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岁李青云老人的长寿秘诀
推荐 256岁老人长寿秘诀
李青云老人的《养生篇》清康熙18(1679—1935)卒于民国24年,享年256岁。原籍云南,定居四川,以行医卖药为业。
当他250岁时,有人对他专访并写成《长生不老秘诀》,并对这位老人的长寿总诀归纳为:长寿之术,其道有十:曰静坐、降心、炼性、超界、敬信 、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
老人在他的《养生篇》中写道:“余年二百有五十,而动作不哀,人其以我为神仙乎?夫人寿之长短,元气之所禀也。元气有厚薄,善养生者,虽其本薄,善保而护持之,亦可延年。不善养生者,虽禀气厚,滥用而戢贼之,亦足以长寿。
......古之人,法于阴阳,调于术数欲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泰然陶然,百岁以上,不以为长寿者,只此故也。关注微信公众号打坐站桩,今之人,事物繁于古,机械甚于前,其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八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
如此而欲其度半百而不龙钟衰老,其可得乎?故山野之人,恒较城市之人为长寿,......若城市之人,欲食无节,起居无时,机械生于内,名利绕于外,而以狗马声色之事乱其神,富贵荣辱之念萦其心,心无片刻宁,神无片刻安,搅扰不休,故足以促寿也。”
对于长寿的经验,老人概括地说:“昔人有论致寿之道者,谓不外乎慈、俭、和、静四字而已。”
这些论述,在当今生活中,似更具现实意义,值得借鉴。
全然 摘于《济铁老年》总33期
256岁的李青云的养生之道《附八卦行功法》
青云是我国近代一位精于养生、德高望重的大善人,四川綦江(今属重庆市)人,主要生活于清代。 在中国有名的寿星之中,除了传说中800岁的彭祖,恐怕就是清代的李青云了。
朝康熙十六年),卒于公元1933年,历经 256年(一说273年),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寿星之一。民国二十年《万州日报》载:“开县二百七十三岁老人李青云”一文,一时轰动全国。
李青云究竟活了多少岁,已无法考证,但据知情人士证明其确实活了200岁以上。
有关李青云的传奇故事很多。如传说他原是太平天国石达开手下的将领陈远昌,大渡河一战,石达开全军覆没,陈远昌就改名李青云,乔装草药医生逃到开县陈家场一带避难等等。
但不管怎么说,李青云会武功是毋庸置疑的。不仅如此,李还是一个著名的中医学者。他曾根据古代养生老人圃翁的养生理论,总结出养生者必须以慈、俭、和、静四字为本。这四个字对现代养生学来说,也不乏是一个借鉴。
所谓慈,即仁慈、慈爱。李青云常年游乡治病,以卖草药为生,他对富人们收取高额药费,以供全家生活。闲时,他常到高桥附近约人打牌,每次都要“输”掉一百二十文左右,其目的在于让牌友赢够当天的饭钱。
李青云认为:这种慈祥、仁爱的快乐心情,足以抵御各种灾害,可以使人健康长寿,颐养天年。而现代医学的研究也揭示,具有爱心的人,能与同事和邻居保持良好的接触,这对于他们的心理平衡乃至身体健康都有着极大的好处。
所谓俭,即节省或节制之意。李青云的“俭”是多方面的。他在他的“长生总诀”中说道:简事者,即凡事不宜求过之谓也。如食中珍馐,衣中绫罗,身中名位,财中金玉,此皆分外之玩好,足以乱我心神者,宜远避之。简事之旨,如是而已。
他认为,俭于饮食则养脾胃;俭于嗜欲则聚其精神;俭于言语则养其气息,俭于交游则可择友寡过,俭于酒色则清心寡欲;俭于思虑则可免除烦恼和困扰,凡事省得一分,则受一分之益。其意可谓精到。
所谓和,即和悦之意。李青云认为:君臣和则国家昌兴,父子和则家宅安乐,兄弟和则手足提携,夫妻和则闺房静好,朋友和则互相维护。古人认为,要使体内精气永远充沛,就得保持平和无欲心。
而李青云的“和”,与历代养生家的主张则有着相同之处。李自己为人也很厚道,他从不发怒,故邻人多愿与他相处。因为曾经有一个自称是他哥哥的老人从上海来陈家场探望过他,所有与他相识的人均尊称他为李二老师。
所谓静,就是清静、冷静、安泰之意。也就是说身不过劳,心不轻动。李青云认为,神伤甚于体伤,“神之不守,体之不康。”李青云闲时就将两手置于膝上,昂首挺胸,闭目静坐,几个小时一动也不动。
他平时寡言少语,从不谈及无关的话。他在《长生不老秘诀》中写道:夫闭目者,所以养神也。冥心者,所以敛妄念也。法当盘膝而坐,紧闭双目,内观其心,使一切杂念都归冥灭,灵台朗澈,普照通明。实际上,李青云的“坐功”,也是禅定的一种。
李青云认为人的寿命有长有短,这是由元气所主宰的。他形象地把爱护与不爱护元气比作蜡烛存放的位置:若是把点燃的蜡烛放于罩笼内,燃烧的时间相对就比较长;若是把蜡烛置于风雨中,燃烧的时间就短得多了,甚至立即熄灭。
养生之道亦是如此。他非常欣赏老子的话:“毋劳汝形,毋摇汝精,毋使汝思虑萦萦(缠绕)。寡思路以养神,寡嗜欲以养精,寡言语以养气。”他说,此中妙旨,往往被不善养生之庸人所忽视。
他很注意保养,平时不抽烟、不饮酒、不喝茶,吃饭定时定量,早睡早起;如果说有什么奇特之处,那就是他爱蓄长指甲,并常用小竹管套在手指上加以保护,等指甲长至六寸左右,即剪下置于木匣内保存,李死时留有指甲壳一小匣。
在讲到自己起居饮食时,李青云说:“食不过饱,过饱则肠胃必伤;眠不过久,过久则精气耗散。余生二百多年,从未食过量之食,亦不作过久之酣眠。”他还告诫人们:寒暖不慎,步行过疾,酒色淫乐,皆伤身,损伤之极,即可亡身。
所以,按着先人的养生术,行不疾行,目不久视,耳不极听,坐不至疲,卧不至极;要先寒而衣、先热而解,要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要无喜怒哀乐之系其心,无富贵荣辱之动其念。又说,饥寒痛痒,父母不能代,衰老病死,妻子不能替。
只有自爱自全之道,才是养生的准则和关键。
李青云长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常年用枸杞煮水当茶饮。有关枸杞能驻颜防老、延年益寿的功能,在我国古代医书上早有记载。
《本草经疏》云:枸杞子,润而滋补,兼能退热,而专于补肾、润肺、生津、益气,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热补益之要药。老人阴虚者十之七八,故服食家为益精明目之上品。
现代医学也证明:枸杞子含有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盐酸、抗环血酸等多种有益人体的营养成分,并具有抑制脂肪在纤维内蓄积、促进肝细胞的新生、降低血糖、降低胆固醇等作用。
其“返老还童”的作用表现为:可刺激性腺及内分泌腺,增加荷尔蒙的分泌,强化脑细胞和神经细胞的生理功用,还可避免人随年龄增长而出现血中积存毒素的现象,从而维持体内各组织的正常功能。
由此看来,枸杞能驻颜防老、延年益寿的神奇功效是确实存在的。据他1928年所撰《长生不老秘诀》一书自述,说是出生于康熙l 7年(1778年),已经年满250岁。此说无法确考,也难以令人置信。但不管怎么说,李青云毕竟是年寿远超常人的高寿者。
他经常在峨眉山、青城山一带采药,以卖药为生,以济世救民为务。李氏精于养生之道,其摄生颐养经验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条:一是清心寡欲,适性怡情;二是多游山林旷野,多做体力活动,以便运动筋骨血脉;三是助人为乐,与人为善。
他在体育锻炼方面,曾经发表过许多精辟的见解,非常值得人们重视。
李青云酷爱体育运动,尤其喜欢游历名山大川,经常到各地采药谋生。其足迹遍布于四川、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广西、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福建,乃至新疆、西藏一带。
李青云每到一地,都要详细考察当地的民情风俗,重点了解中老年人从事体育锻炼和气功导引活动的情况。他在《长生不老秘诀》一书中说过,长寿的关键在于健身,要想健身就离不开体育锻炼,而锻炼的方法亦很重要。
如果锻炼不得其法,那就很难取得好的效果。他说:“今恒见鲁、豫之民,锻炼非不勤也,体魄非不强也,而上寿者不及百年。”李氏在山东、河南一带亲眼看到,当地有不少青年人也包括部分中老年人,喜爱锻练武术来锻炼身体,这些人体魄雄伟粗壮,显得很健康,却极少看到有长寿老人,年寿最高的也达不到100岁。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李青云明确地指出主要原因是由于“锻炼之不得其法也。”
此种锻炼“特恃一刚气耳,用摧残之法而强其体魄。”这种方法虽然也有一定的锻炼作用,但对身体的损伤亦较大。将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负面影响。
鉴于山东、河南一带的中老年人一贯采用劲劲的方法锻炼身体,尽管操练得极其勤奋,而能够获得长寿的人却很少,李青云便断定他们的锻炼方法不可取。那末应当怎样锻炼才算对头呢?
李青云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指出,其中最重要也是最为关键的只有八个字,那就是“刚柔相挤,阴阳调和”。他又进一步加以阐述说:“至(于)我所谓健身法者,合乎阴阳,调乎刚柔,不偏不激,而足以强身健魄之祛也。”
李青云提出用“刚柔相济,阴阳调和”的锻炼身体方法,这一条的确很重要,也很有价值,至今仍然对人们很有启发教育意义。参加体育运动只能因人而异,适可而止,一定要量力、要适度。
有个别中老年人之所以在快速长跑或参加其他剧烈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发生意外,甚至导致猝死,这就是专恃刚劲之法以锻炼身体所造成的恶果。
由此可知,凡中老年人,特另U是体弱多病的中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一定要量力而行,最好不要参加过于刚劲剧烈的体育运动,只宜散散步,打打太极拳,练练健身气功,做做广播体操,或者参加其他一些较为轻柔的体育活动。
这样做自然可以防止摧残身体,不但能够避免造成损伤,而且可以做到李青云所说的“刚柔相济,阴阳调和”,因而十分有利于身心健康。摘自《现代养生》文/周贻谋
李青云 养生十诀
一、打坐
打坐是以坐的形式进行练功,达到吐故纳新,延年益寿。打坐是坐功中的一种,它有平坐、跪坐、自然盘、单盘、双盘等,在打坐中动用调心、调息和调身的方法,达到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延年益寿。
二、降心
古人所谓的心,即意念或意识之谓也,降心乃降低对一切事物的要求,也就是对物质没有过分的要求:宽以待人,遇事不钻牛角尖,遇到矛盾则自动调节情绪,严于己宽待人,达到心理平衡。老人最忌杂虑太多,如若不加调节,就会引起脏腑功能失调,出现新陈代谢障碍。
三、炼性
报载有几位百岁老人共同的经验即“养身在动,养心在静”,在静中,不断检讨自己的不足,检讨自己的行为,磨炼自己的性格,净化自己的灵魂,这叫炼性!
有的人,遇事只想自己不为别人设想,火冒百丈,一触三跳,造成不该发生的事故!有位高龄名人介绍他们夫妻相处的经验,他们结婚64载从未吵架,有句座右铭为其行动准则:“爱其所同,敬其所异。”
要做到何其难也!正因为难,他们以座右铭反复鞭策自己,才能达到磨炼性格的目的。
四、超界
古有三界之说,即天界、地界、人界,也有超界之说:“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老子《道德经》中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顺乎事物顺其自然的最高境界,人于这种情况和境界中能不乐融融乎!
五、敬信
敬信乃是敬师信道,尊师重教之谓也。修炼者,欲得真传,师者必须察其德行,审其根基,因此敬师信道,尊师重教乃修真之必然也。而有些人德行极差,稍有成就,就不认其本师,或伪造另一资深的高师,沽名钓誉,此种人怎能修真入道!
六、断缘
断缘,意即欲缘不接近,且坚决地断绝一切俗缘,张三丰祖师是断缘的典型范例:大明以来,太祖召之不得,成祖求之而不能!朝廷屡诏未得三丰,千方百计搜寻之,终未能。他“或栖迹于林壑,或窈窕于崖溪”,最后找一僻静山谷的一悬崖洞穴中,断尽一切俗缘而静修之。这一切都是为了集中精力,潜心参悟。
七、收心
“神虑淡则气血和”是降心的要求。收心乃进一步的要求,在任何曲折和坎坷的人生旅途中,惟其心不动,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存慈悲之心,才能制止一切妄念,一切才能无限美好。
八、简事
只求与人为善,只求粗谷生活,把一切事情都简化了,人的思想也净化了,静心、修真就会进步了,人生最忌“贪”,一贪妄念就多了,那繁琐的事就多不胜多了!
九、真观
道德经中讲“常无欲以观其妙……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真观,不能形之于笔墨,不能道之于口头,只有修炼到一定程度,悟之又悟,玄之又玄,缘分一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十、泰定
泰定,可作完全无杂念解。人修炼到完全无杂念是比较难的,但能炼到基本无杂念,有杂念产生就能加以控制的境界是可以做到的。古语有云“道盛德充,人安国理,何忧无尧舜之寿耶”?
老子之书曰:“毋劳汝形,毋摇汝精,毋使汝思虑荤荤,寡言语以养气,此中妙旨,庸人忽之。”我辈对上述说,全部忽之也不是,只是部分忽之,或者在正常情况时重视之,在特殊情况下或突发情况下就忽视了,李青云老人所谈的养生十诀就是实现老子指出的炼养精、气、神的长生之术!
人类的寿命可以有多长?
根据正常的生物规律,人类寿命应该最短100岁,最长175岁,寿命正常的应该是120岁。然而段子诚所收藏的长寿老人资料却大大突破了这个规律:伊朗的阿龙布寿180岁。
美国在1976年发现一位当过奴隶的黑人查理·斯密特时,他已184岁。1795年日本天皇邀请长寿家族满平一家进京时,他已194岁,妻子173岁,儿子148岁,儿媳145岁,孙子103岁,孙媳90岁。过了48年,满平全家再次应邀进京,他年已242岁,其妻221岁,儿子196岁,儿媳193岁,孙子151岁,孙媳138岁。
英国著名长寿之星弗姆·卡恩一生经历了12个王朝,活到207岁。首都医院乔秉善写的《长寿挥源》等文章中提到相传我国老子活了160岁,梁唐高僧慧昭活了290岁,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和王冰等人都活到1百岁开外,还著书看病,现在还健在的广西冉大姑活到了128岁,她104岁时还在大队担任工作。
我国近代中医中药学者炼养家李青云活了257岁(1678—1935年),他在100岁时,曾因中医中药方面的杰出成绩而获得政府的奖励,他在200岁时,仍常到大学讲学,他一生娶了24个妻子。
他认为自己长寿的原因有三:一是长期素食;二是内心保持平衡;三是长期将枸杞煮水当茶饮。据清代乾隆十三年《永泰县志》记载,陈俊,字克明,福建省永嘉山区汤泉村人,生于唐朝熹宗中和辛丑年(公元881年)卒于元朝泰定甲子年(1324年),终年443岁,乡亲们将他的遗骨塑像安放在汤泉庙,誉称“小彭祖”。
段子诚总结众多长寿老人的经验,发现其共同点是:心胸开阔,乐观积极;善与人交往,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为善,助人为乐;
情绪稳定,不大喜大悲大怒;起居有常,生活十分规律,并且一生中有一种爱好:爱劳动、爱锻炼,尽管他们从事不同的劳动,采取不同的锻炼方法,但都能长期坚持;
勤于而且适度地用脑;做到有劳有逸,有动有静,炼养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而且睡眠质量高;
膳食合理,虽食物不尽相同,但大多以素为常,营养均衡,并重视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戒烟限酒。此外,长寿还与社会制度、科学技术、环境生活紧密相关。
相关资料连接:
唐时期,丝绸之路上的一队西域商人,傍晚在客栈住宿,见有少女斥责鞭打一老者。商人责问:“你何故这般打骂老人?”那女子道:“我责罚自己曾孙,与你何干?”闻者皆大吃一惊,一问才知此女竟已300多岁,老汉受责打是因为不愿意服用草药,弄得未老先衰,两眼昏花。
商人惊奇不已,于是恭敬地鞠躬请教:“敢问女寿星,不知服的是何种神草仙药?”女子告诉说:“这草药有五个名称,不同的季节服用不同的部位:春天采其叶,名为天精草;夏天采其花,名叫长生草;秋天采其子,名为枸杞子;冬天采根皮,名为地骨皮,又称仙人杖。四季服用,可以使人与天地同寿。”后来,枸杞传入中东和西方,被那里的人誉为东方神草。
近代也有关于食枸杞长寿的故事。四川省250岁老人李青云有一段自述:“我139岁那年,还没有遇到我的老师之前,我也能轻身、健步、看来有点功夫,于是便有人怀疑我是神仙、剑客。
当时我只觉得好笑,我活了139岁而能健康如恒,那是因为我40岁以后便能做到不动心,因而心常泰然,心泰而神宁,神宁而远一切疾病,所以我既健康而又快乐。50岁那年我入山采药,遇见一位老者,仿佛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他在深山大岩之中健步如飞,我拔足飞奔也追不上他。
过后又遇见他,我跪地求教,老者拿出一些野果给我,说自己不过常吃这个东西而已。我一看,原来是枸杞子。从此我一天吃三钱,久而身轻履健,走一百里路也不疲倦,而且气力脚力都胜于常人。”
杞子味甘,性平。中医用之治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昏、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与遗精等。枸杞是一种具有强韧生命力及精力的植物,非常适合用来消除疲劳。
它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动脉硬化,还可预防肝脏内脂肪的囤积;再加上枸杞内所含有的各种维他命、必需氨基酸及亚麻油酸全面性地运作,更可以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也能够防止老化。
它的药效十分广泛,具有解热、治疗糖尿病、止咳化痰等疗效,而将枸杞根煎煮后饮用,能够降血压;至于枸杞茶则具有治疗体质虚弱、性冷淡、肝肾疾病、肺结核、便秘、失眠、低血压、贫血、各种眼疾、掉发、口腔炎、护肤等各种病症。
枸杞叶可用来泡“枸杞茶”饮用;红色果实“枸杞子”可用于做菜或泡茶;枸杞根又称为“地骨皮”,一般当作药材使用。长期食用枸杞或饮用枸杞茶,也不会有副作用。
枸杞能轻身名目是道家的说法,你可知道枸杞炮酒吃了是壮阳的?不可多服。什么东西都有它的益处和弊处,不可妄言。
他老人家(李青云)自创的八卦行功法,才是让他长寿的秘诀,他常练习,活到256岁。
八卦行功法
二百五十歲老人李青雲《長生不老秘訣》
出自《長生功術秘訣》
其總訣曰:閉目冥心坐,握固靜思神。叩齒三十六,兩手抱昆侖。左右鳴天鼓,二十四度聞。微擺撼天柱,赤龍攪水津。鼓漱三+六,神水滿口勻。一口分三咽,龍行虎自奔。閉氣搓手熱,背摩後精門。盡此一口氣,想火燒臍輪。
左右轆轤轉,兩腳放舒伸。叉手雙虛托,低頭攀足頻。以候神水至,再嗽再咽吞。如此三度畢,神水九次吞。关注微信公众号打坐站桩,下汩汩響,百脈自調勻。河車搬運訖,發火遍燒身。邪魔不敢近,夢寐不能昏。寒暑不能入,災病不能侵。子後午前作,造化合乾坤。連環次第轉,還返是良因。
其贊效歌曰:熱擦塗津美面容,掌推頭擺耳無聾。高攀兩手全除戰,捶打疼酸總不逢。摩熱腳心能健步,掣抽是免轉筋功。拱背治風名虎視,呵呼五臟病都空。
閉目冥心坐
夫閉目者,所以養神也。冥心者,所以斂妄念也。法當盤膝而坐,緊閉雙目,內觀其心,使一切雜念都歸冥滅,靈台朗澈,普照通明。坐時下用厚墊,頭須持正,脊須豎直,全身四空,不倚不靠。尾閭應端正,不可偏欹,是為至要。
握固靜思神
握固者,固握其雙拳也。固握雙拳,所以斂其氣也,此閉關卻邪之無上妙法也。法當將左右雙拳握得緊緊,手心向天,手背向地,而加諸膝頭之上,使全身持平端正,以靜其心而驅除一切雜念,以凝思存神為主。
叩齒三十六
叩齒者,所以去心火也,所以集體中之神而使之凝聚也。法當將上下牙齒連叩三十六次,使微微作聲。但不可行之過急、叩之急響,以徐緩輕微為主。蓋過急則損神,極響反足以動其心中之火,無益者也。宜留意之。
兩手抱昆侖
昆侖雲者,喻頭也。蓋昆侖為山中之主,而頭為人身之主也。法當以兩手互叉,左右十指互間,緊緊叉住,抱持後腦,掌心貼置耳根,拇指向下,兩肘屈成三角,肘平於肩,如是微微呼吸,踵九息而止。呼吸之際,宜極緩極微,不宜有聲,有聲則氣散矣。其所以須以兩手抱頭者,亦無非斂氣之意也。
左右鳴天鼓
所謂天鼓者,即左右兩耳聰門也。鳴者,以手指叩之作聲也。鳴之所以使耳聰而外魔不易侵也。法當以兩指平置耳門,壘食指於中指之上,作力下彈,務使耳門上發極宏亮之聲音。左右各彈二十四下,先左後右,共彈四十八下而止。
二十四度聞
夫耳之門,即命之門也。二十四之數,暗按無極、兩儀、四象、八卦、九官之數,即二十四氣也。耳門左右各一,故須各鳴二十四度也。蓋欲此二十四氣遍佈於耳門,使命門之根基牢固,以為延年益壽之基也。彈之極響者,清其火也。
微擺撼天柱
天柱者,即後頸骨銜接於脊樑者。微擺者,擺搖其肩也。撼天柱者,扭動其頸也。法當扭頸向左右側視,兩肩亦隨之而擺動,左右相間行之。各行二十四次,左右共四十八次。此扭頸擺肩,所以去心火而卻外魔之侵擾也。
赤龍攪水津
所謂赤龍者,即口中之舌也。舌為生津之具,津為保命之源,故舌亦可謂為命根。攪舌者,所以聚其津也。法當用舌尖抵上顎,先從左方捲向右方,更從右方捲向左方。如是頻頻捲攪,使津聚於中。但攪動時,宜徐不宜疾,否則傷源。
鼓漱三十六
鼓漱者,即聚口中之津,鼓氣使出入漱動也。三十六者,周天之數也。鼓漱三十六者,所以鼓動周天之氣完聚於身也。法將舌頭攪出之津液聚於一處,然後向前吐出至舌尖處,則收而納之,至舌根處則複吐。如此一出入則為一次,至三十六次為止。
神水滿口勻
所謂神水者,即津液也。蓋口中津液經三十六度鼓漱後,已調和勻淨而分佈于滿口,此時全身之氣息亦已調和勻淨也。
一口分三咽
一口者,即一口津液也。三咽者,言一口津液分三次咽下,暗合三才之象也。
龍行虎自奔
所謂龍虎者,陰陽相喻之辭,非真有所謂龍與虎寄於身也。龍行之龍,是身中之神;虎奔之虎,是身中之氣。蓋如是聚津鼓漱,調勻咽下,則神完氣足,陰陽相交,而全身如天地之交泰矣。
閉氣搓手熱
閉氣者,使全身之氣內聚而不散於外也。搓手者,所以左右來往調脈絡也。閉氣搓手,則氣聚脈調,內邪可去,而外魔不侵矣。
法當如前盤膝坐,兩掌相合,先左上右下,向左旋摩,二十四次畢,兩掌易位,右上左下,向右旋摩,亦二十四度而畢。惟搓摩之時,宜十分用力,務使兩手心至極熱也。若不著力,手心不熱,即為無效。
背摩後精門
背摩後精門者,反手至背後而摩其精門(後腰)也。在兩手搓摩四十八度以後,手心已極熱,即將兩掌移後,緊按精門之上,左右並行搓摩,皆由外向內輪轉,行二十四度以後,即握拳緊緊,如握固靜神式,置諸膝頭之上。
盡此一口氣
氣者,人之主。盡此一口氣言者,蓋盡斂此身中之氣而聚於內之謂也。
想火燒臍輪
想火者,我意之火,非真有形之火也。想火燒臍輪者,我意想中似有火下燒臍輪也。氣既凝聚,即以心暗想,運真陽之火,下注丹田而燒之。此雖非真火,人目所不能見,而運之者則覺丹田氣暖,真似有火燒之者。至丹田火熱,急收氣斂火,還冥心坐狀。
左右轆轤轉
此轆轤轉,指肩臂而言也。先將左臂曲折,連肩向左旋轉三十六次,然後右臂亦向右旋轉三十六次。此周行血液之法也。左右七十二度之後,仍握拳緊緊還原。
兩腳放舒伸
坐行以上諸法後,為時已不暫,下肢之疲可知矣,若不調和之,必為體病,故宜放之使舒伸也。法當先將盤疊之腳放下,然後徐徐向前伸出,至舒直為度。行之不宜太疾,蓋兩腳於久困之後而驟疾伸之,則下肢之脈絡必至傷損也。
叉手雙虛托
叉手者,兩手互交,十指互間也。虛托者,言手雖不舉物而憑空上托也。法當交兩手於胸次,手背向天,然後反掌向上,用力托去,手背直對頂門。兩臂舉直後,即徐徐落下。凡一上下為一次,連行九次,仍握拳緊緊,置諸膝上。
低頭攀足頻
此運行周身筋絡血脈之法也。所謂低頭者,不僅頭顱前傾,即上體亦須略俯也。先手指放開,兩臂伸直於前,手掌相對,徐將上體俯下,雙手即從兩旁挽入,攀住足心,使頭與尾閭成為平形,更徐徐收起。一俯一起為一次,行十二次乃止。
以候神水至
低頭攀足十二次後,即徐徐收回伸直之腳,依舊復原,盤膝而坐,冥目靜心,以候津液之至,而再行動作也。
再漱再咽吞
如前赤龍攪水法,將舌滿口擾攪,使津液聚而再如法鼓漱,如法咽下也。
如此三度畢
所謂一度者,即鼓漱三十六次,咽津三次也。三度共鼓漱百有八,而咽津三次也。
神水九次吞
行前法三度,共吞神水九次,四時五行之象寄乎其數矣。
咽下汩汩響
津何以能響?神氣鼓之也。是亦猶水不能自作浪,而風吹之以成浪也。咽津之時,必汩汩作響,何也?蓋神氣既鼓津作響,而津之所至,神氣亦至矣。上自聰門,下至丹田,中及各部,神氣無不周行,而心亦定矣。
百脈自調勻
百脈之源,在於氣血,而神實主之。神不安而氣血必敗,氣血敗而百脈失調,百脈失調而全身病,死機伏矣。若能如前法行之,神與氣既周全身,血自隨之而周行無阻,如此則百骸俱舒,百脈自調矣。故曰百脈自調勻也。
河車搬運訖
河車者,道家所煉之真汞也。真汞屬水,故此引以喻神水也。所謂搬運者,即運用之使流動,亦即以上所舉鼓漱咽津諸法也。此蓋言攪津鼓漱咽津之後,精氣神流轉於周身百脈之間,渾然元氣,心定神寧也。其所謂訖者,指神氣運行一周天也。
發火遍燒身
此火非外面有形之火,而體中無形之火,即純陽真火也。燒身雲者,謂純陽真火,由體內遍達全身各部,使之鍛煉其身之外官也。
邪魔不敢近
邪魔者,非必魑魅魍魎而始稱之也,凡外界一切足以害其身心者,皆邪魔稱之耳。如能依上法鍛煉,則邪魔自遠矣。
夢寐不能昏
夢寐者,妄念之機,足以昏神者也。若斂其心,自然無夢,則神亦不致昏矣。
寒署不能入
寒暑,外感也。尋常之人,寒則戰慄,暑則汗出,則外感未除,身未經鍛煉也。若行功既久,體健身強,心泰神安,內魔既祛,外感不生,則寒暑自不能入也。
災病不能侵
災病之來,內邪生之,而外魔侵之。其原實始於心神之間,或因七情六欲外感之深而疾病乘之,或以喜怒哀樂內擾之劇而病乘之,或因口腹滋味之累而至於病,此皆由人之自肇。若行此久者,既無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則疾病自無由而生矣。
子後午前作
夫子過陽生,午過陰生。子後午前,正陰陽交媾之時、清濁初分之際。行此功者,當於此時,以取其交泰和洽之象,合乎體中神氣相交之道,而易得其用也。
造化合乾坤
乾坤者,天地也,即陰陽二氣之始判也。蓋言子後午前,善行此功,造化合於天地交泰之理,而其時最合於身心也。
連環次第轉
連環者,周而復始。次第轉者,連續不斷之意。蓋言人若於子後午前行此功,宜於一次之後,續行之也。每日周而復始,連接行六次,則心君泰然矣。
還返是良因
還返者,七還九返,道家煉丹之妙道,長生不老之法門也。是者,指此種功夫也。萬事有果必先有因。得善果者必種善因,種惡因者必得惡果。此迴圈之理也。
此句之義,以為勤行此功,而長生不老、神仙還返之道,其良因在於此,實為證道之基也。諸子悟乎?我在昔不曾雲乎:“健身之道,長命之源,我雖非仙,活二百五十餘歲而不衰老病死者,行此之功為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