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迷必须知道的京剧知识(60)杨宝森
杨宝森
杨宝森(1909~1958年),字钟秀,别号时斋,原籍安徽合肥,世居北京。在继承余派艺术的基础上,他根据本人倒仓后的嗓音条件,并结合多年的艺术实践,创出一种崭新的唱法,自成一家,世称“杨派”。
杨宝森的祖父杨桂云是与谭鑫培同时代的著名京剧演员,为“四喜班”的著名花旦。其长子孝亭,亦演花旦;次子孝方(毓麟),长于武生,兼工铜锤花脸。杨宝森系孝方的长子,叔伯兄杨宝忠(孝亭之子)后来成为著名琴师。杨宝森秀逸拔俗,温文尔雅,谦逊好学,肯于钻研,他的书法、绘画俱见功夫。因自幼喜爱京剧老生行当,未能依从祖父让他继学旦角之愿。杨宝森幼年师事裘桂仙开蒙学戏,练习毯子功,后拜鲍吉祥学老生,宗余叔岩派,10岁左右便“带艺搭班”,长期在俞振庭的斌庆社求艺并演出。
杨宝森青年时期变声期拖长,曾有较长时期未登舞台。在此期间,他仍然十分勤奋地坚持练功、吊嗓、练字、绘画、练琴,甚至傍晚散步时还边走边哼唱,一声一字地推敲,潜心研究余派的演唱技巧。杨宝森虽未正式拜在余叔岩门下,但一有机会便登门求教。他多方求师访友,拓宽学戏之路,力求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当其嗓音得到恢复而重登舞台时,他在唱、念及表演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长进。在30年代末,他与马连良、谭富英、奚啸伯一起并称为“四大须生”。
杨宝森的演唱颇具余派稳健含蓄、韵味醇厚的特点,在吐字、发声、行腔等方面的技巧,也体现了余派那种“刚柔相济”、“曲中有直”、“圆而不滑”、“平中见奇”的艺术特色。然而,在倒仓后其歌喉拙于立音,声音发出时爆发点位置偏低,且带沙哑之音,表现不出余派的脑后音,听来感觉宽厚有余而尖音不足,而且缺少清脆、刚亮之音。对此,杨宝森扬长避短,充分利用自己嗓音偏低、音域宽广、嗓子坚韧耐久、胸腔共鸣较好的长处,竭力调动鼻音,使声音听起来不觉干涩,并且其头腔的共鸣使用得当,泣音的运用也收到良好效果。他吐字坚实有力,实中有虚但不轻飘,使得每个字、每个音听起来都十分饱满、醇厚。他的高低音的变化幅度虽然不大,但是把抑扬、强弱虚实、大小等种种关系表现得错落有致、柔中见刚,其旋律与节奏舒展流杨,气口处理巧妙得当。
杨宝森的演唱注重从人物性格出发,在他的代表作中,人物的音乐形象和舞台形象都十分出色。如《伍子胥》中悲愤、落魄的伍员,《杨家将》中大义凛然的杨继业和正直机智的寇准。杨派的艺术成就与其文武场面上的密切配合是分不开的,杨派唱腔因有鼓师杭子和、琴师杨宝忠伴奏,唱、打、拉相得益彰,堪称“杨派三绝”。杨宝森是继余三胜、谭鑫培、余叔岩前三辈韵味派老生之后的第四辈韵味派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