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佐臣丨东京见闻与联想
作者:王佐臣(上海)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与日益富强,近若干年来,曾先后陆陆续续去了不少海外国家与地区,游览过从前只能在书本上接触的名山大川,分享了千奇百态异域风土人情,所到之处,尽管五味杂陈,但也自觉收获颇丰。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评判那些所见所闻,平心而论,相对欣赏日本,钦佩邻邦卓越软实力,以及国民意识的整体高度。简言之,比较喜欢日本生活模式,赞美东京既现代又不失古韵之涵盖。
不惊叹,那东京护城河对岸那飞檐重阁,白墙黑瓦似一溜烟的皇宫,因为它远不及我北京紫禁城宏伟,气派。虽然曾有幸於三.四月,目睹樱花盛况,并先后拜访过上野公园、新宿御苑,千鸟之渊、隅田公园,随赏樱人群。附风雅,凑热闹。是啊!樱花固然艳丽与雅致,可心里总联想上海南汇桃花林,此时正值绽放季节,那桃花要比樱花更红。更艳,朵儿更媚,更娇,如火如荼一眼看不到头的花海哟,才叫人大呼过瘾,叹为叹止!尽管如此:并不妨碍我喜欢东京这座城池。下面就与大家谈谈为何对东京情有独钟的渊源吧。记得初次出发前夜,一想到即将光临世界四大城市之一东京,心情极为复杂,忐忑。来之前特地做了些功课,了解东京原是个小渔村,名叫千代田。1192年有个叫江户的封建主,在此筑建城堡,从此便叫江户了。后几经更迭,直到德川家康将军将它改为幕府后,江戸才一跃而为日本政治中心。好了,恕不再背诵那段历史典故。当时就只想尽快将象征日本的富士山踩于脚下,然后独悠悠漫步银座,秋叶源街头,拥抱想像中的现代与时尚,领略二十一世纪浅草,金阁淡淡的江户扶桑气息,成全与满足旅行者的猎奇之心。一下飞机,在东京工作的胞弟,早已迎候在侧。一番相逢激动之后,便引领我们拉开了日本之游序幕。俊臣弟家住在菊台,需换乘当地《京王线》地铁,历经数十站方可抵达。走出机场,他引我们领进入了东京神奇的地铁世界,一路上感觉的确与上海地铁许多不同之处,首先是地铁沿途,有多个站台与不同方向的轨道交叉与并行,大大方便了川流不息人群选择方向与换乘,其次,沿途各站台上,都有醒目滚动视屏提示,告知旅客各车次与下趟列车是否为大站车,慢车,还是区间车?以及列车抵达的精确时间,等等。另外,每个站台上皆设有零售亭,休息室,从而照顾不同的行人需求。就这样,我被这眼前,周到又细致的便民事项,人性化的设计及服务水准所震撼,所折服。这些是我在国内与其它地方从未见过,也闻所未闻。于是东京在脑中第一印象,不可否认,打了个满分。
以前认为:奥地利维也纳,气候适宜环境优美,称得上梦中花园。附加欧洲腹地交通环境便利,与民族古典音乐气氛浓厚心旷神怡。也曾感觉澳大利亚墨尔本,那里水天相连,碧海金滩的沿岸奇花异草,无垠田园风光格外别致,蓝天白云之下,择一庭院,三二好友细细品味咖啡、美酒,身心惬意的犹如飞翔七重天外。总想先前这些所到之处,才是人间数一数二的旅游胜地,乃是适合人类居住的绝佳好去处。自打后来去过日本大阪、奈良、京都、长崎与东京之后,原本观念就变了。那些地方自然风光虽然好,但人性化服务远远不及日本。回忆自己在日本各地与东京的那段日子里,似乎好感日长夜增,而且爱意越来越浓。无论是邂逅繁华的新宿,池袋,浅草,涩谷,还是流连于郊区菊台,八王子等地,我几乎没瞧见警察的身影,说明治安出奇的好。纵横各地大街小巷,怎么找不出一个垃圾桶,奇怪为何地面却异常洁净,甚至等同豪华酒店一般清爽。那马路上跑的大小车子,全是清一色日本国产车,佐证他们认可与支持自己国货的程度。日本人不分贵贱乘地铁上下班,办事为多数,开车则很少,道路宽畅通顺,自行车为当地人首选交通工具,彰显国民普遍的环保意识。起先我对东京人,把厕所题名为化妆间,纳闷,不解,后来去了一个又一个厕所之后,才知名符其实,毫不为过。那内面一个个都是配套高堂明镜,草纸,洗手液,新型电子厕具,冷暖气一应俱全,沒有丝毫异味。用完厕,你不妨镜前整理整理自己凌乱的头发和衣服,或补补淡妆,端正一下仪表仪容,倒是温馨之至也!在东京逗留的日子里,我看不到大人送小孩上学,看不到车厢里吃东西,看不到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看不到除人行道之外穿马路现像,更看不到乱吐痰投与乱扔烟头杂物之人,那讨厌的挿队,假货买卖在这里烟消云散,不见踪影。东京高楼大厦相对比较集中,而且并不比我们上海多或者新,但遍布百年以上民居和老店却比比皆是,就这样,东京现代化又混合着古老之韵,真是别有一番风味。那种给人一种割不断历史亲切感,与穿越时空之柔情,充满了怀旧与展望的氛围。真好!随处可见的自动洗衣柜动售货亭,自动洗澡亭,如雨后春笋扎根民居四周,方便生活,恰到好处。虽然去过其它国家与地方,也有不少学习与借鉴之处,但比起日本,比起东京,在人性化服务上,毕竟相距甚远,不可同日而语。日本人民很礼貌,也很好客,比起那些历史上反华的军国主义分子,和当代右翼政客截然不同。记得有一次在新宿转向迷路,向一位白发老太太打听,她不但耐心解释,而且还热情把送我到了目的地。这些暖心的事例,因篇幅有限,就不一一述说了。当然日本东京,我也看到了许多不尽人意阴暗一面,好多老人因得不到子女关顾,为排除孤寂,挤身於热闹地铁店铺旁长椅,打发人生剩余时光。还有经常听到一些扛不住社会压力,逃避生活节奏过快的人,卧轨自杀新闻报道。这些,也许是高度文明发展的后遗症,也许是资本主义一切朝钱看的制度,所造成的恶果,我想:这有待于今后社会的进步,去逐步弥合,解决。尽管如此,东京在我心中仍是座可爱的城池,鸟语花香。
本来与日本友人商定约好,相会於东京的奥运会,由于疫情阻碍,不能前往了。屈指算来告别东京,一晃又二年多了,甚是怀念。我期待疫情以后,中日人民多多相互往来,进一步增进彼此的互信与友谊,也期待我国能有效地汲取日本诸多的先进经验,把家乡建设的越来越美,更期待有生之年适当时候,再一次游览风情万种的东京。
文/王佐臣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王佐臣,笔名尘缘,1953年出生,上海籍,《中国当代作家联盟》签约作家,《国际汉语作家协会》理事,几十年来勤於笔耕,许多散文 诗歌散见于报刊杂志与网络平台。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