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焦湿寒,与厚朴温中汤


有些病家,因为脾胃湿寒,找大夫求医,或者,自己按症状,看看说明书,就选择吃些个中成药了。

但是,效果却不好。

细细一问呢,症状是这样的。

症状特征

饭后胃胀。病程有几个月了,吃过饭之后,感觉胃胀、腹胀,还伴有胃疼。

受凉胃痛。如果受凉了,或者,吃了点水果,喝了点常温水,胃就更痛。

饭量减少。因为胃不舒服吧,感觉吃不下饭,三餐的量都减少了。大便倒还算正常。

舌淡白腻。舌头伸出一看,舌质暗淡,舌苔白腻。

再结合病家的体型,是瘦瘦的,脸色也是苍白的,说话声音低,喜欢捂着肚子,一把脉,又细又缓。

这是脾胃病症哇。

畏寒怕冷,受凉了,症状就加重。

这是个虚寒证,中焦脾胃虚寒。

按附子理中丸的说明书,一对照,可以吃这个中成药啊。

【药名】附子理中丸

【配方】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辅料为蜂蜜。

【主治】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可是,据病家自己说,吃过了,效果不行。

那……

为啥会无效呢?而且吧,病家说了,找大夫面诊,给的方子,也是附子理中汤的加减方,还是无效。

那,这个,要细细思考一下了哈。

祛除寒湿,通畅中焦

再仔细梳理一遍症状,结合病家的舌苔是白腻的,这个,是有湿邪。

哦,受寒更痛,这个是寒邪,结合湿邪。

那是脾胃寒湿

是了,按照治疗的原则,应该先祛寒湿,通畅中焦。

等到寒湿消除、中焦通畅了,再来搞搞温补

这就难怪附子理中丸和附子理中汤,都败下阵来了。

中医认为:参术之补,有碍寒湿之行。

那么,在附中理中丸的方子里面,有白术,有人参。原来,是人参、白术,这一类的补药用早了。

此时,应该先温中散寒祛湿

在这个思路的指导下,就可以考虑另拟个方子了。

温散寒邪,消胀利湿

大医李东垣,曾有本医书,里面记载了一个方子。

就是调理寒湿气滞证的。

厚朴温中汤,它可以温中行气,燥湿除满。

(图为厚朴)

就是针对舌苔白腻的,可以温中焦,散寒邪,祛湿水,消胃胀。

【药名】厚朴温中汤

【配方】厚朴、陈皮、 甘草、茯苓、草豆蔻仁、木香、干姜。

【主治】脾胃寒湿气滞证。脘腹胀满或疼痛,不思饮食,四肢倦怠,舌苔白腻,脉沉弦。

这下,跟病家的症状,就对上了。

嗯,对症下药,就可以考虑使用这个方子了。

湿邪已祛,温补虚寒

病家反馈说,喝了这个方子,明显地感觉到,胀满减轻了,饭量增多了。

在这个时候,就可以考虑增加祛湿邪的白术,来加大效力了。

(图为白术)

再喝几付,待到湿滞胃胀的症状缓解了,舌苔也转就为薄白苔。

湿重的腻苔消退了,就可以换用温补法,来调养虚寒了。

这个时候,就是吃附子理中丸的阶段了。

此时,换吃中成药,调养一阵子,就能看到症状消除,恢复胃动力了。

如此看来,用药如打仗,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看清楚当下在什么阶段,就用什么样的药。对症下药。

在这类病症情况下,比如说,这些症状,中焦虚实错杂的时候,先用厚朴温中汤来温胃祛湿,再用附子理中丸善后。

如果愿意喝汤药,那就喝附子理中汤。

中医认为:汤者荡也

这可能是指:服用汤药,犹如扫荡一般,高效,见效快捷。

请移步点击:

治疗身体病,扶阳去寒湿。
避免寒湿过重,不易生肿瘤。
万病皆从寒湿起,要注意!

这类病症情况下呢,已经胃胀寒湿重了,所以,病家是要忌口的。

不能再吃水果、寒凉湿重的食物

不喝冷水,不喝太多的水液

以免搞得胃更胀、脾胃更为寒湿。

搞得胃口不开,吃不下饭,人瘦体倦,体质大受影响。

平时的饮食,也是需要自己多多观察,细致安排的。

把身体养健康了,才能更好地生活、工作、照顾家庭啊。这是每个人的责任呢。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