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丨Philip Watts :《罗兰·巴特与电影》
书讯
外
文
新
书
推
介
《罗兰·巴特与电影》
Roland Barthes’ Cinema
作者: Philip Watts
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出版日期:2016年4月14日
语言:英语
ISBN:0190277556
内容简介
提到罗兰·巴特与电影,近期最让人记忆犹新的莫过于2016年5月31日在巴黎的一场拍卖会上,巴特的几封书信竟卖出三万欧元的高价,其中有一封信里巴特记录了他看戈达尔的《精疲力尽》(1960)后的感慨,而这句“我有一种对总体上对电影的不满”几乎登上了所有后续报道的头条。巴特这种公开对电影的“抵触”(resistance)是家喻户晓的。但实际上巴特对电影的态度却是复杂的。比如他每个星期都要去电影院两三次,他与许多青年影评人互为友人,他显然爱写和思考电影,而这些与电影相关的评论现已成为电影批评的重要基石。更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清楚地认识到巴赞的思想对巴特的整个写作生涯的重要影响。而巴特自己对电影的思考,似乎只有当影像停止变为截图,或被他用作隐喻的时候才能实现。雅克·朗西埃说:“巴特讲电影时也从没有在讲电影”。[①] 巴特也同样调侃自己对电影的这种矛盾的爱,说:“我想比起电影我还是喜欢相片吧,即使我无论如何试图把两者区分开来总是以失败告终”。[②] 其实,巴特对电影的批评是属于一个系统的,而所有称之为系统的东西对巴特来说都太过拘束,不能囊括全部。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至今为止都没有人就巴特和电影这种纠结又矛盾的关系来研究一番。
菲利普·沃兹(Philip Watts)的《罗兰·巴特与电影》可以算是填补了这一空白。这位来自哥伦比亚大学法语系的教授为梳理20世纪法国文化思想史倾注了他的一生。在撰写此书的时候,沃兹被诊断出癌症。他于2013年不治离世,留下将近完成的书稿。之后,以达德利·安德鲁为首的四位资深的电影学者,兼沃兹的好友与同事(Dudley Andrew, Yves Citton, Vincent Debaene, Sam Di lorio)自发地合作并整理、编辑了沃兹未完成的遗作成书。如此,《罗兰·巴特与电影》问世。其法译本为了赶上巴特百周年诞辰纪念率先于2015年10月出版,而此次的英文原版则于2016年4月由美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发行。四位编辑在前言中坦诚编辑遗作过程遇到的困难,比如沃兹导言中谈及加妙萨特与梅洛·庞帝的部分,以及最后一章谈及巴特与朗西埃、德勒兹的部分因为太不完整而不得不遭删减。即使如此,编辑们还是最大程度上还原了沃兹原作的面貌。不同于之前的法译本,编辑们还首次特别在此次英文版的最后收录了巴特从未被翻译成英文的九篇与电影相关的左翼批评文献,包括:巴特评布列松的《罪恶天使》,巴特谈詹姆斯邦德“疏远”的英雄主义, 圭特瑞的 《凡尔赛宫艳史》, 夏布洛尔的《漂亮的塞尔吉》和 帕索里尼的《索多玛120天》等,颇具参考价值。
与以往写巴特的论著不同的是,在这本书中,沃兹更像是一个文学家看另一个文学家思考着电影。这位搞文学批评出身电影学者用文本细读的方式聚焦同样重视细读与细节的巴特言语背后的深层意义。沃兹对巴特“抵触”电影的宣言有着更细致深入的理解:“抵触”像是一种“吸引力与排斥感之间的妥协,它成为一种融合了批判与迷恋的变体”。[③] 围绕着这种张力,沃兹邀请我们去打开巴特“抵触”面具下的隐藏的更多内容。他认为巴特一方面质疑电影作为“幻象制造机”的属性,另一方面他又不由自主地被影像性特有魅力所吸引。沃兹分章节将巴特与电影置于电影史的背景下讨论,带我们回顾了巴特与电影的一系列话题,比如:巴特与神话,巴特如何看待宽屏电影影镜头(cinemascope),巴特与新浪潮以及巴赞的关系,巴特品论爱森斯坦,巴特对麦茨和朗西埃的影响(附录里还收录了后者的专访),甚至还有巴特在安德列·泰西内(André Téchiné)电影《勃朗特姐妹》(1979)客串扮演威廉·萨克雷(William Thackeray)的轶事。
沃兹对巴特理论的演化过程提出了不同的理解。以往的理解是将巴特的理论看作一个反复摇摆自我解构的过程: 他从被马克思主义影响的50年代“去神秘化”(dismystification)修正阐释批评[④],转到60年代他力挺结构主义符号研究,再到拜物式崇拜图象,后来再转入70年代忧郁症式的对“原有-本体-现已不在”的知觉式的感伤。沃兹则认为“向阐释”和“向感性”的双面巴特一直都共存着,这双重的面向互相纠结并蔓延到他所有的作品当中。正因为这样,沃兹在书的第一章讲巴特一方面端着知识分子“去神秘化”的姿态抨击卡赞的《码头风云》(1954)俨然沦为了资本主义同化大众的工具;而另一方面却感性地把《瑞典女王》里嘉宝划入“坎普风” (camp poetics)的批评阵营中去。第二章里,沃兹讨论巴特把宽屏电影影镜头视为一种比传统银幕更加使人沉浸的观影形式。他不仅认为巴特比鲍德利(Jean-Louis Baudry)更早暗示出电影具有柏拉图“洞喻”的属性,更认为巴特通过讨论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1925)向我们展示了电影作为一种乌托邦构想的潜力。沃兹在第三章聚焦的是影像问题,并以巴特与巴赞的关系展开讨论,特别具有意义。他指出“前一辈看来,巴特和巴赞思想相去甚远,而如今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问题总能在他们俩那里达成某种共识”。[⑤] 沃兹通过对两位大师的一些批评交集的分析(例如在宽荧幕问题上,《瑞典女王》里的嘉宝,以及电影《迷失的大陆》),暗示道:“巴特即使从未引用过巴赞,但他却总是阅读巴赞并在自己的写作中回应巴赞”。[⑥] 与此同时,沃兹也不乏从反面看两者的关系,认为巴特从某种程度上顶替了巴赞在法国知识圈的权威。[⑦] 在后续的几章里,沃兹聚焦的是巴特后期写作中讨论电影的部分与法国后结构主义思想以及电影心理分析学派的对话。比如,他以《走出电影院》为例讲巴特如何用转注意力到电影情景的方式,质疑以麦茨和鲍德利为代表的“装置理论”(Apparatus Theory),认为巴特以此文把电影研究从心理学方法越渡到现象学方法,引导了后来朗西埃式的感性经验与朝向“情动”(affect)式批评。沃兹在接下来的一章里关于情节剧(melodrama)的讨论稍显松散与薄弱,一方面因为提及巴特在《勃朗特姐妹》中的客串的论证不足以支撑全书的论点;再一方面因为,沃兹试图通过“情节剧”概念硬拉巴特与福柯在电影问题上的联系,着实牵强。在书的结语部分,沃兹通过阐述巴特对朗西埃两个方面的影响为全书做结: 第一,他认为他们的写作风格都趋向零散化,从琐碎入手,延展到普遍的,跨媒界的领域; 第二,巴特的《神话修辞学》与朗西埃的《交感时代编年史》虽然都是从去神秘化立场出发,但他们后期都拒绝“祛魅者”为自己的艺术立场,转而越发强调叙述和感官之间的张力和更逼近电影的感性层面的东西。在本书附录中的朗西埃访谈里,朗西埃本人也认可了沃兹的这一论断。
《罗兰巴特与电影》这本书非常具有阅读性,其价值主要体现在沃兹通过对巴特一些小篇章的细读,发现巴特对电影“抵制”态度背后的那种电影艺术让这位伟大哲学家,文学家,评论家欲罢不能的魅力。这个意义上讲,这本书更像是一封写给对巴特的情书,作者怀疑着、思忖着、理顺着大师对电影的口是心非和言外之意。沃兹令人敬佩的能力在于他将巴特文献中一些灵光闪现的细枝末节阐释出出奇的新意,并能从这些零散在作品的中的遗珠中窥见他后来理论转向的动向。另外,正如主编达德利在前言中所说,这本书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它将巴特与电影的话题紧密地联系并交叉了当下电影研究最关注的三个热点面向:酷儿研究,文学研究和媒体考古学。
文丨沈安妮
注释
[①] Philip Watts, Roland Barthes'Cinema,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104.
[②] Roland Barthes, Camera Lucida: Reflections on Photography, trans. By Richard Howard London: Jonathan Cape, 1989, 154.
[③] Philip Watts, Roland Barthes'Cinema,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1.
[④] 沃兹和利科(Ricaeur)一样,都称之为“阐释学式的怀疑”(Hermeneutics of suspicion)。
[⑤] Philip Watts, Roland Barthes'Cinema,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35.
[⑥] Ibid., 36.
[⑦] Ibid., 40.
目录
“书讯”栏目征稿启事
尊敬的出版界、学界同仁:
(4)请提供对样书的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等,字数不超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