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手工修缮!外滩爱因斯坦演讲旧址将对外开放
爱因斯坦获诺贝尔奖后,
曾在这里的礼堂进行学术演讲;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第一任市长陈毅,
曾在这里办公;
保护修缮改造后,
这里将现外滩地区唯一一幢围合型建筑
……
工部局大楼老照片
日前,一群参与“寻找红色足迹——2021年首届上海优秀历史建筑摄影大赛”的摄影师走近黄浦区160街坊保护性综合改造项目,用镜头记录一个个“匠心承载初心”的精致修缮瞬间。
大楼内饰
“工匠们修缮复原时,全部采用手工操作。”负责该项目改造修缮施工的上海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冯蕾介绍,为了在最大程度实现“修旧如故”,工匠们即将对楼梯铜扶手、黑色铁制灯具用清水清洗,再手工轻轻擦洗,每次操作控制在30秒左右,既可以擦去表面的积尘,又确保原物件不受任何损伤,像保洁自己的眼睛一样细心、耐心。
每一处修缮均由老工匠手工作业
清水墙修复工具
陈毅市长的办公室、会议室,
原来是什么样?
修缮人员翻阅历史图片,按比例做成多个微缩模型,请专家现场对小样进行评审,即将根据当年的样貌进行复原。陈毅市长办公室旧址的天花吊顶、石膏线条、墙裙板,都是一批老工匠们用手工进行排查,检查是否有老化部位?轻轻敲击检查有没有空鼓?对有破损的地方,老工匠将修缮部位精确到毫米,手工车模,用纯手工打造出“老味道”。
陈毅市长曾经使用的会议室
老工匠将修缮部位精确到毫米
百岁建筑实现围合
修缮施工细节同样精彩。如对陈毅办公室旧址的齿轮联动钢窗的修缮,老工匠会绘制多张大样图纸,将每一个不同位置的螺丝都精确编号,各个修缮环节都非常细致。“上海近现代建筑遗产是一部部生动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教材。”冯蕾介绍,摄影师们通过一批视角独特、饱含温度的优秀历史建筑题材作品,反映上海近年来历史遗产保护工作和红色建筑资源挖掘的丰硕成果,用更多方式讲好上海故事。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