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围攻战:郑成功北伐征程中的尴尬谢幕 2024-07-29 08:46:48 作为现今的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始终因开发程度较低而难以吸引外界眼球。其原本的发展进程,也就更加容易为后世所自然忽略。但在某些特殊阶段,崇明也曾身处时代大潮的风口浪尖。发生在1659年的崇明围攻战,就是该岛为数不多的历史高光时刻。 最初的崇明沙州 浮现在唐朝时期早在公元7世纪,最初的崇明岛因长江口泥沙淤积而露出水面。但在当时还没有完整的大型岛屿框架,只是基于大片近海浅滩之上的几座沙州。因此,不仅没有任何常驻人口,连偶然造访的渔民都非常稀少。唯一的作用价值,就是为远方来的船舶充当路标。考虑到同时代的南通都还只是独立岛屿,原始崇明的无人问津也就显得情有可原。但到公元10世纪的杨吴政权建立,今日岛屿的西北部已出现固定村镇,可见由滚滚长江所带来的泥沙吞吐量是多么巨大。 北宋时代 黄河夺淮加速了崇明岛成型不过,崇明直到此时也依旧仅有小片的岛屿和更多分散沙州。在公元12世纪的黄河夺淮事件发生后,更多泥沙通过淮河水系与大运河注入长江,才直接加速了更多浅滩的堆高进程。于是,崇明一带的岛屿面积和数量都急速上涨,并且因盛产海盐而被宋朝当局重视。同时,群岛北侧的水道也由于聚集更多泥沙而不利于航行。从而迫使更多商船选择走南侧路线,再由当时的苏州河进入中世纪上海。类似的航运模式,也一直被后世给保留到近现代为止。 中世纪的崇明群岛 成为两宋的海盐产地期间,还有来自开封五大河的船名邵青,利用金兵南下的混乱而聚众起义。他们主要盘踞在当时的崇明沙州,并计划渡水占据北面的江阴。但在公元1131年的崇明沙之战中,被尚有余力的南宋官军击溃。但崇明作为沿海支点的价值,也在这次短暂的风波中被凸显出来。 宋元明三朝的崇明群岛变化到了明朝建立的14世纪,崇明已稳步进化为长江口的大型群岛。其中既包括规模较大的东沙岛和三沙岛,也有分布在它们周围的更多零星礁石和更大面积的浅滩。尽管从地理位置上看,这里距新王朝的都城南京不远,甚至能被接被划入最重要的南直隶省。但许多不服海禁策略的沿海居民,还是选择在这片群岛间挣扎求生。 明朝初年的崇明群岛地图明军自知无法完全荡平海疆,便采取两手抓的分化瓦解策略。不仅在至关重要的东沙建立县城和驻军,也经常雇佣或动员百姓充当民兵,并且因他们的凶悍作风而加以某种褒奖。但自持模式与陆上卫所完全类同的水寨,很快就因经费有限、人员逃亡和参与走私活动而大幅削弱。于是在近代早期的1501年,还爆发过土豪施天泰与纽东山的小规模叛乱。 明朝时代的崇明群岛 也是倭寇长期活动的区域当然,直到16世纪中期的倭寇时代来临,崇明的防务属性才真正获得重视。由于太平洋风浪的不断侵蚀,原有的水寨据点也逐步为倒灌的海水所摧毁。官军只能向北移步,并按照原来的样式再建营垒。同时借助财政倾斜和西洋火器东传,逐步提升原始的城防系统,继而扮演长江口的第一门户重任。兵力也扩编为1090人的守城分队、1103人的水兵、400土著民兵和60艘大小船只。 脱胎于海防水寨的明朝崇明县城1554年,来自浙东的大股倭寇尝试发起挑战。但因为只时行船走私的海盗,明显缺乏应付成熟营垒的攻坚能力。经过2天的苦战,才勉强突破城墙防御,却因之后的巷战损失太大而选择退走。当然,由于明军缺乏射程足够的大型火炮,驻军据点外的岛礁依然不受长期控制。大量走私海商依旧能在群岛时代的崇明进进出出,甚至到后来的万历和崇祯时代,都保持着随时群起围攻官军水寨的能力。 明朝官军和倭寇都为控制崇明而进行了漫长的边界战争公元17世纪,这种吏制帝国与民间私人武装的诡异平衡,还是为更大的外力所打破。当满清大军在1645年占领南京,就有大批逃亡的官吏和溃兵拒绝至崇明群岛,准备召集义军去反攻陪都。但因为缺乏启动资金与其他必要支持,并没能采取任何实质行动。反而在清军抵达时,因惧怕在嘉定搞过屠城的李成栋而宣布投降。清廷随即也认识到崇明的战略地位,始终以近2000左右人的兵力加以看守,用于应付任何南明系水上势力的反扑。 崇明在转投清朝阵营后 发挥了抵御南明反扑的重要作用后来的事实也的确证明,以舟山群岛为基地的明军水师过于羸弱,连这个小小的县城都没法攻破。反倒让顺治朝的满清愈发重视崇明,在岛上部署超过6000人的新募水师,配合留在吴淞的余下4000人成掎角之势。 郑成功的北伐前进线路图1657年,真正的城防能力考验由福建沿海杀到。长期以金门和厦门两岛为基地的郑成功,发动3000艘船只与号称200000人的部队北上,浩浩荡荡的开向长江中下游水域。此时,大部分明清驻军都缺乏重型火炮的缺陷被直接暴露出来。虽然崇明县城脱胎于海防水寨,又正好位于近岸航道的咽喉位置,却无法对距离稍远的船只构成威胁。基于形成快速突破的郑氏舰队,也对没什么经济价值的崇明懒得搭理。于是选择暂时绕过,直扑位于大运河沿线的镇江京口而去。 郑成功的精锐铁人军步兵等到郑家军在1659年困居南京城下,原来驻防在崇明的6个营水军便迅速从侧后方袭来。郑成功迫于无奈,只得叫停这场声势浩大的远征,将残部和所有战利品都打包装船撤离。他们在半路上再次路过崇明,便出于提振士气和泄愤需要而决定攻占县城。准备利用大部分驻军外调的时间窗口期,在离开长江流域前再最后劫掠一番。 清朝早期的水师 大都就是投诚过来的前明官军但清军方面也对其意图早有预判,提早将2个营的水师调回岛上驻防。他们虽没办法在水面上逼退敌舰,却依旧能利用砖石城墙进行顽强阻击。郑氏部队首先将购买自澳门的红衣大炮搬运上岛,继而又在重火力掩护下派人去填埋外侧的护城河。守军则只能依靠弗朗机级别的武器回击,尽可能对靠近城角的敌军实施杀伤。 南明军队从澳门购买的红衣大炮由于普通郑氏兵丁大都只配发弓箭,所以很难在近距离上占得优势,致使数次利用云梯发起的大规模进攻都以失败告终。最后虽对西北面的城墙造成巨大破坏,却是还在肉搏中被赶来增援的民兵驱逐出去。郑成功眼看自己要再度因攻坚不利而困守城下,只能再次下令全军上船后撤。这场崇明围攻战,也就成为其北伐征程中的尴尬谢幕。 看似庞大的郑家军 最后也没能拿下崇明县城此后,整个苏南的水军都因长江口战事消停而不断裁员。清廷为防止郑成功一类的海上势力威胁内河,转而斥巨资在吴淞口建立炮台,并将较为珍贵的红衣大炮都部署到那里。 今日的崇明岛 正逐步成为生态+农业的重要示范区 崇明本身则因泥沙的进一步淤积,彻底从群岛变成完整的大型岛屿。但由于武器限制所造成的防区覆盖面积不足,还是让朝廷无意继续在当地部署重兵。该岛也就在近现代的许多后续冲突中“独善其身”,直到21世纪才再度因经济原因而引得更多人瞩目。 赞 (0) 相关推荐 郑成功北伐南京:本可取得更大的战果,但一系列错误葬送好局 八旗铁骑赢得山海关大战后,兵锋一路平推,从华北一直推到南方,再往西北用兵.八旗铁骑一共有多少人?想一口吃个胖子,必然导致清军驻扎在各地的兵力不足. 尤其在南方,骑兵不善水战,更不适应南方的气候,让这里 ... 初期势如破竹让顺治帝产生迁都念头的郑成功北伐,为何最后会失败 文史经典碎读 每天10分钟,读透文史,看懂经典! 公众号 作者:杨上柳下 校正/编辑:莉莉丝 全 文 约 2600 字 阅 读 需 要 7 分钟 1644年,清军入关之后,随即开始了统一全国的步伐 ... 明朝末年,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的重要性有多高? 自从明成祖朱棣将国都北迁到北平,明朝的命运就变得微妙起来.这不仅因为北平的北方直接挨着蒙古大漠,还因为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的存在,对明朝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明朝的行政体系中,一般都由民政,军政和司法三 ...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 职业教育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前途广阔、大有可为。为激励广大中职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实践,成为品德高尚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 职业教育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前途广阔.大有可为.为激励广大中职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实践,成为品德高尚. ... 人物印,战汉玺印中的精髓! 古肖形印,亦称形肖印.生肖印.象形印或图案印.画印.封蜡印.封泥印等.这些有别于文字印的玺印反映的内容十分广泛,最常见的是虎.马.鹿.羊.熊.龙.兔.驼.鹊.鹭.鸡.鱼.龟等动物,还有一些描绘当时人们 ... 千姿百态,战汉玺印中的人物印! @篆刻微刻 古肖形印,亦称形肖印.生肖印.象形印或图案印.画印.封蜡印.封泥印等.这些有别于文字印的玺印反映的内容十分广泛,最常见的是虎.马.鹿.羊.熊.龙.兔.驼.鹊.鹭.鸡.鱼.龟等动物,还有一些 ... 《战狼2》中的少将原型,战区副司令员姜国平晋升中将,经历超燃 17年,军事题材电影<战狼2>火遍全国,自17年7月27日上映以来票房一路攀升,最终该片总票房达56.79亿人民币.除主演吴京外,还有一人获得了影迷的一致好评,他就是饰演海军编队少将指挥员 ... 炉石酒馆战棋扩展功能开发中,未来将玩到更多内容,你有好点子吗 大家好,我是清风!在这次的炉石传说推特问答环节中,Iksar关于酒馆战棋的一个回答吸引了我的注意,他表示设计团队正在开发更多更具拓展性的战棋功能,这意味着我们以后可能会玩到很多像暗月奖品这样的拓展内容 ... 看似声势浩大但却无疾而终的南明三入长江据崇明之战! 前言 公元1645年6月28日,随着坐镇南京的南明弘光政权为清军所灭,浙江余姚.会稽.鄞县等地的抗清义军与官吏为树立反清旗帜遂共同推举鲁王朱以海监国,这便是南明历史上著名的鲁王政权.鲁王的监国于江南 ... 李文全随拍:征程中的一个永恒瞬间,总会跟今天筋骨相连 李文全随拍:征程中的一个永恒瞬间,总会跟今天筋骨相连 【精华】战文山:梦中的苦菜花映山红 春天来了,关注我们吧!! 梦中的苦菜花映山红 作者|战文山 主编|若欣(Shuixianzi66) 在故乡三月的群山举目, 蔓延的春色萦绕着想思之苦, 春风踏着快乐的脚步在夕阳下散步. 金黄的苦菜花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