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的穴位有哪些?医生着重介绍三个穴位

皮肤瘙痒的穴位有哪些?

皮肤瘙痒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

荨麻疹会痒,过敏会痒,干燥会痒,湿疹会痒,虫咬会痒。

还有非常多的原因均会导致皮肤瘙痒。

正常人,皮肤有点痒,抓一抓就好了,但有疾病的人,抓没用的,抓完当场舒服一下,后面又痒起来。

痒是一种感觉,从中医角度来看是“风”。

这风是多变的,外来的风经常会和其它邪气合在一起侵犯人体,身体内部也经常会产生风,比如热极生风、血虚生风、肝阳化风等。

我这边归纳了三个穴位来聊一聊止痒的问题。

首先是风市穴。

这个穴位在祛风止痒的领域里用得是最广的,无论什么类型的痒,基本都会想到它。相当于一个经验用穴一样了。

上面已经有说过了,血虚则身体没办法得到滋养,皮肤毛发就容易出现异常,而痒是最常见的症状了。

肝阳化为风,也会出现头晕、耳鸣、头皮及全身瘙痒等不适。

我们知道肝主筋、肝主藏血,全身血液靠肝脏来储藏。肝储藏血液的功能出现问题,就容易出现血虚的问题,从而出现血虚生风。

风市穴是少阳胆经的穴位,与肝经互为表里。通过它能起到疏通肝胆气机,柔肝养肝的作用,从而达到止痒的目的。

风市具体位置在大腿外侧部,站立时两手自然下垂,中指尖所对的位置就是风市穴了。

第二个穴位是血海穴。

《医宗必读卷十·痹》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血虚或者血瘀会生风。

血虚的皮肤瘙痒,明显表现为皮肤比较干燥,有时还会有干燥皮肤翘起。

血瘀的皮肤瘙痒一般伴有一些疼痛、麻木等经脉不通的症状。

而血海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是血气聚集成海之处。

血海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是聚集脾经上的血气的穴位,具有活血化瘀、补血养血、引血归经的作用。

血的生成是通过脾胃吸收水谷精微,在心脏经过“奉心化赤”成为血液,再通过肺提供推力、心提供血脉、脾提供护卫等共同作用,维持血液正常运行。

所以脾经上的血海具有增强水谷营养的吸收,又能促进血液正常运行。对血虚生风一类皮肤瘙痒非常适合。

血海的位置膝盖内上方,具体为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第三个穴位是曲池穴。

肝说了血虚生风、肝阳化风,没有说到热极生风。

热也会生风的。生活中应该有说感觉,天气比较热的时候,毛孔张开时,感觉皮肤有点微微痒的感觉。

这种痒多是内热,经常是夹杂有一些湿气,比较明显的时候表现为长痘,长疹子,长湿疹。病情比较轻的时候,就只是单纯表现为瘙痒。

肺主皮毛,皮毛出现瘙痒,和肺有一定关系,加上内在湿热就很容易熏蒸皮肤,出现瘙痒。

这时候就需要清热燥湿了。

曲池是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位,与手太阴肺经相表里。曲池经常作为泻阳明内热的加减穴。

所以曲池可以用于治疗皮肤瘙痒。如果湿浊太重,还可以加上丰隆来加强祛湿。

曲池的位置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