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人体的经络(附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对应表)
★了解人体的经络
《黄帝内经》云:“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人体经络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我们都了解人体的经络吗?又当如何运用经络来诊断和治疗疾病呢?
一,学医不明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前贤讲:学医不明经络,开口动手便错,在我看来,诚然如此。经络非常重要,学习中医需要要精研经络。
为什么这样说呢?针灸之所以能治病,是因为针灸能调和经脉。经脉的作用非常大,可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经脉中流动着经气,能决定人的生死、病的轻重、有病能否治好、得病的原因等等。因此,学医者一定要掌握经脉,这是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不可不精通。
我认为,中医不仅要精通中药,更要熟悉经络,如此方是良医。观当世之中医,鲜有二者皆精通者。中医式微,庸医横行,大概与此亦有关系吧。精通经络不一定会针灸,但经络之理,与六经、十二经、奇经八脉皆有相关。明乎此,则辨证用方,胸中明了,左右逢源,少有滞碍。
再者,学习中医内科,一定要识经络。比如,若见发热、头痛、恶寒、项强、腰背痛诸症,不但当知其为太阳表症,还要知道其病变部位在足太阳膀胱经,是由于外邪干扰,导致膀胱经气血失和。若能识得经络,有助于提高辨证的准确度,并能知取何穴,达到针药结合,提高疗效的效果。明白经络,还有助于深入阐发医理。
我把经络放在中医的很重要的层面上去认识,离开经络去谈中医,肯定是不完整的。那么,应该如何学习经络呢?
我的观点如下:一定要强记十二经脉循行,最好是背诵《灵枢》经脉篇的原文。我要求我的弟子们每个人都能完整地背诵经脉原文,以作为临床的基础。想学习针灸或想提高临床水平的朋友不妨先从背诵经络循行开始,如此不但可以进段针灸临床,更可以奠定学习中医的基础。
二,经络的诊断与治疗作用
我们都知道,经络上有穴位,经与穴都可以治病。其实,十二经循行路线不仅有治疗作用,亦可作诊断之用。每条经络都内联脏腑,因此,经络与穴位也都有相关脏腑的诊断与治疗作用。以下且试举足三阴与三阳经为例加以说明。
先看足三阴经。比如,足少阴肾经原穴太溪穴,这是一个重要的肾虚诊断部位。太溪的位置靠近足内踝,以凹陷低深为健康。与内踝相对,脾经走内踝,肾经走内踝之后,脾为土为艮卦,肾为水为坎卦。此处山高水低,即是土气健旺、水湿不泛。若太溪浮肿高凸,意味着土虚不能制水,而水湿泛滥。
再如,足太阴脾经之三阴交穴可作为脾虚的诊断部位。脾为太阴湿土,得脾阳而能健运。若脾虚,则土不胜湿而阴浊泛滥,表现在三阴交处,即见局部漫肿虚浮。有些肥胖病人肚腹至大腿向下虚胖,但至三阴交之下即不再显胖,这即是脾虚性肥胖的特点。凡脾经病变此穴多有压痛,妇女最为常见。虚则补之,此穴可针可灸。
且如,足厥阴肝经原穴太冲为重要的疏肝理气穴位,亦是肝经诊断要穴。健康人此穴略有凹陷,按压有弹性,肝虚之人则此穴明显凸起,按之松软,缺乏弹性。且凡肝经病变多有太冲穴压痛,是为诊断穴,亦属治疗点。压痛之处即是针刺之处。临床每见急性腰痛病人在此穴有压痛,刺之可立效。
再者,足厥阴肝经循行大腿内侧部位,此处亦为重要的肝经病变诊断区。循肝经按压整个大腿内侧面,若有压痛,或者是指下砂粒感,或者紧绷感,即是肝经有问题的反应。肝主疏泄,主藏血,凡肝经疏泄或者藏血功能出现异常,此处多可找到病变反应。况且,肝经的正经有大包、足五里穴,而董氏奇穴亦有上三黄,都位于此区域内,也都可根据临床需要而选择取用,就我的临床经验,效果都满意。
再看足三阳经。比如,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于外踝之后,是处有昆仑穴。胆经走外踝,胆主骨,属木,木旺则外踝高耸;膀胱属水,膀胱气化足则水湿下流而不上溢,则昆仑穴低陷不浮,是为健康。若昆仑虚浮,必是膀胱气化不利。
记得某日在奥地利临床工作时,我突然发现一位女病人其昆仑穴虚肿,即怀疑其膀胱有问题,问之果然。昆仑穴可灸可针,都可取效。且此穴还能疏泄膀胱经气机,治疗腰腿痛多效。
且如,足少阳胆经循行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是处有丘墟穴,临床时多见有足外踝前丘墟穴鼓起,严重者渐及绝骨穴,此为胆气不足,严重者会长年失眠,轻者会睡眠质量差,易惊醒,口苦,耳鸣等,我依此理论在临床上问诊,都很稳合。推之,若见此处肿胀,不管有无以上诸症,都可以考虑局部针刺。这是把诊断与治疗合而为一了。
足少阳胆经循行于大腿外侧,此处有风市、中渎诸穴,既有治疗作用,亦足资为胆经的诊断需要。胆属少阳,主筋。大腿外侧其筋最长,为胆所主。若胆气健旺,则其筋丰满,视之大腿外侧筋肉丰厚,按之弹性强,有韧度。若胆气不足,则筋亦不足,视之柔弱不显厚实,按之萎软无力。经常敲打大腿外侧可健旺胆经。
再如,足阳明胃经循行过小腿胫骨之前。此区属胃经所属,亦可诊断胃经病变。胃气足则小腿前肌肉隆起,色泽润滑而不晦。胃经主多气多血,若是气血不足则此区肌肉不显丰隆,若是土败水侵,则色泽偏于晦暗。若是胃经血瘀,则多见青筋暴起。仲景把胃与大小肠相联,合称为“胃家”,因此,临床上常可检查小腿胫骨前的阳明经以帮助诊断“胃家”的病变,甚是方便,且可与脉诊配合应用。
不但是十二正经可以诊断和治疗,孙络亦有此作用。
比如,有的人在两胁处能看到红色的小细血络,成片分布。这是足阳明、少阳与厥阴的经络不通,血瘀于皮下的反应。孙络既可用于诊断,亦可用为治疗点。可用细注射针头挑刺其血络,出血如豆大,多挑几处,再在局部拔罐,最初往往能出血盈罐。每周可治疗一次,数次后其出血渐少,血络亦渐消。我治过不少此类病人,随着血络的减少,其周身症状亦渐缓解。
再如,若体内有瘀血阻滞,其病症不一定表现在局部,可能会出现在远端。比如足阳明胃经小腿部位见青筋,病人可能会有头痛、失眠、头晕、精神障碍、心脏病、胃脘痛、膝痛、肩痛等等。医者需多观察病人的周身肌肤,查其血络,尽量刺去其血,对于改善体质,缓解症状都有助益。尤其是夏天刺血,既方便,又有实效。
三,天地经络与人身经络
中医把人放在天地之间去思考生命与健康,因此,中医治病要观天察地,重视天人相应。经络不但是人身上的气血运行通道,经络更应之于天地气机。经络在人身上有手足十二经,在天地之间,则有三阴三阳六经。
比如,中医所讲的手太阴肺经病,其实是天地间的太阴经生病了,应之于人体,则病在肺;再如,六经辨证的少阴病,从源头上讲是天地间的少阴君火失去平衡,导致人的少阴层面生病。
换个角度来看,2015年为乙未,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整年的湿寒之气偏重,在人则足太阴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应之,在这样的天地气机下,这两脏亦容易生病;2016年则为丙申,水运太过,少阳相火司天,表现出来的是水与火两个极端,应之于人则是足少阴肾经与手少阳三焦经,水火相激,这二经在2016年就容易生病。
——这些都是天地经络与人身经络的对应。学习经络,千万别机械地认定这只是人身上的几条气血通行的道路。诚然,经络只在生命体上存在,生命结束了,经络亦自然消失。但经络更是人与天地相应的产物,人有经络,天地亦有经络。如此看待并应用经络,就是活学活用了。
★附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对应表
每条经络有很多穴位,养生并不一定要你熟记各个穴位,只要顺应它的本性,有规律地作息就好了。比如子时夜深人静,这时你就该安然入睡;辰时阳光普照,此刻你就该按时吃饭;午时为阴阳相交之际,可以小睡一会儿以养阴。
人体的作息只有与天地阴阳相合,才能长寿。明明该睡觉的时候你却在娱乐,该工作时你却倒头大睡,人体阴阳就会失衡,疾病自然就会乘虚而入了。
足少阳胆经 子时(23点至凌晨1点) ----胆经旺
子时睡得足,黑眼圈不露。中医理论认为:“肝之余气,泄于明胆,聚而成精。”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汁有多清,脑就有多清。”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没有黑眼圈。反之,常于子时内不能入睡者,则气色青白,眼眶昏黑。同时因胆汁排毒代谢不良更容易生成胆结晶、胆结石。对于胆经来说,最关键的一段在大腿上,也就是从臀部到膝关节这一段——大腿外侧正中间的那条线。手握空拳从屁股往下顺着气血的流向(从上往下)缓慢拍打,直到膝关节处。拍打的力度要适中,自己觉得舒服即可,不要太轻也不宜过重。左右两侧的经络都要拍打,每侧每次至少5分钟。最好一直拍打到脚踝,再从内侧拍上来。
这个是关键,很多人拍胆经就是单纯的拍胆经,殊不知郁结最严重的是肝经,而肝经是胆经交接的下一条经络,所以我们得帮助肝经疏通。只有肝经疏通开了,胆经的道路才能真的畅通起来。对于喜欢刮痧的朋友就更简单了,用刮痧板的厚边,有时间就从胆经刮下去,肝经刮回来。“凡十一脏皆取于胆”,胆汁分泌正常,脾胃消化才正常。进行胆囊切除手术的人经常会有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症状。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最好不要将胆囊切除。
足阙阴肝经 丑时(凌晨1点至3点)----肝经旺
丑时不睡晚,脸上不长斑。中医理论认为:“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如果丑时不能入睡,肝脏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所以丑时前未能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怠慢而躁,易生肝病,脸色晦暗长斑。
养好肝血,拯救你的眼睛
方法一:按摩颈部 或者 刮项三带
手掌放在颈部,上下或左右来回搓动,大约3~5分钟,至有微热感为止这样可以起到促进颈部血液循环的功效。
方法二:推搓两胁法或者 肋隙刮
手按于腋下,肋骨间隙推搓至胸前。如此反复推搓30次。颈部血液循环正常,上升到头部的气血就会增多,而头部的供血又直接影响到眼睛。所以搓热颈部对改善眼底及整个大脑的供血都是有好处的。两胁为肝胆胰所居之处,经常推搓此处,可起到增强肝功能、养肝护肝的效果。
肝失疏泄,肝气就会像匹野马一样在体内横冲直撞;肝气横逆犯脾,脾失运化,我们就会感到腹胀;横逆犯胃,就会出现呃逆、吃不下东西,严重时甚至还会导致吐血。
看过三国的人肯定会对'诸葛亮三气周瑜'记忆犹新。周瑜大喊'既生瑜,何生亮'后便气得吐血而亡,就是因为怒伤肝而致气血损伤。所以,想要保护肝脏,一定要做到少生气。
俗话说女是水做的,其实女人是血养的,肝主藏血,女人以肝为本,远离妇科疾病,一定要养好肝。
手太阴肺经 寅时(凌晨3点至5点)-----肺经旺
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寅时肺经当令。此刻肺经最为活跃,也最易受伤。若遇内外邪侵袭,就会导致宣肃失常。肺失宣肃易引起咳嗽、气喘等症状。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此刻可刺激太渊穴,太渊为肺经原穴,有补肺气、强壮肺脏的效果,从而起到很好的理肺舒气效果。
手阳明大肠经 卯时(5点至早7点) ----大肠经旺
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一觉醒来,排便是对大肠经最好的照顾。
有的人天亮即习惯性肚脐痛,继而拉肚子,此称(天明泻),这是命门火衰造成大肠经不能提升而致腹泻,需补肾;若平时常感口干舌燥,而且失眠,多梦,眨眼,则为肝火旺,也常导致大肠病,引起便秘或热痢。所以,建议清早最好饮食清淡,甚至素食,较有助于大肠排泄。
商阳:食指指甲内侧,是大肠经的起始穴,所以它对于调节便秘很有效果,要用指甲掐它。
合谷:是人身体的一个很重要的强壮穴位,揉合谷穴台主要的作用就是止痛,最有效的就是止面部的痛,面部疼痛有三叉神经痛,面部拘挛这些问题,但是最有效的是治牙痛。右侧牙痛就要掐左侧的合谷穴,左侧牙痛要掐右侧合谷穴才会有效。如果想更加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最好同时掐一下耳垂贴近面颊的部位,是在同侧。
曲池:曲肘,在肘横纹的尽头处。这个穴比较深,不太容易揉到,你可以很深的掐一掐它,这个穴降血压,治皮肤病,通便。因为它是大肠经的合穴,合穴治脏腑,所以它是可以治疗腹部的疾患。经常揉一揉曲池穴,可以去除很多皮肤方面的疾病,还可以清洁大肠。是一个排毒的穴位。
足阳明胃经 辰时(早7点至上午9点)----胃经旺
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安。人在此时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也最好。早餐可安排温和养胃的食品如稀粥、麦片、包点等。过于燥热的食品容易引起胃火盛,出现嘴唇干裂、唇疮等问题。不吃早餐容易引起多种疾病,现在很多人胆囊出问题,最大原因,不是吃的过于油腻,而是长期不吃早餐。
另外一点要想容颜老的慢,胃经常常按。“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女人35一过,就开始走向衰老了,所以常按揉胃经,是抓住青春尾巴的方法之一!特种刮痧面部美容刮,为什么效果好,就是这个原因。天枢:肚脐旁开两寸,大拇指横着就是一寸,两个大拇指的位置就是二寸,胖点的人就向两边多弄点,瘦点的人可以往里多收一点。治疗大肠功能不好,腹泻便秘双向调节。有肠胃病尤其慢性结肠炎的人,天枢穴会很痛,有便秘的人也会很痛。特种刮痧的腹部五带刮,天元刮,这里都是重点。
腹部五带刮,腹部减肥是一绝
梁丘:膝盖上两寸最敏感的位置。点按治急性胃痛。当你非常疼痛的时候点按梁丘,梁丘会很敏感。但是老胃病点梁丘就没什么感觉,但稍微有一点酸胀。梁丘是胃经的郄穴,郄穴是治疗急性病的,急性问题要通过郄穴来治疗,还有胃经是经过乳房的,所以妇科的像急性乳腺炎,这样的问题也可以通过梁丘来治疗。
足三里:膝眼下三寸旁开一横指。是一个非常好的强壮穴,长寿穴。治疗慢性胃痛,增强免疫力,补益人体虚弱。也是一个胃肠的消气穴。足三里消的是肠胃之气,吃东西消化不良产生好多浊气,
丰隆:外踝尖上八寸旁开一指。注意不要找到胆经上了。穴位可以找的不对不准确,但是经络一定要找对了,这叫离穴不离经。去除高血脂,去痰湿。既可以化有形之痰,也可以化无形之痰,觉得喉咙有东西但吐也吐不出来,咽也咽不下去,像梅核气一样,它也能散掉。
足太阴脾经 已时(9点至11点) ----脾经旺
已时脾经旺,造血身体壮。“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液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
想知道自己的脾经通不通畅:第一就是看眼皮。如果平常眼睛很大,明亮有神,而现在眼皮却搭拉下来了,双眼看上去没精神,就说明你的脾虚了。这种情况在老年人中比较常见。第二就是观察自己的舌头。如果舌头颜色较淡,舌边出现齿痕,说明你的脾也很有可能出了问题。
有些人在第二天醒来后经常发现枕头上被口水弄湿了一大片,还有一些体弱的老年人,睡醒后或是说话时也经常会有口水流出,这很可能是脾向你发出'求救信号'了。
将一只脚的脚踝压在另一条大腿上,也就是架腿法。从足大趾内侧端的隐白穴,然后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再进入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4”字腿坐姿正好可以将脾经暴露出来,可用刮痧板做保健刮。减肥和治疗糖尿病的第一要务就是养好脾脏,肥胖和糖尿病应该是困扰现代人的两大难题,其实两者都与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有关。所以,深受肥胖及糖尿病困扰的患者,首先要做的就是养好自己的脾脏。
隐白:有很好的止血功效,大脚趾内侧,通常用艾灸的方法,没地买艾灸怎么办?可以用香烟来代替,找根香烟来灸一灸这儿,温灸一下,当烫了的时候赶紧挪开,不烫的时候再嘘一下,反复地这样灸一根烟,可以治疗鼻出血。治疗肺气不足,月经不调,崩漏,痛经。有止血的疗效。
太白:大脚趾往上贴着骨头揉,脾经的原穴。通过脾来补肺,健脾的功能相当于山药薏米粥。要经常揉。
公孙:用大姆指从太白穴往上捋,有个磕头。促进肠子蠕动,对治疗消化不良,肚胀效果非常明显于,减轻体重有效。沿小腿内侧揉脾经可治疗痛风。
血海:掌心扶着人的膝盖大拇指的位置,找一个敏感的痛点点按,可治疗出血症,血瘀症,贫血。缓解脾胃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