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人歌是中国古老的越人民歌,载于西汉刘向...

越人歌是中国古老的越人民歌,载于西汉刘向所著杂事小说集《说苑》。因为越人的古越语与华夏、荆楚语言不通,所以歌词是以汉字标记发音,再意译为和楚辞相近的句式。相传越人歌是中国第一首翻译歌词。

《越人歌》是战国时期楚国鄂君子晳乘青翰舟泛游之时,趁钟鼓声歇停,打桨的越人船夫拥楫而歌。鄂君子皙遂请人译为楚语。听毕歌辞后,鄂君欢然,上前拥抱,举绣被而覆之。其中的越人是居住在江汉流域鄂地(今湖北省境内)的百越部落,属扬越的一支。子皙则可能是楚怀王左右时的令尹,得楚王封君于鄂地,故称之为“鄂君”。

《说苑‧善说篇》以汉字记音为


滥兮抃草滥予昌枑泽予昌州州𩜱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逾渗惿随河湖。


译文: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顽而不绝兮,知得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白话翻译:


今晚是怎样的晚上啊在河中漫游。 今天是什么日子啊与王子同舟。 深蒙厚爱啊不嫌我粗鄙。 心绪纷乱不止啊能结识王子。 山上有树木啊树木有丫枝,心中喜欢你啊你却不知此事。

现代的语言学研究尝试从汉字记音解读此歌。首倡者是日本语言学家泉井久之助(日语:泉井久之助)(1905-1983)用南岛语系的占语、马来语等作试解。

在1980-1982年,中国壮族学者韦庆稳据汉语上古音,比较其汉字记音与某些傣语支(主要是壮语方言),产出新的对译。1991年,中国社科院语言所郑张尚芳按其构拟的上古音体系,用泰语对勘,将成果发表在法国语言学期刊上。尔后,又有其他各家利用壮侗语族等材料进行的新试读。

这当中一些人的研究,对某些词的解释较为一致,如“滥”(*gram)对应“夜晚,夕”;“昭”(*tjau)对应“王子,君”。

壮傣语支说:
韦庆稳(1981)
郑张尚芳(1991)
林河(1992)
周流溪(1993)
南岛语系说:
泉井久之助(195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