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人到中年,越是格局大的人,往往越懂得沉默
插图:电影《大鱼海棠》剧照
我喜欢白岩松,也喜欢他的作品《白说》,这本书记录了他在全国各地的演讲内容,一共包括五个部分,可谓凝聚了其思想核心。每当闲暇之时总要拿起读一读,感受其思想境界的高度,总会感慨万千,受益匪浅。
这本书的开篇,是一篇名叫《说话不是件好玩的事儿》的文章,算是该书的序言,白岩松在这篇文章里阐述了自己对于“说话”这件事的看法,在最后总结时说:
人到中年,已有权保持沉默,不得罪人,少引发根本躲不开的争议,静静地说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语,做一个守法的既得利益者,岂不挺好?
诚然,人们可以用很短的时间说会说话,却要用一生学会闭嘴。
到了中年以后,应该让自己活得清醒,活得通透,适当地保持沉默不是妥协与现实,而是看透很多事情以后,彰显出的格局和智慧。
会说话的人有很多,懂得适时沉默的人却很少。然而早晚有一天他们会发现,真正的幸福无需张扬,也无需向谁证明,唯有内心的淡定和从容,才是永远的财富。
不争对错,是一种风度
人与人是不同的,无论我们持有什么样的意见,都会有人与我们意见相左。年轻的时候容易冲动,总想解释自己,证明自己才是对的。但到了中年就会明白,懂你的自然不懂,不懂得解释了也没用。
不跟他人争对错,是一种风度,承认他们对又如何呢?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世界走自己的路,对错只是一时的,片面的,守住内心的节奏和从容,比什么都重要。
没有人规定人的活法只有一个,有的人早早结婚生子,成立家庭;有的人哪怕过了三十岁,依然在努力奋斗,保持高度的事业心。
前者相对安逸,后者相对辛苦,但两者无关于对错,只是个人选择,所以无需去争论,走好自己的路即可。
不计得失,是一种格局
人生有得便有失,有失便有得,不去计较得与失,是一种难得的格局。无论选择走哪一条路,过哪一种人生,都会有后悔的地方,不满意的地方。与其幻想另一种可能,不如珍惜当下,活出不一样的风景。
就像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里说:“森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路口久久伫立,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森林里分出两条路,分别代表不同的两个人生选择,我们在选择其中一条的时候难免会想,如果选择了另一条会是怎样的风景呢?
但人生没有回头路,也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完美,与其想一些不可能的事,不如欣然接受当下。有时候,不计一时的得失,恰恰是一种难得的格局。
半生已过,学会沉默是一种境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见过很多喜欢与人争辩的人,总会想方设法地证明自己是对的,不惜说到口干舌燥,可这些又有什么用呢?真正境界高的人,不会喜欢与人争辩,因为他们知道,输赢毫无意义。
人到中年以后,不必被一些身外事物所累,守好自己内心的节奏,过好自己的日子,比什么都重要,与人争论,输或者赢又有什么意义呢?不过暴露自己的狭隘罢了。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当你不与他人争辩的时候,也就没有争得过你,因为你是自己世界的核心,你觉得是对的,才是最好的。
我们活到一定年龄终将明白,世界是自己的,和他人无关。
日本作家太宰治的《人间失格》里,男主人公叶藏便是一个不喜与人争辩的人,每当遇到一些与自己相左的意见,他总会笑着回应对方,承认对方是对的,当对方向自己说教的时候,他也会点头同意,不会有任何的反对。
他说:“我天生就是一个不会与人争辩的人,所以只得做出一副疲惫不堪或是感激涕零的表情,聆听并服从他的说教。”
不喜欢与人争辩的人,往往不太急于证明自己,他们懂得尊重他人和自己的不同,同时也对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嗤之以鼻。
这样的人,骨子里只喜欢相对简单的东西,无奈生在了复杂的现实世界,这大概才是矛盾的真正所在。
不必假装合群,只需忠于自我
可能很多人会说,如果可以也想保持沉默,但中国是一个讲究“人情”的社会,有些话虽然言不由衷,但还是要说,甚至有些时候,可能要假装合群,以免看起来人缘很差,情商很低。
的确,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假装合群,明明不喜欢各种聚会和饭局,还是不得不去;明明不喜欢某些人,还是要交往和接触。
高晓松说,人的上半生就是一个上山的过程,我们有很多东西拿得起放不下,因为我们希望自己的事业有所发展,就不得不积攒一些人脉和资源。
但到了后半生以后,就要下山了,这时候的很多东西都是不必要的,不必刻意讨好谁,那些让你觉得负累的关系未必是真的,有时候懂得取舍,人生就是另一番光景。
学会沉默,不仅仅是代表尽可能地少说话,沉默是一种生活状态,更是一种人生态度,沉默是一种“不争”,是一种忠于自我的从容。
不和他人争辩,是自己的清醒;不去计较得失,是自己的格局;不去假装合群,是忠于自己的内心,这是人到中年以后必须要走的路,只有这样才能拥有更多福气,过得更加幸福。
否则,被各种人际关系所累,做着不喜欢的事,说着不喜欢的话,久而久之,只会离想要的自己越来越远。
白岩松的《白说》聚焦了他的思想核心,充满了人生智慧,他总有办法用简单的语言告诉我们深刻的道理,而后那些困扰问题的问题,也就随之解开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