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十月阳春,温暖从容
似水若烟
微博官方认证情感博主
新浪十大草根文学名博
不在【闲来茶庐】喝茶看书
就与【一意旅行】行走拍摄
1
闲来茶庐
喝茶 读书 旅行 拍摄
一意旅行
在路上 云端里 喝茶看风景
《立冬》
左河水
北风往复几寒凉,疏木摇空半绿黄。
四面修堤防旱涝,万家晒物作冬藏。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
在晴朗无风之时,常会出现风和日丽、温暖舒适的十月“小阳春”天气。
北方已经进入初冬,但南方如果没有冷空气南下,气温还要将近三十摄氏度。
立冬,十月节。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水始冰。水面初凝,未至于坚也。地始冻。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立”是建立、开始的意思。
俗话说,“秋收冬藏”,也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季节,
立冬,在古代社会是“四时八节”之一,在民间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
潮汕地区十月十五有个“五谷母生”,与立冬相差只是几天。
关于这个节日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神农氏,一说是五谷之神。
传说神农氏是男的,因教人种五谷(古时指“稻、黍、稷、麦、菽”五种粮食作物,后延伸为粮食的代称),被评为五谷爷。
明明是“五谷爷”为何却被称为“五谷母”?而且民间还把观音大士称为观音娘,在潮汕更有一句“父是天,母是地,老婆玉皇上帝”的口头禅。其实呀,这里面还有一个“五谷爷告无状”的传说典故呢。
传说五谷爷被呼为五谷母,弄得他不尴不尬,心里不爽,于是乎,写了一纸状词呈诉观音菩萨,希望菩萨为其讨还公道。
观音看完状词后笑着说:“我这观音大士,不也被人称观音娘么?算啦,只要慈悲为怀,是男是女,又有何关系呢?”
五谷爷听后,心里仍不舒服,又上书给玉皇大帝,并把观音大士被称为观音娘娘也写上去。玉帝看后大笑:“卿所奏二例属实,然称男称女,于本人无损,也无伤大局,何必耿耿于怀?岂不闻潮汕人有句口头禅'父是天,母是地,老婆是玉上皇帝么!’朕都可当百姓的老婆,何况你等呢?!”
五谷爷一听,想想也是,只好点头谢恩下凡。从此“五谷爷告无状”也就成了一句俗语典故。
祭拜五谷母与别的祭拜时间不同,是在晚饭时间。祭拜的地点就是米缸,现在的米桶。因是五谷母的生日,要备上四样菜,甜豆腐,黄花鱼,粉丝鸡蛋猪骨汤(鸡蛋剥壳,但不能打破)还有芥蓝菜炒五花肉,主角是一锅刚出炉的热气腾腾的白米饭,垒成塔状,塔尖上还要撒上红糖。小时候,物质匮乏,这上面的白米饭加红糖,一直是我的“专利“,至于到底喜欢不喜欢吃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年只有一次这样的白米饭加红糖,全家只有一个人能享受这样的”待遇“,而对于家中唯一的孩子的我,自然是当仁不让了。
焚香礼拜时,用“五谷丰登,米粮充足”的祷祝语来答谢谷神。当然,还少不了潮汕特色“红粿桃”或者“鼠壳粿“但这一次粿桃还要做一种扁担状的“尖担粿”。馅是素的,有咸与甜两种。咸的便用黄豆蒸,然后碾成泥,加入少料的盐与胡椒粉包成馅。吃的时候用大鼎贴熟,再塞入潮汕特有的卤鹅汁凝结成块,借着粿的热气,让其慢慢融化,一口咬下去,香气爆棚。如果是用“鼠壳草“做成的“鼠壳粿“一般是用芋头蒸熟,同样碾成泥状加入糖黑芝麻做成芋泥,包成馅,软糯香甜,不沾牙,特别好吃。
每年农忙过后,农民闲下来喘了一口气,望着归仓的果实,想到应该向带给他们生活资料的先辈表达敬意和谢意。在中国的传说中,神农是向人类传播耕种的先圣,于是,潮汕人自然将他奉为神明来祭奉。
外地人在潮汕,最奇怪也最不解地便是,潮汕人的拜神节日特别多。除了祭拜中国传承下来的“四时八节”还有祖辈的忌日,每月的初一、十五“拜老爷”,初二、十六“拜地主爷”,每个月祭拜活动不少于四次,很多人会把潮汕的这些风俗看作迷信,其实就如潮人拜“五谷母”一样,就是一种感恩的文化心态。懂谦卑,知感恩,行孝道,顺自然。对万物谦卑,对所得知足感恩,对天地存一份敬畏心,这是潮汕人的信仰,也是潮人的处世之道,立世之本。
立冬后,就意味着冬季正式来临。
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
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立冬补冬,补嘴空”。
在南方,人们会吃些滋阴补阳的食物,用鸡鸭鱼肉和中药一起煮来增加药补的功效。
立冬,闽中俗称“交冬”,意为秋冬之交。立冬“补冬”,家家户户要熬制草根汤,将山白芷根、盐肤木根、山苍子根、地稔根等剁成片,下锅熬煮出浓浓的草根汤后,捞去根块,再加入鸡、鸭、兔肉或猪蹄、猪肚等熬制。有补肾、健胃、强腰膝的功能。
在潮汕地区,立冬要吃甘蔗。有“立冬食蔗齿不痛”的说法。
在北方则有吃水饺的风俗。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再说,秋收冬藏,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选择了“好吃不过饺子”。
立冬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立冬即事二首》
宋·仇远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瞧古人多豁达,冬天才刚刚来临,便已经开始遥想梅花香啦。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宋·钱时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立冬,诗人赏的是菊花,而我心心念念的却是枫叶银杏。我知道,江南皖南的红叶银杏开始进入最佳欣赏期。在此之前,一直在等待立冬的到来,随着日子的临近,一天天的秋风轻寒把枫叶染红让银杏金黄,我却反而惶恐般不敢去探知绚烂的秋色又浓了几分。
《立冬》
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古时的立冬,应该比今日寒冷吧,李白看似是因为墨笔冻结而偷懒,我猜他是抵制不了那寒炉上温着的美酒,便拿寒冷当个借口。寒意冻结得了笔墨,却冻结不了诗情,书房里微微的炭火是冬天最美的慰藉,否则怎么会在微醉中竟将一地月光当成了雪迹。大概李白也天初寒却又未曾有雪,而在心里充满了期待。
那时的立冬,李白对雪的期待把月色看做雪景,而我却因为至今依旧还未曾与一场雪相遇,而对冬天的到来有了希冀。到了初冬轻寒,就该懂得适时的收敛收藏,不再冲动,不必用力的逼迫自己,一定要完成未曾达到的目标。对往事释怀,放过自己,才能欣赏到那一地的月光白,一树的银杏黄,还有那满山遍野的红枫叶。哪怕,今生都没有遇见想要遇见的雪花,我也会把将来有可能的相遇当作是重逢。
天渐凉,是时候温一壶茶,燃一炉炭,
于微暖阳光里,清爽北风中,
就着回忆,品一盏光阴。
面向初冬,心存温暖;
十月阳春,温暖从容。
2019年11月5日星期二18时
点击在看
送你小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