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参议长蒋继伊(27)临危受命赶筑湘桂铁路
原创王文胜
1937 年8 月13 日,淞沪会战爆发,日本海军封锁我国沿海。为了适应军事需要,国民政府决定加速修筑湘桂铁路。为此,交通部成立湘桂铁路工程局,以凌鸿勋为局长兼总工程师,负责全线工程。
湘桂铁路从衡阳到桂林,全长375 公里,在湖南境内208 公里,由湖南负责;在广西境内从全州的黄土井到桂林,长167 公里,由广西负责。
当时,军需紧急,而资金紧缺,要抓好这项工作,必须有一个得力的人员才能胜任。李宗仁想到蒋继伊,在此国难当头之时,蒋继伊受命于危难之际,被委以专任副处长,即今天所说的常务,实际负责该段全线工程施工(处长由省建设厅长韦云淞挂名,此后不久,韦即率三十一军赴第五战区抗日去了)。另委桂林区民团副指挥梁翰嵩为副处长,协助蒋继伊工作。1937 年9 月16 日,桂段路工管理处在桂林桂东路成立。
没有资金,怎么办?蒋继伊相信民心可用。正如蒋介石所说,当此国难关头,地无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
在李、白、黄的精心治理下,广西全面推行了“三自三寓”政策,“三自”,即自卫、自治、自给;“三寓”,即寓兵于团、寓将于学、寓征于募。“三自三寓”政策的推行,使广西成为了全国的“模范省”,战时动员工作确实收到了成效。这次修筑湘桂铁路全桂段,先后征调临桂、灵川、兴安、全县、资源、灌阳、龙胜、义宁、百寿、永福、阳朔11 县民工17.78 万人,平均每人劳动40 天。近路的县,征调壮丁总数的50% 至80%,离路线远的征调10% 至50%。工管处把所需工额分配到各应征县。各县设立征工处,由县长兼主任,县民团副司令和地方绅士各1 人为副主任,办理本县的征工事宜,并由一名副主任带队到工地负责管理。征工办法是在应征区内18-45 岁的壮丁中抽签,中者即去。路工以65 人编为一组,由带队的街、村长当组长;10 组为一队,由带队的乡、镇长为队长。队长日领桂币1.2 元,组长0.8 元,民工0.4 元,除伙食外,所剩无几。当时
广大民众为抗战修路,有力出力,都乐意应征。
桂北山区人稀粮少,常年保持数万民工在工地劳动,需要粮食很多,初期购运湘米接济,后来湘米来源枯竭,遂采取多种办法开源,如规定民工自带25 市斤,应征各县供应本县民工口粮,组织到产粮县采运等等,勉强支撑下去,不致断炊。又因在山区筑路,施工危险,环境恶劣,工伤事故多,民工患病率达21%,多染痧症,次为疟疾、痢疾,殉职民工计1454 人。
桂北盛产松树,在湘江、漓江上游各县征集铁路枕木和电焊木,各种规格木料都规定有价格,但抗战后物价上涨,国币贬值,拥有杉树的民众认识到国防需要,有物出物,吃亏也踊跃应征。湘桂铁路全桂路段于1937 年10 月1 开工。施工中,蒋继伊沿用了“分段施工”的思想,将全线分为多个工段,管理处工程技术人员下派到各个工段指导施工。因事属创举,材料困难,有些复杂工程短期不能完成者,以便桥、便道代替。全线有25 座大桥,上部多为临时便桥。国民政府又把当时兴建中的湘黔铁路停建,将其全部钢轨材料移筑湘桂铁路。另一部分钢轨器材由香港进口,或经粤汉铁路运到衡阳,或取道西江运至梧州转桂林,南北两头同时铺
轨。
据县志记载,修建铁路的过程中,日军飞机9 架三次轰炸了全州县城和火车站,炸死19 人,炸伤18 人,损坏房屋211 间。蒋继伊不畏艰险,组织十多万人冒着日本侵略者的飞机轰炸,仅仅花了秋冬两季的时间,就基本完成了全部土石方工程。由于全体民工和工程技术人员齐心合力,1938 年9 月28 日,衡阳至桂林段全线通车。
从开工到建成,时间不到一年,开创了旧中国修筑铁路的最快记录,也开创了征工筑铁路的先例。湘桂铁路创造了每天筑路1 公里之记录、“中央与地方合资”、“技术队伍同民工结合”的办法均前所未有。工程进展这么迅速,至今仍为铁路史家所称道。
湘桂铁路是广西的第一条铁路,在三十多年前,赵炳麟费尽心血而未完成的事业,广西人民数十年的宿愿至此终于得以实现。湘桂段最后结算用去国币5186万元,由国民政府拨款2042 万,拨材料折价2313 万元,湖南分担477万元,广西分担354 万元。广西负担的路款在省内发行铁路公债解决,殷商富室本着“有钱出钱”的原则,都乐意出钱。
湘桂铁路全桂段兴筑完工之际,国民政府遂着意开辟西南陆路国际交通线,决定将湘桂铁路延长到镇南关,与越南铁路相接,借海防为吞吐港。这样,湘桂铁路在广西境内长达892 公里,全桂段已经筑成,便分桂柳、柳南、南镇3 段相继兴筑,桂柳、柳南两段由国民政府筹措资金投资,广西负责征工、征地、征木。桂柳段全长178 公里,1938 年7 月成立湘桂铁路桂柳段工管处,由于在修筑全桂段工程的出色表现,蒋继伊仍被委以专任副处长,再加委平乐区民团副指挥为副处长,8 月16 日开工。先后征调平乐、恭城、钟山、富川、荔浦、昭平、修仁、榴江、中渡、三江、融县、柳城、柳江、雒容15 县民工8.72 万人修筑路基。征工办法与全桂段同,比前段改进的地方是采取包工制,每人定额50 立方米,按方计工
资,提高了劳动效率。从永福到榴江数十里,岗峦起伏,有隧道多处,定为特殊工程,由桂南工程局承包。工程技术人员克服重重困难拼凑材料,一部分新购的钢轨配件,由香港转至越南同登,用汽车运到明江,循左江、邕江、浔江、柳江运到柳州、雒容使用;一部分移用湘黔铁路和拆卸粤汉、浙赣铁路的旧料,因此轨条长短高低极不一致。枕木就地取材,征调民工运到工地。桥梁工程有永福、鹿寨、雒容多处,以柳江桥最长。时
广州沦陷,进口钢梁运不进来,只能就地想办法,一部分用粤汉铁路拆下的旧桥梁,一部分设厂自制钢木结合组梁来代替。
1938 年10 月,日本占领武汉和广州。但日本非但没有达到迫使中国政府投降的目的,反而遭遇到更顽强的抵抗。日本军部“南进”派即认定:必须彻底切断中国抵抗其侵略的最主要补给路线———中国西南补给线。
1938 年12 月,日军开始进攻桂南,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发表《告广西民众书》,号召全省民众沉着应战,对日军侵略作坚决之抵抗,全省男子一律投入正规军或加入游击队。
1939 年9 月,日本参谋本部《兵要地志》也强调:“一旦进入南宁,以该地为基地,则交通四通八达,远可通往广东、湖南、贵州、云南。所以南宁——谅山的道路,形成了蒋政权联络西南的大动脉。为了直接切断它,首先必须夺取南宁。南宁一旦占领,无须置重兵于东京湾附近即可以完成作战目的。”为此,日本参谋本部决定于11 月发动“桂南战役”。
昆仑关战役爆发前,1939 年9 月,中国军队击退了日本陆军第11 军对长沙的进攻。10 月,国民政府在衡山召开第二次南岳军事会议,总结了第一次长沙战役的作战情况,并决策发动新的攻势。29 日,蒋介石在会议训词中宣布:“我们今后的战略运用和官兵心理,一定要彻底转变过来,要开始反守为攻,转静为动,积极采取攻势。”会议结束的11 月5 日,蒋介石截获了“日本有南犯企图”的情报,美、英军事情报机关也发出情报:“日本舰队目前在东京湾集结,它说明对南宁的作战已迫在眉睫。”于是蒋立即从衡山直接飞桂林,为迎战日本新攻势作战斗安排。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急令驻全州的第五军,赶赴南宁宾阳昆仑关一带阻敌,该军是国军唯一一个机械化军。军长杜聿明接令后,立即派戴安澜的第200 师的第600 团,用汽车运输赴南宁阻敌。因当时湘桂铁路桂柳段尚未通车,火车只能到桂林,杜聿明的重型机械化装备只能通过
汽车运输。
为此,国民政府要求要湘桂铁路局加快工程进度。在工程进到关键时刻,日寇入侵桂南,工地经常受到日军飞机的轰炸,形势紧急。为了加快工程进度,蒋继伊总结了全桂段的实践经验,开展了工作优胜和卫生优胜竞赛:原定45 天完成的土方量能在30 天内完成的,评为工作优胜队、组;全组无一病工者,评为卫生优胜组。优胜队、组发给奖旗、奖金,开民工大会欢送提前荣归等。结果全体筑路员工出现你追我赶、提高功效、讲究卫生、减少病号的日夜赶工筑路局面。正如当时湘桂铁路局局长侯家源所说:“昼夜兴筑,遍地烽烟,未尚沮其气,弥天轰炸,不足攫其心,共砺尝胆卧薪之志,卒竟逐段完成之功,此种艰苦卓绝、牺牲奋斗之精神,实足以觇吾民爱国之热忱。
11 月30 日,广西省政府主席黄旭初发表了《告广西全省民众书》,号召民众务必父教其子,兄戒其弟,妻勉其夫,戮力同心,共赴急难,驱逐丑虏,保卫乡梓。广西在短时间内动员了十万民工,抢筑铁路和破坏敌军工作。蒋继伊带领全体工程技术人员和民工,更是夜以继日奋战在湘桂铁路工地上。12 月16 日,为适应战事的需要,湘桂铁路桂柳段也紧急开通了,当时,车辆由该路段向粤汉铁路借用其疏散的货车箱50 节,火车头4 辆,由西江运入柳州。这样,湘南桂北的中国军队相继通过铁路迅速地开往昆仑关前线,为夺取昆仑关大捷立下了汗马功劳。
12 月18 日,按照白崇禧的部署开始反攻,担任主攻手的就是杜聿明的第五军。战斗空前惨烈,戴安澜将军亲率两个团兵力,以大刀、铲刀和血肉之躯,一路斩草开路,割破日军设下满山遍野的铁丝网,向昆仑关最后一道大门——界首阵地发起猛攻。到12 月31 日,攻克昆仑关。
桂铁路在广西境内长1194 公里, 抗战时筑成通车709 公里。
黔桂铁路在广西302 公里,全部筑成通车。广西共征调民工107 万人,征购枕木100 万根,征用大量田地和宅园,这对一个只有1325 万人口的贫穷边省,无疑是作出超越自己承受能力的贡献,这与前方将士浴血苦战、英勇杀敌同样可歌可泣。
直到今天,湘桂铁路单钱路段的路基、隧道大部分仍是当年的,只是经过改造。桥梁大部分还在原址,有些路段仍可看到废弃的旧桥墩和路基。
本文选自蒋钦挥主编;宾恩信,王文胜,王清荣副主编,全州民国人物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2 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发 。版权所有。别的媒体采用请联系作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