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阿哥被乾隆吓死,他的儿子却被乾隆溺爱,差点抢走了嘉庆的皇位

乾隆非常崇拜自己的祖父康熙,处处效仿,这也使得两人有着很多相似之处。更为巧合的是,两位皇帝对于皇长子的态度,似乎也很相似。康熙的皇长子胤褆处心积虑要当上太子,康熙却始终看不上他,甚至还将他圈禁至死。乾隆的皇长子永璜,处境几乎一模一样。只不过,永璜的身心没有胤褆坚强,被乾隆斥责,就惊惧而死。

永璜和胤褆一样,都是庶出的妃嫔所生,而且他们的母亲地位都很低微。在汉人看来,长子即便是庶出,也拥有很大的发言权,在没有嫡子的情况下,几乎就是储君的不二人选。然而,满族人却并不这么看。乾隆和康熙一样,非常想让嫡子继承皇位,可惜的是,孝贤皇后所生的两个皇子,先后都夭折了。

而且,孝贤皇后也因为儿子的去世,身心遭遇沉重打击,不久也离开了人世。乾隆与皇后的感情很好,对此十分悲痛,甚至情绪暴躁,做出了许多不可理喻的事情。比如他就因为湖广总督塞楞额在皇后丧期内擅自剃发,而赐这位封疆大吏自尽。

虽然乾隆对于皇后感情深,并不代表所有人都会如此。永璜就没有理由太过悲伤,对他而言,当时已经没有皇后,更没有嫡子,自己成为储君的机会很大。他很年轻,城府不深,又没有受过专业的表演训练,因此在皇后的丧礼上,实在哭不出来。这一下,就惹怒了乾隆,他怒斥永璜不懂礼数,并且向文武百官宣布:此二人断不可承续大统!

皇帝金口一开,永璜成为继承人的道路是断绝了。其实,他还是能够成为宗室王爷,享受荣华富贵的。但是,身在帝王之家,有着太过沉重的思想负担,永璜的心理素质又差,被乾隆这么一吓唬,竟然忧惧而死。

永璜死后,乾隆这才有所愧疚,追封其为定亲王。永璜是不得宠,但他的儿子绵恩却非常意外地获得了乾隆的溺爱。

绵恩是永璜的次子,从小就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才能,据说他文武全才,是宗室子弟的佼佼者。在他八岁的时候,跟随乾隆去木兰秋闱,一箭就命中了靶心。乾隆正在叫好的时候,绵恩不慌不忙,淡定地弯弓拉箭,又中靶心。

这一下乾隆来了兴致,极其高兴地许诺:如果再中,即赏赐黄马褂。话音未落,绵恩将第三支箭稳稳送入了靶心。满人是马上得天下,对于弓马娴熟之人有着天然的亲近。乾隆欣喜异常,可惜没有合适小孩子穿着的黄马褂,他扯过杏黄大旗,将宝贝孙子裹在里面,兴高采烈地抱着绵恩离开。

随着绵恩的长大,他变成了一个知书达理而又温文尔雅的男子。乾隆交给他许多差事,都能办得妥妥帖帖。《清朝野史大观》说过一个故事,当时北京某处着火,正好位于青楼附近,许多女子出来避火。绵恩作为火器营总统前来救火,看到这么多女子,不由脱口而出:

是家女子,何若是之多也?

这个故事,不仅不是嘲笑绵恩没有见识,反而说明绵恩循规蹈矩,并不是寻花问柳的纨绔子弟。

如此优秀的青年,乾隆当然很珍视,甚至有些偏袒。定郡王的爵位,本来是绵恩的哥哥绵德继承,但因为绵恩受宠,乾隆硬是找了个借口,废掉绵德,让绵恩当上了定郡王。后来,乾隆又将绵恩升为亲王。此时,乾隆自己的儿子,大部分还没有混到王爵。

在乾隆的晚年,也曾为继承人的问题头疼,他一度想将皇位直接传给绵恩。这一点,连朝鲜派往京师的使臣都打听到了。《李朝实录》中记载,皇帝的继位人选,无非就是在绵恩和颙琰之中产生。绵恩虽然是颙琰的侄子,其实比颙琰还大了十四岁,深得乾隆喜爱,他的可能性似乎更大一些。

只不过,乾隆还是很担心如果不传儿子传孙子,会重演当年明太祖的悲剧。为了避免骨肉相残,更是为了清朝皇位继承的规范性,他最终还是选择禅位于颙琰。这样,嘉庆的饭碗才没有被绵恩抢走。

绵恩也确实是个忠厚之人,虽然无缘于皇位,却对嘉庆忠心耿耿。在嘉庆八年,失业差役陈德在神武门突然刺杀嘉庆,侍卫们手足无措,就是绵恩挺身而出,护驾有功,还被再次赏赐了黄马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