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继位后,他的兄弟们结局有多惨?

乾隆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帝王,作为康乾盛世的缔造者之一,他稳定社会环境、发展生产、提高人口、平定动乱、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利益,也在先辈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了民族的和谐发展。

人们对他的评价大体上还是不错的。那么,乾隆帝继位后,他的兄弟们结局如何呢?

在介绍乾隆帝的兄弟们之前,笔者想要先说说他的父亲。众所周知,康熙帝的父亲是雍正帝,他虽然仅仅在位十三年,却完美的为康熙、乾隆两朝承上启下,堪称是清朝最有作为的君主。不过,仍然有人认为他即位不正,在生涯上留下了污点,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起著名的"九子夺嫡"。康熙帝子嗣众多,又迟迟未确定接班人,于是他的九个皇子都加入到了争夺继承权的斗争中。

最终,虽然排行第四的胤禛登基称帝,但曾经与他争权的兄弟们都很不满意,于是明里暗里与他对着干。作为权力斗争的赢家,雍正帝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妇人之仁,于是雍正四年(1726),他将为首不听从指挥的胤禩改名为"阿其那",意即畜牲,其他一些支持胤禩的兄弟也都被监禁。除了这些与其同辈者,雍正还将一位皇子也进行了惩罚。

这位皇子名为爱新觉罗·弘时,出生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是雍正帝的第三个儿子,而对于排行第四的弘历来说,他便是三哥。在《清史稿》中,对弘时的记载并不多,只说是"弘时雍正五年以放纵不谨,削宗籍,无封。"那么,这个放纵不谨到底指的是什么,仅仅是为人放纵了一些,雍正为何便将他逐出了宗籍呢?

在这里,我们要参考除了官修史书外的其它资料。在雍正四年(1726)时皇帝发布的圣旨中,曾经有"弘时为人断不可留于宫庭,是以令为允禩之子。今允禩缘罪撤去黄带,玉牒内已除其名,弘时岂可不撤黄带。著即撤其黄带,交与允祹,令其约束养赡"的内容,这说明了弘时曾被逐出宫廷,交给了允禩,也就是胤禩为子。

我们上文已经说到,胤禩和雍正帝的关系是最恶劣的,而弘时受其牵连获罪,并被过继给他,很明显是一个信号,那便是弘时与其是一伙的。至于他们干了什么,一种说法便是胤禩想要恢复当年八旗贵族共同召开议会决策国家大事的祖制。这一祖制实行之时,亲王贵族们都有机会参与重大事务,而满人们在中原落脚后,这一制度逐渐衰落。

当时,夺嫡失败的胤禩便想要通过这一办法削弱雍正帝的权威,便联合其他亲王共同提出恢复祖制的倡议。在这一事件中,弘时很可能站到了父亲的对立面,因此受到牵连被惩罚,还在父亲的盛怒之下被指派为了胤禩的儿子。尽管事实的真相没有被清晰记录,但弘时与叔父胤禩有一定联系,这是确凿无误的。

被过继给了胤禩后的第二年,弘时更是被削去宗籍,这意味着在雍正帝这里,他已经被视作外人了。于是,不久后弘时便在忧虑中病逝,另一种说法则认为他是被雍正赐死的。总之。直到乾隆帝继位后,才让其恢复身份。最初,弘时年纪大于乾隆帝弘历,又是侧福晋所生,按理说是立嫡的一大人选,但最终他却站错队伍,招致了凄惨下场。

接下来,我们看看乾隆帝的其他兄弟。乾隆的长兄弘晖在八岁时便因病去世,等到乾隆继位,便追封他为了端亲王;二哥弘昀活得久一点,但也仅仅十岁便夭折,在他之前,其实还有一位皇子弘昐,但因为两岁早夭而没能"序齿",即被录入排行。乾隆的三哥是之前已经讲过的弘时,这里便不再赘述,乾隆帝继位后将其复籍,但没有追封。

乾隆帝的五弟名为弘昼,雍正帝时,他曾经处理苗疆事务,做出了一点贡献,但雍正去世后,他便"仪节僭妄",一种说法认为,他是因为得到乾隆的优待和纵容而膨胀,另一种人则称,他是在故意犯些错误,来让乾隆不对他过于戒备,是在明哲保身。

乾隆帝的六弟弘曕在其继位时只有四岁,他七岁时,被过继给了两子早夭而没有后人的果亲王允礼,并最终承袭了其爵位。死后,弘瞻被加上谥号"恭",成为了多罗果恭郡王。此外,乾隆还有着福宜、福惠、福沛三个弟弟,但都因早夭而不被序齿,故而这里也就不再多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