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一个朋友阅读你的结论,并质问你:“那又怎样?!”InVisor小编可不是在开玩笑哦。如果你被卡住了,并且觉得自己的结论没有说什么新鲜或有趣的话,找一个朋友过来,然后每当你在结论中作出陈述时,请朋友说:“那又如何?”或“这句话让人感兴趣的点在哪里?”然后思考如何回答这些问题。模拟场景:你:我认为教育对道格拉斯很重要。朋友:那又怎样?你:嗯,这很重要,因为这是他感觉自己像一个自由和平等公民的关键。朋友:会有人对这个点感兴趣吗?你:当然!因为种植园主试图阻止奴隶接受教育,以便他们可以保持控制权。道格拉斯接受教育后就冲破了这种控制。当然,在这些问答的来回中你也可以感受到自己对自己的思路是否理直气壮,烂熟于心!2. 回到引言。这种策略就像带作者坐过山车,结论是要将读者带回原点,形成完整的逻辑闭环。例如,如果你从描述一个场景开始,你也可以以相同的场景作为结尾,当然,你一定要有把握能够引发读者新的理解。你也可以使用引言中出现过的关键字或与之相似的概念和意象提示读者回到引言部分。3. 综合论点。论文要点的简短摘要是要做的没错,但不要简单地重复论文中的内容。更好的做法是,向读者展示你的观点和你的论据是如何完美契合的。4. 提出行动方案,问题解决方案或问题以供进一步研究。这可以改变读者的思考过程,并帮助她将你的信息和想法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或者了解更广泛的含义。5. 指向更广泛的意义。例如,如果你的论文研究了格林斯伯勒静坐(Greensboro sit-ins)或民权运动中的其他事件,则可以指出其对整个民权运动的影响。有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风格的论文可以指出她对其他作家或后来的女权主义者的影响。PS:注意避开这些坑。1. 从过度使用的短语开始。例如in conclusion, in summary or in closing尽管这些短语可以在口语中使用,而且我们也习惯于使用它们,但它们在论文的结论中出现显得有点太陈腐了。2. 在结论中突然引入一个在论文主体没出现过的新想法。3. 把你的论点换一套话再说了一遍。4. 把本应在论文正文中出现的论据(引用,统计数据等)放到结论里。
三种无意义的结论
1. 福尔摩斯探案式结论。有时,某些“机智”的作者会在结论中第一次陈述论文。如果你不想在论文中过早地放出所有内容你可能就会这样做。这样做可是充满了戏剧性啊:让读者孤独地呆在黑暗中直到最后,然后用你的观点惊艳他!这就像夏洛克·福尔摩斯的谜一样。但是,读者不是来看探案故事的呀!他们希望看到你把主要论点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希望你以学术风格对你的主题进行分析性讨论。2. “China the Beautiful”/”I Am Woman”/”We Shall Overcome”式的结论。这种结论通常是用情感来吸引人的,但是尽管这种情感或许出自作者的内心,但在分析论文中,这种结论通常是不合时宜的。对于论文的主题,更复杂的评论而不是情感上的称赞将是更合适的。例子:Because of the efforts of fine Americans like Frederick Douglass, countless others have seen the shining beacon of light that is education. His example was a torch that lit the way for others. Frederick Douglass was truly an American hero.3. 杂糅的结论。这种结论包括作者发现的但无法整合到主要论文中的额外信息。你可能会发现放下研究和思考后发现的细节很难,但是小编告诉大家,在本来井井有条的论文结尾处添加随机事实和少量证据只会造成混乱。说实话,有经验的读者一眼就能看出来这种混乱,你此前在论文主体所做的努力不免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