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针”的由来
王舒娅,朱 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100700)
笔者通过对现已发表的涉及“干针”的中文文献进行整理,观察到现有文章或是侧重“干针与针灸之争”的热点报道,或着眼“肌筋膜理论”探讨“干针”的作用机制或临床应用,但尚无对“干针”由来的论述。另有涉及其起源的部分文章,均一带而过,无详细阐述。“干针”最先是作为对照组的一种刺激方法而设立,本文通过梳理“干针”起源的背景,以反思“干针”与针刺的关系。
1853年,第1支现代意义的注射器由法国医生Charles Pravaz与苏格兰医生Alexander Wood相继发明。Wood将吗啡注入疼痛区域相关的神经结构局部能够有效缓解病痛。1899年,美国Letitia Mumford Gale发明了由活塞和操作杆组合的圆柱体注射器并获得专利,可以单手操作,成为现代医用注射器的雏形。注射器的发明导致了给药方式的变革,而20世纪20年代只能通过注射给药的胰岛素的发现及普及极大地推动了注射器的广泛应用。
1941年,Brav和Sigmond对自1899年注射器正式发明以来采用注射吗啡、奴佛卡因治疗疼痛的历史作了简要的回顾,重点介绍了Churchill使用中国的针刺(acupuncture)治疗风湿类疾病、腰痛、坐骨神经痛的临床案例;评述了在压痛点注射各种“药物”制剂(如奎宁、尿素、氯仿、乙醇、樟脑油、硫酸镁、碘化剂、苯酚,甚至蒸馏水、林格氏液、温水或氧气)治疗腰痛和坐骨神经痛,以及同一种制剂不同悬殊剂量的疗效,提出了令人生醒的疑问:注射局麻药、吗啡产生的止痛效应为何能够比药物的作用时间更持久?注射缓解疼痛的化学(不是药物)或物理作用是什么?而后他系统观察62例患者,将患者分成3组分别注射局麻药(普鲁卡因)、0.9%氯化钠溶液和不注射任何液体的单纯刺入。虽然普鲁卡因注射组可取得更好的持续性缓解作用,但通过整体的结果分析可得,3种治疗手段之间并无明显差异。作者甚至暗示了治疗这类疾病应该从西式注射用“needle”向中国的“acupuncture”回归。
6年后,Paulett于1947年对25例腰痛患者采用同样的3组对照方法观察疗效,介绍了单独使用注射针头在压痛的肌层几个方向穿插均能有效治疗腰痛,与是否注射药物(或纯液体)无直接联系,但仅在皮下注射和运针无效。为了与注射药物或液体(wet needling)相区别,作者采用了“dry needling”加以说明,并无“首创”加以渲染。这可能是在医学文献中第1次出现“干针”一词,显然仅是有别于注射溶液的一种对照设立方式。
30多年后,Lewit于1979年发表了第1篇经同行评议的干针临床研究论文,通过对干针治疗的241名慢性肌筋膜疼痛患者的短期或长期疗效进行系统评价。作者指出,“干针”治疗可产生长期的镇痛效应和局部麻醉效果,而治疗效果与牵涉痛点(trigger zone)的疼痛程度、针刺作用部位密切相关,并将“不伴有感觉减退的迅速而完全的镇痛作用”称为“针刺效应(needle effect)”。
随着肌筋膜理论的兴起和trigger point的发现,进一步推动了“干针”这种并不是新创治疗方法在软组织疾病中的广泛应用。
来源:王舒娅,朱兵.“干针”的由来[J].中国针灸,2021,41(03):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