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口梆子演出《铡刀下的红梅》
我看口梆子演出《铡刀下的红梅》。
(2009/1/15发表)
新年前夕,接受朋友王先生的邀请,我骑自行车去桥东区口里东窑子剧院,观看了张家口口梆子剧院成立一周年庆典演出。观看了革命现代剧《铡刀下的红梅》。
少年英雄刘胡兰的英勇光辉事迹呈现在我的面前。
1947年,云周西村,15岁的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像一株傲雪的红梅迎风绽放。她以近似天真的智慧与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书就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瑰丽人生。
一个老故事,却是新面貌。艺术家们以新鲜的文学视角,生动的艺术语言,重新诠释了刘胡兰的人物性格和英雄风采。演员们的精彩演出受到了观众的称赞,深深地吸引了我。
该剧仅选取从刘胡兰被捕到牺牲很短的一段时间为叙述对象,通过刘胡兰与奶奶的讲述和回忆,运用意识流的表现手法,展现了刘胡兰这一英雄人物视死如归的性格和身世的深层原因。
张家口市口梆子艺术剧院是由成立于1959年的张家口市青年晋剧团改建而成。著名戏剧理论家、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郭汉城同志为剧院题写院名。
剧院荟萃了一批知名的艺术家和优秀演员,大批艺术新秀也脱颖而出。牛学祯等老艺术家在冀晋蒙享有盛誉;而青年演员李萍获得过全国“文华表演奖”和“梅花奖”;常惠卿、董丽萍、张文河等一批中青年演员多次在全国及省、市戏曲汇演中获得大奖。
张家口的地方戏——“口梆子”,2006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确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正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张家口市口梆子艺术剧院长期以来致力于口梆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是口梆子艺术代表性传承单位。剧院相继上演了《杨门女将》、《白蛇传》、《宝莲灯》、《薛刚反唐》等传统戏;《狸猫换太子》、《程婴救孤》、《清风亭》等新编历史故事剧;《土炕上的女人》、《特殊婚礼》、《借钱》、《还钱》等现代戏。《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央电视台、河北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多次为剧院做了专题报道。
剧院创作演出的《龙城二娇》、《太阿剑》、《梳妆楼》、《天漠滩》、《www.喜顺.com》、《天使情怀》等剧目分别获得国家文华新剧目奖、中国人口文化奖、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和文艺振兴奖、省政府精品剧目奖、省戏剧节剧目一等奖和省戏剧百花奖优秀剧目奖等多项大奖。
1999年剧院被国家人事部、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院长左艳林曾受到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后来,我见到左艳林院长,他平易近人,态度和蔼,热情洋溢,艺术家的风度。我赞美剧院,我赞美演员,我赞美《红梅》,我赞美口梆子艺术。为我家乡戏剧取得的优异成绩而自豪。今后在讲学过程中我要向全国各地宣传“口梆子”,到美国后我要向纽约宣传我们的地方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