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谱》解说

闻是文化2018-11-05 17:33:00

唐代经济政治空前繁荣稳定,文化领域一片崭新面貌,达到继春秋战国和魏晋之后的又一高峰。书法艺术更是达到空前的发展。其原因是由于唐太宗李世民个人的爱好和大力提倡。出现了众多的书家,楷书得以成熟,书法理论也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从书法美学上看,当时对王羲之的书艺极其崇拜,崇羲抑献,传统儒家审美价值观在初唐重新确立,这对孙过庭无不受到影响。唐以前在书法技法上的书论较多,技法的完备是理论的基础,在书法理论上虽未形成系统完整的论述文章,但从不同侧面对理论的阐述为孙过庭提供了素材。

孙过庭其人

史料很少记载孙过庭。只能从陈子昂为其所撰的《率府录事孙君墓志铭并序》(陈子昂是初唐四杰,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也不得志,与孙过庭一样受到不公平的待遇,都是“天涯沦落人”,所以他给孙过庭撰的《墓志铭》为孙过庭鸣不平也是吐自己胸中郁结之言。陈子昂死于公元698年)和《书谱》的文章中探出一些线索。

孙过庭的名和籍贯:多数认为其名是虔礼,其字是过庭。张怀权称孙过庭是陈留(河南开封一带)人,窦某称富阳(浙江富阳县富春江一带龙门村,此为三国孙权后裔之聚居地,也与“吴郡”相符)人。出生年月不详。据《书谱》落款的时间“垂拱三年”分析,其生活在武则天当政(公元684-704年)的年代。

孙过庭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吏,官卑职微,仅属八品以下,加之其字、其文在当时知晓者不多,全唐诗中没有孙的诗,其书法之名在当时远不及欧、虞、褚。仕途坎坷,交际不广,加之其个性倔强,从不怯步,为人清高,不求闻达,过着贪病交迫的日子。但孙安然处之,“养心怡然”,“不染物累”,这也是他能潜心开拓书艺、书理,孜孜不倦地著述的关键,正如陈子昂所言:“老有所述,死且不朽,宠荣之事,于我何有哉”。孙过庭“志竟不遂,遇暴疾卒于洛阳植业里之客舍,时年若干”。说明陈也不知孙享年多少。

《书谱》的贡献

有的人认为《书谱》是全书,分为七部分,前六部分各为一篇,后一部分为跋语。

多数认为是序。全文三千七百余字,用草书书就,文辞华美,见解精辟,把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全面深刻地提出了书法艺术的地位,阐述了各种书体的功用特点,总结评价了早期书家的书艺,提出了赏析标准和学习方法。

用儒家的道德伦理思想作为其审美观,辩证的看待“古质今研”的问题,阐明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他注重性情对创作的关系,十分重视情感的因素;把力感作为审美的重要内容,探索了书法艺术的规律,确立了正确的审美观;摈弃了前人神秘主义的解释,比较现实地研究探讨书法艺术。书法艺术实践的发展为理论提供了基础,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有赖理论的指导。孙过庭在吸收了古人大量技法研究的成果的基础上,在他本人的书法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把经验上升到理论,以古人的书论作为素材,进行整理、加工、升华,把书法艺术理论化、系统化,从表及里,揭示了书法艺术的本质,探索了书法艺术的一些规律性的问题,确立了新的审美观,把书法从附属书写实践的位置提高到一门独立的艺术。含盖的内容广范,在书法理论上是前无古人的,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对稍后的唐以及宋、明等朝代的书法论著都具有很大影响,对当前以及以后都具有重要作用,将成为研习书法者必读的教材。《书谱》在当时并未引起书法界的重视,而是后人才把这颗瑰宝发掘出来,越研究越发现其非同凡响,这正是它能流传千古的重要原因。总之,孙过庭是顺应了书法史的需要,回答了书法理论需要回答的问题,不愧为光辉的论著。当然受时代的局限,《书谱》不可能完尽书理、书论,这也是必然的。

从墨迹看,是从王羲之风范,采取重神似不求形式的学书方法,二者都属秀美,飘逸,自然,行笔流美,孙氏不受王羲之书法所缚,有所创新,孙过庭的草书精熟、规范、圆畅,注重气韵贯通,意连多,笔连少,字的左右旁常以实笔相连,笔画收敛、提按显著,笔势遒劲奔放,通篇疏朗,字距、行距较大。前半截工整,结字秀美,后半部分非理性用笔居多,性情更充份。在唐草中是出类拔萃的。也是学草极好的用帖。米芾《书史》说:过庭草书《书谱》甚有右军法,作字落脚差近前而直,此乃过庭法,凡世称右军书有此等字,皆孙笔也。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米的话中道出孙过庭“不求法脱,不为法缚”的继承创新精神。

原文:书谱卷上 吴郡孙过庭撰

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一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王羲之云:“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余不足观”。

释意:自古以来,善于书法的,汉魏有钟繇、张芝,他们的书法无比卓绝。晋末以二王的书法堪称精妙。王羲之说:“把全部有名的书法墨迹找出来进行比较,钟、张确实无与伦比,其他的书法就不值得一看了。

钟繇 (151-230)字元常,颍州长社(河南长葛)人,三国魏明帝时,官至太傅,故又称“钟太傅”,是曹操重臣。幼年在抱犊山向刘德升学书法,后又学曹喜、蔡邕(音拥),非常用功,足不出户,指画破被。据说,他在韦诞处看到蔡邕的笔法,未借到气得吐血,被曹操用五灵丹救活。后来钟派人盗韦诞墓才得到此书。其笔法由此传到卫夫人-王羲之-王献之-羊欣等十几人,凡得此法者都成为一代大师(另据材料说韦死于钟后)。相传钟繇的用笔说文字不长:“岂知用笔而为佳也,故用笔者天(界)也,流美者(地)也,非凡属所知”。“吾精思学书三十年,读他法未终尽,后学其用笔(蔡邕)。若与人居,画地广数步,卧画被穿过表,如厕终日忘归,每见万类,皆画象之。前一句体现传统“天人合一”思想,体现在书法上就是指天然和功夫。人鼓努为力,只能达到流美,而天然则是指两方面,一是指人性,二是指大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只有三个途径:一是“师本性”,也就是“我师我法”;二是“师天性”,“忘我之法”取万类之法就是为了忘我;三是将“本性”和“天性”打通,以“心”会“天”。后一句主要是写其练书法刻苦。

张芝 东汉献帝时敦煌人,随父迁陕西华阴,善章草,对章草转为今草具有重要作用,被誉为“草圣”。仅活了三十多岁。他的草书笔势连贯,隔行不断,被称为一笔书。其名言:匆匆不暇草书。其草书有《冠军帖》、《终年帖》、《今欲归帖》,还有《二月八日帖》、《秋凉平善帖》。他未出仕作官,历史上记载不多。

原文:可谓钟张云没,而羲献继之。又云:“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或谓过之。

解释:可以说,钟张死了以后,二王继之而来,他们父子俩的书法最佳。王羲之又说:“我的书法和钟张相比,与钟不相上下,或者说超过了钟。张草犹当雁行,然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谢之”。此乃推张迈钟之意也。

解释:和张芝相比,彼此相当,不相上下,然而张芝精练纯熟,在于他极其用功,洗笔把池水都染黑了,假若我要像他那样,未必不如他。这番话是王羲之推重张芝,而认为比钟繇强,书法水平超过钟的意思。

考其专擅,虽未果於前规,摭以兼通,故无惭於即事。

解释:考查王羲之的专长和拿手的好戏,他虽然还设有完全实现前人的规范,但他能博采众长,因此,他是无愧于搞书法的。

评者云:“彼之四贤,古人特绝,而今不逮古,古质而今妍”。夫质以代兴,妍因俗异。虽书契之作,适以记言,而淳一迁,质文三变,驰鹜沿革,物理常然。

解释:评论者说:他们四个贤能者,是古住往今来最优秀的。但是今人不如古人,古人的书法质朴,今人的书法华丽妍美。质朴的风格是因时代不同而兴起的;妍美也会因为世俗喜好不同而出现不同的风格。虽然文字的创造是为了记录语言,但时代不同,书法的风格会由淳厚质朴变成华美漓薄,由讲究实用而变为追求外表。质朴和文采就是这样迭为变更。事物发展的规律就是继承而有所发展。任何事物都是这个道理。

原文: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何必易雕宫于穴处,反玉辂于椎轮者乎。

释意;最可贵的是,既能继承古人的法则,而又不背离时代潮流,既要追求当今的风尚,而又不同流于他人的俗弊。正所谓文采与质朴配合适宜,才是君子的风度。何必放弃雕龙刻风华丽的宫殿而去住原始人住的洞穴,舍弃精美如玉的宝车而去乘原始的独轮车呢。

解说: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其艺术观是厚今博古的。但其《书谱》有论点而无论据。钟、张和二王对于对于孙来说都是古人。而初唐的几位名家他无一列举,看来好似具有矛盾的心态。其实这里正体现他的性格,他没有把同辈的人放在眼里,唯有他是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

又云:子敬之不及逸少,犹逸少之不及钟张。意者以为评得其纲纪,而未详其始卒也。

解释:评论者又说:王献之的书法不如王羲之,就象王羲之的书法不如钟繇、张芝一样。或许有人认为这个评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但是未将理由的始末详尽地说明。

说明:按照他厚今薄古的观点,应说明二王(是今)比钟张(是古)更高明,但却成了一代不如一代(“评得其纲纪”)。这里进一步提出悬念。

且元常专工於隶书,伯英犹精於草体,彼之二美逸少兼之,拟草余真,比真则长草,虽专工小劣,而博涉多优,总其始终,匪无乖互。

解释:况且钟繇专长于楷书(唐时说的隶书是和正书、真书同一内容,而隶书被称为“八分”),张芝尤其精于草书,这两个人书法的美妙之处,王羲之却兼而有之。要比草书,王羲之还比张芝多一手真书;要比楷书,王羲之又比钟繇的草书要强。虽然从某一种书体相比,可能王羲之的书法劣于钟、张,但是王羲之能博涉多优,集众家之长于一身,综合起来全面比较,评论者的话还是不适当的。

28-102行在盘中

解释:楷书以点画为外在的形态和质地,以使转(连带关系)来表现书者的情性。草书则以点画传达书者的情趣,而以使转来结构字的形体。不会合乎法度的使转,就不能成为草字;而楷书若缺了某些笔画,或点画欠功夫,仍可以让人看得懂,还可以记述,揩与草彼此说法虽然不同,但道理是相通的。

故亦傍通二篆,俯贯八分。包括篇章,涵泳飞白。若豪厘不察,则胡越殊风者焉。至如钟繇隶奇,张芝草圣。此乃专精一体,以致绝伦。伯英不真,而点画狼籍;元常不草,使转纵横。自兹己(以)降,不能兼善者,有所不逮。非专精也。

解释:学习书法要对大篆、小篆有所涉及,对隶书也要掌握,对此相关的文章也要研读,还要对东汉蔡邕笔势飞扬的飞白书体也要了解。假如只写一种书体,对其它书体一无所知,从未研习,甚至从未见过,那就象塞北的胡人和南方的越国的人,两地隔绝,风俗习惯各不一样,相去甚远。至于钟繇楷书堪称奇绝,张芝被称为草圣是由于他们(在博达的基础上专门研习一种书体的结果,以致他们达到达到无比绝伦的程度。如果张芝不通楷书,那么他的草书点画必然杂乱无章;钟繇不通草书,那么他的楷书(岂能)运笔使转纵横。从张芝、钟繇以后,人们不能把楷书和草书兼通,书法水平就要受到限制,也就谈不上专精了。

虽篆、隶、草、章,工用多变,济成厥美,各有攸宜。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便。然后凛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劲,和之以闲雅。故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验燥湿之殊节,千古依然;体老壮之异时,百龄俄顷。嗟乎,不入其门,讵窥其奥者也。

解释:虽然篆书、楷书、今草、章草功用很多,要想达到美妙的程度,要注意各自的特点。篆书婉畅,线条一通到底;(此处的隶指楷书),楷书的点画要精确,安排要严密;草书关键是要流利通顺;章草要注意简便。然后加上风彩神韵,或用润泽表现和蔼可亲的风度,或以瘦硬苍劲来激发情感,揉和以闲淡典雅,所以书法能表达书者的心绪情感,显示意趣和修养,形容抒发书者哀乐。这样的书法作品,既使经过千年之之也能捡验出用笔的迟速和浓淡枯湿(另释为:检验用笔浓淡轻重的不同法度,从古到今都是这样的)。人生百年,转眼过去,却可以从墨迹中分出青壮年和老年作品的样子。咳!对尚未入门的人来说,怎么能看出其中的奥秘呢!

又一时而书,有乖有合,合则流媚:乖则雕疏;略言其由,各有其五:神恬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时和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心遽体留,一乖也;意违势屈,二乖也;风燥日炎,三乖也;纸墨不称,四乖也;情怠手阑,五乖也。

解释:再者,在写字的时候,有顺和不顺之分,顺则流美;不顺则写得拙劣,简略地说明原由,顺与不顺各有五种情况,顺手时:一、事务闲暇,精神愉快;二、感人恩惠,酬答知已;三、时令宜人,天气和润;四、纸墨都很合适;四、灵感出现,乘兴挥毫。

不顺手时:一、心慌意乱,神不守舍,事物缠身;二、违反书者意愿,被情势所迫不得不书;三、气候干燥,烈日酷暑;四、纸墨低劣不称心;五、精神不振,疲乏无力。

乖合之际,优劣互差。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若五乖同萃,思遏手蒙;五合交臻,神融笔畅,畅无不适,蒙(羲)无所从。

解释:合意和不合意,顺与不顺写出来的字,优劣差别很大。得到好的天气,不如得到好的书写用具;得到好的书写用具不如舒适愉快的心情。如五和不合的情况同时存在,那就会思想迟钝,运笔不灵便;如果五种顺手的情况同时具备,那就会精神焕发得心应手,笔下流畅;思想迟钝时就会无所适从。

当仁者得意忘言,罕陈其要,企学者,希风叙妙,虽述犹疏。徒立其工,未敷厥旨。不揆庸昧,辄效所明,庶欲弘既往之风规,寻将来之器识,除繁去滥,睹迹明心者焉。

解释:掌握了书法要领的人,能写得一手好字,却说不出所以然,很少讲出主要经验;学书法者,对前人的巧妙喜欢述说,但说下到点子上,或说一漏万。白白耽误工夫,不能把书法的本质讲清楚。我暂且不管我的书法理论是否平庸愚昧,只是想把我所明白的奉献出来。希望能发扬前人的风范和法则规范,开导有才能有见识的后人。我采取删繁就简,让别人看到文章就可以心领神会明白我要说的意思。

代有笔阵图七行,中画执笔三手,图貌乖舛,点画湮讹,顷见南北流传,疑是右军所制,虽则未详真伪,尚可发启童蒙。既常俗所存,不籍编录。至于诸家势评,多涉浮华,莫不外状其形,内迷其理,今之所撰,亦无取焉。

解释:民间流传的《笔阵图》七行,其中画有执笔的三种姿势,图像画得很差,字的笔画模糊不清,存在很多错误,在南方、北方广为流传,难以相信是王羲之绘制的。虽然难以辩别真伪,但还是可以启发初学写字的人。既然是民间所传的,所以没有编录在典籍之中,至于历代有影响的评论文章,都是从外表上描绘其形,没有把书法的本质内容讲述清楚。我所写的这篇文章,不采取这种写法。

说明:笔阵图相传是卫夫人(古代唯一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教育家,272-349也是因为其弟子王羲之而名扬千古,卫氏四代善书),也末定论。文中“凡学书字,先学执笔。若真书,去笔头二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二分执之。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初学先大书,不得以小。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一一从其消息而用之。”“有心急而执笔缓者,有心缓而执笔急者,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手不齐,意后笔前者败。”“每为一字,各象其形”。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提出了书法创作和赏评的关系,这是一种新的美学思想,说明二者各有各自的规律和特点,往往不能兼而有之。

以骨、肉、筋的比喻是书法史的首见,而这些比喻只能领悟,很难描述出多力丰筋和无力无筋者的样子。这说明抽象的书法线条也只能抽象的进行表述。而这些比喻都是取自人体或生物,说明人体美用于书法自晋代已有。

若乃师宜官之高名,徒彰史牒;邯郸淳之令范,空著缣缃。暨乎崔杜以来,萧羊已往,代祀绵远,名氏滋繁。或籍甚不渝,人亡业显;或凭附增价,身谢道衰。加以糜蠹不传,搜秘将尽,偶逢缄赏,时亦罕窥,优劣纷纭,殆难(视)缕。其有显闻当代,遗迹见存,无俟抑扬,自标先后。

解释:汉代很有名望的书法家师宜官,只是在史册上标有其名;魏代的邯郸淳的书法可谓一代典范,也只是在书卷上(缣缃指浅黄色的绢帛)里标有一个空名。还包括东汉的崔瑗、杜度,到宋梁的萧子云、羊欣等人,这期间年代久远,有名气的书法家也很多。其中有的人已负盛名,经久不衰,人死了之后书法的业绩更加显露;而有的人凭借权位提高自己的身价,死了之后,声望也就衰落了。加上作品糜烂虫咬或被人搜罗完了,既使偶然从收藏者的缄秘处见到,也只能河览片刻,是优是劣,众口异词,难以详尽地进行品评。其中有的在当代就很有名,其墨迹至今保存完好,这就不需他人褒贬,凭墨迹就自然而然分出好坏。

且六文之作,肇自轩辕,八体之兴,始于嬴正。其来尚矣,厥用斯弘。但今古不同,妍质悬隔,既非所习,又亦略诸。复有龙蛇云露之流,龟鹤花英之类,乍图真于率尔,或写瑞于当年,巧涉丹青,工亏翰墨,异夫揩式,非所详焉。

解释:六文(指仓颉造字,即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产生是从黄帝(建都在轩辕)开始的。八种书体(大、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的兴起始于秦始皇,这些文字创立久远,又广为使用,和现在使用的文不同,质朴和研美相距甚远,既无人写也无人学,所以不去详细介绍。还有依附龙蛇云露龟鹤花草等物的形状创造的文字,这些简单描绘物象的形态,或是当年用以描写详瑞的,像图画那样巧妙,但缺少书法功力,又不符合书法规范,所以就不详细去论述了。

代传羲之与子敬《笔势论》十章,文鄙理疏,意乖言拙,详其旨趣,殊非右军,且右军位重才高,调清词雅,声尘未泯,翰椟仍存,观夫致一书,陈一事,.

造次之际,稽古斯在,岂有贻谋令嗣,道叶义方,章则顿亏一至于此。

解释:世代流传的王羲之《与子敬笔势论》十章,文辞鄙陋,理论空疏,阐述得没有道理,言词又拙劣,审核其中心思想和写作目的,显然不是王羲之撰写的。况且王羲之身居高位,才气极高,格调清新,文辞高雅,他的影响至今尚未泯灭,其文章、书信等墨迹仍然存在,看他写一封信,谈一件事,既使是在匆忙之中,其古雅的文法也在其中,给其令郎传授家法的文章那能如此低下,竟能章法规则差到如此地步。

又云:与张伯英同学,斯乃更彰虚诞,若指汉末佰英,时代全不相接;必有晋人同号,史传何其寂寥。非训非经,宜从弃择。夫心之所达,不易尽于名言;言之所通,尚难形于纸墨。粗可仿佛其状,纲纪其辞。冀酌希夷,取会佳境。阙而末逮,请俟将来。

解释:其文章中又说,王羲之与张芝是同学,这就更加荒诞。如果是指汉末伯英,那么时代完全不符(中间隔了魏和西晋),一定是有一个与张芝同名的东晋人,可是历史上确毫无记载,这既不合守法则,也不合守常规,应该弃而不取。心中所感悟的所理解的道理,有时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有的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却很难用文字表达出来,在此我只能粗略的讲出其大致形态,提纲携领的讲些纲要,要是能把那些抽象的道理(希夷《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详细的写出来,使学者领会其中的美巧境界。其中所缺或没有详尽之处,只有留待将来再作补充。

说明:“夫心之所达,不易尽于名言;言之所通,尚难形于纸墨。”书法是抽象的艺术,有些书法现象是只能感悟,难以言表。尤其是偏重书法实践,很少研究书法理论者,更多出现这种情况。这也说明书法理论和书法实践需要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今撰执使用转之由,以祛未悟。执谓深浅长短之类是也,使谓纵横牵掣之类是也,转谓钩环盘纡之类是也,用谓点画向背之类是也,方复会其数法,归于一途,编列众工,错综群妙;举前贤之未及,启后学于成规;窥其根源,折其枝派。贵使文约理赡,迹显心通,披卷可明,下笔无滞,诡词异说,非所详焉。

解释:现在我所写的是,执、使、转、用四种方法,用以开导不明书法的人。所谓执,是指执笔位置的高低;所谓使,是指运笔的上下左右(表现在横竖撇捺);所谓转,是指运笔圆转的动作,表现在钩环盘纡;所谓用,是指点画搭配、字的结构布局问题。将上述数种方法综合起来,融为一体,再将各家对书法的论述编列起来,就把各家长处、妙处集中起来了,对前贤未论述的道理加以补充、完善,这就为后人学习书法确立了规范。进一步探索书法的根源,分析书法的流派,在文辞上要简约,而理论要丰富,让人一看就明白,做到开卷有益,这样写字就会顺畅,至于那些怪诞的词语奇异的学说,就不是和所要写的。

然今之所陈,务裨学者。但右军之书,代多称习,良可据为宗匠,取立指归。岂唯会古通今,亦乃情深调合。致使摹榻日广,研习岁滋,先后著名,多从散落,

历代孤绍,非其效欤!

解释:然而,我现在所陈述的,一定要对学书法的人有所收益。王羲之的书法被世人称赞学习,确实不愧为崇仰的大师巨匠,正因为他的书法能立得住,所以学书者都无不学王,万众归一。所以如此不仅是他能继承传统融会古法,而且又有所创新,符合当代的潮流。同时他的书法很具情趣,这种情趣和书法艺术的格调相吻合。正因为如此临摹学习者与日俱增,研究学习他的书法者一年比一年多。在王羲之前的崔杜,之后的萧羊等很多著名的书法家,他们的字迹大多散落遗失,而被淹没无闻,历史上唯有王羲之独享盛誉,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试言其由,略陈数意:止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太师箴》、《兰亭集序》、《告誓文》,斯并代俗所传,真行绝致者也。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师箴》又纵横争折;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超;私门诫誓,情拘志惨。所谓涉乐方笑,言哀已叹。

岂惟驻想流波,将贻 嗳之奏;驰神睢涣,方思藻绘之文。虽其目击道存,尚或心迷义舛。莫不强名为体,共习分区。岂知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既失其情,理乖其实,原夫所致,安有体哉!

解释:试谈其中的原由,简约的陈述几点:譬如《乐毅论》等帖,都是世间所传的,其真书、行书是绝无仅有的好范本。写《乐毅》时,王羲之心情不舒畅(怫为怒,郁为愁);写《画赞》时,思绪瑰丽奇妙(《画赞》名为《东方朔画赞》,又名《东方先生画像赞》是晋夏侯谌撰文,王羲之在永和十二年五月十三日用小楷书);写《黄庭经》则是由于道家道理虚无,使他感到和悦(《黄庭经是道家养生的书,传为老子著,有《内景经》、《外景经》,王羲之于永和十二年五月廾四日在山阴县书的是《内景经》);在写《太师箴》时,心境奔放而曲折,豪迈而不拘;到了写《兰亭》时,兴趣集中专注,神情飘逸,精神焕发;在写《告誓》时,由于告诫自巳,心情沉重,立誓不为官内心悲痛(《告誓文》又称《自誓文》,是他在永和十一年三月九日撰写的,当时他在王述手下为官,看不起王述,耻为其下,称病去郡,在父母墓前立下誓言,因此,作此文。)。正所谓人在高兴时免不了要笑,而在悲哀时,免不了要叹气一样。岂能只是想着流水时才会奏起和缓的乐章(驻想流波是典:《列子.汤问》:“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乎若秦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汪汪乎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向往睢水和涣水,才能想起华丽锦绣的文彩。虽然一看就能让人知道是好的墨迹,但是仍可能让人心中迷乱,议论有误,虽然勉强称自己是学习(王羲之的)某种字体,但同样学习,而成就各不相同。岂知当情绪受到感动,必然要通过言语表达出来,有了真情实意,作品才能合乎《国风》、《离骚》之意旨(诗经的《国风》,屈原的《离骚》)。人在春夏会觉得心情舒展,秋冬之际会感到情绪郁闷,这是与天地季节变化所引起的。如果作品没有书者情感,脱离实际,或照着别人的样子写,不包含作者的情感,这那里还谈得上“体”呢。

夫远用之方,虽由已出,规模所设,信属目前,差之一豪,失之千里,苟知其术,适可兼通。心不厌精,手不忘熟,若运用尽于精熟,规矩谙于胸襟,自然容与徘徊,意先笔后,潇洒流落,翰逸神飞。亦犹弘羊之心,预乎无际;庖丁之目,不见全牛。

解释:运笔的方法,虽然在于自已掌握,字的结构安排,也在书者面前(有临场发挥之意)差之一毫,影响结构,犹如失之千里,只要懂得这个道理,其它的技艺也是相通的。都要用心钻研,不厌其精深,手要熟练,熟能生巧。假若运用过到了精熟的程度,规矩法则暗记在心中,就能达到自由发挥,进入自由王国。意在笔先,能使字写得潇洒、流畅、神态飞扬,这就系弘羊善于筹算,对事物预料得非常精确一样,又象庖丁的眼睛,不看全牛,而全牛的每根骨头的形态和应从那里下刀都暗记于胸一样。

说明: 心不厌精,手不忘熟。即是态度也是方法。在前面批评了引班超以为辞,援项籍而自满;任笔为体,聚墨成形之后,在此慎重指出心不厌精,心不忘熟的态度,这也是书法有成的基本方法,任何其它巧门都必须以此为基点,巧门只是让你少走弯路。所以必须刻苦炼基本功的原因,是由于书法艺术“差之一豪,失之千里”。

尝有好事,就吾求习,吾乃粗举纲要,随而授之,无不心悟手从,言忘意得,纵未窥于众术,断可极于所诣矣。

解释:曾有爱好书法的人,要我教他,我只要粗约地讲些要点,并随着他掌握的程度进行讲授,经过学习,他能做到心里明白书法之理,手下写的字也随之长进,我给他说的道理他忘了,讲不出来,但其道理他明白了,尽管他还没有全部掌握书法的技巧,但终究他会取得很高的造诣。

第238行 若思通楷则,少不如老;学成规矩,老不如少。思则老而逾妙,学乃少而可勉。勉之不已,抑有三时;时然一变,极其分矣。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

解释:假若是为了搞懂书法的法则,少年人不如老年人;要是学习写字的规矩,老年人不如少年人。这是因为老年人理解能力强,可以用事物发展的规律来理解书法理论,所以老年人对书法的思考,会达到很巧妙的程度。而练习写字,少年人可以加以勉励,不断进步。学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到了一定程度就会瓜熟蒂落,突然一变,达到极高的程度。至于开始学书的时候,要掌握字的结构,要把字写端正、规矩;字能达到规矩、端正自己之后,就一定要追求险俊、险绝;能险绝善变之后,再回到平正上来。

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仲尼云:“五十知命,七十从心。”故以达夷险之情,体权变之道。亦犹谋而后动,动不失宜;时然后言,言必中理矣。

解释:初学书法,总会觉得不如别人,到了一定程度,就会感到很满意,觉得超过别人,到书法成熟的时候,就会心手相通,达到运用自如,随心所欲的时候,人和书法都进入老成(另根据上文平正、险绝,解释为:在平正阶段是未及,在险绝时会有过之的感觉,是险过了头,险绝否定了平正,而平正又否定险绝。后一平正不是追平正,也不是没有险绝,是将平正和险绝结合起来了,也就达到通会的程度。是从全篇的协调安稳而言。正象王羲之的书法一样,看似平常而字字不同。)孔子说:“到了五十岁才懂得天命,到七十岁就可以随心所欲”(老子《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因此,只有到了老年才能把平正和险绝的关系处理好,才能体会出所以要变化的道理(也就是说,不仅明白,怎样才能写好,而且明白为什么这样写的道理)。这也和做其它事情一样,筹划好了再做,做起来就不会失误。这也和说话一样,把握时机,根据对象,掌握分寸,说出的话就有分景,能切中要害,就再理。

是以右军之书,末年多妙。当缘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子敬已下,莫不鼓努为力,标置成体,岂独工用不侔,亦乃神情悬隔者也。

解释:所以王羲之的书法,到了晚年多出现精品,这自然与人到了老年考虑事情周密细致,心气平和,不激不燥有关。正因为如此,他的书法的神采和规则法度的影响必然高远。而王献之以后的书家,无不竭力追赶前贤,企图自成一体,其结果不仅是所花的气力和所取得的效果不相称,而且在书法的神彩、情趣上与王羲之相隔离。

或有鄙其所作,或乃矜其所运,自矜者将穷性域,绝于诱进之途,自鄙者尚屈情涯,必有可通之理。嗟乎!盖有学而不能,未有不学而能者也。考之即事,断可明焉。

解释:有的人总觉得自己的作品不好,有的人却总是悬耀自己的作品。悬耀者等于自己给自己划定了界域,没有发展的余地。自己看不起自己作品的,虽然兴趣会受到限制,但终究会通往成功之路。事情就是这样的!世上会有学而不成的事,没有不学而能成的。考查一下眼前的事,就可以明白这个道理。

然消息多方,性情不一,乍刚柔以合体,忽劳逸而分驱。或恬淡雍容,内涵筋骨;或折挫槎(蘖),外曜峰芒。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况拟不能似,察不能精,分布犹疏,形骸未检,跃泉之态,未睹其妍,窥井之谈,已闻其丑。纵欲搪突羲献,诬罔钟、张,安能掩当年之目,杜将来之口!慕习之辈,尤宜慎诸。

解释:然而书法与多方面的因素相关,人的性格、情趣(还有气质、学养、见识等)各异字也会写得不一样。有的作品中用笔有方有圆,有机结合,刚柔相济;有的行笔快慢、用笔的力度、用笔的深度不同而使字呈现不同特征。有的恬静闲静、平淡自然,雍容华美,这类作品不露锋芒,但并不乏力,是内含筋骨;有的用折笔、挫笔,笔画象枝叉横生(分槎、分蘖),锋芒外露。(在临帖时,观察要细致周密,临摹要以形象相似为好。如果临摹做不到相似,观察又粗枝大叶,布白结体不讲究,形态不合法度,这就象跳突的泉水,不可能把人的美貌照出来。这也象坐井观天的人所说的那样,是片面的一孔之见(即针对自矜者而言)。这种人口出狂言,企图贬低羲、献,诬蔑钟、张,岂能掩盖当今人的眼目,杜绝后人的批评呢!?学习书法的人对此要特别谨慎。

至有末悟淹留,偏追劲疾;不能迅速,翻效迟重,夫劲速者,超逸之机;迟留者,赏会之致。将反其速,行臻会美之方;专溺于迟,终爽绝论之妙,能速不速,所谓淹留;因迟就迟,讵名赏会,非夫心闲手敏,难以兼通者焉。

解释:至于有的人不明白行笔徐缓的道理,片面追求用笔的力度和行笔的速度。还有的人运笔慢,反而一味效法行笔迟重。劲速的笔势是表现高超飘逸的关键;迟重的笔势要具有赏心会意的情致。反快为慢或反慢为快,快慢得当,才能达到众妙聚合的境地。一味追求迟重,就会失去高超飘逸的妙趣。要是能快而不快,才叫淹留;本来就写得慢,而又片面追求慢,这那里能得到赏心会意的境地呢?如果不是心中娴熟,运笔敏捷,是难以做到迟速配合得适宜的。假令众妙攸归,务存骨气;骨既存矣,而遒润加之。亦犹枝干扶疏,凌霜雪而弥劲;花叶鲜茂,与云日而相晖。如其骨力偏多,遒丽盖少,则若枯槎架险,巨石当路,虽研媚云阙,而体质存焉。若遒丽居优,骨气将劣,譬夫芳林落蕊,空照灼而无依;兰沼漂萍,徒青翠而奚托。

解释:假若吸收了众人的长处,归为一体,务必要求得骨气。骨格框架已经完备了,就要求用遒劲、圆润加以补充。这就象繁茂的树木经过霜雪的侵凌更显得苍劲。这也和鲜艳茂盛的花卉,在白云、阳光的映衬下会更加鲜艳。如果骨力偏多遒劲秀丽的因素偏少,那就象枯树枝架在险坡上,或象巨石挡在路上,会缺乏美感,既使这样它的体态还是存在的。假如圆润秀丽的因素居多,那么它的骨气必然会低劣,那就象园林中的落花空自照耀而无依托,那就成了清水池中漂荡的浮萍,表面上很翠绿,而缺少根基。

说明:骨气是《书谱》中强调的又一重要的审美标准。他认为骨气是第一位的“假令众妙攸归,务存骨气”。中国传统书法理论中强调骨气,实际是人格修养的体现,突出表现在对阳刚美的追求。但是,骨气的表现形式是书法作品中反映的力感,若把方、硬、厚理解为阳刚之力,而把遒劲比作阴柔,认为缺乏力量就偏离了《书谱》的本意。弱者,并不一定没有骨气,孙过庭本人正是体弱而骨力坚的代表,“字如其人”,其秀美的字里行间,其线条之中表现的力是显而易见的。

是知偏工易就,尽善难求。虽学宗一家,而变成多体,莫不随其性欲,便以为姿。质直者则径挺不遒;刚很者又掘强无润;矜敛者弊于拘束;脱易者失于规矩;温柔者伤于软缓;躁勇者过于剽迫;狐疑者溺于滞涩;迟重者终于蹇钝;轻琐者染于俗吏。斯皆独行之士,偏玩所乖。

解释:从此可以知道,取某一个方面,专攻某一点容易,而兼收并储尽善尽美就难以做到。虽然学习书法多是师从某一家,而每个人字的体态会各不相同,这写每个人的性格爱好各不相同有关。性强质朴、耿直的人,笔画平直缺少遒劲;性格刚强、固执倔强的人线条生硬而缺乏润泽;严肃拘谨的人,字也拘谨放不开,;轻率随便的人,常常背离规矩失去法度;性格温柔的人,容易出现柔弱无力;性情急燥脾气暴燥的人下笔急迫,字会粗犷;疑心重的人,常出现沉溺滞涩;过于稳重和迟饨的人,写的字也迟钝;轻浮烦琐的人,多会染上一般抄录文书的风气的影响。这都是由于性格偏持所导致的片面追求,各有所好,也各有所失。

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况书之为妙,近取诸身。假令运用未周,尚亏工于秘奥;而波澜之际,已睿发于灵台。必能傍通点. 画之情,博究始终之理,镕铸虫篆,陶均草隶。体五材之并用,仪形不极;象八音之迭起,感会无方。

解释:《易经》上说,观看天上的日、月、星、辰,就可以察知四时的变化,观察人类的文化现象和人情的趋向,就可以教化人民,养成良好的风俗,治理天下。何况书法的奥妙,就是首先取自人自身的形象。假如在运用笔法上不周密,功夫不够深,对书法的奥秘就不了解。如能注意笔画的波澜起伏的变化,就能从内心得到启发,就能融类旁通,知道各种点画的情致,就可以把书法的方方面面的道理联系起来,就可以融会古今,把古代的虫篆、现代的草隶融为一体。这就象把五种材料(金木水火土)一并运用,就可以生成无穷变化的物品。这也和八种乐器组成的音乐,此起彼伏,使人的情感随之变化,感受无穷。 之起感会无方至若数 前已解释,
2.63.129.81.13.69.85.10.196行。 至若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留不常迟,遣不恒疾;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泯规矩于方圆,遁钩绳之曲直;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穷变态于豪端,合情调于纸上;无间心手,忘怀揩则,自可背羲献而无失,违钟张而尚工。譬夫绛树青琴,殊姿共艳;随珠和璧,异质同研。何必刻鹤图龙,竞惭真体;得鱼获兔,犹筌蹄。

解释:至于几个笔画在布局安排上,形态要有所不同,若干个点排列在一块,其体势要相互变化,一个字首先下笔的那一点,便对该字起着规模的作用,首字就是一篇的准则。既要有变化,而又不违犯法则;既要通篇和谐,而又不能字字雷同;行笔既要有留、驻之意,但又不能一味迟缓;放开笔写,也不是一个劲地快速书写。出现一些燥笔(枯笔、飞白),方能显出润泽;有一些浓湿处,反而显现出枯渴处。将法则融化在方、圆不同的笔画中,将规矩(钩绳:木匠用的曲尺和墨线)隐于曲直的线条中。时显时藏(可能指藏、露),或连、或断无穷变化于笔端,把书者的性情、情感、格调表现在纸上,使心手相应,无所阻隔,此时已经忘记了是在写字,也不是被种种法则所束缚,这样也就是背离了二王也不会失其规矩,就是违背了钟、张的规范仍然可以得到精巧的工夫。譬如古代的美女绛树和青琴,容貌虽不同,但是都很漂亮,隋侯之珠、和氏的壁玉,质地虽不同,但都很珍美。为什么一定要刻意去摹鹤描龙,追求和他人一样,竟然自叹自巳本来的面目呢?获取了鱼和兔,还吝惜那些捕捉工具又有什么意义呢?

闻夫家有南威之容,乃可论于淑媛;有龙泉之利然后议于断割。语过其分,实枢机。吾赏尽思作书,谓为甚合。时称识者,辄以引示:其中巧丽,曾不留目;或有误失,翻被嗟赏。既昧所见,尤喻所闻。或以年职自高,轻致凌诮。余乃假之以缃缥,题之以古目,则贤者改观,愚夫继声,竞赏豪末之奇,罕议峰端之失:犹惠侯之好伪,似叶公之惧真。是知伯子之息流波,盖有由矣。夫蔡邕不谬赏,孙阳不妄顾者,以其玄鉴精通,故不滞于耳目也。向使奇音在爨,庸听惊其妙响;逸足伏枥,凡识知其绝群,则伯喈不足称,良乐未可尚也。

解释:据说,家中有南威(美女南之威)这样的美女,在外边才有资格议论淑女。有龙泉那样锋利的宝剑(龙泉县的水淬剑,剑就变成龙而去,故剑称龙泉),才可以谈论斩金截铁的事。这些话虽然说过了头,但却是关键的言辞。我曾认真写了一幅字,觉得不错。当时有位自称懂书法的人,就拿去给他看,其中写得好的地方,他毫不留意,而对失误处反而赞赏。此人既无真知灼见,还要别人赞同他的看法。有的以年纪大、职位高自居,随便加以欺凌讥诮,于是我把字用绢帛裱好,题上古人的名字,那些贤者就改变了看法,不懂的愚夫也随声附和,争着称赞用笔的奇特,很少议论用笔失误之处。这就象惠侯(用重金收二王之书,不识真假,多收到假的)一样把膺品当宝物。也象叶公怕真龙似的,可见伯牙在钟子期死后,没有知音,不再弹琴,是有道理的。蔡邕(字伯喈,吴人烧饭用桐木,蔡邕识好木,将一头烧焦的柴做成琴,称为焦尾琴)鉴赏无误,伯乐(即孙阳)不会错认好马,是因为他们精通鉴赏,所以他们耳目无物碍。如果烧火发出的桐木声一般人也能听得出声响的绝妙,躺在马厩的良马,普遍人也知道其超越群马,那么蔡邕就不会被人称赞,伯乐也不值得尊重。

说明:“闻夫家有南威之容,乃可论于淑媛;有龙泉之利然后议于断割。语过其分,实累枢机。”说的是鉴赏和书法实践的关系,二者应该一致,但也不尽然,博学、博临者能做到一致,而终岁专注一家者,则难以断割。《笔阵图》说“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147提出了书法创作和赏评的关系,这是一种新的美学思想,说明二者各有各自的规律和特点,往往不能兼而有之。与孙过庭的说法不一样。

至若老姥遇题扇,初怨而后请,门生获书机,父削而子懊;知与不知也。夫士屈于不知己而申于知己;彼不知也,曷足怪乎!故庄子曰:“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老子云:“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之则不足以为道也。”岂可执冰而咎夏虫哉。

解释:至于老妇人遇到有人给她题扇,开始她埋怨人家,后来又请人再题;王羲之的门生得到题有字的茶机,被其父刮掉了,门生很懊悔。这都是因为有的懂有的不懂的原因,一个人常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那里受到委曲,而在了解自己的人那里才能心情舒展。对于不了解的人又有什么可以责怪的呢?所以庄子说:朝生暮死的菌类,不知一天有多长,春生夏死的蟪蛄不知一年有多长。老子说:下等人听到讲道就会大笑,不笑才不算为道。难道能拿冬天的冰去指责夏天的虫不识冰吗?

自汉魏已来,论书者多矣,研蚩杂糅,条目纠纷,或重述旧章,了不殊于既往;或苟兴新说,竟无益于将来;徙使繁者弥繁,阙者仍阙。今撰为六篇,分成两卷,第其工用,名曰《书谱》。庶使一家后进,奉以规摸;四诲知音,或存观省;缄秘之旨,余无取焉。垂拱三年,写记。

解释:从汉魏以来,论述书法的人很多,好坏混杂,条目交错,逻辑不明,或写前人重复,和过去的说法没有什么不同,或随便提出新的观点,对将来也没用。使繁杂的说法更繁,而缺少的部分仍缺,我撰写了六篇,分为两卷,依照逻辚依次列举书法的功用,取名为《书谱》。望我家弟子在学书法时,以此为规范,四海知音,可以研究批评,把自己所知道的道理深藏不露我是不会这样的。大唐三年写记

(作者:待核中,发此文为了让书法爱好者更容易上手,有可能激发兴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