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小演说家到小小讲书者:我的思与行 | 附第三集讲书现场
上一次我们的演说家刚好满50期。也就在上一次演说家中,我们暂时结束了小小演说家,继而转入了小小讲书者。
在过去整整50期小小演说家中,我们完成了几个重要目标:
一是每一个孩子能够上台,这是我觉得最为重要的目标,既然是班级活动,我们的参与目标不是个别孩子,而是全班每一个孩子都要参与,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在每一个演讲中获得属于自己的成长,不管孩子上台讲什么,关键是孩子能够站上来,一旦站上来,后续的发言就会变得容易。
二是我们构建起了一套相对规范的流程。从演讲主题的布置,到家长的配合,再到现场的演讲,我们整整花了两年时间来打磨。探索标准化的流程,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因为流程可以不断被迁移,我再接班,流程一出,活动是可以立马组织的。
那么接下来由演说家转型到讲书者。我们又是做了哪些思考呢?
最佳的学习方式是讲给别人听。
以往班级孩子们的阅读输出方式很有限,可能是通过一些试卷检测的方式。那么现在通过口述一本书的大致意思,实际上是对于本书内容进行再一次加工,这个策略叫做细化,即用自己的语言再一次组织。需要孩子去口述一本书,孩子在阅读中就增加了一种责任感,不好好阅读,讲书是讲不出来的。从两次讲书现场来看,我就发现,深入阅读的孩子,一些细节都是讲得非常到位,甚至还可以说出一些科学知识的具体数据来。那么那些一览而过的,则是讲起来停停顿顿,甚至连大致意思都是偏离的。
讲书也是等同与我们的另外一个系列活动,那就是数学讲解团。只要要孩子去讲解一个题目,孩子才会深入去挖掘题目背后的内涵。
这样的学习责任感就可以把学习变成一种主动的方式。
整合班级活动,全力聚焦阅读。
这个我之前也说过。
我们现在一直在做的班级主题系列活动,主要有小小演说家、阅读打卡、厨房大作战。讲书活动实际上是阅读打卡与小小演说家给结合起来了。我们现在周末阅读打卡的项目是制作一本书的思维导图,那么现在这样一本书的思维导图就可以变成我们讲书活动的讲书底稿。在纲举目张的思维导图的帮助下,讲书会更加有逻辑。至少是保证了孩子是有话可讲的。
以上两点现在想到的,随着我们讲书活动的深入,我想还有更加有价值的思考。
现在讲书刚刚起步。
我们现在的大致安排是这样。一周我们安排视频讲书,家长帮助孩子完成一段讲书视频的录制,要求有一定场景布置,营造仪式感。讲书视频统一发到班级群,供大家相互学习。安排视频讲书主要是为了给孩子们更加多的练习时间。一周安排现场的讲书,人人上台,背景我提前做好,背景是一本书和一副思维导图。这样一周视频讲书一周现场讲书穿插起来。
讲书活动到现在我们已经做了三集。前天周日做了第三集,我放一些第三集的现场照片。
第三集好书推荐
第三集讲书现场
摄影:陈江尚政
Sweet Memories
Sweet Memories
Sweet Memories
Sweet Memories
Sweet Mem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