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杨时谱后的无锡鸿山杨氏世表

无锡鸿山杨氏因困扰于族谱源头失考,明朝1519年无奈虚构了族谱源头:接上了出自史书的陕西《新昌谱》,又串接了互不相干的六位《宋史》人物,并把六位中的南宋抗金先烈杨邦乂作为鸿山“始祖”,他实际属于江西《吉水庐陵谱》第九世,与鸿山杨氏并无关系。2015年7月,杨维森专家考证首次确认福建道南杨氏的杨时谱才是鸿山杨氏宗谱的真正源头。

族谱上虚假的世系毫无意义,为了纠正五百年来的荒谬之误,本篇对鸿山谱世系进行了修正,删除了虚构的部分,新增了杨时谱世系,供同宗有识之士参考。

无锡鸿山房个别有资历同宗因为难舍“新昌宰相谱”的高贵及500年来对“始祖”先烈杨邦乂的认同亲情,明知有假,主观上却企图隐瞒真相,拚老命地反对接入杨时谱,不断发布忽悠言论。这就是再一次荒唐而糊涂了。人要有学术良心,族谱以真为本,虚假只能欺骗自已,毫无意义。鸿山房历代为族谱源头问题从1341年创谱起所困扰近178年,直到明代1519年不得已才造假,实是无可奈何,如果他们能知道真实的源头就是自已非常熟悉、为自已所敬仰的龟山公杨时,必定万分欣喜。本人虽较真,但无愧于先祖列宗,更为自已与同宗们及专家杨维森等一起,花三年时间能找到真相而自豪。

言归正题,见下表。

一、《杨氏大宗谱》世表

 

受姓始

职   突之子,晋佐中军,袭位为羊舌大夫;本出姬姓,周文王的次子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周武王第三子叔虞为周朝的晋君主,叔虞后代晋武公生伯侨,伯侨生文,文生突,突为晋大夫,封地在羊舌就以羊舌为氏,突生职,职有四子时称“羊舌四族”,声名远播,是晋国强大的公族,羊舌又分铜鍉、杨氏、平阳三县;

子四:赤(字伯华)、肸(字叔向)、鲋(字叔鱼)、虎(字叔罴)。

1世

杨肸  职次子,字叔向,又字叔誉也称叔肸,位太傅,历事晋悼公、平公、昭公;

晋国著名贤臣、政治家和外交家,为人质朴,虚怀若谷,德才兼备,讲求礼义信直而闻名列国,有独特政治见解和风范,在晋国政坛和诸侯各国达三十年之久,孔子非常赞赏他的才华,在《春秋》中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叔向封地在杨氏县(今山西洪洞县东南),其后世便始以杨为氏,他也被后人称为“杨肸”,实为杨氏受姓始祖; 子二:伯石、季夙。

2世

伯石  肸长子,前538-514年,字食我,一字子我,袭位为大夫,又称杨石。晋顷

公十二年,公室渐弱六卿壮大夺权,夏六月,伯石因助祁奚孙子祁盈得罪晋侯,以君罪被害,公室祁氏、羊舌氏被灭,失传。

季夙  肸次子,字子先,因兄伯石之难,举家逃于华山仙谷,随居陕西华阴,后代以杨为氏,就是弘农杨氏,子一:道。

3世

杨道  季夙之子,司马;子一:忠。

4世

杨忠  杨道之子,景灵时(前571-520)任太傅;子一:业。

5世

杨业  杨忠之子,太傅;子一:赞。

6世

杨赞  杨业之子,大夫;子一:祺。

7世

杨祺  杨赞之子,战国时代开始,为周元王(姬仁)司马;子一:羡。

8世

杨羡  杨祺之子,为周考王(姬嵬)左将军;子一:惠。

9世

杨惠  杨羡之子,为周威烈王(姬午)大夫,食邑潼关;子一:元。

10世

杨元  杨惠之子,为周安王(姬骄)左庶长;子一:温。

11世

杨温  杨元之子,仕周为温州(今山西孝义县西)牧;子一:志。

12世

杨志  杨温之子,为周显王(姬扁)左将军;

子一:章。

华阴杨氏世表

1世

杨章  杨志之子,为秦左庶长。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前312年),击楚于丹阳(今陕西、河南间的丹江以北),虏其将屈匄,又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封华阴侯。“凡华阴杨氏,皆祖章也”。子三:苞、朗、款。

2世

杨款  杨章三子,仕秦为上卿;杨维森注:端和实为一人,见《史记.秦本记》。
     子三:端和、操、硕。

3世

杨硕  杨款三子,字太初,秦始皇五召不起。沛公刘邦还军灞上,聘为太史,以年老而辞,因见天上星宿东井处有五星相聚,知道天下将统一归汉,便使儿子都随刘邦征代,葬华阴县。

子八:鷃、奋、彪、熊、鹯、喜、魋、鯈。

4世

杨喜  杨硕六子,字幼罗,以郎中骑,汉王二年(前205年)从起杜属淮阴后从灌婴,共击项羽。高祖六年(前201年)封赤泉侯,食千九百户,高后元年(前187)有罪免,二年复封,谥号:严,葬华阴五方村;子一:敷。

5世

杨敷  杨喜之子,字伯宗,文帝前12年(前168)袭封赤泉侯,谥号:定;

子三:胤。

6世

杨胤  杨敷之子,字毋害,世袭赤泉侯;

子一:失名。

7世

失名  杨喜曾孙,杨胤之子,佚名,子二:失名、敞。

8世

杨敞  父失名,杨胤孙,字君平,元凤元年任大将军霍光府事,深为厚爱,升任大司农。汉昭帝元凤六年(前76)为丞相,封安平敬侯。居关西华阴,为弘农族中的第一个宰相。食邑于河南汝南,后杨氏又有“汝南堂”之称,是为弘农杨氏始祖,卒谥:敬侯;

配司马氏,司马迁之女,子二:忠,恽。

9世

杨忠  杨敞长子,字孟兰,承袭父爵,为安平侯,元康二年(前64),子一:谭。

杨恽  杨敞次子,字子幼,官居平通侯。深得其外公司马迁厚爱,自幼习《太史公书》,好史学,为收藏和保管《史记》作了贡献。汉宣帝时任左曹。因愤世嫉俗,言语过激而屡遭贬抑,以诽谤朝政罪被害,妻、子徙酒泉郡。

10世

杨谭  杨忠之子,字君,袭封安平侯。后受季父的株连,免为庶人;

子二:宝、并。

11世

杨宝  杨谭长子,字惟善,自幼习《欧阳尚书》,隐居华山牛心峪设馆授徒。经学鸿儒,不仕朝廷,汉明帝三召不赴,谥:靖节先生,年79岁,葬陕西华阴朱家山。子二:震、衡

太尉第五支始

1世

杨震  杨宝长子,公元59-124年,字伯起,弘农华阴人,少好学,博览群经,当时称为“关西孔子”,历任荆州刺史、涿郡太守、司徒、太尉等职,后被中常侍樊丰等所诬,诏遣归,饮鸠卒年七十余,葬华阴潼亭。有汉太尉伯起公像。

子五:牧、里、秉、让、奉。

2世

杨牧 杨震长子,字孟信,始分太尉第一支,东汉顺帝至灵帝时期,官居荆州刺史,封富波(今安徽阜阳县南)侯。父遭陷害后,受株连被贬为邮吏;子二:统、馥。

杨里 杨震次子,失传。

杨秉 杨震三子,字叔节,始分太尉第三支,年四十余召拜侍御史,累官至太尉,朝廷有得失辄尽忠规,谏多见采纳,性不饮酒,早丧夫人遂不复娶,所在以淳白称,尝曰:我有三惑,酒色财也。卒年七十四,赐茔陪陵。震与其子秉及曾孙杨彪(142—225年),均为汉太尉,后世称为“四世三公”;子一:赐,杨赐为杨修(字祖德)祖父。

杨让 杨震四子,始分太尉第四支;子一:著。

杨奉 杨震五子,字季叔,始分太尉第五支,东汉城门校尉、中书侍郎,葬华阴西南潼亭,有碑记;子一:敷。

3世

杨敷  杨奉之子,笃志博闻,议者以为能世其家,早卒。子二:纂、众。

4世

杨纂  杨敷长子,承袭先业,为时所重。

子一:品。

5世

杨品  杨纂之子,三国曹魏中大夫,子一:国。

6世

杨国  杨品之子,晋武帝弘农令,卒葬弘农县。

子一:袭。

7世

杨袭  杨国之子,杨瑶嗣子,字仲素,晋武阳长吏。

子一:隆。

8世

杨隆  杨袭之子,字允高,封王南公。

子一:结。

9世

杨结  杨隆之子,东晋十六国时,仕南燕国(慕容垂)中山(今河北)相,卒于任。

子二:珍、继。

10世

杨继  杨结次子,北魏治书侍御史、中山相。子一: 晖。

11世

杨晖  杨继之子,任北魏库部给事,京兆太守。太君二年(441),迁洛州(今洛阳)刺史、平南将军、济州刺史,卒赠弘农公,谥:简;子二:祐、恩。

12世

杨恩  杨晖次子,又名宥,北魏镇远将军,历任徐州、东荆州刺史。太和二十年(496),

后魏河间太守。子一:钧。杨钧封越恭公,后裔称越公房。

越公房始

13世

杨钧  杨恩之子,太尉第五支,始“越公房派”,字季孙,居冯翊。博学强识,举秀才,颇有干用,自廷尉正迁长水校尉,中垒将军,洛阳令。出任中山太守,入为司徒,又出为徐州东荆州刺史,还为廷尉卿,拜恒州刺史,转拜怀朔镇将。孝昌二年(526),复以钧为恒州刺史,在州以惠政闻名,封越恭公,正光五年(524)因疾卒于镇,建义元年(528)九月三十日归葬于华山之下,有墓志铭,谥:恭,因其封越恭公,故后裔称越公房。四子:暄、穆、俭、宽。

14世

杨俭  杨钧三子,字景则,容仪魅伟,有才行。正始中(505)起家为侍御史,加奉朝请,迁任员外散骑侍郎。孝昌初(525)拜镇远将军、顿丘太守。建义初(528)兼给事黄门侍郎、左将军、太府少卿。建明中(530)加拜征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孝武帝初(532)拜卫将军、北雍州刺史。大统初(535),以本官行东秦州事,加使持节当州大都督。大统七年(541),领大丞相诗人咨义参军,出任都督东雍、华二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华州刺史。大统八年(542)卒于家,赠本官,谥:静,有墓志铭。

娶罗氏,子十一:文升、文□、文休、文褒、文异、文勰、文举、文朗、文雅、文若、文伟。

15世

文异  杨俭五子,名异,又字文殊。凤仪俊美,深沉而有器局。幼龄就学,日诵千言,见者奇之。九岁丧父,闭门读书,数年之间,博览群书。周闵帝时,为江西宁都太守。治理有方,后屡立军功,进爵为侯。隋文帝杨坚登位,拜中正少卿,行济州事。朝廷因文异方正耿直,开皇二年(583),拜益州总管府长史。后迁任西南道行台、兵部尚书。数载复为宗正少卿。开皇九年(589)四月,擢拜工部尚书。随晋王杨广镇扬州,十二年(593)扬州刺史。开皇廿年(600)卒于州镇,年六十八。仁寿元年(601)归葬华阴东原之祖茔,有墓志铭。娶穆氏,子二:安仁、虔逊。

16世

安仁  文异长子,名峻,河北瀛州刺史,赠银青光禄大夫。子二:德立、志立。

17世

德立  安仁长子,贺州临贺令。子一:宗彦。

18世

宗彦  德立之子,字余庆,河北檀州长史。子一:隐朝。

19世

隐朝  宗彦之子,陕西郃州令。娶杜氏,子一:燕客。

20世

燕客  隐朝之子,河南临汝令,赠华州刺史。娶张氏,张参之妹。子二:审、宁。

静恭房始

21世

杨宁  燕客次子,有高操,谈辩可喜,以处士征入朝,优游公卿间,擢明经,调临涣主簿。宁少有栖遁之志,弃官归,唐德宗复召入朝,表宁为奉先主簿。贞元中(795)为长安尉,拜监察御史,后受牵免职。顺宗初(805)如为殿中侍御史,迁侍御史,官终国子祭酒。卒于元和丁酉(817),享年七十四。娶长孙氏,子四:汝士、虞卿、汉公、鲁士。女一,适白居易。居长安朱雀街第五街次南之静恭坊,号静恭杨氏,兄弟四人号静恭四院。

22世

汉公  杨宁三子,字用五,元和八年(813)进士及第,从事山南西道节度使李绛幕府。后累迁户部郎中、史馆修撰,转司封郎中。太和七年(883)坐兄虞卿事,下除舒州刺史,复累迁至荆南节度使,召为工部尚书。后降秘书监,稍迁国子祭酒。宣宗即位(847),赴同州任,更任至宣武、天平节度使,咸通三年(862)卒于任所,赠右仆射。娶郑氏,继韦氏,名媛。子十四:思愿、辉、筹、范、諲、知章、符、篆、筠、思厚、思恭、籧、簴、管。

23世

杨諲  汉公五子,字昭业,进士及第,甘肃泾州营田判官,河北洺州刺史,终工部侍郎。子三:珂、廷辉、承鳣。

24世

杨珂  杨諲长子,字成,美蒲令,唐僖宗广明元年(880),黄巢攻陷京城长安,僖宗出奔,由兴元至成都,珂与诸弟、子侄挈家以从,遂居家四川绵竹,珂等始改静恭房第三院为蜀院。子二:膳、胜。

25世

杨膳  珂长子,唐为国子祭酒,偕父从唐僖宗入蜀。子三:颖、珙、玘。

杨胜  珂次子,从父兄入蜀,为丹棱令,子二:珪、璋。

26世

杨璋  杨胜次子,子一:荣

二、福建《道南杨氏族谱》世表

 

1

杨荣  杨璋之子,字子江,道南杨氏之始迁祖,由蜀迁居江州湖口(江西湖口),登后唐进士,任镛州(福建将乐)司户参军,遂居家于镛之龙池彬田,卒葬光明团珠林。

子二:胜远、胜达。

2

胜达  杨荣次子,字嘉升,累仕至朝奉大夫。卒葬光明团株林。

子五:延、同、明、丰、昭。

3

杨延  胜达长子,字信夫,居光明里,分居本邑黄坊大星后,子孙又分居紫云台、浣溪等地。

杨同  胜达次子,字信有,娶李氏,子七:天、锡、诰、杰、尧、瑞。子孙分居江西万安扶竹、安福岭等地,或居闽地,失考。

杨明  胜达三子,字信仲,分居县北杉田,葬株林内。先娶萧氏,继娶朱氏,俱葬光明团。杨时为朱氏作墓志。子五,其一名植,其余失记。
杨丰  胜达四子,字信仁,居本邑南境八十里,村名中和,因号中和。娶温氏,生一子:材。后裔世居福建沙县。

杨昭  胜达五子,字信清,娶钟氏,生三子:权,柄,校。裔孙或居福建之浦城、建宁、邵武、延平,有分派复居龙湖。

4

杨植  杨明之子,字滋德,淡于荣利,乐于义方,诰赠朝议大夫,卒于元祐五年(1090)十月戊戍,葬石龟山之阴。元祐六年(1091),杨时为其父作状述。娶陈氏,继廖氏,累赠郡太君。子二:时、曦。

5

杨时  杨植长子,1053.11.25--1135.4.24,为龟山杨氏之始祖,字中立,号龟山,世居将乐县龟山下。绍兴五年(1135)卒,年八十三。冬葬福建将乐水南之原,是年赠左太中大夫,又赠太师、大中大夫,谥文靖,胡安国作墓志铭。娶余氏,大观三年(1109)六月十三日卒南京廨舍,十二月初四葬水南团光岩堂前。夫人。有龟山公杨时画像。

子五:迪、迥、遹、适、造。女四人,长适陈渊,次适陆棠,次适李郁,次未嫁。

6

杨迪  杨时长子,1082.2-1104.8。字遵道,1082年二月生。幼聪颖如成人,既冠,益贯古今。为人孝友和易,游太学,甚有声。师事程颐,为其赞许。仕宋为奉议郎。1104年八月以疾卒,年仅二十三,赠宣议大夫。朱松为其作墓志铭。遗文数百篇,朱熹读而感叹。 娶叶氏,合葬将乐株林,子三:云、霓(殇)、彦。

杨迥  杨时次子,1085.3-1166年。字昭远,一字勉斋。元丰八年(1085)三月生,六岁能赋诗,及长,好学不倦,尤喜披览经史,阐发精奥。以文学召试,授修职郎,建炎间迁起居舍人,寻升右司谏员外郎,侃侃而陈时政,以直节著称。丁艰服阙,擢殿中侍御史。绍兴三十二年(1162)致仕归家。卒于乾道二年(1166),年八十二,葬无锡宜兴。洪适为之作传记。娶廖氏,司勋员外郎廖约贞之女,赠涉人,子一:航。

杨遹  杨时三子,字昭祖,绍圣三年(1096)生。宣和元年(1119)王昂榜进士,任军器监,徙尚书工部员外郎,卒赠奉议大夫,葬江阴县女山。娶游氏,御史游酢之女,子三:森、懋、彬。

杨适  杨时四子,字积义。元符三年(1100)四月生,登进士,官将作监丞,迁宗正丞。娶李氏,绍兴三十二年(1162)卒,葬江阴县。子三:崧、岳、岚。

杨造  杨时五子,字汝旨,大观元年(1107)七月生,任敕令所编。娶周氏,合葬将乐县南五里。子一:次山。

7

杨云   杨迪长子, 字志猷,1098年正月生,登进士,浙江建德县的严州通判、福建路安抚司参议。享年六十三。
      娶游氏,子三:琳、璿、瑾。
杨彦  杨迪三子,宋哲宗元祐己巳四年十月十一日辰时生,宋绍兴辛未二十一年卒,享寿六十三,与萧氏合葬金坑龟山堂左边。娶萧氏,子四:士衡、士龙、士豪、士准。

杨航  杨迥之子,1100-1171年,锡山杨氏始迁祖。字悠远,号济川,又号南符。元符三年(1100)生,幼承祖训,闭户课诵,诗书之外,无他嗜。绍兴中(1146)登进士,初任宣议郎,升枢密院编修。后以应诏直言忤旨,左迁常州通判。他到任后,走访百姓,征求意见,有不利于民的政条一概去除,百姓作歌称颂他。政务闲暇,他经常到郡学讲课。任满后,他即上章请求退休。江苏无锡是其祖父杨时讲学宣道之地,他念及家学渊源,不忍离去,就择居于无锡垂庆乡双板桥(今无锡市新区鸿山镇后宅双板桥),为锡邑道南杨氏的始迁祖。卒于乾道七年(1171),葬双板桥西北。杨航长子杨胄请张拭为杨航作墓志铭。娶曾氏,太学博士曾云墟之女,生三子:胄、珵、璁。

杨森  杨遹长子,字汝滋,登进士,任滁州判官。娶陈氏,生子二:周、兴。

杨懋  杨遹次子,字敬之,娶石氏,子一:荣。杨荣徙居中邵武。

杨彬  杨遹三子,徙居常州毗陵。

杨崧  杨适长子,字维申,领乡荐,官从事郎、江阴军户部赡军祭酒,裔孙仍居福建将乐。

杨岳  杨适次子,字维仲,登进士,出仕福州。娶陈氏,子二:公著、公辅。

杨岚  杨适三子,生子诠,诠裔孙现居中福建将乐县吴村,裔孙繁衍。

次山  杨造之子,官苏州监酒库。娶周氏,子一:说。

8

杨琳  杨云长子,字子美,与朱文公熹同学于李延平之门。娶傅氏,子一:礼。

杨璿  杨云次子,外迁而生卒失详,有谱其条目空白;将乐有当地谱记“处士,生殁失考,妣福州周氏,未归而逝”;锡山谱记“处士,娶周氏,生殁失考”;有福建谱写“子杨应,其后传(福建)建宁、连江”。而鸿山谱始祖附近失考严重,杨璿生平及字“伯璿”为虚构,一子杨泽经比对疑与杨潜搞错,现纠正。未仕,娶周氏,子二:潜、应。

杨瑾  杨云三子,字德辉,登进士,官湖南沅陵县尉,升江西司理。原字“仲瑾”及生平实为鸿山谱所虚构。
     娶李氏,

子五:淮、浚、泽、滋、泳。

9 

杨礼  杨琳之子,礼领乡荐,官梅州司理。

杨潜  杨璿长子,道南谱失记,疑南宋绍熙元年(1190)华亭县令。居杭州钱塘,传杭州庆一支/江苏太仓娄城杨氏/无锡鸿山房,详见鸿山房世表。

子二:燿,燧。

杨应  杨璿次子,不详,其后传福建建宁、连江。

杨淮  杨瑾长子,字清钦,领乡荐官。

杨浚  杨瑾次子,字正钦,子二:梦虎、梦龙。

杨泽  杨瑾三子,字安钦,为锡山谱所记;将乐有谱记“迁居延平余杭里,后裔一支迁松溪”。

传浙江天台杨瑾支,详见鸿山房世表。

子一:熠。

杨滋  杨瑾四子,字芝茂,领乡荐。
     芝茂公杨滋与用和公汝凤(杨适曾孙)曾修订族谱。

杨泳  杨瑾五子,太学生,子二:道奉、道泰。

 

三、无锡《鸿山杨氏宗谱》世表

1世

杨云   杨迪长子,道南房杨时派第七世,字志猷,1098年正月生,登进士,浙江建德县的严州通判、福建路安抚司参议。享年六十三。

娶游氏,子三:琳,璿,瑾。

2世

杨璿  杨云次子,外迁而生卒失详。未仕,娶周氏,子二:潜,应。

杨瑾  杨云三子,字德辉,登进士,官湖南沅陵县尉,升江西司理。

娶李氏,子五:淮,浚,泽,滋,泳。

3世

杨潜  杨璿长子,居杭州钱塘。娶钱氏,子二:燿,燧。

杨泽  杨瑾三子,字安钦,居杭州钱塘,娶沈氏,子一:熠。

4世

杨燿 杨潜长子,一名炫,字日明,原名写“火羽”,据字日明应是燿(耀)。居杭州钱塘,为杭州庆一支,原居杭州西城门即涌金门(西湖风景区一带)。 子一:宗义。

杨燧  杨潜次子,字日晖,宋嘉定(1208-)间,荐授宣义郎,始自钱塘析居无锡,这就是“鸿山迁祖”;娶黄氏,合葬东潴村有传,有宋宣义郎日辉公像;

子二:宗善,宗达。

杨熠  杨泽之子,字日光,始自杭州析居浙江天台,

娶赵氏,子二:宗圣,宗贤。

5世

宗义 杨燿之子,居杭州钱塘,子一:秉忠。始分杭州庆一支,再分杭州涌金门、浙江台州、山东曲阜三派。

宗善  杨燧长子,是为鸿山庆二支,江苏太仓娄城分支。善生提干,提干生文翁、文英,文翁子杨适,嗣自庆三支新一派文焕子杨亨(字应雷),改名杨适。

宗达   杨燧次子,是为“庆三支”,即为无锡鸿山本派,字子通,生宋嘉定壬午(1222)六月十七,端平甲年(1234)捐钱帛助国军饷,灭金后授仕郎,德祐乙亥(1275)偕次子济良团练三百人,欲投文信国公麾下,至常州与元兵遇接战,父子与三百人全没,娶苔墩黄氏,合葬彭祖墩有传,有宋将仕郎子通公像。子二:震发,济良。

宗圣  杨熠长子,字希周,为浙江天台第一支。

宗贤  杨熠次子,为浙江天台第二支。

6世  //  以下仅列无锡鸿山房

震发  宗达长子,字仲修,号省斋,第福二宋咸淳(1265)癸酉科进士,元饶州路(元代路即府,今属江西)教授,生宋宝祐癸丑(1253)八月十七,卒元治癸亥(1323)二月廿九,娶朱舍桥陈氏,合葬衍庆观西原有传。

子七:文焕,文炳,文烨,文熙,文炜,文爚,文焯;始分“新七派”。

济良  宗达次子,号仲仁,第福三,从父御元兵中流矢,卒年十九,葬彭祖墩,无后。

7世

文炳   震发次子,字彦昭,号漱石,常州路(元代府名,辖今常州无锡等县地)通判,生至元庚辰(1280)六月十六,卒大定丁卯(1327)二月十七,合葬衍庆观。是为新二派始祖;娶陈氏,子一:瓛。

8世  //以下仅列第新二派

杨瓛  文炳之子,字献可,号行素,授无锡州同知,生皇庆壬子(1312),卒洪武壬戌(1382),柩毁于火,葬衣冠于衍庆观,曾舍嵩山地二百三十亩,并置慎字号祭田一百廿六亩,有同知行素公像;“新二派”是新七支中最大支派,新二派再分“小七派”。子七:诜,誫,譝,詠,论,诩,谊。

9世

杨诜  杨瓛长子,字德先,为河间运司,承差有功授吏部郎中,以事累殁于京,

娶华氏,子三:隆,阶,隐。

杨誫 杨瓛次子,字德光,合葬鸿山东,娶钱氏,子二:约,勉仁。

杨譝 杨瓛三子,字德敏,号静约,生至正丁亥(1347)十二月十四,卒永乐乙未(1415)九月十五,合葬鸿山吴王墩阳,娶堠山钱氏,氏生至正己丑(1349),卒宣德壬子(1432), 子二:纬,纪,析居延祥胡桥东北。注:杨纬,一名孝贞,字德熹,德熹公杨纬于明永乐1424年第三次续修鸿山谱;杨纪,一名武淳,号拙庵,为杨文之祖父,澹成公杨文于明正德1513年第四次续鸿山谱。

杨詠   杨瓛四子,字德永,葬衍庆观;娶杜氏,子二:宗,吉。

杨论 杨瓛五子,字德俞,赘长洲县全氏,葬茂字圩;子二:晓,昕。

杨诩 杨瓛六子,字德羽,赘梁溪吴氏,以事谪戌和州(今安徽和县);子二:登,青。

杨谊 杨瓛七子,字德宜,赘奚山吕氏,继赘焦氏,葬东葑铺;子二:暹,继。

10世  // 请参见鸿山谱

...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