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卷10孟冬纪4异宝诗解1叔敖异俗丈人不受

《吕氏春秋》卷10孟冬4异宝诗解1叔敖异俗丈人不受

题文诗:

古之人其,非无宝也,所宝者异.孙叔敖疾,

将死戒子:王数封我,吾不受也,倘若,

王则封汝,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

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越人信禨,

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以美地,

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

敖叔之智,知不,以利为利.而其知以,

人之所恶,为己所喜,此有道者,所异.

,荆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郑曰:

盖是国也,地险民智;其主俗主,不足与举.

去郑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许公不应,

东南向唾,载拜受赐.如吴过荆,至江欲涉,

见一丈人,刺船将渔,从而请焉.度之绝江,

问其名族,则不肯告,解其剑以,予丈人曰:

此千金剑,愿献丈人.不受:荆国之法,

员者,执圭,万檐,千镒.

昔子胥过,吾犹不取,何以子之,千金剑为?

原文异宝 

四曰: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禨。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敖叔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五员亡,荆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郑曰:“盖是国也,地险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不足与举。”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许公不应,东南向而唾。五员载拜受赐,曰:“知所之矣。”因如吴。过於荆,至江上,欲涉,见一丈人,刺小船,方将渔,从而请焉。丈人度之,绝江。问其名族,则不肯告,解其剑以予丈人,曰: “此千金之剑也,愿献之丈人。”丈人不肯受,曰:“荆国之法,得五员者,爵执圭,禄万檐,金千镒。昔者子胥过,吾犹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 

 【译文】异宝 

古代的人不是没有宝物,只是他们看作宝物的东西与令人不同。  孙叔敖病了,临死的时候告诫他的儿子说;“大王多次赐给我土地,我都没有接受。如果我死了,大王就会赐给你土地,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富饶的土地。楚国和越国之间有个寝丘,这个地方土地贫瘠,而且地名十分凶险。楚人畏惧鬼,而越入迷信鬼神和灾祥。所以,能够长久占有的封地,恐怕只有这块土地了。”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把肥沃的土地赐给他的儿子,但是孙叔敖的儿子谢绝了,请求赐给寝丘,所以这块土地至今没有被他人占有。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不把世俗心目中的利益看作利益。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东西当作自己所喜爱的东西,这就是有道之人之所以不同千世俗的原因。 

伍员逃亡,楚国紧急迫捕他。他从事登上太行山,遥望郑国说:“这个国家,地势险要而人民多有智慧,但是它的国君是个凡庸的君主,不足以跟他谋举犬事。”伍员离开郑国,到了许国,拜见许公并询问自己宜去的国家。许公不回答,向东南方吐了一口唾沫。伍员再拜接受赐教说;“我知遭该去的国家了。”于是往吴国进发。路过楚国,到了长江岸边,想要渡江。他看到一位老人,撑着小船,正要打鱼,于是走过去请求老人送他过江。老人把他送过江去。伍员问老人的姓名,老人却不肯告诉。他解下自己的宝剑送给老人,说:“这是价值千金的宝剑,我愿意把它奉献给您。”老人不肯接受,说;“按照楚国的法令,捉到伍员的,授予执圭爵位,享受万石俸禄,赐给黄金千镒。从前伍子胥从这里经过,我尚且不捉他去领赏,如争我接受你的价值千金的宝剑做什么呢?”

(0)

相关推荐

  • 王粲《七释》

    七释潜虚丈人违世遁俗,恬淡清玄,浑沌淳朴.薄礼愚学,无为无欲.均同死生,混齐荣辱.[不拔毛以利物,不拯溺以濡足.濯身乎沧浪,振衣乎嵩岳].于是[文藉]大夫闻而叹曰:[「於呼!圣人居上国无室,士人之不训 ...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杜甫 [唐代]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 ...

  • 《吕氏春秋》卷10孟冬纪4异宝诗解2至德无为贤宝道德

    <吕氏春秋>卷10孟冬纪4异宝诗解2至德无为贤宝道德 题文诗: 五员过吴,使求江上,则不能得.每食祭祝: 江上丈人.天地至德,至大至众,奚不有为? 而无以为.人事为矣,无以为之.名不得闻, ...

  • 《吕氏春秋》卷10孟冬纪5异用诗解2圣无不材孔子杖义

    <吕氏春秋>卷10孟冬纪5异用诗解2圣无不材孔子杖义 题文诗: 周文王者,使人抇池,得死人骸.吏以闻王, 文王命曰:乃更葬之.吏答王曰:此无主矣. 文王乃曰:有天下者,天下之主;有一国者, ...

  • 《吕氏春秋》卷10孟冬纪5异用诗解1真情用材汤德及禽

    <吕氏春秋>卷10孟冬纪5异用诗解1真情用材汤德及禽 题文诗: 万物同而,用於人异,治乱存亡,死生之原. 故国广巨,其兵强富,未必安也;尊贵高大, 未必显也,在於用之.桀纣用材,以成其亡, ...

  • 《吕氏春秋》卷10孟冬纪3安死诗解2俭节葬死必合必同

    <吕氏春秋>卷10孟冬纪3安死诗解2俭节葬死必合必同 题文诗: 尧葬谷林,通遍树之;舜葬纪市,不变其肆; 禹葬会稽,不变人徒.是故先王,俭节葬死, 非爱其费,非恶其劳,为死者虑.先王所恶, ...

  • 《吕氏春秋》卷10孟冬纪3安死诗解1以无穷为死者之虑

    <吕氏春秋>卷10孟冬纪3安死诗解1以无穷为死者之虑 题文诗: 世为丘垄,高大若山,树之若林,其设阙庭, 宫室宾阼,之若都邑.以此观世,示富则可, 为死不可.夫死其视,万岁犹瞬.人之寿也, ...

  • 《吕氏春秋》卷10孟冬纪2节丧诗解2侈葬招奸生者矜尚

    <吕氏春秋>卷10孟冬纪2节丧诗解2侈葬招奸生者矜尚 题文诗: 棺椁以避,蝼蚁蛇虫.今世俗乱,主愈侈葬, 则心非为,死者虑也,而为生者,以相矜尚. 侈靡为荣,俭节为陋,而其不以,便死为故, ...

  • 《吕氏春秋》卷10孟冬纪2节丧诗解1葬藏重闭无有可利

    题文诗: 审知生也,圣人之要;审知死也,圣人之极.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知死也者, 不以害死,安死之谓.二者圣人,之所独决. 凡其生於,天地之间,其必有死,所不免也. 夫孝子之,重其亲也,而 ...

  • 《吕氏春秋》卷10孟冬纪1孟冬诗解恤孤察罪谨藏考工

    题文诗: 孟冬之月,日在尾宿,昏危中天,旦七星中. 其日壬癸,其帝颛顼,其神玄冥,虫介音羽, 律中应钟.数六味咸,臭朽祀行,祭品先肾. 水以始冰,地冻雉入,大水为蜃.虹藏不见. 是月立冬.先之三日,天 ...

  • 《吕氏春秋》卷7孟秋纪5懷寵诗解2诛诛尊贤恤孤散财

    题文诗: 先发号曰:兵之来也,救民之死,子上无道, 据傲荒怠,贪戾虐众,恣睢自用,摒远圣制, 謷丑先王,排訾旧典,上不顺天,下不惠民, 征敛无期,求索无厌,罪杀不辜,庆赏不当. 若此然者,天之所诛,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