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为什么没落了——传统思想流派在新时代的困局

中国道家为什么没落了?

这个问题往大了谈,可以谈到宗教与科学的博弈。因为标题里指的“道家”,并不是知识层面的“道家”,而是普通认识中的“道家”——道教。

道家不是道教,道教也不是道家。

老子的道家思想是一种哲学,诸子百家思想之首,春秋时期便已形成。而道教呢?更多的是来源于各路方士的鬼神信仰,只不过在形成的过程中,因为其本土性,便借用了道家理论和宗师级人物,完成其神仙系统的架构,也就是说道教是建立在道家理论上的一整套世俗系统。

这就是为什么作为道家创始人的太上老君(老子),佛家创始人的西天如来(释迦摩尼)都要对天庭CEO礼让三分的缘故,世俗系统的崛起,政权系统的覆盖性,在普通老百姓心中是不可或缺的——即便是死了,还有阎王来审判你、定夺你的来世命运。

道家是研究生命、宇宙的哲学思想。

道教是进行宣讲,给予百姓心理安慰的宗教组织。

实际上道家思想传承从老子“无为”下来,到庄子的“逍遥游”形成一个小高峰,然后是杨朱的“为我”,最后融入法家,形成独特的“黄老之学”,老子本身思想流派就已经花开几支,不复其本身的模样。

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黄老之学”后,再无道家。

就好像我们可以说董仲舒之后,再无儒家一样,因为后面的就不是儒学,而是经学、理学、心学、阳明学——直到今天错漏百出、百衲衣一样的“国学”。

但是老子的“道”的理念却无处不在,黄老之学中有它,玄学中有它,理学中有它,心学中有它,后来的学问家们无一不是在“道”的路上开创自己的天地,但是实际上手段中并没有人再沿袭其“无为”——这是一种说法而不是做法。

你看看如今哪个官员敢在任上谈“无为”?除了当年的皇帝,和某个领域中的最高领导人,没有人敢真正奉行老子的无为而治,都是以有为之行,表无为之宏愿。

至于道教,只不过是借了老庄的《道德经》,《南华经》来做虎皮旗帜而已,其内核是最原始的鬼神信仰。老子的思想是“无为”,讲究“道可道,非常道”,后来道教的炼丹、修仙、排班、符箓等宗教仪式可以说是完全背离老子的思想。

但是宗教一旦成型,信众并不在乎这位所谓“道尊”的思想,一切都有自己的发展方向。

道教的壮大,与老子的思想不能说没有关系,但并不紧密。

中国历史上宗教的强大,哪一次不是和政治有关?道教在初唐的兴盛,离不开李唐的国教地位,究其根本原因,是李渊集团门第不高,因而和老子李聃攀上家门,借此来自抬身价,凝聚国人。而在武则天时期,她捏造《大云经》,强势支持佛教、打压道教,不过是对李唐集团政治力量的打压。后来的毁佛、尊佛,不都是皇帝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一种手段?

统治者有可能真正信仰一门宗教,但是在权力和宗教信仰之间,却永远是拎得清的。

那么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道教没落了?

因为在新新时代宗教事务管理局手底下,中国的宗教从原来政权的依附力量完全剥离,成为一股纯粹的民间行为,除了对宗教内部事务有管理权之外,再无任何对非宗教信仰者的干涉力量。

为什么有些国家的穆斯林信仰那么疯狂?因为政教合一,国家的力量对宗教威力进行加成,世俗的力量对精神威力进行加成,让个人在整体环境下迷失自我,丧失判断能力。

而在我们国家,可以说是政、教完全分离。这一方面保证了宗教自由,另一方面也保证了非宗教自由——甚至从国家基本意识来说,我们都是在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浸润下成长起来的,天生就是无神论者。这就从根本上斩断了宗教培养接班人的路子,只能从世俗社会的失败者、碰壁者、迷失者去吸收信众,从心灵空虚的人中来发展下一代宗教执业者、信仰者。

宗教是一门信仰的产业。

当人们失去对它的信仰,而只关注它的产业之时,这门宗教就离没落不远了。

一定有朋友会说,我们这里很多成功人士都信啊,都参加各种宗教活动啊。

可是他们是真的信吗?他们能搞懂佛经的各种参悟,道家哲理的思想突破吗?

很多人不过是求保佑罢了,也就是说其本质还是对鬼神的恐惧,与真正的佛教、道家思想没有关系。即使座上的是耶稣基督或者穆罕默德,只要能保证他身体健康,发家致富,财权不失,信一信又有什么关系?

王林不都有那么多大腕相信吗?

我们要搞清楚一点,成功人士,只代表他在自身领域的成功,不代表他的精神、思想上有更高觉悟。如今的物质社会经常会让人用金钱的标准来物化人的能力,这是最直观的,也是没错的,但是一个人会赚钱,只能代表他经济头脑好,不代表他的思想境界高。

普通民众的信仰无非是一种交换。我信道教,让我成仙飞升;我信佛教,让我跳出轮回;我信基督,让我死后天堂;而且这是一种不等值的交换,我磕几个头,烧点香给你,你就让我成仙。哪有这么好的事?宗教就有。因为宗教并不需要兑现。

按这样说,应该是越来越兴旺啊?为什么却感觉这些宗教都在没落呢?

因为这些求神佛保佑的行为说到底是一种心理治疗,和传统的宗教关系越来越浅。

江浙商人为邓公塑像,网络商家双十一前拜马神,这些大神,像不像远古时期的求雨神?这就回归到最朴素的原始崇拜了。你能说这是宗教么?

这当然不是,但是人类的心理出口越来越多,不再仅限于传统的神佛上帝和阿拉。

这才是传统宗教没落的原因。

道教尤其如此。

道教本身的教义是以成仙为目的的戒律和修行。

现代文明的发展和伟大祖国的教育让我们越来越看清这种不平等的交换是不可能的事情,让我们清楚戒律和修行是不可能成仙的。所以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了宗教信仰。

虽然过庙拜佛,入寺烧香,但你让他用自己的一生供给某个神佛,断断没有几个人愿意。

老子的“无为”,庄子的“逍遥游”哲学思想本来就不是道教思想,如今大批国学学者在研究,还有道教什么事情?所以道教产生了极端的分化,搞哲学研究的务虚去了,另外那些则深深跌入世俗,成为朴素神灵信仰。

不管有没有道教的存在,老百姓都是信神的,敬神的。而道教只是为我们创造了一大批神仙而已,这些神话系统一经完善,道教也算是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

以治国为目的,结果发展出对宇宙和人类、生命终极思考的道家思想,实际上在汉朝时期就已经没落了。后来者的发扬光大,无不是在其理论基础上开拓、创造出适合新时代的想法和见解。

从“儒表法里”上位以后,道家的思想就再也没有在统治阶层中真正使用过(即使在唐朝),因而黄老之学下沉民间,结合多神教,成为道教基础思想理论。

而道教的没落,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的昌明,迷信的破除,在普通人心中的地位自然被新知识、新思想、新宗教所取代而产生的必然结果。

虽然有一代代的道士在努力,但是我们能寄希望于那些小孩在国外开着跑车、借着寺庙建设大发横财的道教协会领导?

大道在人间,道士是老子的罪人。

(0)

相关推荐

  • 《老子》是怎样被改造成了宗教经典的?

    摘 要:<老子想尔注>名义上是对<老子>的注解,实际上则通过增删.篡改.曲解等手段系统地改造了<老子>,将"道"神格化,突出其"布道诫 ...

  • 智慧型手机的发达,传统命理的新时代

    传统命理在初学的时候大致会分成两个部分:排盘.认识命盘里面所代表的讯息意义,无论是紫微斗数或者是子平四柱[也称为八字,这是传统命理的两个大的区块],都需要排出命主专属的命盘,而复杂的数学公式往往让初学 ...

  • 他用传统笔墨绘就新时代新画卷

    秦剑铭:1942年生,江苏武进人.擅长中国画.1960年进入江苏省国画院学习.历任南京市文化局创作组创作员,江苏省国画院业务组副组长及艺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培训教育部主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河 ...

  • 秦剑铭用传统笔墨绘就新时代新画卷

    秦剑铭:1942年生,江苏武进人.擅长中国画.1960年进入江苏省国画院学习.历任南京市文化局创作组创作员,江苏省国画院业务组副组长及艺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培训教育部主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河 ...

  • 【国画天地】他用传统笔墨绘就新时代新画卷

    秦剑铭:1942年生,江苏武进人.擅长中国画.1960年进入江苏省国画院学习.历任南京市文化局创作组创作员,江苏省国画院业务组副组长及艺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培训教育部主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河 ...

  • 走出传统,漫步在“新时代”的操场

    一说到操场,大多数人会想到田径场.足球场.篮排球场.领操台或升旗台等.如下图: 但这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操场形式,在现代教学的氛围下,学校的操场也有了更丰富的形态. 其实,操场的作用不再局限于提供学生运动 ...

  • 韩为:保护与改造创新,让传统民族建筑在新时代里获得新生

    文/韩为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理事 北京燕都中式建筑文化研究院院长.北京天鸿圆方-梓人建筑工作室主持设计师   韩 为 01 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民族建筑更是有着独属于我们的美感,富有鲜明的地区 ...

  • 我国古代两大思想流派: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它们的三个主要差异

    原创小播读书2019-05-17 20:19:17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来聊聊我国古代两大思想流派,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这四位古代思想家被称为"中国四哲 ...

  • 如何理解儒家、道家等传统思想之间的关系?

    记者丨何安安 孔子也有很木讷的一面 在提倡阅读经典的当下,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论语>成为众人追捧的选择.正如古人说所言:"半部<论语>治天下."现如今,越来 ...

  • 【转】如何理解儒家、道家等传统思想之间的关系?

    记者丨何安安 孔子也有很木讷的一面 在提倡阅读经典的当下,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论语>成为众人追捧的选择.正如古人说所言:"半部<论语>治天下."现如今,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