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桌谈资|喝到一泡好岩茶的时候,除了卧槽好喝,你还会怎么说?

关于怎么聊茶这件事,有一个著名的段子,段子是这么说的。当你喝到一泡好茶的时候,如果你读过书,你就会说,哇,你看这泡茶,条索紧结,香气浓长,茶汤金亮,口感饱满回味幽长。如果你没读过书,你只会说卧槽好喝。

今天,我要和大家说的就是,段子,都是骗人的。

作为一个从茶学专业出来的年轻人,我在岩茶教室,用的最多的一句茶评可能就是卧槽。这个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词汇,虽然和我的形象很不匹配,但是不妨碍她好用啊,为了这点,我也没少被Y老师批评。

Y老师经常教育我说,在茶桌上其实暗含了许多信息,从微博热搜到周边八卦、从护肤笔记到养生信息,从生活常识到各类玄学……但如果没有在越来越丰富多彩、充满八卦社会学现场时不时透露出一两句对当下这泡茶和当下喝茶环境的描述,那在岩茶教室不是白混了吗,也对不起天天喝这么好的茶呀。

所以Y老师度假去了,就让我和大家聊一聊到底该怎么好好聊一泡茶。其实这几年大家聊到岩茶,经常说的一个字就是懂,而懂其实是一个过程,拆解开来看,无非是认知、记忆和分享的过程,而这个分享也就是我们说的聊茶,现在岩茶圈流行的聊法大概能有这么几种:

第一种是科学家的标准聊法

前一段,媒体在打击天价茶,其中有一种说法,就是岩茶没有标准,要互换标准。其实这些都是一些没读过书的媒体才这么说,岩茶作为饮品从文字记载,到一系列成文不成文的条款,再到借助人的感觉器官进行感官审评的今天,早就形成了一套够规范、够全面、够资历,感官审评国家标准。

这套标准作为国标的规范与权威已经不需要探讨过多,这套标准建立在生理学的基础上感官审评的一系列标准术语,绝对是老司机听了很专业,茶小白听了会流泪的。

评语足够专业的一面就是,首先它有一个对样评语,这也是评茶过程中设有一个标准样的原因,某评比样与标准样之间的表述,可以是高于的,也可以是低于的,有大量的程度副词“尚、欠、较、稍”作为辅助词来表达差异的程度。

也因此,除了对样评语还有等级评语,等级评语中形成的是一种级差关系,比如特级、一级、二级,比如肉桂外形条索,特级“肥壮紧结、沉重”、一级“较肥壮紧结、沉重”、二级“尚结实,卷曲,稍沉重”。

但在这一系列的表示等级的评语中你还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除了有程度副词的辅助,也有一部分十分相像但其实是有差别的评语,说出来就是情商高到都只觉得好的评语,好像没有看到暗藏在底下的波涛汹涌,比如“紧细匀齐”和“紧结匀整”,是不是像得像一对同卵双胞胎,恨不得拿上十倍的放大镜找出谁才是可能有痣的那一个。

岩茶中有很多这样情商高,让人迷了眼的相符评语,比如描述滋味的“浓厚”“浓醇”“醇厚”“醇和”,就对审评小白太不友好了。在评茶过程中还没从被喝晕的茶汤中缓过来,就被一系列听起来都一样的评语砸晕,茶小白想要快速的融入到这样的语境中,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只有多喝多问多看,比如和Y老师一起,就可以混入各大斗茶赛的专家审评现场,和一群专家专家们对答案,当然就能够更清晰的了解到,诸如“醇厚”和“醇和”之间的界限在哪里?

除此之外,当然还有一些学习的窍门是可以找的,比如,一些特定的专有名词就必须牢牢记住,比如蜻蜓头是指茶条肥壮,叶端卷曲,紧结似蜻蜓头,蛤蟆背是指茶叶叶背起蛙皮状砂粒白点等,这类型的很难从基本常识去加深理解,因为这已经涉及到工艺,而且还是独属于这款茶的工艺,那就要从“死记硬背”笨方法开始记。

再比如区分一些通用的和独有的评茶术语,评茶的出现是因为茶叶品种花色繁多,所以并不是每个评茶术语都是万能的,有的术语带有水印只属于一种茶类,有的是没有水印没有商标都可通用的,比如独属于茉莉花茶的“鲜灵”,相比红茶更适合绿茶的“清香”。

品质因子也有这个特点,只能用于叶底而不用于外形的“柔嫩”,叶底和外形都可以用的“细嫩”。既可以用于滋味也可以用于香气的“纯正”。甚至,即使同属于乌龙茶也会因为不同地域的工艺有所区别,比如岩茶的“岩韵”和铁观音的“音韵”。

当然,那些涵盖了程度副词不仅需要大数据,还要学会对比着喝,会有发现细微的差别惊喜以及对茶小差异魅力的感受。

第二种玄学家的玄幻聊法

这个是科代表这样的140智商无法理解的聊法,比如两腋习习清风生。我一直没法理解这种境界,是茶喝多了咯吱窝流汗了吗?还有那种老丛水仙上头,奇种气往下走的说法,是因为地心引力失效了吗?这种所谓的茶气说,在我们理科生看来,基本上和易经之类的学说是一样的,字我都认识,但是连在一起,我都不认识,感觉我的9年义务教育基础打的不够牢靠。

这样的玄幻聊法,我在抖音上经常看到,不过你别说,还挺好用,学起来也挺快。比如,我前几天在,看到一个长得很像有钱的道长的模样的人,拿起茶杯,有模有样的啜了一口,吐出五个大字“如在白云边”。

哎呀,我的妈呀,我立马想到了今年到了斗茶赛的时候,别人要问我这泡茶怎么样的时候,我也可以说出五个大字“如在小河边”因为脚都是湿的,不知道这个评语会不会超过Y老师的厕所门口吃水泥评语,成为斗茶赛史上最佳茶评。

但是这样的表达方式除了装装B,在现场收获几个小迷弟以外,无论是认知,记忆还是分享,都对你认识茶,了解茶毫无帮助,毕竟白云这东西靠不住,每天都在变。

第三种则是生活家的日常聊法

还有一种聊法介于科学表达和玄幻表达之间,用你认知的事物去学习未知的世界。换成接地气的说法就是接地气的表达。这种表达方式适合每一个喝茶的人,既有食物感觉上的基本共通性苦、甜、酸、辛,也可以依据人的食物信息库在茶汤中找到熟知兰花香、栀子花香、奶油香等,尽管在这个点会出现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情况。

但是这个时候,其实勇敢的说出你自己最接地气的感受,用一泡茶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努力多认识几个哈姆雷特,既可以看到这种信息的差别,又可以增加喝茶感知的信息数据。

大家也会因为想多认识几个哈姆雷特的坦诚,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个反作用力,举个小小的例子,有一部分人是因为兰花香而认识了这泡茶,有些人是因为这泡茶知道了兰花香,有发现已知的一面,也会有发现未知的一面。

而且即使是已知的也会触发未知的一个层面,这一点会建立在两种方式上的碰撞,比如当你用接地气的方式说“这很像粽叶”,对方会回答说“对,这是丛味”。你再用接地气的方式说“有点松针的味道”,对方回答说“嗯 有山场的原因”......

看看!这种碰撞是不是激起了知识的火花,直呼“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其实接触多了,我们会发现岩茶并不是没有标准,而是在标准之上,还有很多千姿百态的样子,比如,一泡工艺都到位的坑涧的老树肉桂和一泡高山的新丛肉桂,他们都符合特级的标准,但是不论你懂不懂茶,绝大部分人都能一口分辨出他们的区别。

在科学家的表达里,这是浓锐幽长的区别,而在生活家的标准里,这可能是鸡汤和松茸汤的差异,而不管哪一种方式主要都不是为了说出来更漂亮,都是为了更好理解以及了解这泡茶,希望我也能早日成长成一个“懂茶”的人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