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整体和永恒的角度来看待人生
昨日,有位读者留言:
如果我们只强调事物“有用”的一面,这就是线性思维,是工业化的思维,而忽略了生态性思维。说到无用论必须要提到老庄,老子说的无为,更多是对精英们提出无为就是为有为,而庄子引用,大树,瓢,与药,都是从无为到有为。说到有用和无用,就必须要提到康德所说的对美的概念的解释。什么是美?美就是无目的合目的性。这里是最讲究有用和无用的有机结合。举个例子,中国的古代山水画很多都采用留白式的,这个留白看似没用,实际上它却是有用的。所谓的无用留白,更多的是衬托有用的部分,所以无用和有用在这里是最好的交集。这就是美的概念。
我非常欣赏观点中无用与有用的转化以及美的解读。我们知道,强调“有用”未必是好事,强调“无用”未必是坏事。“有用”与“无用”皆源于我们对生命本身的看法。
《道德经》教会我的一种重要思维,就是以整体和永恒的角度来看待人生。
以宇宙的整体观来认识我们的人生,可以帮助我们深深去感悟我们只是茫茫宇宙中的沧海一粟。人类生活在一颗被称作地球的蓝色星球上,这颗蓝色星球是太阳系的九大行星,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众多恒星系中非常渺小的一员,而宇宙的浩瀚是我们根本无法想象的。地球上,人类的生命,作为一颗精子和一颗卵子的偶然结合,本身是一种幸运。是的,生命是值得庆祝的。同时,生命也是平等的。肤色是黄的生命体,肤色是黑的生命体,肤色是白的生命体,诞生的过程都是相同的。不同的地理条件,养育了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惯(文化)和交流习惯(语言)。然而,尽管习惯不同,人类对神秘自然的敬畏却是相同的,因此,人们创作了不同的神话故事,不同的神话故事体系形成了人类不同群体的信仰和价值观。人类自此有了文化群体的分别。有分别不代表我们需要以分别心来看待。以宇宙的整体观来认识我们的人生,可以帮助我们以更谦卑更敬畏的姿态面对自然,以更有同理心,以更包容的姿态面对其他文化群体。
拉长时间线,或者说超越时间的限制,以永恒的观点来看待人生,可以帮助我们更珍惜此刻的人生。遑论宇宙的历史,地球大约45亿岁了,而自人类第一个物种在地球上行走以来,距今已有200万年。此外,人类文明才开始于大约五千年前。 个人的一生有多长呢?尽管现代技术和医学可以使我们的寿命比人类以往更长寿,但我们是凡人,死亡是我们的归宿。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单程之旅。每个人只有一个人生,而这个人生是独特且不可重复的。无神论者不信死后的轮回,还是有神论者死后的轮回,也没有任何人可以像我一样过我的生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生命如此珍贵。以永恒的观念来看待我们的人生,有助于我们认识到人类的渺小、认知的边界,有助于我们摆脱个人情绪的困扰和过度的执着。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不代表我们以消极处世,不积极作为。正因为人生短暂,我们更要多读一些“有用之书与无用之书”,以无用之情怀创有用之事业,我们脚踏实地;正因为人类渺小,我们“不要哭,不要笑,要理解”,以达观和谦卑接受自己非造物主也非食物链顶端的掠食者不能为所欲为,我们仰望星空。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每天读一点《道德经》,虽然“道可道,非常道”,但个人认知有限,互通有无,以促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