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与三仁汤的异同(跟师高建忠随笔)

    小柴胡汤

  处方柴胡12克,黄芩9克,人参6克,半夏(洗)9克,甘草(炙)5克,生姜(切)9克,大枣(擘)4枚。

  功能主治和解少阳。治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疟疾、黄疸与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用法用量上药七味,以水1.2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取300毫升,分两次温服。

  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1枚;若渴,去半夏,人参加至9克,栝楼根12克;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9克;若胁下痞梗,去大枣,加牡蛎12克;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12克;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6克,温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5克,干姜5克。

  备注方中柴胡清透少阳半表之邪,从外而解为君;黄芩清泄少阳半里之热为臣;人参、甘草益气扶正,半夏降逆和中为佐;生姜助半夏和胃,大枣助参、草益气,姜、枣合用,又可调和营卫为使。诸药合用,共奏和解少阳之功。

  摘录  三仁汤

  处方杏仁15克,飞滑石18克,白通草6克,白蔻仁6克,竹叶6克,厚朴6克,生薏仁18克,半夏15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宜畅湿浊。治湿温初起,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谈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

  用法用量上药用甘澜水2升,煮取750毫升,日三服。

  备注方用杏仁宣通上焦肺气,使气化有助于湿化;白蔻仁开发中焦湿滞,化浊宜中;苡仁益脾渗湿,使湿热从下而去;三药为主,故名'三仁'。辅以半夏、厚朴除湿消痞,行气散满;通草、滑石、竹叶清利湿热。诸药合用,共成宣上、畅中、渗下之剂,而有清热利湿,宣畅混浊之功。

  摘录卷一

  一日脑子里一直回放着一句话:“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其中“上焦得通”四字,似乎总领其纲。这句话是对小柴胡汤功效的论述。然笔者由此想到了三仁汤。吴鞠通在中有言:“惟以三仁汤轻升上焦肺气,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也。”此处三仁汤的重点落在“上焦”,而小柴胡汤的本意似乎也在开上焦。或许可以说,这两方都是以开上焦为先,以此为顺。

  临床与书本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临床可以将书本的知识无限放大,甚至“难溯”其源。门诊上,当高建忠老师用到柴胡桂枝汤和小柴胡汤时会说:“这两方的区别在于一方作用部位相对偏于表,一方作用部位相对偏于里”。同样用到三仁汤和甘露消毒丹时,高建忠也会说:“这两张方剂的区别在于一方作用部位相对偏于在表,一方作用部位相对偏于在里。”很明显这两组方剂治疗侧重点不同,但若从调理三焦津液方面入手,是否有相通之处?叶天士曾言:“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比较三仁汤与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偏于治表,甘露消毒丹偏于治里。

  开篇即言:“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如将此两条相参而看,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首先,小柴胡汤与三仁汤相较,小柴胡汤相对偏于表,三仁汤相对偏于里;其次,温热之邪流连气分者,可通过汗解,似乎与太阳证相似,却是太阳之里;另外,解后胃气空虚,非以补之,叶天士明言须待“气自还”,也可用小柴胡汤微和胃气。

  见一患者,女,46岁,2012年7月3日就诊。自诉口苦20余天,咳嗽,痰多。伴见全身乏力,目困、目痒,食欲欠佳。舌质暗红,舌苔白腻,脉象细缓。

  高建忠疏一方:柴胡9克,黄芩12克,炒杏仁12克,白蔻仁(后下)6克,生苡仁15克,姜半夏9克,厚朴9克,通草3克,竹叶3克,滑石(包)18克,炒莱菔子12克,鸡内金15克。5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饭后温服。

  2012年7月10日二诊:药后诸症好转,大便有下坠感。舌苔薄白腻,脉象细弦缓。

  换方为:苍术12克,厚朴9克,陈皮12克,茯苓15克,姜半夏9克,鸡内金12克,焦山楂12克,柴胡9克,黄芩6克,生薏苡仁15克,炙甘草3克,干姜3克。5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饭后温服。药后病愈。

  高建忠曾说:“小柴胡汤与三仁汤都可以治气、治三焦,所不同者,小柴胡治气滞偏热也可见虚,三仁汤治气滞兼湿兼热。临证时,气滞、湿郁极易化热,故常用小柴胡汤与三仁汤合方。”患者就诊初期,咳嗽、痰多因湿留肺经所致,湿阻于肺,气机不畅故而全身乏力,口苦属少阳也可看作是气滞化热的表现,故而选方小柴胡汤合三仁汤。二诊精神好转,口苦、咳嗽、痰多已无,治由上焦转入中焦。恢复中焦升降,使患者纳食、大便正常,待正气来复而身体自健,这是高建忠常用的手法。

  这是一种解释,然令笔者思考的是另外一层含义。前面提到三仁汤与小柴胡汤都是以开上焦为顺,而三仁汤“轻宣上焦”目的是湿随气化,重点落在“脾”上,小柴胡汤开通上焦目的是“和胃气”,重点落在“胃”上。叶天士认为“柴胡劫肝阴”故常不用柴胡,中载有如下一则医案:

  陈,热病后,不饥能食,不寐,此胃气不和。香豉,黑山栀,半夏,枳实,广皮白。

  此处,叶天士和胃气之法选用栀子豉汤,同时加行气之枳实、陈皮,其着眼点也是上焦,与小柴胡汤有异曲同工之妙。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上焦通则气化、湿化、胃气和,而胃气和则人身安健。

  名医简介:高建忠,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毕业后在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近几年致力于李东垣学说的研究和经方方证的研究。临床上擅长使用中医“霸道法”治疗急性危重病,使用“王道法”治疗慢性疑难病。提出“明辨外感、内伤,经方、时方并重”的学术主张。  作者:冯文全 裴晋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