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从来没做过的事,南宋作家脑洞大开,教育我们1000年
中国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国家,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重视教育。在历史上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劝学诗、劝学歌,更流传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最出名的恐怕就是“铁杵磨成针”,它是说李白小时候并不爱刻苦读书,经常偷偷溜出去玩,有一次他看到一个老婆婆正在磨舂米用的铁杵。李白问过之后才知道,老婆婆要把铁杵磨成针,这也告诉了他读书要有恒心和毅力的道理。
这个故事之所以流传度太广,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主角名气太大。诗仙李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诗歌瑰丽神奇,当时就被奉为“谪仙人”。天赋这么高的人,还需要勤学苦练,更何况我们这样的升斗小民呢?想必读者们小时候听过这个故事后,长辈们总是借题发挥,让我们好好学习吧。
然而,故事就是故事,李白自己从来没有说过,哪怕在整个唐朝都没有人提及。直到过了几百年后的南宋时,才有一个叫做祝穆的人记录在自己的《方舆胜览》,他在《眉州磨针溪》一章明确写道:
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这也就是“铁杵磨成针”的最早出处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个感觉,小珏在幼时听到这个故事时,总是感觉不可思议:铁杵不就是铁棒子,难道古代人就那么蠢,要将那么粗的铁棒子磨成小小的绣花针吗?难道不知道找细一点的铁丝磨吗?
我们从这一点上,其实就可以找到这个故事的荒谬之处。早在金属广泛运用之前,就出现过了缝补衣服的针。当时的针是用鱼骨头做成的,这在许多古代遗址中都被发现过。比如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中,就发现过比较完整的骨针。根据上面的痕迹可以推断,当时的骨针确实是磨出来的,而上面的针孔则是用石器的尖锐部分一点点钻成的。
石器时代之后是青铜时代,此时的针就是铜针。由于铜的延展性能好,工匠们可以将其打制成一根根的铜丝,截取适当的长度后,一头砸扁钻眼,另外一头则被磨细,形成针尖部分。在这个时期,铜针依然还是磨出来的。
李白生活的唐朝,早已是铁器时代,绣花针一定是铁质的。至于说怎么做的,明朝人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也有介绍,原文很长,小珏简略地叙述一下。当时的人还是用铁丝制作绣花针,在较粗的一头先钻孔,再敲扁。然后,人们用两块磨刀石夹住铁丝的另一头,反复研磨,这样就会让针尖部分又细又锋利。而且唐朝人还会对绣花针进行淬火处理,具体操作如同在锅里炒菜一般。
至于说祝穆所处的南宋,绣花针的制作又迈入了一个新时代。当时的商品经济发达,出现了各行各业的百工,绣花针由专门的工坊制作。首先,当时的冶炼技术提高,绣花针已经不是铁针而是钢针。其次,绣花针是采用了低碳钢丝冷拔技术,可以按照要求制作长度大小不一的针,以适用不同的要求。可以不夸张地说,这时候的制作技术,就已经初步具备现代工业的雏形。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小珏毫无根据地胡诌,认为是盲目的爱国情绪。其实我是有证据的,在国家博物馆里还收藏了北宋时“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铜制广告牌。它的正中间以白兔抱铁杵的图案,大概是表明制作绣花针的不容易,左右两边告诉顾客认门前白兔儿为记。
在图案的下方,功夫针铺还写有说明:
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客转为贩,别有加饶。请记白。
当时的绣花针制作,要经历磨制、冲眼、渗碳、淬火多道工序,想必质量确实不错。这个广告词也很牛,短短28个字,既宣传了自己的细针品质优良还表明了收购钢条的意愿。同时,商铺对大量购买绣花针的商贩,还给予一定的折扣,这比现在冗长乏味的广告语强太多了。
所以,古人是绝对不可能傻到用铁杵磨成针的地步。李白应该没有遇到过这样恶搞的老婆婆,这个故事就是南宋祝穆虚构出来的。当然,祝穆身为理学大师朱熹的学生,编造故事也肯定没有恶意,他只不过是以此劝告孩子们不畏艰苦用心读书,不过这个故事却欺骗了后世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