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最新理解性默写 诗歌鉴赏提分专题训练
高中语文学习助手
高考 作文 试卷 复习资料 高考志愿
1.(福建省福州市2021届高三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到“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为六国统治者所作的假设,指出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性,表现了作者的仁政思想。
(2)《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二人婚前占卜没有不吉利的征兆。
(3)李煜《虞美人》中,表达回首故国、感慨物是人非之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使六国各爱其人 则足以拒秦 尔卜尔筮 体无咎言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2.(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1届高三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高》中,表达诗人疾病缠身、万里漂泊的悲凉惆怅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第二段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夸饰山峰之高,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衬托绝壁之险。
(3)《琵琶行》总写琵琶女的演奏时,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其校弦试音,接着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赞叹,一个“情”字写出了琵琶女的内心世界是波涛汹涌的。
【答案】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3.(广东省2021届高三调研)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以“月”烘托琵琶女演奏技艺高超的语句是“___________”。而以“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悲凉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一“取”与一“用”形成对比,语气强烈,直接批判秦的“纷奢”。
(3)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其人虽旷达,其词虽豪放,但政治上的失意及复杂的心情,还是在《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中流露出来。
【答案】唯见江心秋月白 绕船月明江水寒 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4.(广东省2021届高三调研)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以“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设喻引出论断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两句巧妙设问,抒发了一种怅然若失而又无可奈何的深沉感喟,余音袅袅,余韵悠长。
(3)《阿房宫赋》中作者情不自禁发出连续的慨叹,用两个假设指出爱民与长治久安息息相关:如果六国各自爱护它的人民,“_______”;假使秦王朝又爱护六国的人民,“_______”。
【答案】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则足以拒秦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5.(海南省华中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节选)》中陈述自己气度非凡,获赐嘉名的语句是“_____,_____。”
(2)李白《将进酒》中表现对权贵的否定,又无力改变现实,以消极的办法反抗的诗句是“_____,_____。”
(3)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用比喻和双关表达厌恶官场,感叹回归田园后的喜悦心情的是诗句“_____,_____。”
【答案】皇览揆余初度兮 肇锡余以嘉名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复醒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6.(河北省衡水中学2021届高三七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感慨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写出沙漠冰封、乌云密布的景象。
(3)《诗经·氓》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两句以河流有岸,湿地有边比喻凡事有底线,暗示女主人公对负心男子的忍耐已经到达了极限。
【答案】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淇则有岸 隰则有泮
7.(河北省衡水中学2021届高三四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小石潭记》中写出小石潭源头悠远、两岸弯曲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岳阳楼记》中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醉翁亭记》中本文以色彩鲜明语言,描绘春夏之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与友共赏中庭月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澄碧中竹影斑驳的幽静迷人夜景。
(6)《送东阳马生序》对太学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其岸势犬牙差互 不可知其源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8.(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自己感觉江面辽阔,仿佛在空中乘风飞行,不知将停留在何处。
(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虽然未提“送别”二字,却饱含悠悠不尽的送别情思。
(3)“面朝黄土背朝天”,写的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烈日下辛苦劳作的情景。白居易《观刈麦》中,将这种情景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浩浩乎如凭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
9.(华中师大海南附中2021届高三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人常借缅怀古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如陆游在《书愤》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观《鹊桥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忠贞爱情的深情。
(3)黄庭坚《登快阁》中表明作者想摆脱纷乱现实的束缚,追求洒脱自在、精神自由的人生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万里归船弄长笛 此心吾与白鸥盟
10.(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21届高三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罗曼·罗兰曾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定的信仰。”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拥有坚定的信仰,宁死也不会做出丑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的《赤壁赋》中描写作者在歌中唱到划船逆流而上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诗人饱经沧桑、年华已老、因病戒酒的境况。
【答案】宁溘死以流亡兮 余不忍为此态也 桂棹兮兰桨 击空明兮溯流光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11.(江苏省启东中学2021届高三质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诗人当仁不让,自荐当楚国政治的引路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在《报任安书》(节选)中,司马迁认为《诗经》大部分都是一些圣贤们为抒发愤懑而写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表达只要尽力就不会后悔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答案】乘骐骥以驰骋兮 来吾道夫先路 《诗》三百篇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12.(江苏省四校2021届高三适应性检测)飞花令,是行酒令时的一种文字游戏,源自古人的诗词之趣。请以“花”为令,补全下面的七字诗句。所有诗句须从下列诗词曲中选取(允许从一首中选取多句)。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李煜《虞美人》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杜甫《客至》
(1)花_____________ (2)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花
【答案】花径不曾缘客扫 春花秋月何时了 月照花林皆似霰 或 春江花朝秋月夜 枫叶荻花秋瑟瑟 间关莺语花底滑 或 东风夜放花千树 昨夜闲潭梦落花 或 深巷明朝卖杏花
13.(江苏省盐城中学2021届高三质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月亮描写了乐曲结束后听众沉浸在音乐意境中的情境。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辛弃疾对百姓安于异族统治、忘却国耻的沉痛之情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的景象描写之中。
【答案】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14.(辽宁省抚顺市六校2021届高三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一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十分具有画面感的细节描写,暗示了琵琶女的人生从欢乐到落魄。
(2)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词人感叹六朝的历史像流水一样流逝掉,未曾给当朝的人留下什么教训和反思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姚鼐《登泰山记》中,作者先后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己登上泰山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钿头银篦击节碎 血色罗裙翻酒污 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衰草凝绿 苍山负雪 明烛天南
15.(辽宁省葫芦岛市2021届高三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学而》中,孔子说君子不讲究饮食和居处,但行事方面却是“________,________”,所以被称为好学。
(2)苏轼在《石钟山记》中明确指出“________,________”是错误的做法,表现出注重调查研究的务实精神。
(3)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无数“逆行者”用大爱撑起生命的托付,为社会树立起道德精神的丰碑。可用司马迁《屈原列传》中“________,________”来赞美他们可比日月的精神。
【答案】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推此志也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16 .(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2021届高三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不仅上下两句对偶,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声律的把握已达圆融之境。
(2)荀子《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阐述蟹先天条件很好,却要靠寄居它穴来安身立命。
(3)《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
17.(辽宁省营口市2021届高三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秦风·无衣》中写到周王出兵打仗时,修整戈与矛,共同对付敌人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在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之后,开始了遐思冥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种树人想要保持树木的天性,就要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比喻对育人也颇有启发意义。
【答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其莳也若子 其置也若弃
18.(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二中2021届高三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维《山居秋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翠竹青莲之中勤劳的人们幸福美好的生活图景。
(2)苏轼《赤壁赋》中通过写动物和人物的反应或感受,侧面写箫声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姚鼐《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初登山顶见到山与雪时的景象,进而说“_______________”, 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积雪的光彩。
【答案】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苍山负雪 明烛天南
19.(山东省济南市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诊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运用对比来论证对人的态度不同,其结果反差强烈,从而说明能否以诚相待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关键,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中,感慨时光飞逝难以追赶,表达时不我待更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庭坚在《登快阁》中巧用典故,分别运用伯牙断琴和阮籍青白眼之事抒写自己无可奈何、孤独无聊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汩余若将不及兮 恐年岁之不吾与 朱弦已为佳人绝 青眼聊因美酒横
20.(山东省济南市外国语2021届高三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用落叶和江水表达诗人对于宇宙永恒,但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
(2)屈原在《离骚》中借从早到晚采摘坚贞芳香的植物表现自己精勤修德,践行忠善长久之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作者在日观亭等待日出时看到的天边云彩出现的奇异变化。
【答案】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朝搴阰之木兰兮 夕揽洲之宿莽 极天云一线异色 须臾成五采
21.(山东省烟台市2021届高三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开篇,用通俗的比喻巧妙自然地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德义对于治国安邦的重要性。
(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展现出一个傲岸不羁的诗人形象。
(3)《登高》中,诗人杜甫在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之后,生发出“_________,_________”的无限羁旅之愁与孤独之感。
【答案】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铁凿金锤殷若雷,八滩九石剑棱摧。
竹篙桂楫飞如箭,百筏千艘鱼贯来。
振锡②导师凭众力,挥金退傅施家财。
他时相逐四方去,莫虑尘沙路不开。
【注】①作此诗时,作者73岁。作者在诗前小序中说:“东都龙门潭之南有八节滩、九峭石,船筏过此,例反破伤。舟人楫师推挽束缚,大寒之月,裸跣水中,饥冻有声,闻于终夜。予尝有愿,力及则救之。会昌四年,有悲智僧道遇,适同发心,经营开凿,贫者出力,仁者施财。”②振锡:指僧人持锡杖出行。锡,手杖。③汉太傅疏广年老告退,宣帝及皇太子赐金丰厚,广既归乡里,日令共具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后因以“退傅挥金”作致仕归乡、纵情宴游之典。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诗的第一句“若雷”的比喻,渲染凿锤之声洪大,展现出开滩场面的宏伟气势。
B.“剑棱”二字体现了此地凶险异常,“摧”字表现了往日深受其苦者今日之喜悦。
C.颔联运用比喻和比拟的手法,写石滩疏通后,江上舟筏鱼贯往来、篙楫挥舞如箭的繁忙景象。
D.第五句表明,此次开滩工程的资金的唯一来源,是持杖僧人从各方化缘的所得。
E.第六句作者以疏广自比,委婉透露出诗人施财凿滩造福于民的愉快心情。
2、白居易在临终前一年写的《欢喜二偈》中有“心中别有欢喜事,开得龙门八节滩”的句子,试结合这两句诗分析本诗尾联表达的深刻意蕴。(6分)
答:①尾联里,作者希望有一天随僧人一道玄游四方,不再担心八节石滩难行。(译诗意)②尾联表现出诗人晚年以做善事为民造福为乐的情怀。③表现出诗人将百姓疾苦挂念在心的崇高品质。(每点2分)
【点拨】通读全篇,联系背景和作者经历进行概括。
城与清江曲,泉流乱石间。
夕阳初隐地,暮霭已依山。
度鸟欲何向?奔云亦自闲。
登临兴不尽,稚子故须还。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联写水,“江”“城”“泉”“石”,动静结合,将蜿蜒曲折的江水与飞沫四溅的泉水的动态刻画了出来。
B.颔联描绘了一幅山间落照图,两句虽然意思略相重复,然而造语工巧,特别是“隐地”、“依山”,形象而具体。
C.颈联融情于景,包含了很深的寓意,鸟飞云动,耐人寻味。
D.前六句写登楼所见,由高到低,层次分明,在写景中别具一格。
E.全诗苍劲有力,虽不用奇字僻典,然而意兴无穷,洋溢浪漫气息,风格近于李白。
4.结合全诗分析诗人“兴不尽”的原因。
答:①诗人登高望远,有山有水,意味无穷,然而夕阳隐地,暮霭升起,限于环境目力而“兴不尽”。②飞鸟匆匆掠过不知要飞向何处,引发诗人好奇;白云奔腾舒卷,引发诗人对自由的向往,由于自身条件和空间所限,因而“兴不尽”。③诗人徘徊留恋,然而家中还有稚子候门,心中记挂故不能尽兴。
【点拨】每点应包含“兴”和“不尽”之意。
十年多难与君同,几处移家逐转蓬。
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
行人杳杳看西月,归马萧萧向北风。
汉水楚云千万里,天涯此别恨无穷。
5.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第一句叙述了十年间自己的境遇与朋友李录事相同,均是人生艰难,从面将深沉的感慨寓于其中,令人伤感。
B.首联第二句中,诗人借景抒情,用遇风飞转的蓬草形象写出自己飘泊无定的生活,隐含着羁旅中飘泊不定的苦味。
C.颈联中“归马”点明朋友归襄邓之事,“杳杳”“萧萧”两个叠音词音的和谐,有音乐美,渲染了欢快的气氛。
D.尾联写两人分别后相距千万里,所以离别的时候有无尽的伤感,照应了题中的“送”,惜别之意尽显。
E.本诗是送别诗,题目点出了主要事件,语句平易晓畅,但情感真切自然,读后让人有种惆怅的心绪。
6、诗的颔联语言浅近但情感深沉,请结合全诗分析。(6分)
答:①流露出相逢时的喜悦。相同际遇的人终于在“十年”“移家”“白首”“征战”后相逢。②抒发对青春岁月流逝的感慨。在战乱流离中,青春不再,青春的锐气也早已消磨。
③同时也发出了对社会动乱的悲叹。个人身世坎坷,社会战乱动荡,诗人的痛苦之情充溢诗句之中。
县门白日无尘土,百姓县前挽鱼罟。
主人引客登大堤,小儿纵观黄犬怒。
鹧鸪惊鸣绕篱落,橘柚垂芳照窗户。
沙平草绿见吏稀,寂历斜阳照县鼓。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在朗州任职期间,微服巡察龙阳县后所作。②篱落:篱笆。【这首七律,无疑可看作刘禹锡当时向往改革、期望天下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的心境写照,亦是这位命运多舛诗人的田园追忆。1200多年来,《龙阳县歌》“武陵吏俚悉歌”,一直为汉寿、常德民众传颂,借此缅怀诗人的为官之道与高尚品格。】
7.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县衙门前的祥和场景,地面洁净,百姓正在整理渔网。
B.第三四句重在表现主人的热情好客,所以用孩子围观与黄犬怒吠来反衬。C.龙阳县河滩一带地势平旷,绿草如茵,环境优美,县衙很少有官吏出入。
D.最后一句以景结情,写斜阳静静地照在县鼓上,表现了作者的意兴阑珊。
E.全诗叙写作者微服巡察的所见所闻,写景叙事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8.“鹧鸪惊鸣绕篱落,橘柚垂芳照窗户”两句颇有特色,请简要赏析。
答:①用鹧鸪绕篱与橘柚垂芳,描摹龙阳当地充满生机而又美丽的乡村风貌;(译诗意)
②动静结合(或:“绕”和“照”两字精炼传神),表现了百姓生活的安宁祥和;(手法)
③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情感)
八月书空雁字联,岳阳楼上俯晴川。
水声轩帝钧天乐,山色玉皇香案烟。
大舶驾风来岛外,孤云衔日落吟边。
东南无此登临地,遣我飘飘意欲仙。
【注】本诗写于高岽建炎二年(1128)秋,作者从靖康元年(1126)春避难南奔,至此已经流浪三年。
轩帝:华夏始祖黄帝轩辕氏,传说黄帝在洞庭湖演奏咸池之乐。 钧天乐:钩天广乐的简称,是神话中天帝的音乐。
吟边:思绪所到之处,此处指天边。
9.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诗人以岳阳楼为立足点,或仰望俯视,或近观远眺,从多角度描写了洞庭湖的景观,抒发了热爱自然、宠辱皆忘的愉悦心情。
B.第一句既点出登楼的时间,也描写了高空开阔、雁行书字的景象,与下联湖面水势相互映衬,显得空间辽阔广远。
C.第二句又对颔联、颈联有统领作用,下两联都是俯视“晴川”所见具体景物。此处“晴川”不同于“晴川历历汉阳树”中的“晴川”。
D.洞庭湖浪涛声声,仿佛轩辕黄帝在湖边演奏着天神的音乐,远处连绵的群山,烟岚笼罩,好像玉皇大帝香案上的迷蒙轻烟。
E.颈联由近及远,有近处“大舶驾风”的雄壮美,还有远处日落天边的瑰丽美,整个画面丰富多彩,刚柔相济,境界开阔。
10.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①结尾点题,收束全诗②与“东南地”对比,卒章显志。③表达了对南宋政局的不满。抒发感情,写诗人登岳阳楼的感受,飘飘欲仙,暂忘烦忧。
霈然②甘泽洗尘寰,南亩东郊共慰颜。
地望岁功③还物外,天将生意与人间。
霁分星斗风雷静,凉入轩窗枕簟④闲。
谁似浮云知进退,才成霖雨便归山。
【注释】①熙宁七年(1074年),大旱。此时新法功效业已呈现,王安石仍六次上书,自请罢相,以礼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出知江宁府。一年后,王安石再次进京为相。本篇系他回到江宁后得雨而作。②常然:雨量充足貌。③岁功:一年的收成。④簟:竹席。
1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甘”“洗”“共”三字生动地写出雨降临及时,雨势酣畅,人们欢欣鼓舞的反应。
B.颔联写出了这场雨带来的好处:不仅使得农业丰收指日可待,也促进了商业生意的繁荣。
C.第五句“分”字准确写出雨后云雾散去,星斗渐现,且以“风雷静”突出了雨后的宁静。
D.第六句写出雨后凉意怡人,而室内枕簟却被闲置一边,诗人借此表现了自己心境的落寞。
E.这首诗,诗人使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描摹雨态、雨势及其影响,表达了自己的志向。
12.诗的尾联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
答:①尾联诗句字面上是写浮云明白进退之趣,用霖雨解除旱情后就回归深山。②“谁似浮云”表面上是疑问谁是浮云,其实是暗指诗人自己。诗人肯定浮云,做官就要有为民为国造福的思想。③“谁似浮云”也是反问,表达自己不会像浮云一样,稍有小成就功成身退,而是会继续努力进取,为国为民造福。
1、春 日 秦 国 怀 古(周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全诗
答: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答: ①触景生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是当年秦国所在,如今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触发了昔盛今衰的情感。②寓情于景。这些景物凄凉败落,寄寓了怀古伤今的悲叹。
2、鹧 鸪 天(宋代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1)结合全词,谈谈如何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答:这首词表现浪迹天涯的游子,急切盼归却又归期难定的苦闷心情。(概括)上片初闻杜鹃啼叫,触动情怀,感觉鸟儿在殷勤地与行人说话。下片写不断地听杜鹃啼叫后,心情变得十分烦躁,埋怨鹃鸟在作弄人,委婉地反映了生活对人的作弄。最后用反问之笔,强化了游子有家难归、孤独烦闷的心态。(析诗意,点手法)
【点拨】杜鹃鸟又名子规、杜宇、子鹃。叫声像“不如归去”。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
1、内宴奉诏作(曹翰)
三十年前学六韬,英名常得预时髦。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睹盘花旧战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②六韬:古代兵书。③时髦:指当代俊杰。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
(1)诗的颈联又作“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
答:观点一:作“弱”“昏”好。①“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认自己年迈体衰的客观事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去冲锋陷阵;②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
观点二:作“健”“明”好。①“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②表现出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
(2)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答:①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②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
【点拨】本诗今昔对比。前四句回忆往昔,意思是,三十年前我就学习了兵书,我的名字也经常在当代俊杰中出现。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六韬:古代兵书。时髦:指当代俊杰。金甲:金饰的铠甲。后四句写当下,意思是,而今我臂力尚且强健,还嫌弓弦弹力疲软;我目光依然敏锐,还能识得许多高明的战阵。阵云:战争中的云气,借代战阵。昨天夜里庭院前刮起秋风;寻找秋衣时,看见了以前的盘花战袍,这让我不由得感到无比羞愧!以景结情,表明自己宝刀未老,却英雄无用武之地。
2、送邹明府游灵武(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答:诗中展现了邹明府清正廉洁的形象。通过叙写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服哪抵得住透骨寒风。
(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
答:①“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所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诗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辩,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②“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了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落 叶(晚唐 修睦)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第一、三联从旁观者的角度描写了秋雨之后落叶的情态,而第二联中“思”、“信”的主体是落叶,使落叶人格化。 第二联插入一、三两联之间,使得全诗富于变化,别具情趣。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答:以松“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对比,来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
对雪(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②《世说新语。黜免》载:“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老翁一家只剩一人的情境,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情。
B、“瓢弃樽无绿”一句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的艰苦。
C、“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火光照亮室内,写出了诗人对温暖的渴望。
D、第四联,诗人以殷浩自比,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着字,以此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离散的亲人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E、诗歌塑造了因国家动乱而滞留京城的一位贫寒交困、牵挂亲人、愁苦无奈、忧伤国事而又壮志难酬的诗人形象。
(2)诗歌的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
答:①诗歌第二联描写了黄昏云乱、风急雪紧的景象。
②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写飞雪的状态,表现自己在战乱之中内心的悲凉③同时呼应诗歌标题“对雪”为下文描写室内景象和抒发诗人感情做铺垫,有利于突出诗歌忧国忧民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