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百年文化发展史

2010年年初,美国方言学会曾举办过一次“世纪之字”的评选。
据说,获得提名的“世纪之字”林林总总,比如人们最熟悉的“自由”、“正义”、“自然”、“OK”、“书”等等,经过几轮投票,最终进入对决的是两个词:“科学”(science)和“她”。
最终的投票结果是,“她”以35票对27票的成绩,战胜了“科学”,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一个字”。
一、“她”字是如何诞生的?
“她”字的最早出现,源于外语翻译的需求。
在英文里,男性的他用“he”表示,女性的她用“she”表示,但在中文里并没有专属女性的第三人称代词,而是统一由一个单人旁的“他”代称。
直到1822年,一位名叫罗伯特·马礼逊的英国基督徒来到中国,他在翻译《圣经》时,遇到了一个难题:英文里的“she”要怎么翻译呢?怎么用现成的中文来表示?
为了解决这个翻译问题,他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分别把he、she和it,翻译成“他男”“他女”和“他物”。这种方法虽然作出了区分,但是和我们的听读习惯十分不符,所以这个翻译方法被遗弃了。
到了19世纪70年代末,有位叫郭赞生的学者在翻译《文法初阶》这本英文语法书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他想到的办法是,用原本的“他”来翻译 he,用“彼此”的“彼”来翻译 it,用“伊”来指代she。
这种翻译方法和我们现在的用法已经很接近了,但是在当时,这个富有创造性的翻译方法却很少有人关注和重视,所以很快就被搁置了。
在人们的常用代词里,依然只有男性的“他”。
直到新文化运动时期,事情才出现转机。
五四运动期间,大量外国文学作品涌入中国,人们不得不再次面对女性人称代词的翻译问题。
这一次,“她”这个字被发明了出来,发明人就是著名的文学家和语言学家刘半农。
1917年,《新青年》的编辑部就“she”字的翻译问题展开了一场讨论,当时参与讨论的有刘半农和周作人等学者。
刘半农(1891年5月29日-1934年7月14日)
会议上,刘半农第一次提出,可以新造一个字来用作女性的第三人称代词,这个新字就是女字旁的“她”。这个创想大胆新奇,可以很好地解决当时的翻译问题。
可是,由于当时编辑圈内部的意见还没有统一,所以这个提议并没有得到采纳。
周作人先是提出在“他”右下角加一个小号“女”字的方案(即“他女”),后来有自我否定,建议用相对古雅又便于印刷的“伊”字,这个观点得到了著名学者钱玄同的强烈赞同。
1918年,周作人在《新青年》上写文章说:
中国第三人称代名词没有性的分别,狠觉不便。半农想造一个“她”字,和“他”字并用,这原是极好。日本用“彼女”与“彼”对待,也是近来新造。起初也觉得生硬,用光了就没有什么了。
两位大文人经过讨论后,很快达成了共识,并号召大家一起使用“伊”这个字。
由于两位学者德高望重,影响力颇高,所以大部分人都开始用“伊”字作为女性的第三人称代词。
二、“她”字在使用过程中遭受了哪些争议?
学术界开始明确提倡使用“伊”字作为女性的第三人称代词。
但是,“她”字并没有因此退出历史舞台,还有一小部分人在坚持使用,也正因为这一小部分人的坚持,才为“她”字的诞生迎来了机会。
这些还在坚持的人里,有一个重要的人物叫康白情。
康白情是《少年中国》杂志的创办人,和他一起创办这份杂志的,还有李大钊。
康白情(1896年-1959年)
1919年5月,康白情在《晨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北京学生界男女交际的先声》,文中两次使用了女字旁的“她”。
这是“她”字第一次被公开使用。
康白情发表文章的时代背景有点特殊,当时北京仍处于男女分校阶段,他主要想探讨的问题是男女之间是否应该正常交往,以及男女生是否应该合校。
这个议题主张男女平等,具有一定的女性解放思想。因为这一缘故,康白情成功地给“她”字贴上了女性解放的标签,为“她”字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意义。
在康白情的倡导下,大批学生社团成员受到影响和感召,纷纷开始在文章中使用女字旁的“她”。这些新潮青年的行为,也在文坛上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很多大文豪,如叶圣陶、徐志摩、梁实秋、张闻天和傅东华等,开始放弃“伊”字,而改用“她”字。
他们的态度发生转变,主要是因为从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左翼文化运动蓬勃发展,当时的进步知识分子有一个共同追求,那就是创造一种广大民众“说得出、听得懂、写得来、看得下”的“大众语言”。
1920年9月4日,刘半农在伦敦作《教我如何不想她》,首次将“她”字引入诗句。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1926年,清华大学教授赵元任将此诗谱曲。
赵元任(1892年11月3日—1982年2月24日)
从此,这首歌飞出清华、唱遍北京,影响中国,是30年代中国青年知识分子中,广泛流行的一首中国艺术歌曲。
《教我如何不想她》曲谱
关于《教我如何不想她》这首诗还有一则有趣的传说。
赵元任夫人杨步伟在她的回忆录《杂记赵家》中有一段叙述。
1930年前后,杨步伟在北京女子文理学院任教,她的那些女学生们非常爱唱《教我如何不想她》,后来刘半农奉命接掌该学院,刘半农穿了一件中式的蓝布棉袍子来到学校,女学生们偷偷议论:“原先听说刘半农是一个很风雅的文人,怎么会是一个土老头。”
杨步伟听到了,就告诉这些女学生:“你们一天到晚都在唱他写的《教我如何不想她》,这就是那个他呀。”女学生哄笑起来说:“这个人不像么。”还有的说:“这首歌不是你家赵先生写的吗?”杨步伟说:“曲是赵先生所谱,但歌词是他写的呀。”
后来刘半农知道了这件事,为此口占四句打油诗:
教我如何不想他,
请来共饮一杯茶。
原来如此一老叟,
教我如何再想他。
最终,“她”字的读音,因为符合人们的日常语言习惯,逐渐压倒“伊”字,最终脱颖而出,占据使用人数的绝对优势。
那些原本没有使用“她”字的人,为了让别人能读懂自己的文章,就只能加入使用“她”的行列里了。越来越多的文人作家开始在文章中使用“她”字,这些文章又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更多人。
这样一来,其他的人称代词就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
这样听起来,好像“她”字的应用和推广也没想象中那么困难,但事实上,这背后,一直存在很多反对的声音。社会各界反对“她”字的主要原因集中在两方面,可以归纳为语言学问题和男女平等问题。
从语言学角度来说,在当时,像陈寅恪和厉筱通等人,都是对汉语言文化有着深刻了解的学者,他们从语言学尤其是“比较语言学”的角度,提出了很多反对意见。
他们的反对,也是民国史上公开抗拒“她”字的最后一次努力。
厉筱通是语言学家,曾在破解契丹文字方面做出过重要贡献。他和陈寅恪一致认为,中国人应该坚守自己的语言文化特质,按照“中国规例”和“中国习惯”来书写汉文,不能胡乱接收外来影响,更不能任意改变自己。
其次,从男女平等的角度来看,“她”字的使用,意味着男女平等和女性解放,是对女性社会地位的认可和尊重。但事实却正好相反,平等观念还一度成了人们反对“她”字的有力思想依据。
比如,当时影响力很大的《妇女共鸣》杂志,就始终拒绝使用“她”字。因为他们认为,“她”字的构造去掉了“人”字旁,是不把妇女当人看,是对妇女人格的公然侮辱。用表示人的“他”来代表男性,却另造一个字来表示女性,是将女性看作是男性的附庸。
他们的不满还来自于对某些跟女性相关的汉字的反感,比如女字旁的“妓”、女字底的“妾”,都被认为有侮辱女性的含义。他们不仅要求废除此类汉字,还提倡创造类似于“英雌”的词汇,来体现真正的男女平等。
三、“她”字的社会认可有哪些重要意义?
“她”字从诞生以来,经过了一系列艰难而漫长的“抗争”路程,最后终于尘埃落定,成为流行的通用汉字。
那么,“她”的出现究竟有哪些重要意义呢?
首先,“她”字的创立,丰富了人们的表达方式和汉语文化的新内涵。
“她”字被创造出来以后,主要应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实在的女性第三人称,另一方面则是被用作女性象征符号。
在中国,一直有将事物分为阴、阳二极的文化传统。花草、水和月亮等意象,常常被文人们描述成具有阴柔之性的事物,但在没有“她”字以前,人们并没有在第三人称代词的意义上加以区分。
而现在一旦区分,并以“她”这个鲜明的阴性符号来表示的话,原本就具有的传统文化意蕴就进一步得到了彰显。
一种有别于西方的阴柔之美的意象,借由“她”字充分得到了表现和传达。
再有,她”字也常被用来指代凝结自己理想和心血的事物。
1920年5月,清华学校的一名学生就把自己参与创办的“唯真学会”称之为“她”,学生渴望借“唯真学会”来改革社会,推进文化运动,全篇都以“她”字来抒发深情。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在最早使用“她”字的新青年中,已经有人从感情上将“她”字与新文化运动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其次,“她”字的确立也暗含着女性独立和解放的进步思想。
1923年12月26日,鲁迅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发表了著名的演讲——《娜拉走后怎样》。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
在这篇揭示现代“新式”女性命运的代表作中,鲁迅使用了“她”字,可以说是意味深长。
另外,女性作家对“她”字的态度,也值得一品。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女作家冰心和庐隐,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的小说数量非常多,从1921年年初开始,她们就大量地使用“她”和“她们”。
与此同时,其他女性作家也开始使用这些新生的女性代名词,她们非常乐于接受这些新代词符号,不认为“她”字带有“女性非人”的狭隘意味。
通过熟练书写和运用“她”字,这些女性作家自由地抒发出了女性特有的思想情感和社会关怀,张扬着新时代勃发的女性主体意识。
最后,“她”字的流行与应用,也符合现代性中“精确性”和“简约性”的诉求。
所谓精确性,可以说是体现了近代中国所追求的科学精神。原本模糊的单人旁“他”字,成功分化出了“她”和“它”等字,“他们”又分化出“她们”和“它们”等词,这一过程,完美体现了语言设计者们追求精确的现代性原则。
当然,并不是什么东西都是越精确越好,如果区分过于精确,也会显得繁琐累赘,从而遭到来自人性的抵制,最终导致矛盾和冲突。所以,只有既精确又简约,才会被公认为具有合理性。
而“她”字的确立,恰好又符合了第二点,简约性。
所以,“她”字的最终确立,是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的,也只有这样,才能经久不衰地流行下去。这个观点不但适用于“她”字, 100年前诞生的许多“新生”词汇和概念,也同样符合精确和简约的现代性诉求。
不过,关于“她”字的争议从未消止,直到现在,依然有人认为“她”字是“没有必要的”,是“不该用的”或“多余的”。但是有反对也就有坚持,“可以肯定的是,'她’字的地位无论如何都不会因此而有所动摇。”
就像女性的地位不会再退回去一样!
(0)

相关推荐

  • 别拿传统文化说事儿,咱们男德女德一块说

    周一专栏:人生与成长 文/高英    摄影/高英 一 最近,有一位女德讲师丁璇女士火了,据说她为了女性好,语出惊人,说什么"贞操是送给婆家的最好嫁妆",什么"常挨揍的女人 ...

  • |“她”字的来龙去脉|

    "她"字的来龙去脉 "她"作为女性第三人称的代词,现在大家都非常熟悉,但对于"她"的历史却并不一定都了解."她"的广泛使 ...

  • 因为一个“汉字”,一文学家被民国女人骂了3年,如今大家都在用

    中国汉字文化历史悠久,从最初的象形文字甲骨文.繁体字过渡到简体汉字,中间的过程坎坷曲折. 中国的汉字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每一个汉字结构都代表了不同的意义,虽有各朝各代不断更迭,但汉字作为形象符号的功能, ...

  • 深入解析中国香文化发展史(二):肇始

    上篇文章讲到中国香文化的缘起发生在先夏时期,其主要运用为祭祀,而运用于生活中则是在距今约5600余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而后我国香文化历经了几千年的漫长摸索,终于在周朝时迎来肇始阶段,大量属于这个时期的薰 ...

  • 深入解析中国香文化发展史(一):起源

    问题截屏来自知乎,这显然不是一个代沟问题,中国的香文化从鸦片战争开始逐渐没落,以致往后这几代人无论是从生活习惯,还是精神认知上都对我国的香文化知之甚少,甚至误解,致使本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香薰在很多人眼 ...

  • 百年文化 走入百年讲堂

     2018年6月9日是我国第二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东北陆军讲武堂旧址陈列馆和沈阳市文物保护协会组织文保讲解小志愿者在东北陆军讲武堂旧址陈列馆举办了"百年文化 走入百年讲堂"的公益活动,传承我国非物质文 ...

  • 《一篇文章讲述完古代东西方数理文化发展史》读后感—国学好

    昨天写了一篇 一篇文章讲述完古代东西方数理文化发展史(一).(二).(三)----这绝对快餐 上中下,一二三,几千字,就把这个大题目写完了.有些读者看了要崩溃,差点骂我,你这状态绝对正常.因为我看这些 ...

  • 中外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史汇总表

    时间.公元前三世纪以前的世界夏.商.西周(前21世纪至前8世纪)春秋战国(前8至前3世纪)中国历史经济1.农业:原始农业发展,经历了火耕.耜耕,青铜农具等几个发展阶段:土地制度由氏族土地公有发展为奴隶 ...

  • 顾霆浅谈香文化发展史

    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几乎和华夏文明同时起源.从最早有文字记载开始,中国香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部分就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 初期:春秋至汉魏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经开始对植物香味进行了研究, ...

  • 高考历史中外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史超全汇总表!

    此表格汇总了高中历史中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史,是期末考试最好的复习资料,一定要认真看哈!时间.分期公元前三世纪以前的世界夏.商.西周(前21世纪至前8世纪)春秋战国(前8至前3世纪)中国历史经济1. ...

  • 纵观越野文化发展史,日系硬有硬的道理!

    如今的越野车爱好者,很大一部分都是从军事迷转来的,而说到越野车的诞生,不得不承认它是战争催生的产物,在上世纪战争年代,军队对于越野车的需求,丝毫不亚于一架大炮. ▲二战时期威利斯吉普与美女的宣传照 在 ...

  • 建园110周年 成都市人民公园召开百年文化研讨会共话公园发展之路

            本网讯(袁春华)7月17日下午,成都市人民公园百年文化研讨会在成都成功举办.成都市委宣传部.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有关领导,知名专家学者出席本次研讨会,成都市人民公园负责人.职工代表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