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研读(第2讲 解读“学而第一”篇)

论语研读(第二讲)

教学内容:解读“学而第一”篇16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的和要求:“学而第一”作为《论语》的开篇,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对字、词、句进行注释;对章节进行语译、领诵、朗读;引导学员进行学习、研究。原文解读把握义理、情理和条理,注重字词训诂、义理阐发。

教学重点:了解儒学思想核心及本章学习内容,具体讲解:孝悌、忠信、仁爱;温、良、恭、俭、让;君子的行为规范等。

“学而”篇共16章,493字。主要内容是谈学习,侧重谈的是学习的对象,诸如:孝悌、忠信、仁爱;温、良、恭、俭、让;以及君子的行为规范等内容。宋·朱熹有言:“此为书之首篇,故所记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

【原文】1.1子曰①:“学而时习之②,不亦说乎③?有朋自远方来④,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⑤,不亦君子乎⑥?”

【注释】①子:指有学问有道德的男子,或称“夫子”,相当于“先生”。《论语》中一般指孔子,有时也指有子、曾子、闵子、冉子等。曰:即“说”。  ②时习:时,指“时中”,意即恰当的时候进行温习(或演习)。   ③亦:语助词。说:通“悦”,高兴、快乐。   ④朋:“同门曰朋。”即指同学,泛指朋友。自:从。   ⑤人不知:指自己有学问有道德,别人不知道或不了解。愠(yùn):幽怨,未曾发泄的怨气。  ⑥君子:君子在《论语》中有三种含义:有德者,有位者,有德又有位者。此指有德者。

【语译】孔子说:“学习,在恰当的时候温习,不也是很愉悦的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生闷气,不也是一个很有道德修养的君子吗?”

【解读】本章孔子谈“学”“问”“行”,学则学仁,问则辅仁,行则安仁,以及快乐的人生态度。

第一句谈“学”,即“学习”。在儒家文化中,“学”有两重含义:第一,是品德的修养,即仁、义、礼、信、孝、悌、忠、敬、温、良、恭、俭、让等品德的修养,“仁”又是各种美德的总和,仁者人也,品德的修养即学仁,学仁即学做人。第二,是技能和文献知识的学习,学六艺,六艺有两种,一种是高级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一种是初级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初级六艺称为技能性知识,形而下之学;高级六艺则是文献知识,形而上之学。“习”即温习,进德修业方面的知识,在恰当的时间内温习或演练,“温故而知新”,快乐由此而产生。学的第一个含义为“进德”,第二个含义为“修业”,但以进德学仁为主。第二句谈“问”,即“学问”。朋友从远方来,不是来玩,而是来切磋学问,互相请教。曾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讨论学问,辅助成就仁德,不也是很快乐吗?孔门的“问”与孔门的“学”一样,包括“进德”、“修业”两个方面。第三句谈“行”,即社会实践。进德修业后,学问大有提高,应该出来为社会服务,为国家效力尽忠。然而别人却不了解你,怎么办?应该是“不愠”。即不发脾气,不生怨气。首先要做到的是“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仁者安仁”,用仁德来修己安身,廓然大度,不愠不躁。

这三句话,均涉及到一个“乐”字,佛教强调苦修,离苦而得乐,儒家自始至终强调“快乐”。如“贫而乐”。孔子和他弟子对生活的态度讲究“乐”,对学习也讲求“快乐而有趣”。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篇》)本章三句,第一句谈学习之乐,即学仁之乐。第二句谈问难之乐,即辅仁之乐。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自寻其乐,是一种修道悟道的快乐,即安仁之乐。君子之乐,是修养极高的快乐。

这三句话谈的是“学”、“问”、“行”。“学”“问”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前两句概括起来说,谈的是“知”,第三句谈的是“行”。儒家文化强调先知后行,知为行用,学习应该经世致用,知为社会服务,不应该为知识而知识,为学习而学习,应考虑学以致用。另外,第①句谈学仁,第②句谈辅仁,第③句谈安仁。

三句话,三个“不亦……乎”连用,句式并列,层次清楚,思路通达,语意贯畅,义脉内注,联系紧密。

【原文】1.2有子曰①:“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②,鲜矣;不好犯上③,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④。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⑤!”

【注释】①有子:姓有,名若,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33岁。相貌有些像孔子。孔子去世后,孔门弟子曾尊其为师,也称其为“子”。 ②孝弟:孝,尽心敬养父母;弟(tì),通“悌”,指弟弟要顺从兄长。犯:冒犯,违反。  ③上:指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如父、兄或君王、官长等。鲜:少。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即“未有之也”,意思是没有这种情况。④务:专心致力于某事。本:根本的、基础的东西。文中三个“本”字均指“孝”“悌”。立:确立,树立。道 :指仁道。⑤仁:爱人,是孔子学说的核心,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德目,表示人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或人际关系的一种道德。与:通“欤”,语气词。

【语译】有子说:“一个人若已具备孝悌之德,那他犯上的情况就会稀少;不去犯上却喜欢作乱的人,那更是不会有的。君子在根本上下功夫,根本确立了,道也就产生了。'孝’德与'悌’德,乃是仁道的根本啊!”

【解读】本章谈孝悌是仁的根本。“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儒家文化道德修养的核心境界。“仁”即爱人,敬养父母即表现为“孝”,亲爱兄弟即表现为“悌”,友爱朋友即表现为“信”,关爱子女即表现为“慈”,效力祖国,恪尽职守,表现为“忠”,夫妇爱恋表现为“义”。以仁德为核心,对待不同的人或事所表现的仁爱则不同,他们分别是孝悌、忠信、仁爱等,诸多美德中“仁”是核心,“仁”是治国的根本,而“孝”又是“仁”的基础。“百善孝为先”,连自己父母都不孝,都不爱的人,希望他忠君、爱国、恪尽职守,似乎不太可能。因此,治国者自身当从孝做起,选拔人才,求忠臣于孝子之门,交朋友观察他是否孝顺,若为不孝子孙,你千万远离于他。

居处,事君,为官,交友,作战,五者不达要求,均为“非孝”的表现,可见“孝”的重要性。

全章可分三层:第一层,第一句“其为人也孝弟”;第二句,“而好犯上者,鲜矣”;第三句:“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层层推进,步步紧逼,环环相扣,顺推致极。第二层,对第一层递进式的阐释作了一个归纳,“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本”即“孝悌”,“孝悌”确立了,社会道德规范也就确定了。由“务本”到“立本”,由“本立”到“道生”,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条理清晰。第三层,全章结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将“孝悌”与“仁德”紧密地联系,双股夹写,两股合一,丝丝入扣,强调“孝悌”乃“为仁之本”。“仁”乃治国之本,孝悌也者,修身之本,治国之本,不可殆忽,不可轻视。

【原文】1.3子曰:“巧言令色①,鲜矣仁②。”

【注释】①巧言令色:巧言,动听的假话;令色,伪善的面孔。   ②鲜(xiǎn):少。

【语译】孔子说:“善讲动听的虚言,装出一副和善的面孔,这种人,少有仁德啊。”

【解读】巧言令色,鲜矣仁。仅此七字,说尽天下阿谀逢迎之态。“巧言”“令色”两两相对,结构并列。花言巧语,说得好听,胁肩谄笑,表情动人;说好听的话给你听,做好看的脸色给你看,他们的内心如何呢?“鲜矣仁”,包藏祸心,口蜜腹剑。“鲜矣仁”,是一个主谓倒装句,强调的是“仁鲜矣”。

“仁者爱人”,从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来看,重在主动理解,真诚宽容;重在倾心关注,力行扶助;重在见贤思齐,举贤进能。仁者这番“爱人”的功夫,是那些巧饰外表专求取悦的人根本办不到的。

【原文】1.4曾子曰①:“吾日三省吾身②:为人谋而不忠乎③?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④?传不习乎?⑤”

【注释】①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是孔子最小的学生之一,小孔子46岁。他注重内求,处事谨慎。  ②三:确数,即三个方面。省:自我反省。三省:即从三个方面进行自我反省。吾身:自身。  ③为:介词,替、给。忠:尽心竭力。   ④信:信实、诚信。  ⑤传:传授。

【语译】曾子说:“我每天要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尽心竭力了吗?和朋友交往,信守诺言了吗?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我温习了吗?

【解读】本章记载曾子的内省之功。曾子的三个问句,用“不 …… 乎”句式,使义脉内通,问而不答。今天读来也似问给后人回答,蔼然亚圣之风,谆谆教诲,如在耳畔,发人深思,耐人寻味。这是孔门弟子每天正心修身的课程,三省的“三”字是实数,即从三个方面反省。

首先是“忠”。“忠”是尽心竭力以爱人,忠表现在多方面,对自己要求,“居之不倦,行之以忠”,表现为敬业之忠;“臣事君以忠”,对上级,对领导,对君王尽心竭力,表现为忠君之忠;“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从道不从君,表现为忠道之忠。另有“大忠”、“次忠”、“下忠”之分。曾子每日慎独静坐反思,所虑之“忠”,属忠人之“忠”。

第二是“信”。“信”即仁爱之心表现在对朋友的友爱。友爱的基础即讲信用,“信”是维护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軏,小车无輗,其何以行之哉?”、“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信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忠”“信”是儒家道德条目中重要的两条,内忠外信是进德之本。

第三条是“习”,是修业之本,“习”即温习,在实践中操作,履行所学到的知识,所谓“身体力行”,“躬行履践”,皆是“习”的范围。进德修业是孔门弟子旦夕不忘的大事,尤其是孔门高足曾参更是如此。

【原文】1.5子曰:“道千乘之国①,敬事而信②,节用而爱人③,使民以时④。”

【注释】① 道:通“导”,引导,管理,治理。乘(shèng):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周制天子土地方圆千里,兵车万乘;诸侯土地方圆百里,兵车千乘。“千乘”,借代的修辞手法,指代诸侯国。  ②敬:敬业、努力、认真。   ③ 用:财用。   ④ 以时:根据一定的时节。“使民以时”的意思是役使劳力时,不影响农业生产。

【语译】孔子说:“治理拥有千辆兵车的诸侯国,临事要敬业、守信,要坚持节制财用,热爱民众,动用民力而不违农时。”

【解读】本章说的是正心、修身、进德、修业,学而优则仕之后,治国平天下时的五大要领,“敬”、“信”、“节”、“爱”、“时”。①敬业精神。“敬事”是指工作态度,对工作严肃认真,兢兢业业,尽心竭力,每日都要反省:“为人谋而不忠乎?”②讲究信用。“信”是为人、存身、立民的根本,“民无信不立。”曾子的“三省”是有关个人进德修业的要求,是“修身”的科目,这里孔子说的则是为官后“治国平天下”,是对“修身”的实施与运用。③节省财政开支。君子治理国家,注重节俭,反对铺张浪费,诸葛亮曾劝诫他的儿子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澹泊无以明志。”《易经》上说“君子以俭德辟(避)难”,讲的都是“节用”的问题。④体恤爱护百姓。施行仁政,不以暴施强,不行苛政。“爱人”即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即“仁”。“仁”包含的内容极多,以后将在各章中逐次谈到。⑤“使民以时”。孟子的理解是:“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中,孟子对孔子思想作了具体的发挥。

【原文】1.6子曰:“弟子入则孝①,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②。”

【注释】 ① 弟子:泛指为人弟与子者,此指年纪幼小的人。   ② 文:指古代文献。

【语译】孔子说:“弟子在家要行孝道,出外要行悌道,要言行谨慎而讲诚信,广泛地关爱民众,而与仁德相亲近。实行这些,如果还有余,就可用来学习文献知识。”

【解读】 本章记载孔子的教学观。先“德”而后“文”,德有“孝”、“悌”、“谨”、“信”、“爱”、“仁”。“入”“出”互文见义,意即不论是“出”,还是“入”,都要讲究“孝”“悌”。前两句总领,“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三句紧随,一气呵成,鱼贯而下,语势自然。孝、悌、谨、信、爱、仁,孔子从六个方面告诫弟子。以“孝悌”为根本,“谨”“信”“爱”为行为规范,以“仁”为核心,以“仁”为奋斗目标。学习应是广义的,不是死啃书本,首先是学做人,其次才是“学文”。孔子教育学生,要求做人在前、读书在后;进德在前,修业在后。这段话表现了孔子为“学”的基本思想。

【原文】1.7子夏曰①:“贤贤易色②;事父母③,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①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约生于公元前507年,卒年不详。孔子的学生,小孔子44岁。子夏家境清寒,但他是一个讲究气节的人,具有临难不苟,临危不惧的气概。   ② 贤贤:前一“贤”字作动词,尊重的意思;后一“贤”字作名词,指有才德的贤人;“贤贤”意思是尊重有才德的贤能之人。易:变易,改变。色:即脸色。“易色”即改变平日随意的脸色,使之显得庄严肃穆。    ③ 事:作动词,侍奉的意思。

【语译】子夏说:“崇尚贤德,侍奉父母能竭尽全力,侍奉君主能身体力行,和朋友交往言而有信。这样的人,即使说他从未学习过相关知识,但我也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解读】本章亦是孔子德先而文后的教学观,德有“敬”、“孝”、“忠”、“信”。

一个人面世做人,不可不慎,前四句并列,一气呵成。子夏谈的是对待四种人应掌握的尺度和标准,①贤德之人,②父母,③君主(或是上级),④朋友。对贤德之人,要恭敬虔诚,面部表情要庄严肃穆,不要嘻皮笑脸,吊儿郎当。对父母,应尽孝道,讲究尽心,心到即可。对君主讲究尽心竭力,“能致其身”,事君以忠。对朋友讲究“言而有信”。恭敬、尽孝、尽忠、守信,对四种不同的人都要真诚、恳切,不可造次,不可虚伪。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孔子强调修德是第一位老师,做人是第一要事,人做好了,即使是没有读书,我也认为他有学问了。

【原文】1.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①,学则不固②。主忠信③,无友不如己者④。过,则勿惮改⑤。”

【注释】①重:稳重、庄重。威:威严。   ②固:闭塞不通。   ③忠信:忠诚,讲信用。主忠信:以忠诚信实为根本,主,意动用法,“以……为根本”。   ④友:意动用法,是“以……为友”。“无友不如己者”是说不要与忠信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⑤过:作动词,犯过失。惮(dàn):害怕。

【语译】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则不牢固。要以忠信为根本。不要与那些在品德方面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过错,不要怕改正。”

【解读】本章孔子谈君子的庄重威严以及学习、交友、改过等话题。本章三句话,采用的是否定顺推的逻辑推理,“不重”即不自重、不自尊。“不威”即没有威望。第①句“不固”指学问的根基不牢。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一因二果,孔子用否定句强调“自重”的重要性。若用肯定句从正面肯定,加以顺推,应为“君子重,则威,学则固。”第一句写尊重自己。第②句写尊重别人。尊重别人,则要做到“为人谋而忠”,“与人交而信”,即“主忠信”。忠信到底应如何落实呢?要慎交友,不要与那些不讲忠信,在德行方面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不能愚忠妄信,把“忠信”落实到具体的对人的识别上去。第③句谈的是改过的问题。“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自省也。”自己有了过错,不要害怕改正,因为“过而不改,是谓过也”,错上加错。

因此,三句话综合起来①②句并列关系,③句是前两句的顺推结果。由严格律己推衍到识人知人;由识人知人,往复到反观自己。见贤思齐,从善如流,知错即改,不断地完善自我,升华自我,体现出人的价值所在。另外,“君子”有仁君子,智君子,勇君子之分,本章的“君子”当是指不重,不威,不固,不知改过,亢进轻躁的勇君子。对这类勇君子,孔子告诫其交友当慎,尤其是不要与忠信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原文】1.9曾子曰:“慎终追远①,民德归厚矣。”

【注释】① 终:父母之死。慎终:慎重对待丧礼。追远:指祭祀祖先。

【语译】曾子说:“谨慎送终,追祭远逝的亲人,民众之德就将归于纯厚。”

【解读】本章孔子谈“慎始善终”以及善终的作用。“慎终”,就是慎重对待死者的后事,它是一个很难达到的境界。从孝道角度讲,“养生”是善始,“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是善终。善始之礼易,善终之礼难。善始而敬终,民风则归朴;慎终而追远,民德则归厚。

周天子曾经责怪负责外交的官员“数典忘祖”,春秋为谋图争霸,连先王的祭庙也不放过,也要划为军事攻伐的目标,鲁国就常发生这种事。曾子从为人子的角度出发谈“慎终追远”,又从治民风的角度谈“民德”,将个人行为,个人观念与社会国家的安定有序结合起来,发人深思。

【原文】1.10子禽问于子贡曰①:“夫子至于是邦也②,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③?”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释】① 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他有很强的求知欲。子贡: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生于鲁昭公22年,卒年不详,他是孔子的学生,小孔子31岁。夫子:对人的敬称,    ② 邦:指诸侯国家。   ③ 抑:表选择关系的连词,相当于“还是”、“或是”。

【语译】子禽问子贡说:“我们的先生每到一个邦国,一定要与闻该国的政事。这是他求访得到的呢,还是人家主动提供的呢?”子贡说:“先生以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等美德得到的。即便是先生求得的,也与常人的方法完全不同。”

【解读】本章子贡谈孔子闻政之德。子禽在《论语》中共出现三次问话,一次问孔子的儿子,两次问子贡。问子贡的话均有些对孔子不恭,因此有人怀疑子禽不是孔子的弟子,而是子贡的弟子,证据也不充足。子贡是孔门的高足之一,先从政,后经商,他思维敏捷,言辞生动,情感充沛,极有辩才,曾以三寸不烂之舌退敌国百万大师。他善于品评人物,臧否是非,扬善不隐恶。子贡对孔子极为崇拜,孔子去世后,他竟然一人独居墓侧石屋,守孝六年!

子禽向子贡问有关孔子“闻政”的途径,子贡乘势盛赞孔子,回答了孔子闻政的“五字真经”,即五大美德:温、良、恭、俭、让。孔颖达解释说:“敦厚润泽谓之温,行不犯物谓之良,和从不逆谓之恭,去奢从约谓之俭,先人后己谓之让。”

温、良、恭、俭、让;五个字,字字皆“礼”。孔子恪守礼制,他终其一生所追求的目标,便是推行仁道,践履周礼。事实上温、良、恭、俭、让不仅是孔子为礼的五大美德,更应该是当今为政者的五大美德:政策出台要平和,动机要善良,执行要谦恭,临事要节俭,遇冲突要谦让。

【原文】1.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①,三年无改于父之道②,可谓孝矣。”

【注释】① 其:他的,指代儿子。没:通“殁”,死。行:行为,指所作所为。   ② 道:此指父亲在世时所奉行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等。矣:语气词,犹“了”。

【语译】孔子说:“看一个人,在他父亲活着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气;当父亲去世后,要考察他的所作所为。如果三年未改变父亲的思想原则,那就可算是孝子了。”

【解读】本章孔子谈子承父志的孝道。

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多有分歧,关键在于对“志”的理解。这个“志”可表示意志、思想、言论、事业等,“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谈的是思想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即心所想、口所言与行所为是否一致,养生送死是否一致。三年守孝期对于父亲的思念不变,孝道不改,坚持履行父亲未尽的职责,继续完成父亲未尽的事业,这就是“孝”。

另外“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有一个前提,即父亲的“道”首先应该是正确的,不正确朝死夕改可矣。孔子在《里仁篇》中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天下没有什么绝对标准,绝对的对或绝对的错,“义”是惟一的标准。所以荀子也说“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并非愚忠愚孝。孝悌为仁之根本,关于“孝”,可参看1.2的解读。

【原文】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①。先王之道,斯为美②,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③,亦不可行也。”

【注释】

①和:和谐,中和。   ② 斯:“析也”,与《诗》的“斧以斯之”之“斯”义同此。   ③ 节:限制,调节。

【语译】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为最宝贵;先王之治道,以'礼’区分为最美好。但无论大事小事,都按礼制来办,则很难行得通。若为和而和,而不用礼仪去节制,也是很难行得通的。”

【解读】本章有子谈的是“礼”与“和”相辅相成以及相互制约的关系。“礼”即君臣上下、尊卑长幼、高低贵贱的等级区别。礼的核心是等级,在等级社会意欲取消等级或等级管理是不可能的。“和”是君臣上下、尊卑长幼、高低贵贱的和睦融洽,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人格平等,地位不平等。人格可以平等,“和”的核心是人格平等。因此,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强调礼仪等级制的同时要用和谐和睦来限制它、约束它。“先王之道,斯为美”,“斯”即“分”,“分”即分别、区别,即等级。“先王”,孔子多指尧、舜、禹以及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旦,他们建立了一系列的等级管理的礼制系统,这一系统实行起来,也是非常美好的,“斯为美”。凡事需有“度”,“小大由之,有所不行”,大大小小的事情均按“斯”、按“分”、按“礼”、按“等级”、按“对立”操作,那实行起来,一定有行不通的地方,不能越“度”。这个“度”就是“和”,“和”即适合、恰当、统一、融洽,恰到好处,符合中庸之道。“和”即强调人格平等,“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假若一味地追求“和”的境界,也容易流入“一团和气”,“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意思是为了求得“和”而超出“和”的“度”也不行,“和”也有个“度”,这个度,即“礼”。“和”因此必须以礼来调节、调整,讲“礼”也要恰如其分,即礼之用。凡事得有分寸,真理向前推进半步就成谬误。有子从“礼”与“和”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关系角度阐述了“礼”与“和”在运用时的中庸之道,“礼”的分寸,“和”的节度。

有子的这段话,是一段对仗工整、形式完美的对偶句。前一节是两个工整的“…之…为… ”的对仗结构,分别指出“礼”与“和”相互制约的重要性;后一节则对举了两种“不行,”指出了“礼”与“和”的偏颇与不足。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意群。从句式的关系角度看,它可以是一个并列句式:“礼之用,和为贵,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第一句谈“和”,第二句谈“斯”,它实际上是一个双起双承的句式。双承又分顺位承接式和错位承接式。顺位承接式应是:“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句承接“和为贵”,“小大由之”句接“斯为美”。有子没有采用并列错位式,而是采用了错位承接式:“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语势连贯,首尾承接,遥相呼应。

【原文】1.13有子曰:“信近于义①,言可复也②;恭近于礼,远耻辱也③。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④。”

【注释】①近:接近、靠近。  ②复:重复。  ③远:使动用法,使……远离,即避免的意思。  ④宗:归仰,尊崇

【语译】有子说:“诚信接近于义,其言可以重复;恭敬接近于礼,可以远离耻辱。因此不失去亲朋好友,这些亲朋好友也可以作为自己的依靠。”

【解读】本章有子谈“信”、“恭”必须符合“礼”、“仪”。有子谈与人交际的道理时,首先谈的是“守信”和“谦恭”两种道德规范具体实施的尺度、标准以及效果。“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信”有大信小信之分,符合道义礼节,符合社会群体利益的是大信;反之是小信,若是小人之信,则言不必实行,也无法履行,言不可复也。“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意思是过分地拘泥于小信,而不去注意“礼”、“义”是非,那么便是对“信”的残害。“恭近于礼”意即“恭而有礼”,谦恭必须符合“礼”、“义”。“礼”、“义”要有度,过犹不及。合乎礼义地去讲求恭从,不忤逆,不叛离,这样自己才能远离耻辱。做到“信近于义,恭近于礼”,践行,远辱,消除了“近忧”,还要摒除“远虑”。亲近自己的父母兄弟,老有所终,远有所凭。前两句与后一句相比,一近,谈现实;一远,望未来,条理十分清楚。朱熹点评这段话时写道:“此言人之言语交际,皆当谨之于始,而虑其所终,不然则因仍苟且之间,将有不胜其自失之悔者矣。”

【原文】1.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①,可谓好学也已②。”

【注释】 ① 就:靠近。正:纠正。   ② 已:同“矣”。

【语译】孔子说:“君子食不追求过饱,居不追求安逸,勤敏于做事而谨慎于言语,主动向有道之人请教以正己之非。这可以称是好学的了。”

【解读】本章孔子谈“君子”对生活、工作两个方面的要求。生活包括饮食起居,工作包括办事说话。饮食起居尚俭,不主张奢侈。孔子赞扬颜回“一箪食,一瓢饮,讲的也是“君子食无求饱。”安:安逸、舒适。工作应该是多做少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多闻阙疑,慎行其余。”学无止境,做到了尚俭、敏事、慎言,还应该学习,向道德高尚的人学习,见贤思齐,随时纠正自己的缺点,这才可以算得上是好学的人了。

【原文】1.15子贡曰:“贫而无谄①,富而无骄,何如②?”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③,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④。’其斯之谓与⑤?”子曰:“赐也⑥,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⑦。”

【注释】①而:表转折的连词,“却”的意思。谄(chǎn):巴结奉承。  ②何如:怎么样。   ③未若:不如,赶不上。贫而乐:虽贫穷却也快乐。而:表转折,“却”的意思。   ④如切如磋(cuō),如琢如磨:引自《诗经·卫风·淇奥》。切,用刀加工,指平面加工;磋:用磋锉平,指粗打磨;琢,用刀雕刻,指凹面加工;磨:用物磨光,指细打磨。切磋琢磨是对璞玉或象牙加工的全过程,引来说明老师对我雕琢加工教育的全过程。    ⑤其斯之谓与:其,远指代词,“那”的意思,指所引的诗。斯,近指代词,“这”的意思,指现场所讲的话。之:宾语前置的标志。全句可译为:那说的就是这件事吧!   ⑥赐:即端木赐,小孔子31岁,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孔子对弟子一般是称名不称姓。  ⑦诸:“之乎”的合音,“乎”即“于”,诸,即“之于”。此句是孔子对子贡的赞扬,称赞子贡善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语译】子贡说:“贫穷而不谄媚,富有而不傲慢,怎么样?”孔子说:“可以啊,但比不上贫困却快乐,富有却喜好礼议。”子贡说:“《诗·卫风·淇奥》说像切磋加工象骨、琢磨加工玉石一样,那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啊,可以开始和你谈《诗》了,告诉你过去的事情,你就能推导出未来的事情。”

【解读】本章孔子和子贡探讨对待贫富的态度。子贡悟性极高,颖悟敏慧,能言善辩,也善经商。这句话大约问于他经商有所成就时,他向孔子问“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达到这种境界怎么样?孔子自己认为:“富而无骄易,贫而无怨难。”“谄”是谄媚巴结、讨好,“怨”是埋怨、怨天尤人。“谄”也好,“怨”也罢,均是对“贫”“富”的态度。是一种自律的状态,表现出一种在物质方面被动的自律。富不骄虽不容易,相对贫而无“怨”“谄”说要容易一些,要同时做到“富不骄,贫不谄、怨”,的确不易。

子贡做到了,照理讲,孔子应给予极高的表扬,充分的肯定,然而孔子却只许了一个“可也”,连表肯定的语气词在内,也才两个字,可见其用词简洁。接着向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儒家文化始终强调保持精神上的快乐,孔子自喻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孔子赞扬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篇》)。”都是在说“乐”,这一层次脱离了精神方面的桎梏,进入了一种主动的自然的无为的状态。子贡听到老师的表扬,又对他提出新的境界要求,喜不自胜,浮想联翩,脱口而出《诗经·卫风·淇奥》两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子贡引《诗》以说明老师对他切琢、打磨、循循善诱的过程,也表白自己能听其教诲,进一步磨炼自己,更上一层楼的决心。

老师见弟子如此聪颖敏捷,欣慰非常,情不自禁亲切地呼唤出子贡的名字“赐也”。老师对学生直呼其名,符合上对下称名不称字的礼节。在这个语境中更重要的是表现先生对弟子的一种亲切而赞许的口吻。接着又对子贡做了一个更高一些的肯定,“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这两句话应注意两个地方,一个“始”,也仅仅是“始”,一个是句末用“已矣”一语气词,这个词也表现的是“仅仅如此而已”的语气。可见孔子对学生的表扬,极注意语言的分寸。意思是,你子贡我可以与你讨论《诗经》的问题,因为你具有联想能力了,告诉你以往的一件事,你可以推导出未来的另外一件事,“闻一以知二”。

对孔子的教学艺术可以归纳为四点:①鼓励性词语贴切准确,不空泛、不油滑、也不廉价。②循循然善诱人,步步深入,“不愤不启”,举一反三。③教有法、无定法,一重境界和二重境界谈的是对待“贫”“富”的态度,第三重境界突然扯到读“诗”的问题,表面看毫不关联,细加推敲又环环相生、丝丝入扣。难怪孔门高足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④和谐轻松愉快的教育方法。

【原文】1.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①,患不知人也。”

【注释】① 患:担心、忧愁。“不己知”即“不知己”的倒装,意思是不了解自己。

【语译】孔子说:“我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解读】本章孔子谈“自知”和“知人”。人生有两件大事,最容易使人犯糊涂:一是“自知”,二是“知人”。老子《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别人不知道你,不了解你,没关系,你努力做到“自知”,努力做到“知人”,便可“明”,可“智”。

孔子温文敦厚,律己极严,待人极宽。“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篇》)“不患人之不己知”表现其充分的自信。孔子之“患”,实际上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的表现,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态度,而不是安贫乐道、不求名位的意思。

来自: 凌云悟道 >《讲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