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耳鸣治肾就错了你知道吗
现在生活当中,很多人会有耳鸣,甚至耳聋迹象。但是提起耳鸣不少中医师,或者中医爱好者都知道补肾治疗。其根本因为中医理论肾开窍于耳。比如还有中成药耳聋左慈丸也是从肾治疗。
但是真正临床了执此一法无效者多,有效者少。其实《黄帝内经》论述耳鸣这些也不单独跟肾有关系,还有其他方面。下边本文就探讨《黄帝内经》耳鸣耳聋等理论以及后世治疗方法。
一:内经《通评虚实论》: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显然这条论述肠胃问题可以导致耳鸣。推而广之肠胃虚,肠胃实,肠胃湿热,肠胃瘀血都可能导致耳聋耳鸣。
二:《脉解篇》:所谓耳鸣者。阳气万物盛上而跃。故耳鸣也。此条论述阳邪上攻可以引起耳鸣,推而广之如火邪,湿热,痰湿,瘀血这些阳实邪气都能引起。
三:岐伯曰:厥阴之胜。耳鸣头眩。。。。厥阴之盛指的大概肝火,肝风等都可以引起耳鸣头眩。
四:三之气。天政布。风乃时举。民病泣出耳鸣掉眩。
三之气指的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天气渐热,阳气上升,如果肝阴不足,会诱发肝火妄动,从而导致耳鸣掉眩。
五: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
本条论述心开窍于耳。估计后世觉得跟肾开窍于耳冲突,因此又改心寄窍于耳。因此很多耳鸣可以根据这条提示治疗耳聋耳鸣可以从心治疗。
六: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髀腨胻足皆痛。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取其经。太阴足太阳之外厥阴内血者。
本条论述肺虚不能上供头部,导致少气不能呼吸,出现耳聋咽干。实际属于肺气虚不能推动阴的物质上供耳窍,或者肺金不能生水,导致肾虚耳鸣。
综合上述,还有许多条文,这里不一一列举了。除肾之外,心肝脾肺都能导致耳鸣。所以单纯治肾,一个补肾耳聋左慈丸能行吗?
下边在探讨一下如何处方治疗
肺病少气显然指的肺气虚,我们通过调理补肺气药如党参黄芪等可以达到目的。选方张锡纯升陷汤等。本方原本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援引于此治疗耳鸣恰好符合病机!
心病临床可以分心阳心阴瘀血等针对性治疗,心阳火旺可以导赤散加减清心泻火,心神安宁耳鸣自止;
心阳不足可用桂枝甘草汤加减。因《伤寒论》原文75条说道:未持脉时,病人叉手自冒心下,,,,,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
瘀血导致耳鸣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等。王清任曰:耳聋年久,晚服此方,早服通气散,1日2付,20-30年耳聋可愈;
心阴不足,天王补心丹等。
脾虚下陷,中气不足者补中益气,益气聪明汤等,升清中气;脾胃湿热泻黄散,热结承气汤等。脾虚痰湿生风耳鸣可以考虑天麻半夏白术汤。
肝胆火旺生风羚羊钩藤汤,肝肾阴亏风阳上炕天麻钩藤汤,镇肝熄风汤等。肝胆湿热,龙胆泻肝丸。
《医学心悟》归纳少阳经病,目眩,口苦,耳聋,胸满,胁痛,寒热往来,呕吐,头汗,盗汗,舌滑,脉弦。此少阳经受病,宜用小柴胡汤和解之。仲景云∶少阳证,但见一二症即是,不必悉具。
肾病除耳聋左慈丸,杞菊地黄丸,肾气丸都可以斟酌选用。
水湿瘀血当归芍药散,桂枝茯苓丸等活血利水耳鸣可愈。
外感肺实,风寒麻黄汤,风热桑菊饮等。
下边附干祖望国医大师医案供大家鉴赏!
患者:女,38岁。12月16日。
左耳鸣响3年,伴以听力下降,白天以噪音而较轻,耳内有阻塞感,鸣盛时可泛恶呕吐,吐出物味苦而酸,对外来噪声无明显反应,一般在经期及阴雨天倍形严重。检查:舌薄苔,脉细弦。
医案:开窍于耳之肾脏亏,寄窍于耳之心火旺,证属虚实夹杂,治疗取泻离填坎之手法。
处方:生地10g,熟地10g,白茅根10g,竹叶10g,川连3g,当归10g,白芍6g,山萸肉10g,菟丝子10g,覆盆子10g,桑葚子10g。7剂煎服。
二诊:12月30日。药进14剂,鸣声仍然难以低沉宁静,唯耳内堵塞感稍有通畅一些,鸣时泛恶消失。对噪声反应仍然无明显改变。检查:舌少苔,质正常而润,脉细。
医案:泻离之效已见,填坎之功未来,刻下裁方,克守原旨,唯稍稍向填坎倾斜。
处方:熟地10g,山药10g,山萸肉10g,茯苓10g,泽泻6g,丹皮6g,五味子10g,当归10g,泽兰6g,白茅根10g。7剂煎服。
按:患者病程时历三载,伴听力下降,无拒噪音,经期加重,多为肾阴不足、气血亏虚所致;而耳内阻塞感,泛恶呕吐,吐出物味苦而酸,则因心火上炎、清空受扰所发。该证虚实相间,治宜补泻共济,首诊选导赤散合六味地黄汤加味。
二:血亏损耳窍失养案
赵某,女,34岁,烟草公司会计。初诊于1986年12月25日。左耳连续性鸣响,声调低沉,时轻时重,眩晕,其程度与耳鸣声响程度成正比,听力下降。舌苔薄,脉细。检查:鼓膜未见异常。干氏医案:耳鸣者非实则虚,眩晕则“无虚不成眩。”此虚非肾虚,盖寄窍于耳之心血亏损使然。取养血宁心手法,四物汤加味。处方:熟地黄10g,川芎3g,当归10g,灵磁石30g(先煎),栀子仁10g,酸枣仁10g,补骨脂10g,山药10g,五味子10g。嘱无外感可连服20剂。
2月26日二诊:药后耳鸣响声逐渐下降,眩晕消失,但晨起有舌麻,心慌,舌少苔,质稍红,脉细。干氏医案:取养血宁心之法,迩以舌质示意,应当旁顾心阴。处方:熟地黄10g,莲子(杵)10g,当归10g,柏子仁10g,麦冬10g,白芍10g,山药10g,太子参10g,自加桂圆肉5个,五味子10g。仍进20剂。3月18日三诊:诸症消失,已获全效,为巩固疗效,再进20剂。
三:气滞血瘀耳窍失利案
陈某,女,59岁。双侧耳鸣,左重右轻,已半年余。迭服滋阴泻火中药无效。刻下鸣声有节律,自感与心跳同步。查见鼓膜轻度内陷,右侧混浊变硬。舌有紫气,苔薄白,脉平。暂从化瘀通络求之:当归尾、葛根、桃仁各10g,赤芍、红花、泽兰各6g,乳香、没药各3g,乌药5g。复诊:上方连进10剂后鸣声辍息,但停药后鸣声又作,程度见轻。知药中病机。处方:上方加黑芝麻10g,胡桃肉5个,连服10剂后诸症消失,未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