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相生相胜内涵析辨
相生相胜是五行学说最核心,也是最富于义理逻辑思辨的观点。可以说,五行学说之所以在现实中,能够影响国人精神世界数千年,所依托的根本就是相生相胜这一独特的内涵思想。
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宇宙哲学理论,五行相生相胜说,同五行本身的概念内涵一样,由于一直以来,未受外来异端文化冲击,国人只是将其作为公式机械套用在生活中,很少有人去认真反思其内涵本身的来龙去脉。这种情况持续到近代新文化运动,才出现改变。
近现代主流学术界认为,五行相生相胜理论是根据五材元素观建立的。但这种看法实际上经不起实践的严格考验,也不符合常识的文化建构逻辑。如按五材观思辨,金不仅能胜克木,而且还能胜克土,甚至还能够阻挡水的流动;火不仅能胜克金,更能胜克木;至于金属能凝结水气就说金生水,则明显似是而非。
清代著名医学家、学者黄元御《四圣心源》曾说:“五行之理,有生有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其相生相克,皆以气而不以质也,成质则不能生克矣。” 这种看法可谓一针见血。
以客观实在的五材元素具象属性来解释五行相生相胜原理,这种望文生义,不求甚解的现象在东汉时期已经开始出现。如班固《白虎通义》说:“五行所以相害者,天地之性,众胜寡,故水胜火也;精胜坚,故火胜金;刚胜柔,故金胜木;专胜散,故木胜土;实胜虚,故土胜水也。”
当代史学家何新《宇宙的起源:〈楚帛书〉与〈夏小正〉新考》说:“自汉代以后,五行学说的本来意义即淹晦失传,现代哲学家多以为五行学说是以'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为宇宙本原的物质本体论,完全误解了五行说的真正来源及意义……阴阳五行学说起源于中国上古的天文历法学。” 如果不囿于五材,或者其他如五星、五方等具象属性的简单比附思维逻辑,而是站在道气合一宇宙本体论哲学高度,回到天文历法学基础上的四时阴阳学说层面来理解五行相生相胜理论,则其内涵思想别有洞天,思辨逻辑也显得极为严谨合理。
自然界气候物候的发生形成及其演化变迁,是四时阴阳五行之气形而下的具象体现。四时阴阳五行之气异常,则其形而下自然界气候物候亦随之出现相应的异常。对于人类来说,异常的气候物候变化不仅直接影响其日常生活方式,而且还影响其生命健康。
所以,了解四时阴阳五行之气的运行变化特征及其规律极具现实意义。特别对于农耕文化来说,关注自然界气候物候变化,及其深层次的发生形成机理,更是有着关乎生存根本的意义。正是因缘于这些因素,中华先民不仅很早就创造了优秀的天文历法学,而且还形成了以五行六气学说为理论基础的运气医学。
溯源方可明流。要深刻认识自然界四时气候物候对人类生命活动的影响,就需要懂得自然界四时气候物候的变化规律。而要懂得自然界四时气候物候变化规律,从形而上层面把握主导其发生形成的天地四时阴阳五行之气的运行消长特点至关重要。
知常才能达变。异常是基于与正常比较而形成的观念,那么天地四时阴阳五行之气什么样的运行消长状态属于正常范畴呢?《黄帝内经》认为,四时五行之气适时来去,不盛不衰,为正常之气,正常的四时五行之气就是“平气”。如《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平气何如?岐伯曰:无过者也。”“平气”体现在四时物候象上,就是《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说的“生而勿杀,长而勿罚,化而勿制,收而勿害,藏而勿抑,是谓平气”。
《素问·六微旨大论》说:“至而不至,来气不及也;未至而至,来气有余也。”春木,夏火,秋金,冬水,四时各一五行之气,每气当至之时却未能至,称之为“来气不及”;未到其时,本不应至,却及早来临称之为“来气有余”。无论“来气不及”,还是“来气有余”,相对平气而言,皆是异气,变气,而与人健康而言,则又多是致病邪气。
天地四时阴阳五行之气来去平和适时,是自然界气候物候得以正常形成及表现的形而上基础。四时得阴阳五行平气,则自然界的一切气象物候变化都会遵循各自的恒常演化之道,不会出现气候反常,也不会出现大范围生命异变灾难。反之,如果四时阴阳五行之气来去不时,自然界就会出现气候异常,以及生命异变灾难。
判断天地四时阴阳五行之气是否异常,有两个衡量标准:一是一年四时之中,阴阳五行之气的盛衰消长过程是否遵守其恒常的时序规律。二是一年四时之中,阴阳五行之气的时空盛衰量度是否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五行相生相胜理论就是专门为说明这一问题而建构的。
一、五行相生
生,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土壤,本义指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后世引申意很多,五行相生理论取养育生化而成新之意。
四时阴阳五行之气的形成根源在于地球绕日公转过程中形成了黄赤交角。黄赤交角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地球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年周期上的往返移动。结果造成不同地域四时阴阳之气的盛衰消长变化。体现在形而下,就是自然界周期规律性的四时气候物候变化。
没有春季太阳直射点穿越赤道北移,夏季太阳直射点就无法到达北回归线附近;没有夏至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掉头向南移动,就不会有秋季太阳直射点穿越赤道南移;没有秋季太阳直射点穿越赤道南移,冬季太阳直射点就无法到达南回归线附近;没有冬至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掉头向北移动,就不会有春季太阳直射点穿越赤道北移。
从四时阴阳五行之气角度理解这种关系,等于说没有春木少阳之气的形成,就不会有夏火太阳之气的发生;没有夏火太阳之气的形成,就没有夏至至阴之气的发生;没有夏至至阴之气的形成,就没有秋金少阴之气的发生;没有秋金少阴之气的形成,就不会有冬水太阴之气的发生;没有冬水太阴之气的形成,就不会有春木少阳之气的发生。
换句话说,春木少阳之气蕴育生化夏火太阳之气,夏火太阳之气蕴育生化至阴土气,至阴土气蕴育生化秋金少阴之气,秋金少阴之气蕴育生化冬水太阴之气,冬水太阴之气蕴育生化春少阳之气。即四时五行之气总是以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这样的时序规律蕴育化生,这就是五行相生思想内涵产生形成的实践逻辑根据。
形而上的四时阴阳五行相生之理,体现在形而下的自然界,就是《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谓“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模式的四时气候变化规律,以及《史记·太史公自序》所谓“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模式的生命演化规律。
二、五行相胜
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气是四时天地阴阳合和之气。由于黄赤交角的原因,一年之中,自然界不同地方的天阳之气始终处在盛衰消长过程中。现实中,因为复杂的天文地理因素,四时阴阳五行之气不仅存在是否能够适时相生转化,或者说适时来去的问题,还存在因为天阳之气消长太过或不及导致的盛衰异常问题。
那么,四时阴阳五行之气各自在什么样盛衰程度范围变化才算正常?《素问·六节藏象论》说:“五气更立,各有所胜,盛虚之变,此其常也。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五行时之胜。”
“五气”,即四时阴阳五行之气。四时阴阳五行之气顺春夏秋冬四时迭相更立,春木少阳之气生夏火太阳之气,夏火太阳之气生夏至至阴土气,夏至至阴土气生秋金少阴之气,秋金少阴之气生冬水太阴之气,此即“五气更立” 之规律,也即五行相生之规律。
四时阴阳五行之气因为天阳之气的盛衰消长而不断变化,这是正常的天道自然规律,即所谓“盛虚之变,此其常也”。自然界也因此千古一律,总是呈现出周期性的四时气候物候之变。
四时阴阳五行之气“盛虚之变”不仅是恒常永远的自然规律,也有其大体的正常量度范围,“太过”或“不及”都将造成自然界气候的异常,以及生命物候的灾难,而标示各自正常量度的标志就是“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五行时之胜”。
即正常情况下,四时阴阳五行之气相互比较,其盛衰强弱“各有所胜”,具体就是春木少阳之气胜夏至至阴之气,夏至至阴之气胜冬水太阴之气,冬水太阴之气胜夏火太阳之气,夏火太阳之气胜秋金少阴之气,秋金少阴之气胜春木少阳之气。简单说,就是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
四时阴阳五行之气的相胜规律,本质上是四时阴阳五行之气相互之间盛衰强弱量度的比较结论。那么,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这种量度比较结论是否合理可信呢?
五行之气本质上是天地四时阴阳和合之气,天地四时阴阳和合之气中的阴阳二气有体用之分。自然界气候物候的发生形成及其变化趋势,根本上取决于天地四时阴阳和合之气中用气的强弱变化。
所以,四时阴阳五行之气相互间盛衰强弱的比较,理当是各自用气的盛衰强弱比较,唯其如此,才具有现实的理论实践价值。
四时阴阳五行之气中,土代表天地阴阳父母之气相合体,其周流四时则成四时之气,所以土气之中的阴阳二气既是体也是用,体用并兼。但其表述时位在夏至,而夏至为一年之中天阳之气最盛的时节,相应地阴之气因为受盛极之阳制化而体现为最弱。
其他四时阴阳五行之气中,春季木气体阴用阳,少阳之气主导自然界气候物候演化趋势,其时阳气初生而不盛;夏季火气体阴用阳,太阳之气主导自然界气候物候演化趋势,其时阳气大盛而趋极;秋季金气体阳用阴,少阴之气主导自然界气候物候演化趋势,其时阴气相对初长而不盛;冬季水气体阳用阴,太阴之气主导自然界气候物候演化趋势,其时阴气相对大盛而趋极。
比较四时阴阳五行之气中的用气盛衰强弱。用阳之气中,春季少阳阳气最弱,夏季太阳阳气次之,夏至至阴土气阳气最盛。用阴之气中,夏至至阴土气阴气最弱,秋季少阴阴气次之,冬季太阴阴气最盛。
所以,四时阴阳五行用气之间的阴阳盛衰量度次第相胜模式,只能是冬季太阴阴气胜夏季太阳阳气,夏季太阳阳气胜秋季少阴阴气,秋季少阴阴气胜春季少阳阳气,春季少阳阳气胜夏至至阴阴气,夏至至阴阳气胜冬季太阴阴气。
约简言之,就是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此即五行相胜规律模式。
五行相胜之说,到隋唐时期,逐渐改称为五行相克。至近现代,很多学人已经是只知“魏晋”,不知“秦汉”了。不过考究“胜”“克”之意,二者虽有相通之处,但也有明显区别。就五行学说而言,这二字似不宜置换为好。
克,象形字,甲骨文字形,下面像肩,整个字形象人肩负物之形。如《说文解字》说:“克,肩也。”本意为胜任,如《尔雅》说:“克,能也。” “克”在古汉语中有多种引申含义,隋代之后,五行学说中,改“胜” 为“ 克”,当是取“克”之“制伐”意。如隋·萧吉《五行大义》说:“克者,制罚为义,以其力强能制弱。”
胜,形声字,从力,朕声,本义也是胜任、禁得起之意。如《说文解字》说:“胜,任也。”《尔雅》说:“胜,克也。”“胜”在古汉语中同样有多种引申含义。五行相胜之“胜”,当是取“战胜”之意,如《墨子·经下》说:“五行毋常胜,说在宜。”《素问·六节藏象论》说:“未至而至,此谓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
比较“胜”“克”二字内涵,本意确有大体相同之处,但细微处仍然是有区别的。首先,“克”是一个过程概念,“克”的结果是“胜”是“负”无法确定,而“胜”是一个标示明确结果的概念。其次,“克”强调的是某种性质的相互作用,而“胜”强调的是某种性质的强弱比较。对照五行学说内涵,“胜”比“克”更能准确诠释其思想。所以无论从尊重原始文献角度,还是从义理逻辑角度,皆不应以“相克”之说替代“相胜”之说。
作者丨谭春雨
版面丨菟丝子
图片丨王德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