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虽然不能再活五百年,但我开创的八旗鸟铳战术,大清快亡了还在用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李从嘉
字数:1552,阅读时间:约10分钟
康熙没有得到传说中的金丹,也没有转化成了吸血鬼等传奇生物,所以他“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也就是一个梦想,不幸的是他留下的八旗鸟铳战术却被用了200多年,大清快要完蛋时,这套战术还被八旗子弟们当做宝。
八旗军在松锦大战、山海关之战中就发现朝鲜鸟铳手很好使唤,在山海关之战中100名朝鲜鸟铳手伤亡了30多人,在和哥萨克的战斗中朝鲜鸟铳手也一度是火力输出重要力量。但朝鲜还真算不上满清的铁杆小弟,在三藩之乱中朝鲜甚至有别样心思,朝鲜的鸟铳手步兵也不适合大规模远距离作战,康熙把目光对准西北后,八旗军自己的鸟铳战术成了重中之重。
康熙创建八旗汉军鸟铳部队始于康熙二十二年,原先技战术就是让汉军鸟铳手学习步兵战术,但在康熙二十九年六月爆发的乌尔会河之战中清军吃了火器营机动速度慢的亏,被迫撤退(“厄鲁特分两翼阵而立,我军次 队继进。厄鲁特发鸟枪, 军退,前队兵及喀尔喀兵复进。喀尔喀畏其鸟枪 ,先却;诸部落兵力薄 ,亦退。厄鲁特增兵 ,从 山上绕 出我左右 ,我军不能进,遂敛兵归。是役 也,厄鲁特多火器,而我火器营未至,是以不得前进”)。随后爆发的乌兰布统战役中常年总管汉军火器营的佟国纲更是战死沙场,原因就是准噶尔人的赞巴拉克火枪射程超过清军火枪两到三倍,甚至可以灵活攻击清军的字母炮炮手(而贼用此大鸟枪,则击远更过于子母炮。况贼中之大鸟枪甚多,且行走便捷,是我子母炮击远轻便不及贼之大鸟枪),对清军有相当的技术优势。
八旗军为此专门进行了技术改良,在原有步兵射击基础上增加了马上发射火绳枪的战术。康熙改良的马上射击技术核心就是马上一枪又一箭,这一战术在康熙三十一年得到普及。它和准噶尔的战术截然不同,准噶尔人的战术倒是中规中矩,作战时让最强悍的士兵带着火绳枪机动,让次一级战士拿着弓箭下马射箭进行火力掩护,最后才让肉搏战士作战。
满清马上射击法要去士兵在马上连续完成再装填的动作,用“ 药砂”而不是弹丸射击;在完成马上火绳枪射击后,立刻更换武器用弓箭射击。这种战法是骑射的加强版,到乾隆年间变成了马上三枪、三箭甚至马上四枪、四箭。它要求使用者有强大的骑射技巧,康熙等人想要八旗军迅速接近敌人,然后在马背上进行多次射击,如果马上填装子弹困难,可以立刻转换成骑射模式。这一战术有不错的作战效果,魏源就认为这是清军的技术优势,“天朝骑射之利, 向虽闻之;至于发必命中,层 甲洞穿 ,马上三枪连发,五矢左右迭射 ,离马及地,腾上复驰,虽厄鲁特兵亦不及,宜乎东殄 准噶尔,西服 哈萨克”。乾隆时期善于使用鸟铳的朝鲜也认为这是清军的技术优势,外交官把这一情况反复提及。
这一技术也成了清朝的祖宗家法,到清军即将灭亡时八旗军还在反复练习,不过那时只能说“大人,时代变了”,康熙就算还活着也不能用这一战术扭转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