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人到中年,越是格局大的人,往往越懂得沉默

插图:电影《大鱼海棠》剧照

我喜欢白岩松,也喜欢他的作品《白说》,这本书记录了他在全国各地的演讲内容,一共包括五个部分,可谓凝聚了其思想核心。每当闲暇之时总要拿起读一读,感受其思想境界的高度,总会感慨万千,受益匪浅。

这本书的开篇,是一篇名叫《说话不是件好玩的事儿》的文章,算是该书的序言,白岩松在这篇文章里阐述了自己对于“说话”这件事的看法,在最后总结时说:

人到中年,已有权保持沉默,不得罪人,少引发根本躲不开的争议,静静地说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语,做一个守法的既得利益者,岂不挺好?

诚然,人们可以用很短的时间说会说话,却要用一生学会闭嘴。

到了中年以后,应该让自己活得清醒,活得通透,适当地保持沉默不是妥协与现实,而是看透很多事情以后,彰显出的格局和智慧。

会说话的人有很多,懂得适时沉默的人却很少。然而早晚有一天他们会发现,真正的幸福无需张扬,也无需向谁证明,唯有内心的淡定和从容,才是永远的财富。

不争对错,是一种风度

人与人是不同的,无论我们持有什么样的意见,都会有人与我们意见相左。年轻的时候容易冲动,总想解释自己,证明自己才是对的。但到了中年就会明白,懂你的自然不懂,不懂得解释了也没用。

不跟他人争对错,是一种风度,承认他们对又如何呢?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世界走自己的路,对错只是一时的,片面的,守住内心的节奏和从容,比什么都重要。

没有人规定人的活法只有一个,有的人早早结婚生子,成立家庭;有的人哪怕过了三十岁,依然在努力奋斗,保持高度的事业心。

前者相对安逸,后者相对辛苦,但两者无关于对错,只是个人选择,所以无需去争论,走好自己的路即可。

不计得失,是一种格局

人生有得便有失,有失便有得,不去计较得与失,是一种难得的格局。无论选择走哪一条路,过哪一种人生,都会有后悔的地方,不满意的地方。与其幻想另一种可能,不如珍惜当下,活出不一样的风景。

就像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里说:“森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路口久久伫立,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森林里分出两条路,分别代表不同的两个人生选择,我们在选择其中一条的时候难免会想,如果选择了另一条会是怎样的风景呢?

但人生没有回头路,也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完美,与其想一些不可能的事,不如欣然接受当下。有时候,不计一时的得失,恰恰是一种难得的格局。

半生已过,学会沉默是一种境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见过很多喜欢与人争辩的人,总会想方设法地证明自己是对的,不惜说到口干舌燥,可这些又有什么用呢?真正境界高的人,不会喜欢与人争辩,因为他们知道,输赢毫无意义。

人到中年以后,不必被一些身外事物所累,守好自己内心的节奏,过好自己的日子,比什么都重要,与人争论,输或者赢又有什么意义呢?不过暴露自己的狭隘罢了。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当你不与他人争辩的时候,也就没有争得过你,因为你是自己世界的核心,你觉得是对的,才是最好的。

我们活到一定年龄终将明白,世界是自己的,和他人无关。

日本作家太宰治的《人间失格》里,男主人公叶藏便是一个不喜与人争辩的人,每当遇到一些与自己相左的意见,他总会笑着回应对方,承认对方是对的,当对方向自己说教的时候,他也会点头同意,不会有任何的反对。

他说:“我天生就是一个不会与人争辩的人,所以只得做出一副疲惫不堪或是感激涕零的表情,聆听并服从他的说教。”

不喜欢与人争辩的人,往往不太急于证明自己,他们懂得尊重他人和自己的不同,同时也对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嗤之以鼻。

这样的人,骨子里只喜欢相对简单的东西,无奈生在了复杂的现实世界,这大概才是矛盾的真正所在。

不必假装合群,只需忠于自我

可能很多人会说,如果可以也想保持沉默,但中国是一个讲究“人情”的社会,有些话虽然言不由衷,但还是要说,甚至有些时候,可能要假装合群,以免看起来人缘很差,情商很低。

的确,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假装合群,明明不喜欢各种聚会和饭局,还是不得不去;明明不喜欢某些人,还是要交往和接触。

高晓松说,人的上半生就是一个上山的过程,我们有很多东西拿得起放不下,因为我们希望自己的事业有所发展,就不得不积攒一些人脉和资源。

但到了后半生以后,就要下山了,这时候的很多东西都是不必要的,不必刻意讨好谁,那些让你觉得负累的关系未必是真的,有时候懂得取舍,人生就是另一番光景。

学会沉默,不仅仅是代表尽可能地少说话,沉默是一种生活状态,更是一种人生态度,沉默是一种“不争”,是一种忠于自我的从容。

不和他人争辩,是自己的清醒;不去计较得失,是自己的格局;不去假装合群,是忠于自己的内心,这是人到中年以后必须要走的路,只有这样才能拥有更多福气,过得更加幸福。

否则,被各种人际关系所累,做着不喜欢的事,说着不喜欢的话,久而久之,只会离想要的自己越来越远。

白岩松的《白说》聚焦了他的思想核心,充满了人生智慧,他总有办法用简单的语言告诉我们深刻的道理,而后那些困扰问题的问题,也就随之解开了。

END

(0)

相关推荐

  • 保持沉默经典句子,不是不说而是不能说的人生哲理,值得收藏!

    沉默不是我的错,只是看清了人情世故的结果:保持沉默没有错,总比多说要好:沉默也不是不说,而是不能说.李兆香,正一步一步向保持沉默中走去,做好自己,其他人你改变不了,就算是圣人,也没有那么大的能力. 1 ...

  • 沉默与宽容

    有些人保持沉默是因为他们感觉到无话可说, 有些人保持沉默是因为他们懂得说话要适时: 有些人宽容别人是因为他们胸怀无比的宽广, 有些人宽容别人是因为他们原本是不讲原则.

  • 笛子演奏[213]《爱不在就放手》

    歌曲背景: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校园广播里听到了这首歌曲的笛子版,悠扬的笛声,唯美的旋律,就像山间流淌着的涓涓小溪.经多方打听,终于知道了歌名,找到了伴奏...... 笛子演奏:[bG2] 曲谱: 伴奏: ...

  • 与有缘人相处,与无缘人转身,与不懂的人沉默

    作者:谈笑在指尖 朗诵:奇博 来源:木兰书香(ID:zhongqiu1964) 编辑:慈怀读书(ID:cihuairead) 点击上方即可收听奇博朗诵 夏日,清浅的时光,透过零星的枝叶,散落一地温柔的 ...

  • 沉默: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智慧

    (冲天) 人在世上,自然要发声,表达自己,辩论是非,有时甚至需要大声疾呼,奔走相告,但更多的时候,人需要保持沉默,深掩自己. 当你的声音毫无分量时,与其多言,不如不语:当你的声音于事无补时,与其发声, ...

  • 古训:格局越大的人,越懂得“藏”的智慧!

      人活于世,当懂得光华内敛.含蓄精神. 格局越大的人,越懂得"藏"的智慧.   著名思想家梁漱溟,曾以斗鸡来讲述人生修养中的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没有实力却张牙舞爪,像无赖叫嚣的 ...

  • 格局越大的人,越懂得“藏”的智慧

    人活于世,当懂得光华内敛.含蓄精神. 格局越大的人,越懂得"藏"的智慧. 藏锋 著名思想家梁漱溟,曾以斗鸡来讲述人生修养中的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没有实力却张牙舞爪,像无赖叫嚣的混 ...

  • “愚者互踩,智者互抬”,格局大的人往往都懂得这些道理(精辟)

    <周易>是中国古代筮占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自然哲学的源泉之一. 其中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等学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为说. 素有"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

  • 格局越大的人,越懂得 “ 藏 ” 的智慧

    人活于世,当懂得光华内敛.含蓄精神. 格局越大的人,越懂得"藏"的智慧. 藏锋 著名思想家梁漱溟,曾以斗鸡来讲述人生修养中的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没有实力却张牙舞爪,像无赖叫嚣的混 ...

  • 真正格局大的人,往往懂得“隐藏”自己

    格局是什么?其实就是一个人的眼界与胸襟,决定了人生之路的长度与宽度. 就像你站在山脚下的时候,只能看到一方小天地,若是到达了山顶之上,那么就可以看到远处秀丽的风景,体验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一个人的格局 ...

  • 【夜读】格局越大的人,越懂得“藏”的智慧

    人活于世,当懂光华内敛.含蓄精神. 格局越大,越懂"藏"的智慧. 藏 锋 "或谓才子多傲,余曰傲便是不才." 有才之人容易恃才傲物.到处张扬,凭借过人的一点小聪 ...

  • 【学点哲学】格局越大的人,越懂得“藏”的智慧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学点哲学] 格局越大的人,越懂得"藏"的智慧     人活于世,当懂光华内敛.含蓄精神.     格局越大,越懂"藏"的 ...

  • 格局越大的人,越懂得藏的智慧

    来源:网络 人活于世,当懂得光华内敛.含蓄精神.格局越大的人,越懂得"藏"的智慧. 藏锋 著名思想家梁漱溟,曾以斗鸡来讲述人生修养中的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没有实力却张牙舞爪,像无 ...

  • 哲思|格局越大的人,越懂得“藏”的智慧

    人民论坛哲思,用灼热的观点启迪思想,用温暖的文字抚慰心灵. 每晚九点三十分,带你看清世界,认识自己,慢品人生滋味. 人活于世,当懂得光华内敛.含蓄精神. 格局越大的人,越懂得"藏" ...

  • 格局越大的人,越懂得“藏”的智慧!

    人活于世,当懂得光华内敛.含蓄精神. 格局越大的人,越懂得"藏"的智慧. 藏锋 著名思想家梁漱溟,曾以斗鸡来讲述人生修养中的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没有实力却张牙舞爪,像无赖叫嚣的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