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黄陂区加强生态土地整治试点,建设国家级郊野公园

生态土地整治促进郊野公园建设,是武汉市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战略、提升城镇化质量、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总体要求的重要举措。黄陂区祁家湾谦森岛位于武汉城市建成区与外围自然生态地域的结合区域,是我市生态土地整治试点项目,本次规划以土地整治工作为契机,探索生态土地整治与郊野公园建设协同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新兴模式,进一步优化郊区农村生活、生产、生态格局,逐步形成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大都市游憩空间环境。

规划自2016年5月正式启动,6月底形成初步规划方案,期间多次就规划成果与谦森岛庄园业主、街道办、区土地整备中心等相关利益主体交流沟通。市局在8月、9月分别召开土地整治专题业务例会和郊野公园专题讨论会,对中间成果进行审查,并于10月将规划成果上报市局并提交至黄陂区国土规划分局。

在借鉴上海郊野地区规划体系基础上,本次规划工作以实现“生态性、减量化、实施性”为目标,凸显“规土融合”的理念,通过自身农业优势与未来发展趋势研判,规划定位为“华中六次产业融合示范区、湖北最多元的农业旅游区、武汉最淳朴的家庭休闲地”;规划目标为“建设武汉首个农业生态体验型郊野公园”;按照“生态优先,服务多元”的原则,形成“一带两核三片”的空间结构;将郊野公园划分为三大景观区段和八个主要的功能景观节点,结合项目策划,开展详细设计;构建集水生态治理、村庄居民系统、农林整治系统、游憩系统、交通系统于一体的支撑体系,完善生态服务设施,提升生态品质;开展土地整治工作,明确水生态治理、村庄居民安置、农林整治、游憩系统、交通系统等内容,测算土地整治费用,研究政策指引,保障规划实施。

黄陂区祁家湾谦森岛郊野公园概念规划是我市生态土地整治首批试点项目,依托郊野地区田、水、路、林、村等要素,建设郊野公园,实现郊野地区从保护城市周边自然生态环境的生态管控区向具有景观、游憩的生态价值转化。通过多方资源整合,开展“农田景观、生态、休闲、文化”四位一体生态土地整治新理念探索,有助于推动生态土地整治工作有效实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