。每塔五个圆孔,塔内点烛,加上天上、水中和人心中的,共有十八个圆月,故有“十八圆”之说。
天工巧夺映三坛。湖上数蟾圆。更凝霜靥寒碧,袅袅颤青鬟。 游画舫,逐歌弦。锦魂牵。几回秋月,一棹荷风,人在雕栏。
【图片来自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