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水长城”少为人知,但当时靠它多次打败辽国,河北受益至今
北宋太宗年间,何承矩任六宅使,镇守雄州(原瓦乔关,周世宗柴荣改名雄州)。何承矩是宋初名将何继筠之子,乃将门之后,但到了辽宋交界的重镇雄州后,却整日沉溺于诗酒之中,没什么作为。
何承矩最喜欢做的事,是带着属下,乘坐小船,船上装满好酒,在雄州附近的水域中赏花饮酒作诗。何承矩赏的花是蓼花,俗称“狗尾巴花”,既不稀有也不高雅,但何承矩却赏得有滋有味,不但作“蓼花吟”数十篇,还命人把蓼花生长之势画成图,送到京师。时人不解其意,只是感到可笑。
图到京师之日,何承矩才露出峥嵘。他名为饮酒赏花,实为勘探地理。蓼花图里隐藏的是一副军事地形图,何承矩要建一座能彻底遏制辽兵攻势的水上长城。
这就是何承矩“赏”的蓼花
以河水制铁骑的奇计
这话还要从北宋和契丹当时战争形势说起。
赵匡胤建立北宋后,本着“先南后北”的战略,很快统一了南方,但契丹同时变得更加强大。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后,979年先灭掉了北汉,然后北伐契丹,但接连失败。986年,赵光义第二次北伐契丹,三路并进。计划得很好,可大将曹彬率领的东路主力贪功冒进,孤军深入,被辽兵打得大败。此战过后,北宋无力再攻,面对契丹的连番攻击,只能沿雁门关、南拒马河、大清河一线尽力防守。
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宋太宗召集群臣,问如何抵御契丹。朝臣宋淇提出两个策略:掘开黄河北侧堤坝,让黄河泛滥,以水设防(大概相当于蒋介石抗日时炸开花园口),要么就模仿秦始皇,在沧州和定州之间,修筑长城。
这两个策略有一定道理,契丹主力兵种是骑兵,河水和城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骑兵的优势。但这两个策略也有极大的弊端。掘开黄河,会失去千里沃土,人民流离失所。建筑长城更不行,沧州到定州之间都是平原,筑城既不能借山地的形势,又不能从山上取石,所以纯属不切实际的书生之见。
宋太宗
宋太宗当即否定了这两个策略,不过他是从“没面子”的角度,“决大河(指黄河)筑长城, 徒自示弱, 为后代笑”,决黄河筑长城太丢脸。
这时,何承矩提出自己的战略:
“若于顺安寨(今雄安安新)西开易河蒲口,导水东注于海,东西三百余里,南北五七十里,资其陂泽,筑堤贮水为屯田,可以遏敌骑之奔轶。”
宋太宗当即同意了这个战略。这个战略不但能起到“遏敌骑之奔轶”的目的,还能保全大宋的面子。宋太宗在诏书中说:“肤今立法,令沿边作方田,量地理之远近,列五寨栅,此可以限其戎马而利我之步兵……持重养锐,挫彼强敌。”
你看,这就是文字的奥秘。领导压根不提靠河流限制骑兵,只说在水边屯田和建造障碍物,所以何承矩的战略官方称为“方田法”,后来的研究者才叫“水长城”。
长800里、最宽处60里的“水长城”
皇帝支持,给钱给人,这项工程进展很快,987年左右就告完成。西自保州西北沉苑泊(今徐水县东北),东到沧州泥沽海口(今天津泥沽),这片区域内的河道都被开通,形成了一条长800里、最宽处达60里的水域。后来真宗、仁宗、神宗朝,这片河道又不断修补,最终合徐、鲍、沙、唐、滹沱、漳、淇、易、白等水,都并入黄河,使天津周围以及沧、保地区,形成密集的河网。
另外,宋朝在这条“水长城”边上,设置125个哨所,驻军3000人,配备百艘兵船,平时在水中巡逻。
北宋朝廷还设立了专门的行政机构负责管辖这片区域,“置高阳关路,马步军都部署已下兵官,统瀛、莫、雄、霸、具、冀、沧、永静、保定、乾宁、信安十一州军”。曾担任过高阳关路的大臣,就有我们都熟悉的包公。
包公
《宋史·河渠志》中,也对这条水长城有详细的记载。文字很长,我们引用一小部分:
“其水东起沧州界,拒海岸黑龙港,西至乾宁军,沿永济河合破船淀、灰淀、方淀为一水,衡广一百二十里,纵几十里至一百三十里,其深五尺。东起乾宁军,西信安军永济渠为一水,西合鹅巢淀、陈人淀、燕丹淀、大光淀、孟宗淀为一水,横广一百二十里,纵三十里或五十里,其深丈余或六尺。东起信安军永济渠,西至霸州莫金口,合水汶淀、下光淀、小籣淀、李子淀、大蘭淀为一水,衡广七十里,或十五里或六里,其深六尺或七尺……自保州西为合鸡距泉、尚泉为稻田、方田,衡广十里,其深五尺至三尺,曰西塘泊。自何承矩以黄懋为判官,始开置屯田,筑堤储水为阻固,其后益增广之。凡并边诸河,若滹沱、胡芦、永济等河,皆汇于塘。”
“水长城”在军事和经济上作用重大,河北受益至今
那“水长城”建好了,起到了什么作用了呢?
第一,确实遏制了契丹的攻势,给北宋边境带来了安宁。
“水长城”凿通前,河北地势一马平川,契丹骑兵无处不入。“水长城”凿通后,让不善于水战的契丹骑兵,只能在冬天河面结冰或者枯水季节发动进攻。而且就算冬天结冰,河面也还是不好走马。在“水长城”的限制下,契丹的主要攻击路线只剩下了三条,一条是突破雁门关,从紫金关进入河北;一条是东官道,从幽州经雄县或霸县,走高阳或任邱到开封的大道;一条是西官道,从幽州经徐水、满城到开封大道。这让北宋能够集结精锐兵力,对契丹军队予以精准打击。
“ 水长城” 凿通后,宋太宗时,从988年到995年,契丹5次进犯,宋军3胜;宋真宗时,999年到1004年,契丹6次进犯,宋军4胜。胜多败少,这在以前是不多见的。军事上的胜利,让契丹人意识到,北宋也不是那么软弱。所以有人说,水长城延续了北宋的百年国运。
现在的白洋淀,就是当初'水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此,何承矩功不可没。公元1006年8月,何承矩去世,河北边境军民挥泪哀惜,史载,“何熟悉边事,辽畏服其名”。
第二,推动了河北区域农业的发展。
上面我们说过,“水长城”规划时,就考虑到了屯田。“水长城”凿通后,宋军大规模沿河岸屯田,以资军用。 景德元年,皇帝“诏延昭兵满万人,如契丹骑入寇,则屯静戎军 (今徐水)之东……以护屯田” 。“延昭”就是《杨家将》中的“杨六郎”,宋朝名将。以名将护屯田,可见屯田之重要。
除了军事屯田外,朝廷还劝边境人民开垦荒地。当时有条令,“每户十丁者,给田百五十亩;七丁者,百亩;五丁者,七十亩;三丁者,五十亩;不及三丁者,三十亩”。并规定,没种子没耕牛,可以找政府借;开荒五年后,政府才收租税。
杨六郎曾守护“水长城”
而且,因为水资源丰富,“水长城”两侧农民大量开始种植水稻,改变了北方居民主要以谷麦为主的种植习惯。有记载说,宋代文学家苏洵在做文安县主薄时,就从四川眉山老家带来稻种,帮助当地人民学习种稻捕鱼,改善生活。当地人民为了纪念苏洵,把当地一座桥梁命名“苏桥” ,后来苏桥地方繁衍成村镇 ,称“苏桥镇” 。
第三,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河北地区出现繁荣景象。
“水长城”开通后,深处可以行船,浅处可以栽苇,田地里可以种水稻,水泊中可以植莲藕、养鱼蟹,多种多样的产出给当地人带来了财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农业和工商业都超越了前代,时人有“商贾贸迁芻栗峙积”,“多鬻盐之利”,是“蚕丝、织纤之所出……衣被天下”的记载。当然,经济的繁荣也和水长城遏制了契丹的掠夺有很大关系。
不过,水长城虽然在军事上和经济上起了很大作用,但最后还是不能阻止宋朝的灭亡。
《宋史》说,“檀渊之盟”以后,宋朝廷沉迷在和平的美梦中,河北很多城池倾塌,塘泊多年不修,而且财政危机越来越深,对“水长城”无力经营。同时,因为黄河泥沙的沉积,一些水域变得越来越浅,比如海河南边的塘泊,竟然能够蹚水过河。到北宋末年,很多水泊干涸,已经失去了军事防御的作用。还有人论证说,宋徽宗年间,大批达官显贵纷纷沿河占田,把辖区里“水长城”的水挖渠排光,以空出地来种水稻,为了经济效益,废掉了边境防线。
总之,不管原因如何,这条水长城,终于没有挡住北方民族骑兵的铁蹄。
参考资料:
蔡美彪:《中国通史》
《宋史》
《宋史纪事本末》
高恩泽《北宋时期河北水长城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