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医启蒙

本文选自《龙图论医》

作者:吴见非

中医已经衰微到了极点,一些中医泰斗发出了救救中医的呐喊。为何中医沦落到这般田地呢?如果说以前是由于西医蚕食中医,现在则是根源于整个传统文化的衰微。人们普遍失去了形象类比思维的基本能力,能看懂中医典籍的人屈指可数。要想真正振兴中医,必待大医出世。

孙真人云:“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易经与中医合流的关键是在对六气的卦象定性上。乾卦象天,坤卦象地,其余六子卦主事流通于天地之间即为六气。

六气配六子卦如下:

燥     兑

相火   震

寒     坎

湿     艮

热     离

风     巽

先天八卦配三阴三阳如下:

少阳    震兼离
阳明    离、兑
太阳    乾

厥阴    巽兼坎

少阴    坎

太阴    艮、坤

这一配置,阴阳五行学说就和周易理系连成一体,相得益彰。有了易经,中医就会满盘皆活。人们将开创以象论医的新局面,针灸配穴之道将会彰明,偏方也将不再神奇。只有上升到易理的层面,才能深入中医的精微实处,而不是停留在呆板空洞的说教中;也只有在这个层面,中西医才能找到共通的语言。另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今人如果不从学习易经中获得形象类比思维的基本培养,将会很难学好中医。这正是几十年来我国没有培养 出一个真正中医的关键原因。知识、道理是末,思维方式才是本,“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神是万物的奥妙而且能被表述出来,可以简单理解为信息。中医非常高妙,早就从信息的高度上研究人了。譬如,我们不用知道基因是怎样具体主宰形体的,只知道如果有一定的基因信息被表述,就一定会有对应的形体现象出现。同理,在脏象经络系统,有一定的政令信息加临,就会发生相应的气化和现象。可见,经络实际上有两个本质,一为无形之政令即阴阳,二为有形之气化即六气。只有援易入医后,内经才能变得 明白通晓张仲景的《伤寒论》也才能一理贯通,从而踏入大医之门。比如伤寒六经辩证中的厥阴病,实际上是寒邪客于厥阴,为井卦,于是一定会出现厥热胜复等症状。下面我讲一个具体的病例,为易医之缘起。

有一个带状疱疹女患者,50 岁,发烧打吊针,可是烧一退下去又复起,如此十多天。我阅医书,见前贤对之敦敦告诫,言病人若肾水极虚时,切切禁用寒凉之药杀毒,此为相火在头顶烧,须用肉桂、附子大热药引火归源。这个观点源出于朱丹溪的《相火论》。短短一篇文论被后世医家誉为医宗第一活人要义。但是治病的几位老中医都不理解和支持,认为一边在发烧一边进大热药是天方夜谭。后来,患者吃了半片杀毒新药后,立刻造成了中寒,命在旦夕。我只好越俎代庖,急进姜附汤以回阳,然后进用加减八味丸,果然她感觉到头顶之气源源不断回归命门,烧退了,病好了。引火下行之后,因祸得福,多年来因为肾虚导致的足冷也好了。为何这么一个众所周知的相火道理,那些医生就不能具体应用呢?说到底是因为他们对于很多东西只知道空文而不能实信真知。其实,命门相火为龙雷之性,就是八卦中的震卦,平时藏于命门,常于午夜发动,即地雷复卦,是人元气之源。命门为相火,肾为寒水,两者相守,相火难以妄动,其实就是上坎下震的屯卦,屯为屯扎,代表生命的萌芽。所以龙雷升天,相火已经在头顶发烧时,滋阴降火愈加其屯而不能降,只有用肉桂、附子辛热之燥药引火归源,因燥性为兑,上兑下震合为随卦,故随之而动,“向晦入宴息”。只有借助于易理,才能明白很多道理的所以然,达到真知实见。

附录:高烧不退一例

我有一个西安的朋友,有一天晚上顶着大风雪回家,冻得厉害,第二天发起高烧。这是伤寒。在家延误二日,吃了些感冒药,不顶用,住进了西安医科大学一附院。天天打吊水,就是高烧不退。几乎用尽了所有退烧的相关药物。西安医科大学、组织了几次专家会诊,无计可施。既说不清楚为什么,而且连个结论也没有。其病史曾检查到他有脑瘤,液态的,在中枢部位。这样烧了一个半月,居然还没烧死。人是昏昏沉沉,时醒时醉,到最后就像死去了一样。自己回忆有神对他说你还有未尽的责任,必须回去。一醒过来精神多了。他自己要求最后试试现在都没人用了的老牌子青霉素。过了两天,烧慢慢退下去了,捡回一条命。但是留下了许多疑问:为何就是高烧不退?为何这么长时间都没烧死?为何普通的青霉素见了点功效?

我也百思不得其解。把他的八字拿过来看看,才豁然开朗。他的八字是水天需卦的五爻。

需之泰

邵雍在评判这个八字时还写到他可能将成血盅之病,这引起了我的警觉。一般来说都只会写疾厄缠身之类,几乎没有直接写病名的。这表明他的疾病生成有一种必然性存在。他是一个看来很健壮的小伙子,能够劳力,年过30 头发都是乌黑发亮的,怎么会出现脑瘤呢?而且还有命定色彩?

从象上而言:乾为头脑,坎为缺陷、为水液。水天需卦意味着脑有眚,正当五爻君位,自然就是中枢脑瘤了。病成后并无大碍,因为变成之后是泰卦,从需卦的等待到泰卦的交通。但问题是这个卦爻表达的是命理,又不是说身体的,怎么能够直接揆度呢?“智者察同,愚者察异”,心神是一个人根本的主宰,精气、性格、禀赋、福德、命运都是它所派生,都要显示它的象,而且这些都是一致的,所谓“通于一而万事毕”。“得神者昌”,这个卦象所表征的精气对于他来说就是得神的。坎、乾皆主寒水,可见他的禀赋中肾水是强盛的,故而头发黑、能够强力劳作。乾为太阳经之象,坎为水,太阳经输送水之精华,现在坎精强盛,与太阳之气构成了一对矛盾。需卦就是险在前而停止等待之意,可见两者的矛盾将会在某个位置形成停顿不行的态势。脑为乾阳交汇之地,又是坎水所主之髓会,两者的矛盾将不可避免地在脑部呈现出来。这种气机的矛盾现象日久就会形成形质现象生成脑瘤。

伤寒发热后,首先应该用驱寒的药物。但是现状下人们总是吃某些感冒药压服阳气以退烧。寒在太阳经时用此无益有害。西方一次流感能死很多人,估计就有药物帮倒忙的因素,西医师是不懂的。朋友为何高烧不退?结论很简单:他的发烧根本就没有推移,一直在太阳经。寒客于太阳经,发热是阳气发动、驱赶寒气的反应。由于他有脑瘤,坎客于乾,当太阳经气(乾卦)驱着外来的寒气(坎卦)到达脑瘤位置时,就再也赶不动了。寒气与液态的脑瘤合而为一,新旧之邪凑在一起。无论乾卦多么强盛,也越不过这个有形的坎。两者较上劲了。必须要驱走寒,却又办不到,因此高烧不退。

为何高烧了这么久也没烧死他?换个人早就不支了。这就要看他的禀赋了。他肾水很强,而且坎还在变坤,坤是制灭阳光的(坤离为明夷卦),因此高烧奈何不了。在这个变动中,纠葛的脑瘤部位也是时通时不通的(需卦之泰卦),气血也不至于断绝。

用那些肃降性寒的退烧药显然是不对的,这反而表明寒凉作势,热气更要发动。那些药物难以取得内在的支持,也就成了一种外邪。治感冒越厉害的药物,其克制发热的性能就越厉害。退烧药从最初单纯针对风木性细菌的青霉素,渐渐向针对火热性的抗病毒演变。这种寒凉的药物是压服阳气的,身体的自然反应又要阳气兴起以驱寒,两者的矛盾纠葛无法解开。这样会一直到病人阳气穷竭为止。到后来无效,人都不行了,什么新药特药也就全停了,一概不用了。病人鬼使神差非要用那最古老的青霉素不可。青霉素把风木削弱了,火也就釜底抽薪慢慢熄灭了。

孙真人教我们甚至连元堂禄命都要学,岂是虚言么?“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0)

相关推荐

  • 一德:与时俱进,原本叫与时偕行,出自周易乾卦!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 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或跃在渊,乾道乃革: 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 亢龙有悔,与时偕极: 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译文] 初九为什么处在不能出头露面的时位? ...

  • 田合禄教授对中医的“五运六气”很有研究,...

    田合禄教授对中医的"五运六气"很有研究,他在扶阳论坛上曾经讲过一个课题--用五运六气解读<伤寒论>,用"五运六气"学说构建了一个"中医太极 ...

  • 中医类古籍《新校宋刻伤寒论》乾本一

    <伤寒论>为汉张仲景所著的中医经典著作,嘉佑年间宋政府设立校正医书局,由当时的官朝散大夫林億为主要校正者,此本是林億与高保衡.孙奇.孙兆等人共同校订的刊本,乾.坤两本,共十卷.

  • 易医:八卦疾病类象(易和医重点就是:象)

    乾卦 人体对应的部位与状态: 头.首.胸部(含胸腔.胸骨.形态等).大肠.大肠经.骨.骨关节(包括股骨头.圆型关节).右足(包括腿.脚).右下腹.右下頜.一切臟腑器官肢体的右下.右后侧.精液.男性生殖 ...

  • (六)易医玄门

    小子问曰:"易医玄门为何之派?" 紫极不能答,而问于师. 师曰:"吾之门乃三派之合.盘古大帝已入辟支佛位,传天皇伏羲大帝针经,行于今,即吾之门八卦口针.凡口针者,皆吾之门 ...

  • 十二地支是道贯易医之纲目

    命理十神与地理模式的子母关系,由时空领域概律宏观微控统治.个人命体与家族六亲关系,由个体基因阴阳基地.锁定在承上启下的层与层能量格局版块之中.人人的命与运.令人人追注,人生基因由天地人合统一的时间观念 ...

  • 易医学员求医经历

    易医学员求医经历

  • “中医读书汇”第7期:《八卦耳疗》探寻“易医”思维下的耳疗之秘

    <八卦耳疗> <易经>八卦.六十四卦 遇上传统耳疗 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耳中有乾坤,耳疗有奇效 传承易医思维 汲取古人智慧 创造耳疗新法 "八卦"是中国传 ...

  • 易医

    俗世有奇人,堪称神仙医,八字兼问卦.便知有甚疾. 内伤加外患.一柱香皆愈.深藏功与名.事了拂衣去. 12:44:28 : 你好 12:44:47 : 您好 12:44:53 : 看病 12:45:14 ...

  • 易医脐针之后天八卦方位所示人体注解

    后天八卦代表的人体疾病部位 以离宫.巽宫.坤宫代表上部,包括头.肩.双耳.震.兑,中五宫代表中部,包括胸.背.腰.腹.肋部位,艮宫.坎宫.乾宫为下部包括左右.腿.脚.生殖器官.腹部. ①以离宫代表头部 ...

  • 《易医针灸学·缘起)

    <易医针灸学>缘起2010年七月分,因"人民军医出版社"之邀,编写<道医·师传道医秘笈>一书,开始深入的研究<易学>.在研习的过程之中,发现易经 ...

  • 易医同源(风水与中医)干货版

    易为大道,医为小道,医源自易 易为大道,医为小道,医源自易.而风水是<易经>在方位上的具体应用. 风水的方位艺术中包含着丰富的中医知识,从这个角度了解中医,对于提高的关于疾病与死亡规律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