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宿松:不上严恭山,空到凉亭来……

严恭山是宿松十景之一,是宿松的名山,坐落在宿松的西北角,隶属凉亭镇。它北与趾凤乡的白崖寨相望,南邻梅墩的且寄冲,西南接九井沟,海拔在465米左右。山上的严恭石道为佛教禅宗五祖弘忍的遗迹,李宗仁的抗日之地。历史上,宿松曾名严州,有人说,严州的“严”即来自严恭山的“严”,据《新唐书》记载: “宿松,武德四年以县置严州,七年以望江隶之,八年州废,县皆来属。有严恭山。”

下面是精选的两篇关于严恭山的文章,希望您能从中领略严恭山的文化风骨。

严恭山:石道乃道翁

作者:甘采平

严恭山,凉亭镇夏家村的靠山,也是大别山的余脉边沿,处凉亭中学正西面,距离约5公里,西北走向,山不高,海拔460米,山下是凉亭河和严恭山下河道冲击形成的平原,向西的梅墩畈,向北的太阳畈连在一起,山下是105国道,合九铁路,古代的国道也在山下经过,从凉亭的枫香驿经过凤凰铺到墨烟铺再到黄梅县的亭前驿的古驿道就从山脚经过,大别山从这里收住莽莽的手脚,进入丘陵地带和长江边的平原湖泊地带。

严恭山又有一说是宿松的始祖山,那是因为宿松有史以来有最早记载严恭山的是《新唐书》。严恭山得名有两说,其一,是历史上宿松曾受严州管辖,严州的严即来自严恭山的严,据《新唐书》志第三十一地理五记载:“宿松,上。武德四年以县置严州,七年以望江隶之,八年州废,县皆来属。有严恭山。”其二,石道有石刻:南无佛顶首椤严,这是佛语,后人对佛多恭多敬,故而起严恭之名吧。

石道岸然双手膝,冷看世间变幻奇。杂树不掩石道伟,秋叶更显道翁骨。

2007年五一期间,第一次游历严恭山,印象深刻,虽没有黄山等风景名胜地那么有名,作为家乡边上的山,有这等风景还是足以自豪的事。从山下向山上走去,经过一天门,向上就是老虎笼,有蜡烛石灯笼石,然后到严恭庵,庵前有玉泉桥,望春树,佛手石,庵的西边百米许就是严恭山石道,这里石道非道路之道,乃巨石壁立象一个道人坐立其上,称为石大仙,又叫石道、石道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任县长张敬模为了要登上石道人之巅看看更高处的风景,为此在上面凿石形成几级台阶,一般人登山找石道不得,均以为那个凿的几级台阶就是严恭山石道了!其实此道非彼道也。

石道仙兀立与其傍边大石与山相接,中间有一长十米余的狭长长缝,一般地方叫一线天,而这里叫流云峡,明太史程大猷在上有手书题字:流云峡,还有中天壁立。在峡中看峡外流云与上下翻飞的雾气,阳光照拂下,别样精彩,峡左是石道仙大石壁立,峡右是石鼓石,高险可攀,石道如仙翁打坐,双手置双膝上,头颅沧桑,鱼鳞状斑驳古老,登上石道人边的大石,揽凉亭河风景,尽收眼底,房屋错落有致,村道,树木,村落,星罗棋布,水塘如镜,在山下阳光下熠熠生辉。

石道仙上的题字-流云峡

严恭山一游六年过去了,时时还想再去严恭山,再体会登山的快乐!2013年11月7日,秋深时候,气候与夏天无异,山上树木葱绿,没有晚秋红叶,没有霜打叶落的景象。上次上山,正赶到当地村民自发修路,开发到山顶严恭庵的路,还在砍伐阶段,那时感到山路崎岖,弯弯九转,感叹如果有路就好了,这次我们坐车直接就到了一天门,没有进庙,向山上进发。新开的路,一反一折不知过了多少个来回;推土机开的新路,没有资金进一步铺成水泥路,山景破坏不少,灯笼石、石道仙脚下就是路,把以前这些非常有味道的景点一下子拉在眼前,减少了奇石的神秘和奇巧,以前沿路的景点再也不会去一一观看了。严恭寺、一天门人们再也不会去探求他的神秘。开发这条路的动力还是因为地方老百姓对佛、龙王老爷的敬畏和期望神仙造福乡里,于是积极主动捐款,修成直通严恭庵的可以行车的土路,于是沿路修路记载的功德碑比较多

上到严恭庵,玉泉桥掩在杂草与灌木丛中,玉泉池因天干早已干渴,佛手石在路边看去,就是三个大石头立在那里,新长的竹子从石间向上生长出来,本来在一个石头上刻写了一个佛字,但看不真切,远看就是一个张开的手,因此这样理解佛手更加直观。望春树是一种奇特的树,开花时间长,夏季就含苞,经过秋冬,还在那样含苞待放,一直到清明左右才完全开放,书上记载就是一种玉兰,大别山非常稀少,甚至说只有两颗,因此称为神树,而望春树这个名字就富有诗意!我们到严恭庵时大门紧闭,07年来时还有一个庵主在那里,这次来庵里建筑是比以前做得好多了,可能是缺水下山去了,一只狗在里面汪汪叫,我们从门缝里张望,建筑新了,但由少了一些神秘!

再到石道,感觉不禁赞叹天工造物,神奇鬼工,奇石之奇,象人像动物之多哉,然严恭山奇石,奇在普通山石间,兀然屹立在石上,象一巨大仙人,坐于石上,双手置膝盖上,双脚分开,石顶千百年来风化不朽,鱼鳞状的岩石突显巨石的时代久远,傍边基石上,有三个石锅状的窝,传说是石道仙在此炼丹的丹炉,我们在流云峡里观看,想象世间风云变幻,云涨云消,雨起雨落,雾生雾灭,霞光夕照,烈日氤氲,好一派四时变换之风光,好一个诗意的形容:流云峡!石道老人静处风光变幻星月长移之所,不论世间变幻怎么无穷,他自巍然不动身,更不动心!

龟甲鳞片不言老,阅尽世间多事天

严恭山,家乡面前山,迷幻几人知,身处碌碌无为之境,心有天地阴晴圆缺,偷闲再游严恭,观石道安然,不免得些安慰,是以为记!

严恭山的背后

◆ 夏云南

一座大山,有她博大纵深的山垅坐向,有她悲壮厚重的渊源历史,更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老家严恭山的背后,就承受着岁月的沧桑,深藏着许多活生生的历史。

小时候,对严恭山背后的感悟和沉思,颇有些静谧凄凉。大山的背后,除了层峦叠嶂的大山就是大山,除了茂密的森林就是森林,除了高山流水就是流水,除了稀奇古怪的石头就是石头。哪还有什么飞禽走兽,庄户人家和动人的故事。大山座座相连,像铁环紧扣,像拉链连锁,更像大海风浪掀起的波涛涌向很远很远的尽头,很远很远的天际。大山白天的太阳照不着人影,晚上的月亮也爬不上屋顶,除了风吹浓枝密叶沙沙作响,就是潺潺流水叮叮当当,一切都那么寂寞。

其实,严恭山的背后从古至今,都一直记录着自己的成长史,演绎着安徒生童话和神秘的大佛,讲述着老虎下山吃人、山羊引虎的真实故事,更永远愤怒地控诉着日本鬼子进村屠杀难民的血泪史。

在严恭山背后的史实故事中,最富有神奇色彩与现实教育意义的是“老虎笼”、“七丘田”和“云天岭”。

解放初,不少偏僻山区虎豹出没、豺狼挡道。严恭山周边更是毫不例上。那些年,山下庄户人家耕种着贫瘠的土地养家糊口,很少兼顾饲养鸡鸭猪狗家畜家禽。山上的豺狼虎豹常常下山打起幼小儿童的主意,闹得村庄整日关门闭户,阴森恐怖。我的一个余姓亲戚小时候就险些被老虎吞食。

有一天,余某一人关在屋里闷得慌,便掩门出去找爹娘。他刚走到屋前垅田小路上,就让藏在稻田里的一只猛虎逮个正着。幸亏周边村民一齐扛起锄头、铁叉赶来营救,才以虎口脱险,至今落下半脸伤痕和歪嘴丑态的印记。

上世纪中叶三年自然灾害时,邻村一个10多岁的男孩,有天傍晚因饥饿独自跑到屋后一块山芋种地里扒出芋种吃,同样被躲在茅草丛中一只大老虎逮着开了膛,最后只剩几件破血衣和啃不碎的几根白骨,惨不忍睹。

接二连三的老虎吃人,村民们没有任何厉害武器消灭老虎。有位老石匠眼看老虎横行乡里、伤害人命,为了周边庄户人家一个安宁,想了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他邀了几个身强力壮的村民,带着钢钎铁锤上山,在老虎经常出没和栖身的严恭山主峰背面一块平地上,硬是用一块块几百斤、上千斤的大石块,垒起一个大石笼。又在石笼内隔了一个小笼拴上一只羊,并在石笼的另一头用铁链吊上石门连接笼内安装的踏板机关。有一夜,一只馋嘴的老虎听见山羊的叫声,很快寻声而来。老虎围着石笼听见山羊的叫声,很快寻声而来。老虎围着石笼转了好几转,最后从石门钻进去。老虎刚钻进石笼踩着架起的石板,便被沉重落下的石门牢牢关在石笼内。

老虎笼

第二天,老石匠上山看着关在石笼里足有四五百斤重的大老虎,急忙下山叫了四五个大力士七手八脚把老虎四脚朝天地牢牢捆住,用木杠抬下山分食虎肉吃。在我刚入学的那几年还经常被几个小伙伴手里拿的老虎牙、老虎爪吓得要命。或许是擒虎擒了王的缘故,从此山下很少听说过老虎闹事,也很少见到老虎了。后来,人们都习惯称那个地方叫“老虎笼”,至今还留有遗迹呢!

严恭山正北背面有处两山夹一垅的大小七块田,最大的不过七八分面积,最小的仅有二三分,人称“七丘田”。

童年时代,我常站在山顶上有事无事一块一块地数着,真的不多不少七丘田。黑呼呼的沙质田块里,由于高山气候、生态环境,山民们年年种着单季稻,七丘田是山民们生存的根基。

而今七丘田,再也不是往日五谷丰登的良田。那些田块里荆棘丛生、松杉参天,连蛇也钻不入林,就是大概的田埂轮廊也难以辨认。

接下来,你爬上海拔460多米的严恭山,再向东北背面走去,有个白云生处、云里烟村的地方,叫“云天岭”。

云天岭只有几户人家。他们的祖祖辈辈都居住在这林海深处,过着地地道道的山民日子对照现在,云天岭的山民喝的是石缝里渗出的矿泉水,吃的是无公害粮蔬,空气堪比青藏高原,一切纯天源绿色环保。真是难得的青山绿水、安宁祥和,如诗如画的世外桃园。

可是,就在这深山旮旯里,抗战期间也难逃日本侵略军的战火法劫。

1938年7月,进攻武汉的日军第六师团今村、牛岛两个支队,在占领了凉亭河并向严恭山一带炮击后,开始猖狂扫荡。

7月初的一天清晨,一队日本兵从严恭山西南山口上山,经背面彭家河、老虎笼、过七丘田,直逼云天岭。那时的云天岭只住着一户吴姓人家,而逃难的人早把吴家3间小屋挤满了。此时两个荷枪佩刀的日本鬼子冲进屋里,把难民赶到屋外面对墙壁一字排开。突然,丧心病狂的日本鬼子拔出腰刀,朝乡亲们一个从这头杀,一个从那头剁, 40多位难民命如小鸡犬般全被砍倒在血泊中。

火热的京剧样板戏年代,夏家村的一支业余文艺宣传队,曾根据这一史实,自编自演了京剧《彭河烈火》,使广大群众深受教育。

今天的云岭,究竟有多少人居住?我已有30余年未去过。据说云天岭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还有大量野猪出没,山民们被迫陆续搬下了山,屋场空荡荡,田园全荒芜。

不过,人虽移,撼山难,史不忘。日本侵略军血洗云天岭的惨案全都记录在史料上,以教育千秋万代不忘国耻,永爱祖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