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CHE课程 | 主动脉夹层治疗前沿速递
讲者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郭丰主任医师
高血压急症来势凶猛,若不能及时、规范及有效处理,将导致病情迅速恶化或死亡,对患者、家庭乃至社会将产生很大影响。为提高临床医师高血压急症处置能力,《门诊》即日起(每周2次)推出“临床医师高血压急症处置能力提升培训视频课程(ECCHE)”精品讲座,希望对您的学习、工作有所裨益。若您有问题提出,可以在微信公众号内留言,我们将及时答复您。
高血压与主动脉夹层密切相关
ECCHE COURSE 2020
表1. 高血压是AAD相关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血压管理是主动脉夹层治疗的重点
ECCHE COURSE 2020
(1)指南共识:通过有效镇痛、控制心率和血压,降低主动脉破裂的风险
适当肌注或静脉应用阿片类药物(吗啡、哌替啶)可降低交感神经兴奋导致的心率和血压的上升,提高控制心率和血压的效果;
静脉应用β受体阻滞剂是最基础的药物治疗方法,但应保证能维持最低的有效终末器官灌注。对于降压效果不佳者,可在β受体阻滞剂的基础上联用一种或多种降压药物。
国内外最新权威指南均明确指出——主动脉夹层治疗必须高度关注血压控制。(图1)
图1. 国内外最新权威指南均明确指出——主动脉夹层治疗必须高度关注血压控制
(2)主动脉夹层患者血压、心率控制目标
图2. 主动脉夹层患者血压、心率控制目标
表2. 临床常用静脉降压药物
表3. 国内权威指南共识均推荐:亚宁定®用于主动脉夹层合并高血压患者
一项研究[4]对高血压急症患者予以乌拉地尔(首剂量12.5~25.0 mg,必要时重复一次,后2~10 μg/kg/min维持;n=58)治疗。结果显示,乌拉地尔起效迅速,无反射性心动过速。另一项研究[5]纳入120例新诊断主动脉疾病患者,分为乌拉地尔组(n=47)和尼卡地平组(n=73)。研究表明,乌拉地尔组患者相比尼卡地平组患者的艾司洛尔使用量显著减少。(图3)
图3. 亚宁定®不影响心率,显著减少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
(6)亚宁定®降压降幅可控
有研究显示[6],乌拉地尔推注剂量与血压下降幅度呈线性相关,因此在使用该药物时可随时通过剂量调整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控制。(图4)
图4. 亚宁定®降压降幅可控
(7)研究证实:良好的血压控制是影响A型AD患者预后的关键举措
一项研究[7]纳入252例A型AAD患者,在修复术后进行超过25年的随访。末次随访结果显示,SBP<120 mmHg组、SBP在120~140 mmHg组、SBP>140 mmHg组的再次手术比例分别为4%、21%和33%(P<0.001)。(图5)
图5. 研究证实:良好的血压控制是影响A型AD患者预后的关键举措
A型主动脉夹层治疗新进展
ECCHE COURSE 2020
(1)2014 ESC指南——主动脉夹层需根据分期、分型采取不同治疗方案
以下为2014 ESC指南[9]对治疗AD患者的临床建议。其中,该指南指出:外科手术治疗的原则是通过恢复升主动脉的正常内径降低夹层和破裂的风险。
表4. 2014ESC指南——主动脉夹层需根据分期、分型采取不同治疗方案
(2)2017主动脉夹层诊断与治疗规范中国专家共识——A型AD外科治疗策略的推荐:
表5. 2017主动脉夹层诊断与治疗规范中国专家共识——A型AD外科治疗策略的推荐
一项回顾性研究[14]对2006年至2014年期间在德国接受治疗的512例A型AAD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数据进行分析,旨在评估术前左心室功能受损是否与短期和长期生存相关。结果表明,LVEF≤35%是A型AAD患者30天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B型主动脉夹层治疗新进展
ECCHE COURSE 2020
(1)2017主动脉夹层诊断与治疗规范中国专家共识——B型AD外科治疗策略的推荐
图6. 2017主动脉夹层诊断与治疗规范中国专家共识——B型AD外科治疗策略的推荐
(2)IRAD研究:B型AAD患者不同治疗方式的预后有所不同
IRAD 10年研究[10]共纳入1,815例AAD患者,其中B型患者655例,平均年龄62.0±14.2岁,采用仅药物治疗(药物)、非手术干预+药物治疗(血管内介入)、开放手术+药物治疗(外科手术)。结果显示,B型AD患者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生存率最高,单纯药物治疗次之,外科手术治疗的生存率最低。
(3)IRAD 17年趋势研究:B型AAD患者的总体院内死亡率无显著变化
IRAD 17年研究[11]共收集1996~2013年间IRAD研究中所有的4,428例AAD患者数据,其中B型AAD患者1,476例,将其按照17年中6个大致相当的时间跨度分成6个相当的组。研究发现,近17年间B型AAD患者的总体院内死亡率无显著变化,但手术原因死亡下降显著。
2019年的一项研究[15]对136名B型AAD患者的临床和CT成像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药物治疗和血管内介入治疗疗效差异。结果表明,药物治疗和血管内介入治疗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及无主动脉事件生存率无明显差异。
参考文献
[1] Zhang L, et al. Chronobiol Int. 2018 Oct 8:1-9.
[2] Takagi H, et al. Am J Cardiol. 2017 Aug 15;120(4):700-707.
[3] Otaki Y, et al. Circ J. 2018 Oct 25;82(11):2776-82.
[4] 张文武,等.中国急救医学.1999,19(4):217-219.
[5] Wu KS, Zhou JC, Li HY, et al. J Thorac Dis. 2014 Dec;6(12):1765-71.
[6] Gless KH, et al. Therapiewoche 1978; 28: 6266-70.
[7] Melby SJ, et al. J Clin Hypertens (Greenwich). 2013 Jan;15(1):63-8.
[8] Zhou JC, et al. J Thorac Dis. 2017 May;9(5):1369-74.
[9] Erbel R, et al. Eur Heart J. 2014 Nov 1;35(41):2873-926.
[10] Booher AM, et al. Am J Med. 2013 Aug;126(8):730.e19-24.
[11] Pape LA,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15 Jul 28;66(4):350-8.
[12] Merkle J, et al. Ther Adv Cardiovasc Dis. 2018 Oct 8:1753944718801568.
[13] Eghbalzadeh K, et al. Ther Adv Cardiovasc Dis. 2018 Nov;12(11):289-98.
[14] Thurau J, et al. J Cardiothorac Vasc Anesth. 2018 Aug 4. pii: S1053-0770(18)30598-6.
[15] Clough RE, et al. Eur J Vasc Endovasc Surg. 2019;57:633-638.
[16] Ding H, et al. Eur J Vasc Endovasc Surg. 2019;57:374-381.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 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