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艺平台】孔奇:全球艺术家编码【1837】作品珍赏【2000】(2021年02月06日)

【中艺平台】孔奇:全球艺术家编码1837】

更多有关孔奇作品雅赏结缘,请关注公众号“中艺平台”,搜索“孔奇”或“1837”

2015年3月15日,中国美术馆圣裔丹青孔奇绘画艺术展研讨会

邵大箴| 尚辉|薛永年|孙克|田黎明|张晓凌|王镛|邓福星|罗世平|李一|王志纯|徐恩存|孙志钧|郑工|丁宁|汪国新|彭利铭|孔奇等18位于圣裔丹青孔奇绘画艺术展雅聚及学术研讨摘录(2015年3月15日)

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名誉主任)

我大概七、八年前写篇文章,就是现在画册上这篇,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在严谨与自由之间》,当时看孔奇的中国画,画得既潇洒自由,又严谨造型,结合得很好。具有个性的独特创造,值得研究。孔奇在中央美院跟卢沉先生学画,卢沉最后十几年也在追求严谨,自由自在,他自由发挥,严谨是他原来的写实功力,他有时候恨自己掌握了学院的写实功力,他要丢掉这个功力,画得很自由,当时在学院教学上是一个亮点。

说到孔奇,有严谨的功力,写实功力很好,也画得很自由,这是当时突出的感受。4号展厅里的作品是最近画的,还有一些油画作品,过去看很少,还是感觉到孔奇很全面,他的造型本领和他的艺术修养全面,画得很自由。我看2号展厅里有一些画,其实他画的这些题材取的生活里的景象,大家是很熟悉的,他的画很多题材相同的,但是,看他的画却有不同的吸引力。这是他独特的处理方法——独特把握客观世界和自己的一些心领神会的东西。他的画最感动的地方,比如画《小憩》,前面都是空白虚白,那个构图很难,一般在1/3,2/3的地方画人物,他在1/2下面画一个女孩,构图本身就很吸引人,画得也很生动。生动性是他绘画很重要的特点。他和一般的人物画家不一样,他画得生动,他画的有一种特别的艺术性,很通俗,很能抓住人的神韵,这是很重要的特点。

他的油画很有意思,有时候也会将虚白用很多,和普通油画不一样,小幅油画,也是生活气息很浓。有人说,孔奇要更集中点题材,有油画,有水彩,有水墨。但是,要让孔奇这个人集中画某些东西,我在犹豫,他习惯于画这个,又画那个,他的性格和方法适合这种自由性表现。画家有严谨的写实功力,又有自由表现的心境和方法,也是我们绘画不可缺少的。他在湖北画家里是特殊的一位,在全国人物画画家里面,也是有成就的。因为现在画人物画的画家有种倾向,一种是保持50、60年代写实风格,一种是画一种新的文人画类型的人物画,或者一种吸收西方现代艺术画的人物画,这两种“度”怎么掌握很难,孔奇的位置正好在两者之间,有自己的体会和方法。我看这个展览受到很多启发,引起我很多思考。

中艺平台【全球艺术家编码0993】

 尚辉(中国美协理事、《美术》杂志执行主编)

邵先生作为我们的学术主持,谈到孔奇先生的作品是自由和严谨之间,谈到今天人物画创造的两种现象,一个比较严谨,还有一个文人画向现代性探索的。孔奇在两者之间,他是50年代出生的,多年在湖北,85年到中央美院,首先学习油画,得益于冯法祀和靳尚谊先生的指教,86年后主要在中国画系跟随卢沉先生和周思聪先生学习,刚才邵先生说,他的作品语言分析,很多受到卢沉先生的影响。

中艺平台【全球艺术家编码1808】

薛永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

我原来没有接触过孔奇先生,为了参加这个会,我昨天专门拜读他的画册,我谈几点感想。

第一,孔奇有坚实的造型基础。画的人体速写非常好,线面和人体的关系,线条的概括都很好;还有良好的色彩感觉,特别是画水墨画的时候,感觉表现得比较充分。自由的线条手段,他的线条手段不完全是我们讲的书法的,是很自由的。实验性的探索勇气,创造性的开拓胸怀,他的创作意识是非常自由的,没有羁绊,形式风格是自然随意。

第二,他的艺术包容很宽,跨度比较大,不满足于一个画种,是广泛的学习借鉴。活跃在国画和油画之间,人物为主,山水、花鸟也画。他的水墨画属于中西结合的,但是,在写实写意和现代之间,在笔法、笔触和肌理之间,在线条与体面之间,在水墨声韵和空间光色之间,女人体里有中西两种因素的相反相成,比别人跨度大。他继承了中国古代的写意传统,西方的写实传统,特别是20世纪中国画在变革中的传统,还有新时期初期,湖北新潮美术积极吸纳,对创新的探索。他的画还是有很强的精神性,看起来有新鲜感。他一张画琵琶的花鸟画题了别人诗,这首诗很像他的画“奇外无奇更出奇,奇奇正正总相宜。书中谁似杨风子,不恋人间骨肉皮。”别觉得画女人体是画骨、肉、皮,画的是一种精神,就像杨凝式在书法上的变法一样。

第三,他的艺术一方面关注于众生,感受鲜活生命,或者用写实的方式来表达他的人文关怀,或者浪漫的思想重构自然,自由自在地表达空间生命的感受。他的艺术有他们祖先孔老夫子代表的鲁文化的脚踏实地的仁厚,仁者之心,画农民工;又有生活在湖北地区的楚文化,天马行空的浪漫。精神是传统的两种,一种是入世,关注弱势人群,发觉平凡生活的美,体现的是悲悯的儒家精神;还一种是讴歌自然融为一体,体现生命活力和精神的逍遥,道家精神。所以,他把女人体叫自然空间,他的女人体构筑的是精神世界。但是,这种精神不限于传统,有来自西方现代的,解构现实,变形夸张,构筑精神空间中的生命风景,体现的是一种疏离柴米油盐,现实生活的秩序。

第四,他的艺术由写实到写意,具象到抽象,还没有彻底离开具象,是从传统到现在,但没有离开传统,是一种半抽象现代绘画,有水墨媒材的灵活流动,有平面构成的形式感,有色彩关系和水墨肌理的结合,他的女人体在展览里也有一些比较写实,逐渐的变形抽象,表现的多了。所以,他有本民族文化思想也借鉴西方东西。我理解他是想通过变形、夸张重组,从空间里的生命形象找到“真和美”结合的价值。在他看来“真善美”是一致的。当然,更是不与照相机争功,我们现在不少画家利用图像做画是不一样,充分体现画家的创造性。自己的视觉感受,再提炼加工。不是去当自然的奴隶,而是自己当创造世界的上帝,要创造一个艺术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精神启发的享受。他画的人是自然人,也就是他内心的真和美。

第五,他的山水比人物更接近中国传统,仍然画的第二自然,他心中山水是比较充满活力的,是很丰沛茂盛的,不是萧条的,是气足力厚的,笔墨汪洋恣肆,很善于用水,很自由随意,山水画的“逸韵”很含蓄浑成的,绝不刻意,整体感非常强,有内在东西。丘壑是善于变化的,不受任何笔墨程式的束缚。色彩浑厚,比较注意统调,而且,很讲留白,整体感很强,尤其是小幅,不论是泉水,还是云,留白很精道,是画眼。所谓“造化在手,气概成章”,但是,不空洞,有非常强的整体感,还有画龙点睛的细节,作品具体例子不举了。

第六,花鸟画主要是画果实、蔬果,与近代的大写意花鸟画家如齐白石等人有一定联系,这个花鸟画画的是和生活有联系的,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而且都用传统方式加以题跋,不是画女人体签个名加一个阿拉伯数字,都有题跋。这个题跋有的是奇思妙想,比如,画两个葫芦,有点像两个女人体,他有题跋“藏在深闺人未识”,认识了就当杨贵妃了。有的题跋似乎和画没有直接关系,好像带着荒诞,但细读也有意思。含义还是带有悯农情怀的。

还有,看到他有一段论述运笔运墨的过程,讲偶然性。这也是中国的写意精神和西方现代性的某些因素的结合。他说,这样有偶然才有画家自身表露,才能显现得淋漓尽致,才能创造心灵的激荡。郑板桥就讲,既讲“胸有成竹”又讲“胸无成竹”,画画时候是随着画随着升发,不仅意在法中,还意在法外。这样把个性、把潜在东西调动出来,他的经验很宝贵。

希望他的国画油画两方面都继续发展,带点写实因素的油画可以继续画,表现崇高神圣、生命中美好的东西可以画,画自然美,女人体,塑造心灵的风景也可以继续画。

我看孔奇展览,可以讨论在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前提下,怎么做好跨文化,贯古今,这方面他给我们提供了经验。再有,怎么样既关注社会人生又回归自然人生,也给我们启示。这就是我的一点体会。

中艺平台【全球艺术家编码0636】

尚辉(中国美协理事、《美术》杂志执行主编)

谢谢薛永年先生,做了充分准备,最后谈到从展览特别研讨会从弘扬中华文化角度怎么样进行跨文化研究,跨文化包括西方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等等,这样的个案探讨,更具有广泛的意义,非常感谢。

中艺平台【全球艺术家编码1808】

孙克(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孔奇先生的画我以前见过,对“车站女孩”那张画印象深刻。这次比较全面看了他的作品,像邵先生说的,他的艺术源泉很丰富,中央美院学过油画,跟卢沉、周思聪学国画,受湖北的老先生影响也很重,师承面宽。大自然的物像,大自然的体会很丰富,他接受能力很强,表现能力更强。对生活、对自然充满了感受,充满了感情,而且也是充满灵感的一个画家,很有才气。因为,我们都是学画画的,画了一辈子,看到孔奇能够早年在中央美院国画系学习,立竿见影获得很多成绩,很佩服,他的能力很强。比如,他的人物画,和卢沉他们学。卢沉想变革想改,卢沉的基本功非常扎实。50年代美院刚分系,基本功非常扎实,现实的东西想改,彻底改很难。卢沉也还是画出味道,笔墨非常好。孔奇这方面他学到了。

另外,他有一部分是搞现代抽象,都画得很好,画了很多水墨和带颜色的,也是一种探索。孔奇先生能够从东西方吸收营养,所以,他的人物画里,自由生动的感觉非常强,这方面画家很有才气。展览会上有他的油画,有水粉画。水粉、水彩都非常专业。水墨画、画册上有花鸟,也有山水,他的视野和心灵感受能力方面非常丰富,很好地抓住他感受到的东西,而且画出来相当高的水平,这很难得的。

另外,画家这几年普遍形成的状态:只画一种,画人物的只画一种,画山水只画山水。一个画家如果丰富一些,这真的是很有意义的事情。画人物不一定得有主题,有表现内容、方针、目的,画的画觉得好玩,审美觉得很美行不行?我兴趣所致就画几张山水,这也可以。当年,石涛画人物画、山水、兰竹也画得很有意思。今天,孔奇这方面很好,把这几个好的精神都吸收了。造型也不错,在造型不错基础上,搞现代的东西,也吸取现代水墨的东西。但是,他还很有韵味,格调很高。相当抽象的那部分也感觉到追求韵味,追求墨彩的感觉。搞现代艺术的人把颜色搞得很浓,好像怪怪的感觉,但是,孔奇这方面搞抽象东西,很和谐,也有许多现实的东西,这很难得。

他画人物更丰富更扎实,我觉得现代人物水墨画还可以再进一步发展。包括生活里的一些现象,他画的现代女性的作品,还有生活当中感受到的现象,用水墨画很好的表现出来。这也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值得我们思考。

中艺平台【全球艺术家编码1805】

田黎明(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邵先生,薛先生发言对我有启发。孔奇是86年到中央美院国画系学习,在卢沉画室,我那时候跟着卢先生做助教,当时我对孔奇的印象很深,他把湖北的楚文化艺术带到课堂上,那时候注重造型笔墨色彩关注学习。孔奇在中央美院学习期间,把卢沉先生对造型要求,体味和感觉体会的比较深。我们有将近十年没有见面,今天看到他这批作品很多没有见过,他的《自然之歌》,大幅的人体绘画,和《都市阳光》现代人的这种绘画给我下很深印象,这两幅作品基本代表了他这些年探索的成果。这里给我感觉对造型意味把握很难,这点邵先生给孔奇写的文章《自由与严谨之间》,他在严谨的造型中把握一个度,这个度是具象又非具象,画画人一般把这种度,比较难把握的感受。孔奇他的艺术感觉好在造型度的把握上能够自由的往来,我们看他的人体画人物造型,有一种味道,又不可能用一种言说,说得很透,这种味道有写实的,我们想看写实感觉,又有意象中我们想要的感觉,这两点他恰好把握在度上,孔奇在造型上是有突破的。尤其在《自然之歌》这幅大画当中,人体的这样群像非常难画,但是,他通过笔墨在自由和严谨之间,正好在这幅大画中充分体现了这两者的关系。但是,他用写意和西方造型学科一些理念。中国的美术院校这么多年来,培养了的学生造型感,也正是要求在这两种之间把握的。因为我们在美院受到卢沉先生影响,对造型一直做写实方面功课,孔奇在写实中,他一直在慢慢体会。用自己的天性慢慢接近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同时又受到西方当代艺术的影响。在二者间,孔奇有自己很深体会,也做出了很突出的学术成果。

第二,孔奇在色彩上有突破,而且,他的色彩感有一种很远古的感觉,有古代壁画的色彩感,体现他在画面里有一种厚度,厚度感是卢沉先生对学生要求的,在用线和造型和色彩都要强调“厚”。强调的文化里面是一个很宽泛性的,孔子说,厚德载物,中国传统文化对“厚”的理念强调为人、做事、做学问,在这个基础上体现,自然的升发在自己的笔墨当中,体现出笔墨的厚度。刚才薛先生谈的传统文化这种理念对于当代中国画家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孔奇在色彩上体会了“厚”,这种厚也是运用中国画山水的积墨方法,一层层的把色彩积起来,他在色彩上找到自己的一种艺术感觉和艺术语境,尤其那幅《都市阳光》,这么大的画,色彩关系找的丰富、细致、耐人寻味,他是中国画的色彩理念,有理念有概念的,并不是完全从现实入手,这点对于中国画色彩,也做了很深的体验和研究。

第三,孔奇在绘画上空间上找到了与自己心性契合点,这种空间就是如邵先生所说的“自由度”,中国的写意画特别强调“自由度”,这种“自由度”一定是“意”和“象”之间把握的自由,孔奇恰恰他的水墨没有进入到抽象,也不是纯具象,前面几位老师提到,在具象和抽象间找到自己把握的笔墨的度。中国的笔墨到后来,随着年龄增长,随着自己学识不断提高,对这笔墨自由度和要求越来越强,这种自由度在笔墨当中,一定是要强调材料美感和笔墨美感,加上心性所向往的美感,三者合一,才能在画面上控制住这种“度”的把握。我看到孔奇斗方的自然空间,还有人体系列,还有他去年画的一些色彩,属于画面结构的绘画,都往“自由度”贴近,始终没有脱离中国美学的理念,中国写意精神始终在他内心里沉淀,不断被体验,不断被自己的认知的提高,达到了天人合一的体验过程。在孔奇整体的中国绘画当中,是向着中国文化的美学理念和西方当代优秀文化意识找到了一个契合点,同时,在自己笔墨当中展现了一个当代人的审美要求。

刚才几位先生提到,他还可以在现实主义题材中扩宽,他在84年到94年用中国画的语境表现现实主义,按照当时的水平在当时是高水平的,因为体会很深。后来不断根据社会进程和文化认识的提升,他不断探索。他在现实主义当中,完全有基础有这个能力,可以开拓出更好题材。比如,画农民工油画,但是,我觉得是辅助他中国画方式,可以看他写实能力非常强。我希望孔奇在现实主义创作中,后面有大作品出现。

 中艺平台【全球艺术家编码0327】

张晓凌(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20多年前我和孔奇有过交往,今天看到这么多作品,百感交集。

首先,我特别喜欢他近期作品,刚才田黎明说的现实主义作品,我感觉就是过渡。作为中央美院学生,有个交待已经可以了。我感觉你的整个绘画是“渐修渐无”的过程,你的奋斗整个基本历程,可以涵盖为20世纪以来中国画家追求中国的历程,是历程的一个缩影。中国画艺术家是有非常好的学院功底,像田黎明老师当年画《碑林》。可以说,他现在的风格和《碑林》完全没有关系了,田黎明老师和孔奇都是活生生的例子。中国画的艺术家在笔墨追求上,一定从写实开始,而且,里面有政治和道德的标准。这是一个基本定率。但是,在他的年龄稍长点,阅历丰富点的时候,就会慢慢寻找从现实、从社会、从历史,回归到自己的内心,再从内心出发去寻找一种新的笔墨语言结构,孔奇探索的历程基本是走的一条大师之路

我们学这么多东西,怎么把它丢掉,我们丢掉的东西越多,越接近真理。中国的美院体制教学生的东西太多,我的意见全扔掉。“丢掉”是一个相对的说法,其实根本没办法扔掉,就是一个说法。要不然一个艺术家一生为了什么画画,为了这个体裁的社会价值画画,还是为了政治画画,显然都不是,等你晚年的时候,就会认为是为了自己画画,为自己的心性,为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对自己心中所寻求大道,在修这个东西,这个东西比现实主义高一个层面。

我喜欢孔奇2000年以后的画,是因为他悟到比原来更高更神圣的东西存在。我记得我看到梵高《疯人院》,是梵高晚年的作品,能让人感动到流泪,这并不是体裁给我们带来的东西,而是绘画自身给我们带来强大的感觉。我个人看法,孔奇应该在笔墨重构,笔墨再组合,笔墨现代性图式的再创造方面下功夫。这方面可能是你以后发展的主要方向。每个人不一样,当然,你愿意如田老师所说,在现实主义方面再下功夫,也挺好,现实主义也有很多优秀画家。但是,我根据你的发展脉络来看,我还是觉得你现在在水墨的现代形态上已经很有成就了,已经开拓出一种新的图式,其中还有一些西方当代艺术和抽象表现主义的痕迹,我觉得这可能是你破茧成蝶的重大机遇,如果做好了,你一定是大级别艺术家。孔奇年过60,已经不适合再画现实主义。我一贯反对,这个时候还不顿悟,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对孔奇的画有另外一个思考,是不是我们要创造一种水墨的新形态就非要经过写实主义的过程,非要继续坚持学院的过程,我觉得没有必要。为什么?破掉原来的学院的东西,写实的,包括综合的,中庸的东西,要破掉这些东西。你的优势是你在楚文化那种天马行空的浪漫主义当中,这些是别的地区所没有的。孔奇你身上流着圣人的血,有些东西是你天生就具备的,你要所示的是奇才,这样会更出彩。看梵高的,看黄宾虹的,我们一定会想到艺术最终是回归到你自己的生命之中,而不是身外之物。我希望你“渐修渐悟”,乃至于“顿悟”,是你到晚年的重要拐点,我希望你能在现代水墨形态上,再有所创造,这点是中国新水墨生机和前途,这个东西在任何国家都会受到欢迎,没有国界。

中艺平台【全球艺术家编码0597】

 尚辉(中国美协理事、《美术》杂志执行主编)

通过孔奇探讨了中国画发展的路线。

中艺平台【全球艺术家编码1808】

王 镛(《中华书画家》杂志社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资深研究员)

孔奇确实是一个绘画通才,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还有油画都画得很好,这是技术层面的。他的艺术给我们更多的启示是,他是一个有文化有格调的画家,至少是一个重视文化、追求格调的画家。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好的画家要有文化基础文化功底。他本人文化的基础比较全面,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基础,儒道佛三家思想都在他的艺术当中有所体现。儒家,“仁者爱人”包括农民工系列也体现人文关怀,这个题材还是有价值的,还可以继续创作。也可以用水墨画形式表现农民工题材,也不一定是完全写实,可以和你的女人体系列采用同样或类似表现手法表现。崇尚自然,一系列的自然空间,包括人体都是崇尚自然的本性。我看一个材料他信奉佛教,对佛教思想也有所吸收,特别他画西藏风景,对那个地方感受特别超脱特别空灵,可能和藏传佛教多少有关系,所以,他还计划去那里写生。儒家“仁者爱人”,道家的“崇尚自然”,佛教的“寂静超脱”,这些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都对他的艺术有所影响。

同时,他特别注重现代基础的培养和修炼,从早期到中央美院进修油画、后又考入国画系卢沉工作室,有扎实的写实能力,我们看到素描等等,还有他后来很多的人物画,都有很强的写实功力,这是现代的传统。还有西方艺术影响,因为他在湖北,而且他成长年代正好在85新潮时候,湖北武汉当时85新潮重阵,现代思潮相当活跃,而且,到中央美院跟随卢沉先生学画,卢沉先生恰恰是从写实到表现的一个开拓者。所以,我想孔奇把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作为他艺术创作的一个背景或者底色,所以,有了一种比较高雅或者纯正的格调,他一直追求格调。

他个人风格变化比较大。他的早期作品和后期作品,他的中国画作品和油画作品并不是非常统一,但是,都有一种比较纯正的格调。他有一个画展叫“大美唯朴”,我再补充一下“至真则纯”,正好对应。我想他追求这种艺术的高的格调,恰恰表现他自己的本性,自己的个性,心里深层的一种审美追求,要表现真。包括他的画室叫“载真堂”,基础都是为了表现真,表现自己的心理情感的真实服务的,表现自己个性服务的,这是最根本的东西。画现实主义题材也好,画现代水墨语言探索也好,这些目的都是外在的,最根本表现本真的生命,你的生命感受,生命冲动,你的个性精神,这是最根本的。如果能把自己的最深层的,对真善美的追求表现出来,不论采用写实的手法,还是表现手法,都是成功的。我想应该坚持对文化重视和对格调追求,现在我看你总体画感觉格调还是比较纯正,品味比较纯正,即使画女人体也不是艳俗的,是高雅的。可能和你全面文化修养直接有关。所以,我希望你能够在当代中国画领域继续探索,风格还不是最重要的,格调是最重要的。只要保持对高雅格调追求,风格自然会形成特别鲜明的个性。

 中艺平台【全球艺术家编码0294】

邓福星(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兼《中国画学刊》主编)

中国画家很多,但是像孔奇在油画、国画,传统的、现代的,这些画种之间,自然的题材、人体的题材中游走的不多。我想他的展览,除去一部分比较传统的油画和国画之外,占更大比重的是一种追求现代性的水墨、彩墨和人体作品。这些更引起我们关注,引起我们的兴趣,也是更代表他当前,代表他个人艺术风格的作品。这批作品刚才几位先生都谈到,他是有很强的对现代的一种艺术理念追求,正因为他游走这么多画种和品类的绘画品类之间,所以,不可能安分地专注于某一个,特别是传统的方向去画。这个决定了他一定要探索,一定在很多画之间,利用他有这个条件,追求他自己,表现他自己个人艺术理念风格。这些作品有比较强的表现性,像我们按国画说法是写意性,介于似与不似之间,抽象与具象之间。刚才谈到这个问题,有一些完全中国水墨或者彩墨画纯粹抽象的画家,大家看惯了,能够引起观众兴趣的比较少,因为,我有时候感觉像纯抽象作品,还是我们的国画材料,特别是中国人的欣赏观念、欣赏习惯是惹不起国画的,目前我有这个感觉。我赞成孔奇保持具象性,但是,我们开始解体或者变形具象性,怎么样能够组合在这种新的绘画理念作品当中?这是需要探索的。我们欣赏他的什么东西?孔奇的作品里面不是强调传统笔墨,不强调传统笔情墨趣。但是,他的整个造型基本素材,还是笔墨,他是一种比较新的水墨意识。

所以这方面,在这种绘画中探寻具象和抽象真正统一。我很欣赏里面方的人体的作品,有几幅,比如他把色彩当成画面的一个要素,不是用这个色彩来涂人体的某部位,就是完全做画面要素,使画面构成视觉上、构成上的一种平衡和变化,而且,有些强调色调,靠南面墙的强调色调,这些很有意思。因为,你毕竟是比较脱离传统的写意,而且是在和西方某些追求形式感的作品嫁接。所以,不能不考虑它的形式感,形式感是在形的构成上,特别在具象的变化上,不能让我们感觉,他怎么画面舒服,这个形要和画面构成要素,色彩成为画面构成要素。我看出来他的一系列作品当中,感觉很舒服,也比较成熟。我希望你朝着这个方向画下去,怎么把你已经具备的在多种绘画品类当中,积累的积淀用于你的这种绘画形式探索上,把你的力量集中到一口钻井上,再进一步探索。所以,怎么掌握更佳的度,可能值得思考。

中艺平台【全球艺术家编码1925】

罗世平(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我和孔奇是多年的朋友,在87年的时候,他在中央美院期间,给他写了文章,那时看他比较多的作品是山水画,前面虽然有一些人物画的,带有主体性创作的几张画的出现,后来比较多在山水画作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当时给我的一个印象,他的画是比较清新的。他长年在鄂南山区,并在文化馆工作过,因此他对于山山水水,自己家乡东西有亲和力,所以,在画里也表现出这样的情调,一种亲情在他的山水画里表现的比较多。

时隔20多年,通过这个展览看到他的画,感觉到有比较大的吃惊,吃惊他的变化很大,这里面体现了他对中国绘画和自己的绘画道路上持续的探索和思考,以便作为他的主要方向。他的山水画这次展出不多,但是,山水画远远和以前山水画不一样,大大提升了。原来小情小趣,转换表现大山大水过程中,他对于山水情怀的表现力,是有一个更大格局在里面,这是画中的一个变化。

另外一个变化,是他在中央美院学习期间,给他种下一颗很重要的种子,就是怎么样去思考自己的艺术发展的道路,能够从传统走向现代形态的变革,这当中找寻自己的定位目标,这可能是在他那个时候确定。在卢沉工作室学习,在他今天画中有比较重的影子。当时卢沉工作室在中央美院中国画教学中是领军的,是独树一帜的,这里很多受到社会多少有一些非议或者是观看,他到底做成什么样子。比如,他把设计理念当中“形式构成”的原则放到中国画的人物画表现自然对象当中去,是和传统的中国画意象造型的理念不太一样的。在他绘画当中体现比较充分的是那些自然空间,类似这样一些人体画,体现比较充分。这是构成在里面有很重要的份量。现代性的视觉语言和实验性的探索,在他目前绘画作品中是一大块,而且有新的体会,时间关系不展开说。比如,他在构成中除了借用线条平面感的表现以外,还有一部分作品在借用类似团块方式,在里面做构成的结构,在造型结构里面,他取用中国传统和西方这两个方面的营养,在做思考,做探索。

变化探索过程当中,注重笔墨特性的现代性表现,换句话说,是以大写意的笔法,或者是参用现代的“线团”这样一种方式,做光影和调性的东西,这是一个嫁接艺术表现这样的结构。和我们原来纯粹从中国画走出来的点线面,笔墨体系是不一样的。所以他借用两个方面构成今天的表现,呈现出来的面貌就不一样。这是值得肯定的。孔奇的展览,给我们在学术探讨空间上,尤其中国当代绘画表现方向,提出一个课题,西方绘画的表现当中到底有哪些可以和中国传统的笔墨表现能够很好的进行融合、嫁接,甚至造成一个新的表现体系,这是一个值得去探讨的课题。尤其是他在大量人体绘画当中光的应用,他用了很多的光,把光突出起来,用大写意笔法,很率性地在上面做光的表现。还不像田黎明用染的方式,印象派的光,孔奇是用色的方式,是用这样一种大写意的快捷方式,用颜色和用墨都有这样的表现,漏出光,包括田黎明比较欣赏的《都市阳光》这张大画,大画中光的效果,光和色的表现在里面构成一个调子,这样的表现和他学油画经历和对色彩钻研,对中国传统理论表现,我想是深有体会。能够驾驭这样多人物的大型绘画,很不容易,是个突破。

这样的能够以大写意的笔法入画,又把西方光影和调性融合在画里进行表现,这样的中国画是值得提倡和关注的,推出来的。但是,我希望今后孔奇要在这方面做更多努力,没有太多画家敢在这方面这么大胆做尝试的。

我们在美术史上所看到绘画能够进入美术史这样的记录,往往除了刚才题材,除了和时代相结合,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在表现生命形态时候的当代表现力,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当代的,在自己一辈子中没有和当代的审美形态提供一个新的图式出来,提供一个新的路出来,这样的画家写进美术史很困难。这是必备条件。因此,一个时代审美形态,在某画家身上体现出来,是很重要的标志。我希望我们的中国画家,如果在中国画传统,中国画向现代当代过渡当代演进过程中做出成绩,我希望孔奇在审美形态做出独特的贡献。

中艺平台【全球艺术家编码1927】

李一(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美术观察》杂志主编)

刚才先看第四展厅,感觉现代构成东西比较多,人体比较多。又到了第二展厅,这里面有很多传统的笔墨的样式,山水、花鸟、人物的探讨。这位先生是画路很宽的画家,看他的人生阅历比较丰富,当过兵,学过工业设计,现在又是专业画家。40多年来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而且,早年学书法学绘画,跟当地老画家学,又到中央美院学,不断求索,速写也不错。这位圣人之后,孔子的75代孙,他确实是有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变化的特点。

他也有不变的东西,我发现孔先生一贯在求真,他有个斋号叫“载真堂”,这个“真”,我想可能是孔先生40多年来一直在追求的,他在写真,写神,写生动之气,特别是写时代之真,写情感之真,语言之真,艺术家的真性情真笔墨这方面,是不断求索。从他身上我们也能够看到多年来,一个画家个人变化和时代变化放在一起。他的画有个特点,无论是现代构成,还是传统讲笔墨的,都画得比较大气,他还画得比较整。邵先生说,他的画非常生动,我也感觉这样,这个生动整体上给人一种感觉是气韵生动,孔先生的画都很生动,这是很可贵的。

提建议的话,我希望今年已经到65岁的孔先生,以后多画点山水,因为从前探索方面非常多非常宽,听罗世平先生讲,你在山水画方面下的功夫很大。这方面我想你在经过了跨文化阶段,经过学习了油画,学习人物、花鸟各个方面,各个画种以后,到了65岁希望你之后集中点,而且,你的山水画得很大气,这个笔墨很老道。因为你是孔门之后,我生在曲阜,也比较关注孔姓画家,因为当代孔姓画家有几位不错的,孔维克,孔紫,包括您,这些都是非常出色的孔姓画家,孔家在绘画方面还没有一个达到像孔尚任在文学方面成就的人,孔尚任代表一个时代,写出著名的《桃花扇》,这样的大家,还没有达到这个高度。希望孔先生以后,在这方面取得更大成就。

中艺平台【全球艺术家编码1815】

王志纯(北京画院资深研究员)

我和孔奇是特别好的朋友,我们有20多年交往,今天开幕的盛况和研讨会的盛况,真是为孔奇感到高兴。

孔奇是一个画路特别宽的画家,他能画水墨画人物画,能画山水画,能画花鸟。这次展览几幅花鸟,我觉得特别好,这次展览主要是人物画为主。孔奇的路子相当宽,邵先生说是自由与严谨之间,我看他的画有同感,表面写实,心是写意的,有一个写实的严谨的画面结构和面貌,但是,他画的办法理念是写意的,是表现的。他的画近乎于写实和写意之间,意和象之间。刚才罗世平说,是构成的表现,他的艺术是非常个性化的一种办法,找到一个自己独特的点,形成的这样一个非常独特的面貌。这个在当代画坛不多,真的钻进去研究的话,其实,形成这样一种面貌是非常独特,非常可贵的,他贡献给当代中国画坛就是这样一种非常独特的,非常有独特的格调、面貌、味道,这样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他有学院派背景,我们都是从学院出来,学院派画家能够回避严谨的造型,能够超越这种造型是很难达到的境界。我们平时画画深有体会,很难突破那个写实造型,往往画着画着开始模仿对方,很难在现实的形里获得一种自由和超越,但是,孔奇达到了,他的画非常轻松自由地流露出来,他几幅大型的画,看着挺写实的人物,众多的写实面貌人物,其实是从心里流露出来的,不是说,照着模特写生摆出来,还是一种心象,写实面貌的一种心象。他在写实和写意之间,在构成与表现之间,在表里当中找到一个特别独特的点,这个点是发自内心,这个非常可贵。

刚才罗世平先生谈的我非常赞同,当代的画家要在美术史的长河中留下来,一定是发自内心的东西,这种东西写实、写意、构成、表现要源于自己的情感,表现的是自己内在精神,就是好。

另外,孔奇的艺术实际内涵丰富,楚文化的元素,西方的元素,学院派东西加以非常好的调和,他的艺术面貌是很丰富,但是又很明确,他画很多题材都能够形成统一的个性的面貌,这在当代画坛中是非常突出的一位。

中艺平台【全球艺术家编码1930】

徐恩存(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孔奇先生和我也是老朋友,交往几十年了。这几十年当中我还是关注他的创作,他的作品新作都见过,我认真看过他从80年代开始的那些速写。

他有两个很重要的特点:第一,水墨画应该是在当代文化语境下,中西文化碰撞交融,合成的结晶,因为他这个年龄画家成长过程,是学院派的背景,同时中西文化大时代,冲撞,思想解放带来新活力。第二,他的作品特点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使他画面运动,有速度,而且,在运动和速度当中,带来现代美感魅力以及节奏韵律这样的特点。使他的画比较耐看,我们看到当代画家,是画人物画,但是,用笔用墨基本不讲究,不懂笔法,只是简单模仿某名家的作品。但孔奇不一样,他在认真探索水墨语言。孔奇八十年代在中央美院学习期间,他当时在卢沉先生的工作室和周思聪一起画人体,在很好的氛围中,形成了他的艺术出发点和起点,他的艺术天赋也非常高,一看到他的作品感觉到很震撼。这种不确定性和未完成性,作为一种艺术元素加以扩大,加以夸张,加以利用。作为一种绘画元素,使他的画面出现完全的意料不到的效果。我很欣赏他的作品不确定性和未完成性。在他笔下,不确定性和未完成性是中绘画重要元素,这种元素在中国绘画写意当中有所流露,但是,并没有被人注意。孔奇先生在经过处心积虑、呕心沥血的实践之后,把这两点做了很大的重点突破。所以,他的画面充满了一种美感,从他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人体,而是自然的和谐,因为他画的人体实际是在画自然,他的作品标题是《自然空间》,这个题意很到位。用线条分隔了空间,是一个空间为多空间的叠加,这样他的作品在单纯当中,我们看到是以小见大,小中见大。

所以,孔奇打开一扇新的艺术大门,这个大门要进一步完善,这个大门打开里面是全新领域,展现的是全新的艺术风景,需要他在65岁以后,65岁对于画家是成熟的年龄,我们对孔奇抱着很大希望,希望他再接再励取得更大成绩。

中艺平台【全球艺术家编码1804】

孙志钧(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前院长)

我和孔奇先生也是老朋友,今天来看展览,对画展成功表示祝贺。

画展看了以后,一个是感觉表现上的自由,一个就是孔奇具有创新精神。孔奇这种表现的自由体现他对于艺术,中国和西方现代和传统的,这种自由的转换和相互的融合,多方面的因素使他在艺术的表现力上和互相转换的探索上,有了他一定自由度,这样也使他的艺术有了很新的感觉。因为,他不拘泥于某一种艺术模式。所以,我感觉看了孔奇的展览,有一种过去我们的艺术上自由探索的精神,在他身上表现突出,反而觉得中国画状态缺乏这种精神。现在更多是一种模式重复。虽然说,是现实主义,但是,这种现实主义是很虚伪的现实主义。所以,我倒觉得应该在我们中国画发展里面提倡孔奇对艺术探索和艺术创新的精神。

中艺平台【全球艺术家编码1931】

 郑工(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

很高兴第一次看到孔奇先生画。刚才研讨会上听到大家对他画感觉非常贴切,用最多的字是“自由”,不做作。我看了展览以后给我一种很明确的印象,什么作为艺术家的天资,首先是学,学什么像什么,看什么能画出来。就是模仿力很强,超出常人,他绘画感觉特别好,天生的,其次是融会贯通。富有创造性,以自家的画,说天下的事,孔奇就是富有天资的画家,也是富有创造力的画家。这个展览不是能很全面的展现孔奇的绘画历程,但是几幅作品能够点出来。比如80和84两幅画,我和孔奇是同龄人,他可能比我年长几岁,那个画很显然带有那个时代流行样式,大家都这么画,画得很好,他画的风格多变,所以,我觉得他学什么像什么,画得很好,风格多变。再看94年的《南去的列车》,一下子出来了,再看履历表,86年在周思聪、卢沉的工作,这幅画整个风格和84年不一样,而且,一看到《南去的列车》一下子让我们自然的想起从70年代末周思聪《人民与总理》的笔墨风格标志。他开始变化,接下来我看了他一个小方块的山水,又不一样了。接下来99年到2000年,我认为他进入第二阶段,中间可能是94年代有一个过渡,这里看到的画不多,只有《南去的列车》,99年以后的画基本比较稳定,比如先从山水入手,2004年开始画了一批小方构图的女人体,笔墨一下子放开了,构成性的东西进来了,抽象的东西又进来了。这幅画的探索使我想到84年以后周思聪、卢沉他们做那批画,为什么86年跟卢沉先生学习,到94年时候这里是不是画家必须有一个消化,领悟和形成的过程,这个画有他们影子,但是还是有自己的心得,而且,可能从这幅画里找到自己的信心,最吻合的表现的一种东西,这个系列延续的时间非常长,一直到2014年,像《自然空间》系列,一直延续下来,没有太大的变化,尽管中间也穿插一些横幅的,长条的,甚至有一些返回的东西,但是这个系统他始终没有变。

看下来以后,我感觉他模仿力很强,创造性很强。在这样反反复复过程中,他始终在思考,思考的过程我看完以后,突然有一个特别的感触,我发现他的方构图,在画面里处理得特别得心应手,很奇怪,为什么在方构图里无论画什么随心所欲,难道这种形式中,他内在一种活力能够被极大的激发出来,构图的形式在他绘画当中,为什么有这么大作用?这点比如方构图在形式上的处理,但是,这种线条自由展开,那种写意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他把两点东西在这里结合,一个构成性的东西,一个是笔墨的关系,这两点在他画面上融合得很好,而且取得成功。

刚才在他画面上,在自由出进过程中,无论风格过程中,是不是始终保持自身一种感受,还有自身一种品格,风格是对人心性产生作用有两方面,一可以释放,一种可能约束。任何一种风格样式都有成果,这是我们要考虑的。

对一个比较喜欢到处闯荡的艺术家,自由表达艺术家,可以不拘一格,但有时候有所为有不为。我相信孔奇先生一定会成功。

中艺平台【全球艺术家编码1813】

丁宁(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画展主人名字是“奇”,所以不仅仅是家谱的谱系的“奇”,还有这个展览的“奇”,很有意思的。因为,很少能够看到一个画家在中国美术馆做展的时候,诚实到把所有的自己做的油画、国画、小品、主题创作什么都放上来。这是一个艺术家的态度,艺术家在这方面自由的,实力很足的情况下,没有忘记,他提供给批评家、观众一个观察剖析的机会。画如其人,这个画家是实在人。很多时候,我们感觉形式上的创新的东西,很多如果是从原来的写实的这派发展过来的话,往往会有非常重要价值,他的形式探索的针对性或者目标,会有非常明确的一些东西,不像写实一塌糊涂,上来搞形式,只能搞形式,如果,写实功底很好的画家做写实,除了认真还有价值。我看到这些小方形构图自然空间系列里,我一直在想,作为一个有实力画家,这样的探索仅仅是预实,他可能把尺度做大,自由度再加强,这是一个可以期待的艺术家的一种发展的状态。一个画家如果画死掉,只能画这个东西,这个画家前途不太明朗。一个画家可以尝试,在尝试中慢慢变化。我和李一感觉一样,先到第四展厅,立刻退出来,觉得自己走错了,明明国画为主的画家,怎么看到农民工,退出来,再想想问一下,就是这个展厅,我们又进去。这个画家取名为“奇”有点道理。

形式探索有两种,一种是微的形势还是大形式,我想到大都会博物馆做过一个马蒂斯的大型的回顾展,把他主要的探索精华做很好,很快做一个马蒂斯展览,做了大型剪纸的展览,那个剪纸很多人玩玩,其实不是,把剪纸做到20、30米,一个艺术家把尺度做到极致,一定让人刮目相看,希望有一个期待,艺术家才情,孔奇是有实力都是明摆着的,如果在创造上面,像邵先生说的对自由状态的发挥,我期待将来他会有更精彩的画作问世。

中艺平台【全球艺术家编码1840】

汪国新(湖北文史研究馆的)

我和孔奇先生都是湖北文史馆馆员、是老朋友,孔奇先生以他为人正,作画奇,在我们心目中留下美好印象。他的画我看过多次,在心目中充满很高的目标,很强的探索精神,这点是令我非常敬佩的。他的画里面没有商业化痕迹,没有俗的追求,他的画从他这个人,他的画他为什么这么自信,因为他有坚实的绘画基础,学院派的功底。他的人物画好,速写准确性,这是非常难得的,在美术学院有深厚的实力。我深深体会到,我84年在贺友直的工作室里受教育, 85新潮,我们那时刚刚转折,我们那个时候典型人物,典型环节,典型性格等等。那时候去掉情节,解构,美术就是审美。从他的画来说,充分感觉到审美的感觉,很多方形人体,轻于形,而重于色的感觉,不拘泥局部准确性,他的画,像在阳光下面树叶摇曳透在纸上,斑驳,非常美好的色彩,得到很好的韵律。现在我就希望孔奇先生在大家都认为好的方面继续探索。

心里要强大,眼界要宽阔。我最尊敬你的是,有大师标杆,有学生情怀,你的画没有边线,没有起点,永远在前进。

中艺平台【全球艺术家编码1505】

彭利铭(北京市文联副主席、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我和孔奇是多年的老朋友,他给我非常好的印象,他美术创作当中非常有激情,他这种激情在创作当中体现出对艺术的执着的追求的这种精神。十年磨一剑,我昨天看稿子的时候,他8年为了画一个题材,深入生活跑了数百建设工地,塑造农民工,我非常敬重。这种坚持就会有成果,这种坚持就是真正的深入,真正的去体会生活,这样才能升华出艺术创作的高水平。这点值得很多艺术家学习的。

另外,刚才主持人介绍说我搞书法,我再说一点,宿墨感觉非常好,不是让人感觉书法追求很怪异,很特别的感觉,但是,通过他的宿墨,能够真正区分墨分五色,中国笔墨的美感的品位,真正的纸和墨、水当中产生超自然超意识这种美,能够体现得非常好,这是一般画家办不到的,所以我想说这么几点。

中艺平台【全球艺术家编码2291】

 尚辉(中国美协理事、《美术》杂志执行主编)

我做两个补充,第一个刚才大家这么多对孔奇先生的艺术分析着重艺术语言,孔奇先生在表现人与自然这种关系上,始终用人体来表现这样一种艺术载体,这是我们中国画界,表现人物中完全用人物表示自己思想比较少的画家,而且,把表现是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自然与空间,这样一个系列几乎画到50余幅,这样的作品很显然有寓意的,我强调他的语言。这样一种寓意人是自然一部分,通过他的作品更多表现城市中人的人性的挤压,人性和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第二,他的作品笔墨如何造型结果,形式构成结合,我们谈到西方形式构成时候,谈得太笼统,孔奇先生不是简单拿了视觉形式,用平面构成画画,那样画他作品太简单,他吸收立体主义东西,把一个平面空间打碎,平面化的空间,还是一个空间,我们可以在孔奇先生作品里,比如画人体,中国画中人体一道线解决了,孔奇先生要破到这道线,空间关系如何把宿墨和色彩进行有机结合,是一种空间关系结合,这方面孔奇先生做到很多的功夫,做很多研究,而做得很好,他的作品更多体现这样的现代审美意味。

中艺平台【全球艺术家编码1808】

孔奇(圣裔丹青孔奇绘画艺术展主角)

非常谢谢今天的主持人,邵老师和尚辉先生,还有其他的美术理论家朋友。今天能在中国美术馆办这个展览是我一生的荣幸,我其实想说的很多,因为时间关系,不说了。因为绘画有一些东西也说不清楚,说得清楚,也不一定画得出来,有的画出来也说不清楚,这是我对艺术的感受。

每个画家应该按照自己的思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发展就可以了。谢谢老师们的鼓励,为我今后指出创作方向,今天还有许多朋友都想发言,因为时间关系,以后我们再交流。

中艺平台【全球艺术家编码1837】

2015年3月15日圣裔丹青孔奇绘画艺术展研讨会现场

【声明】除有特别标注外,本文(及/或插图、配乐、摄影及摄像作品)之著作权由赵梅阳所有。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任何刊物、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形式发表或发布。

[Statement] Except when specified, allrights of this article (including illustrations, soundtracks, photography andvideo works, etc) are reserved by the authors, Zhao Meiyang. No journal, media,website or individual is allowed to reproduce, link, repost or in any otherforms publish the work without permission.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