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选粹】李云霞丨前行路上

作者简介

李云霞,运城市盐湖区西姚学校教师,文学爱好者。“用我手写我心”是自己一直以来的初衷和追求!

文学

前行路上

作者李云霞

春天的早晨,我步行去上班,从梧桐夹道的南山路一直到学校。一路上柳叶嫩嫩的,绿绿的。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很细腻、也很温柔,恰似当下场景。

十字路口,几位老人站在路边。待我近前时问到:“是不是发传单的?”我一愣,笑笑说不是。

外出背书包,是我的习惯,行囊虽简单,内心却住着一位灵魂画手。

但是老年人还保留着“以貎相人”的习惯。

比如,父辈年轻的时候,习惯穿中山服,上衣口袋别支钢笔的,大多是吃公家饭的。这样的身份,又以教书匠居多。那个年代,人们的职业往往带有衣着特征,又是那么明显的表现了出来。

以前的邮差总是骑着绿色的二八自行车,身穿绿色制服,驮着两个大大的马鞍包,包里塞满了报纸和邮件,穿行在大街小巷。

时代飞速变迁,老人们更喜欢活在记忆里。细细品味,又很有意思。很快到达学校。这学期我们搬进了新教室,新教室紧挨食堂,上课饥肠辘辘的时候,放学铃声响起的那一刻,能第一时间到达食堂,可谓“近水水楼台先得月”。但食堂外总有人在走动,卸货、搬菜、打水、洗碗,种种嘈杂的声响,都会不时闯入教室里。有时正在上课,遇到这样的噪音,会不自觉地把声音调高几度,大有“水涨船高之意”;有时讲课兴致正浓,外面一个声音忽然传来,学生们会齐刷刷地把注意力转移到外面去,颇令人无奈。

教室是固定的,效仿“孟母三迁”也不太现实。陶渊明身处闹市却能过隐居生活。“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对“五柳先生”来说,旁若无人是一种境界。于我,却隐不得,躲不得。

平常的日子里,工人师傅都会搬着小板凳,坐在太阳下边聊天边干活。于是,我调整心态,想象着教室里一个温文尔雅的女老师,在用心讲述着一个优美动听的故事。

小时候利用最多的就是家里的收音机。田连元、单田芳老师的评书,反反复复听过好多遍。《人生》中的高加林与刘巧珍,在童年时期就深深记住了。直到高中时期有了买书的机会和想法后,才知道其与《平凡的世界》同出于路遥笔下。

听故事,是一种熏陶;讲故事,则是一种情怀。

把诸多励志故事讲给学生们听,感动的何止是学子。

当环境不可改变的时候,只能改变自己。

感谢窗外的嘈杂,让自己无形中提高了抗逆能力;感谢学生的期盼,那些渴求的清澈的眼神,激发着老师的拓展能力,又毫无保留的回馈给他们。

《论小学》有言: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十五以后,知识既开,物欲渐染,则多悟性,少记性。故凡有所当读之书,皆当自十五以前使之读熟。

读书是童子功,我深以为然。

育人要学习终身,我信心百倍。

前行路上,风景独好!

(责任编辑:杨志强

推广团队

平台顾问

李清水 运城市文联党组书记

李云峰:运城市作协主席《河东文学》主编

本刊主编:谭文峰 

平台策划:高亚东

小说编审:张   辉 

微信号:zhanghui750525  

散文编审:杨志强 

微信号:yzq13734283479

诗歌编审:姚   哲 

微信号:8913480

图文编辑:李竹青

微信号:gushancuizhu

小说投稿:3295584939@qq.com

散文投稿:3118633192@qq.com

诗歌投稿:3474682901@qq.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