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凤:梅花咏赞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海内外作者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文坛园地,奉献给所有高尚灵魂。
文/鸿 凤
梅花属蔷薇科植物,落叶小乔木,树形优美,枝干苍劲。树皮呈古铜色或灰褐色,花开绽放,婀娜多姿,有红、粉、白、紫,清雅隽永。何逊《咏早梅》曰:“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梅宜于观赏,人们用以点缀园林,盆栽和制作树桩盆景。
我国是梅的原产地,在长江以南在秦岭、大巴山、岷山等地,还可见到野生树种。我国种植梅花的历史追溯到周代。据《西京杂记》记载:“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朱梅、胭脂梅。”
隋唐时,梅树种植更广。浙江天台山国清寺今存一株梅,据传是隋代的遗物,1400年,老树犹著新花。杭州孤山的梅花,在唐朝已名誉中外。白居易曾任杭州刺史,离任时作了《忆杭州梅花,因叙旧寄萧协律》:“三年闷闷在余杭,曾与梅花醉几场。伍相庙近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
宋人爱梅更甚,广为培植,陆游有165首咏梅诗,其中一首将成都写成了梅花之城:“当年走马锦江西,曾为梅花醉如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宋人喜高雅疏淡,因此借咏梅表现自己表趣的作品比比皆是。如林逋《霜天晓角》咏江梅、晏殊《瑞鹧鸪》咏红梅、欧阳修《蝶恋花》咏腊梅、晏几道《蝶恋花》咏千叶早梅等等。不少文人爱梅成癖,苏轼筑梅堂,张功甫植梅300株,王十朋和史达祖均以“梅溪”自号,范成大筑梅圃,刘翰撰辑诗集名《梅花字字香》、《梅花衲》,戴复古以梅花清香当饮佳酿,何应龙以观梅花倩影为睹丽人……
元明清三朝,爱梅风气固然不如宋,但也不乏梅痴。如元末王冕是一位画梅大师,他将其居室为“梅花屋”,自号梅花屋主、梅翁、梅叟,并著有《梅谱》一书。元朝刘因《观梅有感》、清朝汪中《梅花》等,也是咏梅佳作。在人们精心培植下,梅的品种不能增加。明代王象晋《群芳谱》记有18种,清代陈昊子《花镜》记有21种。
十六世纪,梅传到朝鲜,又传到日本,经繁衍,现有400多个品种。品种如此繁多,盛开时蔚然大观:“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作者简介
鸿凤,实名朱宏启,1965年1月7日生于吉林汪清,祖籍山东昌邑。中国人民大学近代史博士学位,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苏州大学客座教授。现任鸿凤历史文化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研究员。中国最有实力作家之一,已出版作品145部,7000万字。代表作《东北抗日联军》《东北义勇军》《中国共产党十大领袖》《中国共产党十大军事家》《大东北通史》《白子将军》《吴大澂传》《吴禄贞传》等,被誉为“中国当代传记作家第一人”。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