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文学·散文·牒庚文】我的师父冯纪强先生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136

我的师父冯纪强先生

原创/牒庚文

作者与师傅

我今年二十岁,在我的生命中,除了我的家人,还没有人能对我产生不凡的影响,但是有一个人例外,那便是我的师父冯纪强先生,虽然我们只相处了短暂的四年,但是他足以影响我的一生;尽管他已经离我而去,但是他的生命中仍有许多可资纪念之处,所以我想用微薄之力来写篇文章纪念他;纪念他的精湛的技法;纪念他的高尚的品格;纪念他的丰满的灵魂;纪念他的带着艺术气息的长发和他那压遍了故乡大川小道的三轮车。

作者师父作品

生命

我的师父冯纪强,1967年出生于陕西渭南临渭区,渭北著名民间艺人,画家、书法家、剪纸艺术家、诗人,擅长仕女画和篆书。2018年6月因骨癌医治无效在渭南去世。冯先生一出生就是小儿麻痹,医生告诉他父亲,这个孩子脑子和脚只能保一样,他父亲毫不犹豫决定保脑子,从此,冯先生一生都没有离开过拐杖。因为身有残疾不能上学,所以他的童年是在炕上度过的。他7岁的时候,有小孩拿了本连环画给他看,他深陷其中,从此爱上了画画。在他的少年时代,不知画了多少本连环画,后来连环画都画完了,就坐在门口,等放学后路过的小孩,给小孩画人像。除此之他还自学算账,那个年代煤油很贵,他晚上拿褥子堵住门缝,点灯学算账,怕被母亲发现,就往油灯里添水,后来被母亲发现了,被狠揍了一顿,后来不管谁家粜粮食,他只要在跟前一坐,脑子一转就能算出该多少钱,四邻里卖粮都找他去算账。

1984年,他考进了中国国画函授大学,在西安学习画画。校长得知他的情况,开学那天亲自在学校门口接他,在西安的那段时光,不论夏入三伏还是冬入三九,他都在公园里写生,饿了就吃半张面皮,渴了就喝自来水,靠着一股子渭北汉子所特有的劲儿,他以优异的成绩从函授大学毕业。

回家以后,他没能做一个职业画家,为了糊口,他开过小卖部,养过猪,但是他从没有放弃过自己的理想,坚持画画。后来父亲去世,母亲卧病在床,侄儿绕膝,甚至为了家庭他放弃了追求自己的幸福,可是他从未想过放弃画画。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很少有人能为了自己热爱的一件事牺牲自己的爱情与未来,更不必说生命了,但是我的师父冯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老天爷可以拿走他的脚,但是拿不走他的梦想与坚持。他用生命教会我怎样去对待梦想,所以后来尽管被人骂得狗血喷头,我还是要坚持自己,敬畏生命。

作者师父作品

拜师

拜入冯先生门下,或许是命中注定吧!我的中学时代所有的心思都用在了那些大人们看起来乱七八糟的事上,压根没有好好学习。我小时候喜欢读历史,我妈常买那种带插画的书给我看,于是我渐渐地也喜欢上了画画。在看完书后,常常把书上的插画也画下来,只是画得并不入眼;后来上了高中,我硬缠着我妈交了五百块钱让我学素描,后来我妈就说,隔壁村有个人画画很厉害,问我愿不愿意和他学,我当然答应了,于是我妈托人打电话给冯先生,冯先生也答应了。

二零一四年腊月的一个周六,我妈带着五十块钱的礼品和我以及我临摹的半卷《清明上河图》去了冯先生家。我们去的时候,冯先生正坐在门口和四邻晒太阳拉家常,他个不高,有两袋面那么高,很清瘦,两个眼睛陷得很深但炯炯有神,脸上皱纹并不像六十岁老人那样堆成堆,而是不规则地散着,像起了皱不平整的白衬衫;留着一头稀松的长发,上身穿了一件带着毛边的皮衣,下身穿了一条紧身裤,脚上蹬了一双短靴,整个打扮有点异类。他见我们来了,赶紧招呼我们坐下。我妈寒喧过后就说明了来意,大意就是我儿子喜欢画画但是画得不好想请您指导指导云云,冯先生看了我的画和我的奖状,什么也没说就把我收下了,旁边的邻居起哄说让我磕头请茶,冯先生说:“新时代不兴这个,只要娃认可我,我就给娃教。”打这开始,我就学国画了,也开始了我和冯先生短暂的相处。

其实我早先见过冯先生很多次,他经常骑着三轮拉着粮食、饲料或者他的小侄子奔波在乡间的公路上,他以前养过猪,我家以前也养过猪,我妈就这么认识他的,大家都知道他是养猪的,鲜有人能知道他还会画画和毛笔字。

作者师父作品

学画

打拜完师以后,假期我每天都去他家画画,最开始他把自己年轻时的画拿出来让我临摹,待我画完后,再给我讲怎样画,然后我再画一遍,每天要画上四个小时,偶尔他觉得两遍都画不好,便要我再画一遍,到过了饭点我才回家。他是一个严格的老师,但是他一点也不凶,对我很温柔,尽管拜师那天我妈说了要是我画不好不听话该骂就骂该说就说,但是他从来没有骂过我说过我,偶尔他不满意了,就会用商量的口气跟我说:“耿哲,再画一遍你看咋样?”我知道自己是学艺的徒弟,所以他的提议和要求我从来没有反对过。到了饭点,他会叫我吃饭,但是我从来没有在他家吃过饭,每次都坚持画完,得到肯定之后我才回家吃饭。

冯先生的画技在我眼里是很高的,他参加过很多比赛,拿奖拿到手软。他的教法特别磨人,四年我只学了白描,根本没有上过色,由此可见他对绘画基础是十分重视的。他并不局限于实践教学,有时候还会讲很多的理论知识,说起画法、构图和立意,如数家珍,他说得再慢,我的笔头也跟不上。他常跟我说:“等你把底子练好,咱去外面写生。”但是那四年,就出去过一次。
那是15年一个夏天的中午,那时候我本来在西安集训画素描,因为我没钱交不起外出写生的车费所以回家待了一周。那时正值三伏天,冯先生开着三轮车拉着我冲向葡萄庄园,太阳射得人睁不开眼,那一中午,我就坐在车上画庄园的建筑物,汗如雨下,我完全忘记了汗水的还在耳根脸颊和脖子流淌,眼睛认认真真地在建筑和画纸上交互流动。画完以后我自己不满意,他也不满意,但是他可能是心疼我,怕我中暑,所以没有要求我再画一次,而是他边示范边讲,指出我的不足。这是我们唯一一次外出写生。

作者师父作品

学做人

那次写生,正值乡里集会,冯先生捎了好多东西。其实不光捎东西,平常大家有什么事也都会来找他帮忙,写对联、记账、画方子,村里的大事小情都离不开他。冯先生除了腿脚不好以外,几乎没有他不会的,能做裁缝,会给牲畜看病,我妈就是因为请他给我家的猪看病才认识他的。16年我要在学校主持活动没有西装,他送了我一身西装,还给我把裤子改了一番,这套西装我现在还留着。他常说的话是“雪中送碳君子少,锦上添花小人多。”这句话我很受用。

这些只是冯先生教给我的为人之道,他对母亲的三年卧床而侍才是他对我影响最大的尽孝之道。冯先生的母亲曾卧病在床整整三年,吃喝拉撒都在三尺土炕上,他为了照顾母亲,推掉了许多交流活动。他母亲声音特别微弱,只认得自己家人,我去学画那会,他母亲只要叫他一声,他便应声过去了,我特别奇怪他总是突然离开,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你奶叫我。”那个时候他自己身体也不好,可是为了照顾母亲,他从来没有耽误过老人一顿饭一片药。后来母亲去世出殡时,他被披上了红色被面,这是渭北风俗对孝子的最高赞赏。

冯先生的微信头像是他自己的剪纸,一只雄鹰垂首待飞,我不懂得这张剪纸的寓意,他说:“我现在有心想再干出一番事业,可是你奶这边离不了人,我现在就像这鹰,垂首待飞,等送走你奶,我就真正翱翔天空了。”可惜他母亲去世仅两年,冯先生刚展翅欲飞便陨落了。

陨落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母亲去世后,冯先生夜以继日,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最具代表性的是剪纸《四大美人》,国画《白居易》、《张仁愿》、《寇准》,现藏于渭北民俗文化博物馆。我上了大学以后,一直忙于读书和兼职挣学费,回家次数越来越少,跟他见面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从17年开始,他的腿就越来越疼,我每次打电话问他,他总说没事,让我好好读书别为他担心,18年年初,我妈打电话说冯先生截肢了,我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周末我回渭南去医院看他,他说没事截了肢就好了,人家给他安装一个假肢以后就不用拐杖了,这我才放下心来。

原本我以为等他恢复了就没事了,好几个月我也没有回家看过他,直到6月份我妈打电话来。

“耿哲,你伯不行了”

“啥?”

“你伯不行了,都拉回家了,磨时时呢”

“不可能,不是说截完肢就好了嘛?”

“骨癌晚期,救不下了”

当时我脑子一片空白,我从来都没有想过我最亲近的人离我而去,我蹲在地上缓了许久,立马掏出手机给他发微信,在那头得到和我妈同样的消息“你伯不行了”。我立刻订了回渭南的车票,请假回家。

那一天,云层遮住了阳光,阴沉沉的,笼罩了故乡的万亩葡萄,也笼罩了冯先生的三轮车奔波过的大川小道。我姐开着车拉着我和我妈到了冯先生家,从里院外院到门口的公路都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同我第一次一样,他家里有很多人,与第一次不同的是,这些人不是来拉家常的,而是与先生作最后的告别。先生的家人带我们进了他所在的房间。先生已经奄奄一息,原先的长发已被剃掉,眼睛耷拉着一闪一闪,再也没有往日的光,整个人瘦成了骨架横放在竹床上,盖着一张薄毯,脸色腊黄。我妈进门就说:“强娃哥,娃回来看你了。”他一看到我,就使劲想张嘴说话,可是怎么也说不出来。我妈这时接上说:“强娃哥,你不用说了,你躺好,娃知道你要说啥,他以后肯定好好学本事,把你这手艺传下去。”我还浸在这个气氛里发木,良久才说:“伯,你放心,我肯定好好学习,好好画画。”我妈拉了拉我说:“咱回吧!你伯看见你总想给你说话,你在这他歇不下。”“好好学习”,这是先生用尽全身力气留给我的最后一句话。

时至期末,正值考试,我第二天便回学校了,就在我走的那一天,先生咽了气。出殡那天我在考试,虽然没能送先生最后一程,但是能见他最后一面我知足了。

放假后,我特别想去看看先生的墓地,但是我不敢去,我怕我自己受不了。我到现在也接受不了,他是那么一个有才华,那么一个善良的人啊!一个刚刚展翅的雄鹰还没飞呢就被折了翅膀,老天爷哪怕再给他一年,让他给这个世上多留几幅作品,让他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每每想到这里我的热泪便奔涌而来。

冯先生去世后,家人整理遗物,他的侄子打电话问我想要什么,我说先生留下的画和字我一幅也不要,我只要先生生前用的印章,以后我每作一次画都要盖上它,我得让先生看到我的成长,就像从前我每画一遍都要他检查一样。

人的一生当中会遇到许多人,经历许多事,走过许多条路,听许多节课。对我来说,遇到冯纪强先生,和他相处的四年时光,和他走过的大川小道,听他讲的国画课,都是我这一生最最宝贵的财富。

老骥伏枥二十载,

垂首展翅欲高飞。

耐何苍皇未允公,

来生再做吴道子。

冯纪强先生千故,弟子叩首泣告。

2019.03.27

作者简介

牒庚文,笔名星期三,1999年生人,陕西渭南人,现就读于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文学院,擅长乡土文学,主攻微小说,曾获第八届全国中小学作文大赛中学组二等奖、龙少年文学奖三等奖。代表作品有《虎娃》、《我不是农民》等。

总编:夏春晓

副总编:邢根民

顾问:马行健  张仕德

主编:李跃峰

编辑:张爱玲  高华丽

主办单位:大荔县作家协会

投稿邮箱:879101005@qq.com

备注: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

杨坚故里,美丽大荔。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

(0)

相关推荐

  • 茶言闲语 || 和陌生人说话

    同病房的舞阳来的晓娜,和我是一样的角色,同为陪护患病的母亲.她和我不闲聊,我是听她母亲说的她们家的情况.她母亲也询问我,我不太想和她多絮叨. 晓娜说她母亲:你是来治病的,就安心输液睡眠休养,你老是跟人 ...

  • 大荔马拉松冠军遇到了麻烦事

    大荔马拉松冠军遇到了麻烦事 由于人地生疏,语言不通,马拉松冠军遇到了麻烦--. 还好,遇到了苏村人一一一英语老师王成. 今天大荔第二届国际马拉松的男子组冠军,舞台奖金5000元,实际是一万元人民币.他 ...

  • 【大荔诗词】高华丽:写给2020

    写给2020 文/高华丽 2020刻骨铭心 倒计时数着321 新冠间隔春节团圆 全国人民万众一心 坚信党的领导 钟南山的名字响彻神州 白衣天使成了守护神 中国两个字好温暖 英雄的国度造就英雄的人物 致 ...

  • 【大荔文苑】李冬花:端午情浓粽飘香

    昔日的时候过端午节快乐时光已经离我很遥远了. 小时候过端午节,我母亲给我耳朵.鼻子下面擦擦熊黄,怕夏天睡觉了耳朵.鼻子上爬小虫子.母亲给我过节把头发梳的光光的,从家里的后院给我采下一个盛开的红石榴花, ...

  • 大荔小作家|温普超:春秋至圣 育化古今

    春秋至圣  育化古今 文/温普超 "泱泱华夏数千年,贤德圣育永传延."我华夏自古至今以有上下五千年之久,礼乐制度亦是各个朝代贤者尊士所崇尚并学习的制度.礼乐制度虽是周朝所建立,但其 ...

  • 大荔羌白户军的藏书家白焕彩

    羌白户军的藏书家白焕彩 文/王凌琴 一 大荔县西的洛河岸边的羌白镇,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叫户军村.又叫北户军.户军村南傍着洛河老崖,北临洛河,座落在富饶的洛河滩上.老崖的坡上面是南户军,如今叫梁家坡.在 ...

  • 【大荔诗词】牒庚文:我想写一首诗

    我想写一首诗 文/牒庚文 我想在寂静的深夜里写一首诗 写给在皓月下为了生活而奔波的人儿们 祝他们早点回家,祝他们晚点上班. 我想在寂静的深夜里 为拉着行李箱踩着高跟鞋 疾步回家的乘务员写一首诗 城市的 ...

  • 【大荔文苑】牒庚文:我不是农民

    我不是农民 文/牒庚文 根生自从进城务工以后,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不是农民."每当他腋下夹着黑皮包从村口的大巴车上下来时,都要从上身最里层的兜里掏出半盒带着体温的,捂得热乎乎的 ...

  • 【大荔文苑】牒庚文:我和母亲的二十年

    我和母亲的二十年 文/牒庚文 1999年3月24日零晨,我出生在古老的渭北平原上一个平凡的农民家庭,我太爷叫陈保民,在民国时期做保长:我曾爷叫陈继明,早年从军后转业做教师,他们都是本地人人敬重的乡绅, ...

  • 【大荔文学·散文·王凌琴】漫说冯道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619 漫说冯道 文/王凌琴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特殊人物,他历经四朝十君,人称"官场不倒翁",竟然两次出任同州节度使.他是谁? 一 ...

  • 【大荔文学·散文·何冬侠】写文随想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078 写文随想 原创/何冬侠 说起写文章,我可能并不在行.一是自己很随性.二是没有灵感从不下笔.三是阅历有限,书读的少.可就是知道自己的毛病,却偏偏总拿 ...

  •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望哥和景文姐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157 望哥和景文姐 原创/高晓茜 左一为景文姐 昨天在家,老妈说起了村里的人和事,感觉颇有意义,便用简略小笔记了下来. 小时候的记忆里,总是望哥赶着牛车 ...

  • 【大荔文学·散文·柯小娟】梧桐花开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010 梧桐花开 原创/柯小娟 北方的梧桐树是再普通不过的树木了,也许大多数人已经司空见惯,觉得再平常不过了,而我于梧桐有着与常人不一样的感觉,源于我脑海 ...

  • 【大荔文学·散文·常盈】舐伤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011 舐伤 原创/常盈 曾几何时,我开始佩服一些动物的特殊本领--受伤后自己舔舔,伤口就愈合了. 人在生活中不可能不受伤.每个人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碰伤擦 ...

  • 【大荔文学·散文·孙宝玉】怀念我家门前的老洋槐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011 怀念我家门前的老洋槐 孙宝玉 别人写洋槐树是为了附庸风雅,而我写洋槐树是为了感恩报德.况我写的洋槐树还是我家门前一棵孤独的老洋槐树,没有什么风雅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