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育儿:家长必读|如何杜绝孩子暑假沉迷手机游戏┃婷姐

作者┃婷姐  朗读┃踮脚微笑
编辑┃丄学号  主持┃梁山伯

近期,朋友向我哭诉:

孩子整日沉迷手机游戏,不分昼夜;

不看书,不学习;不出门,不运动;

吃饭不规律,家务也不做。

大人不能说,一说要么炸毛,要么摔门。

原本一个活泼、听话的孩子,现在变得懒散、叛逆。

朋友直言:是手机把孩子给害了。

当孩子出现问题,多数的家长都把目光放在了手机上,认为手机游戏是“罪魁祸首”。

事实真如此吗?

来看看我的心理辅导工作室的孩子们是怎么说的。

孩子们说:“老师,你不知道,我玩游戏都玩得想吐了。但是,我不玩游戏,我能干什么?”

这些孩子,并不是我们眼里的差生,反而各个成绩优异。

所以,孩子沉迷游戏,不是因为手机。

01

手机只是「背锅」

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2020年9月1日,杭州一个11岁的男孩,沉迷手机游戏,不肯做作业,导致成绩下滑。

父亲多次劝说无效,愤怒地抢过手机,砸了。

孩子竟然一时冲动,从12楼纵身一跃。掉到二楼平台上,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评论里,出现一边倒的现象,都在痛斥手机游戏把孩子给逼上了绝路。

但追溯孩子成长历程,从小父母工作繁忙,很少陪伴孩子。

在父母那里得不到情感的依托,手机,成了他唯一的朋友。

人,是需要精神寄托。当寄托不在时,也就生无可恋。

打开网页,输入“因手机自杀的孩子”,相关报道多得令人痛心。

就在今年7月8日,在云南盐津县第二中学,

老师没收了孩子私自带进校园的手机,孩子跳楼自杀。

手机,在当今这个社会环境里,已经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工具。

可是,为什么却成了一些孩子的“夺命杀手”呢?

02

父母生活中的缺失

孩子只能用手机来慰藉

前几天朋友聚会,小美带着她一岁半的儿子来参加。

孩子在游乐区玩不到几分钟,就跑过来拉着小美,让她陪他玩。

几次下来,小美有些不耐烦,因为她正跟另外一个朋友聊到感兴趣的话题。

小美拿出手机,解开锁,直接递给孩子。

孩子很熟练地找到自己喜欢的游戏,开始玩了起来。

半个小时,孩子没来打扰小美。

一个小时,孩子还是没来打扰小美。

朋友对小美说,你儿子真乖啊

小美得意洋洋地说,只要给孩子玩手机,坐一、两个小时,是没问题的。

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也就是短短的几年。

而恰恰这短短的几年,是孩子和父母建立亲密关系关键时期,关乎孩子一生的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建立。

而这个时期,却是父母最容易忽视的时期。

因为父母认为,孩子还小,谁陪都一样。

却不知,一旦错过,在孩子的心里,这份爱都是缺失的。

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陪孩子一起成长。

《后汉书第五伦传》:“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

用自身行动教育人,别人就会服从;用语言来教育人,别人就会争辩是非。

现实中,父母往往都是长篇大论对孩子进行教育,行动上又是另一套,标准的“双标”。

孩子的习惯,是父母养成的。

有一次,一位妈妈带着沉迷手机游戏的孩子来做心理辅导,希望心理咨询师能帮儿子戒掉网瘾。

咨询师在跟孩子交流的整个过程中,妈妈一直刷着手机。

期间,咨询师问妈妈一些问题,妈妈的眼睛都没有离开过手机。

孩子的模仿力是非常强大的,他不是听父母说什么,而是看父母在做什么。

孩子身上的问题,一定是父母养育模式出了问题。

比如,校园霸凌。霸凌孩子和被霸凌孩子,其实都是受害者。

霸凌孩子,在家里肯定是经常被打的。

因为自己的力量太弱小,不能跟父母去对抗,只能把情绪带到学校,去欺负那些比他弱小的同学。

又或者,沉迷手机游戏、早恋、休学、自残……

当孩子有这些行为时,心理已经生病了。

犯罪心理学家李玫谨教授说:“孩子心理上的疾病,一定是养出来的。”

现在手机网络是5G向6G迈进的时代,而父母的教育模式要么延续着父辈的模式,要么毫无辩识地采纳媒体上的一些育儿方式。

每个孩子是不一样的,原生家庭的背景也是不一样的,死搬硬套的教育模式,肯定会出问题。

有一个朋友的孩子怕黑,他在抖音上看到一个解决孩子怕黑的视频。

他问孩子为什么怕黑,孩子说怕鬼。

他又问孩子,鬼是什么样子的。

他按照孩子描述鬼的样子,画了一幅画。

然后和孩子一起把鬼给消灭掉。但是,孩子依然怕黑。

他很郁闷,为什么视频里说的跟他做的结果不一样呢?

因为,两个家庭的背景不一样。

视频里孩子的爸爸是做家庭教育的。从小给到孩子充足的心理营养。

而朋友,因为生意上的事,夫妻两个经常不在家。孩子是爷爷奶奶带大的。

隔代教育:物质的丰盛,精神的匮乏。孩子缺少安全感。

两个孩子虽然表现的行为一样,但形成的原因不一样,所以,解决的方法也不一样。

视频的孩子,虽然怕鬼,但他知道爸爸妈妈是一直陪伴着自己。

朋友的孩子,也是怕鬼,但他知道爸爸妈妈不知什么时候又会离开。

03

放下手机

让孩子拥有真情的陪伴

孩子出了问题,作为父母,第一个念头就是想方设法地帮助到孩子。怎么才能帮助孩子找到出口呢?

修复亲子关系——接纳。

一年前,读七年级的贵子休学在家,日夜颠倒,抱着手机玩游戏。

妈妈焦虑得吃不下,睡不着。头发大把大把地掉,工作时也常出错。

无计可施时开始到心理辅导机构进行学习。

老师说,第一件事,接纳孩子的当下。不管他是否沉迷手机游戏、休学在家。

贵子妈妈回到家,停止了无休止的唠叨,努力地在孩子身上找闪光点:

今天起床比明天早十分钟。

打扫房间卫生。

打理小宠物……

事情的结果,不管接不接受,都已经发生了。

改变不了现状,只能改变看问题的角度。

当我们改变了看问题的角度,会发现,事情也会发生变化。

帮助孩子找到自我价值感。

在生活中,只要看到孩子有正向行为,父母就及时地给到孩子肯定、认可和赞美。

让孩子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慢慢地找到自信,相信自己是可以的。

同时,和孩子一起制定几个容易做到的小目标,难度一点点地增加。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

比如,孩子记生字总是记不住。开始,父母只要求孩子每天记一个。

过一段时间,每天记一个生字对孩子来说不是件难事,父母又开始要求孩子每天记三个……

引导孩子客观看问题手——手机也可以是学习的工具。

手机里,除了游戏,还有很多可以用来学习的软件。

比如,小红书,可以让爱好美食,喜欢动手的孩子做出美味的食品;

知乎,可以回答一些不愿意让身边人知道的问题……

任何事物具有两面性,看到一面的同时,也要看到另外一面。比如,鸡下蛋,也拉屎。我们吃的是鸡蛋,不是鸡屎。

只有客观看问题,在处理问题事,才会有弹性度。

04

父母的陪伴,是不可替代

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一列单程车。在路途中,有时候会遇到沟沟坎坎,有时候会走得很顺畅。

遇到困难时,陪孩子一起找到解决的办法;

遇到顺境时,陪孩子一起看周边的风景。

愿孩子的这段旅程,有父母的关心和陪伴,引领孩子走向他人生的道路。

作者:婷姐,助理社会工作者。三年前,因孩子出现问题,从事家庭教育工作至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