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乱(十二)

平菇的未来生产模式,无论从什么种角度看,首先都无法摆脱劳动力节约这个魔咒,机械的一次性投入随着全自动设备的普及,价格下降成为必然,同时,自产自销的模式只能在乡村运行,县级以上城市,都可以容纳大型个体企业的存在,这必然提高行业准入难度。同时必须在走出人力消耗问题后,着力于设备替代操作技术的失误和特别要求。

所以我个人推断,有如下可能的模式具有发展空间。

第一种是大型的制包企业为中心的连锁出菇管理模式,这种模式适合人口相对分散的地域,尤其是山区交通不够便利的所在。这样前期技术性较强,设备要求高,硬件投入大的部分才能通过巨量生产摊薄。而后期出菇这种凭经验和相对不复杂的条件就能够进行的工作,分散经营也适合个体经营,只要利润分配合理,出菇户直接进入零售,总体效益和稳定度是相当可以期待的。

这种方式,可以采取熟料或发酵熟料模式进行。

而面对集中消费的城市以及高人口密度的地域,这个方式就没有生存空间,因为竞争激烈,所以太小规模无法满足商业供应的稳定需求。

在这样的地区,制包和出菇都得统一在一起,以确保稳定的供应和产质量水平发挥。

高人口密度地区的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都一定是构成生产成本的主要障碍,所以,生产的周期长短,人力的使用量多少,就成为比较胜负的要素。原料成本和能源成本会随着价格的稳定升高和质量要求的提高逐渐被冲抵。

基于这样的原因,纯粹的机械化可控性发酵生产模式将成为不二的选择。

可控化发酵生产,允许使用高密度栽培模式,并且可以使用半工厂化模式出菇。因为无需温差,无需转潮,栽培周期短,从播种或者三次发酵至头潮收获,可能仅一个月左右就可以完成。

程度较深的可控化发酵,在原料便宜的基础上,虽然转化率低,但产量稳定可控,供应市场最为理想,而且产品的内在质量一定不差。核心优势是操作管理成本低廉,周期短,原料的后续处理能够满足规模化需求,所以终极效益能够超越简陋的低成本模式和长期出菇的純熟料模式。

未来很可能不会有其他生产模式的生存空间,因为平菇大体上不存在显著的个性化的产品和质量差异性需求,同时作为一种普及性大众化菇种,技术逐渐走向成熟和稳定,质量将主要决定于品种特性。目前这种百花齐放性的菌种应用状况也将发生改变,主流品种会减少,但品性会趋向一致。

平菇的乱局就要在这样状况下结束了吗?

答案倒也不是,平菇栽培还是有些有趣的特点,可以容纳一些小的“乱点”的存续。

一个方面是平菇的易培植特点,必然成为菌类栽培教育的入门材料,事实上近年来这种小包供家庭兴趣化消费的模式已经逐渐流行,不过这种东西和其他小菇种一样,是高利润小规模的东西,适合较小范围的供应。目前的模式是因为做的人还是比较少,所以可以超高价格销售,也能够承担远距离销售的成本增加。但这种东西的准入度太低,所以必然走向小规模割据的格局。

另一个方面是某些特殊品类的生产,如金色的榆黄蘑和红色的红平菇的生产栽培,特别是红平菇,如果培育出风味更好的品种,减低其异味的影响,甚至可能成为季节性主流。

还有就是特殊的高端消费需求下,平菇“芽”和“球”的模式,也可能成为一个稳定的生产小模式。

未来的平菇生产模式一旦确定,其他方式将难以规模化生存。同时,平菇的大资金介入没有形成气候,否则,平菇也不再有太多的小户每天没事上网聊天了。

(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