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最伤感的一首词,家国功名全成幻影,开篇就是千古名句

中国文化界的第一人,从古至今算起,当然还得归属于苏轼。无论是诗歌、词作、书法、绘画上,他的单项能力都是当时甚至整个历史上的顶尖水平,综合算起来更是无人能及。这种纵横古今中外的才华,让苏轼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名满天下,誉满天下。然而,苏轼的仕途却不如他的才华一样绚烂。

也许这就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苏轼在官场之上总是受着排挤,王安石实行新法的时候,他被当作守旧派打击;司马光恢复旧法时,他又被当作新党遭到报复。然而,最大的打击还是发生在元丰三年的“乌台诗案”。

那是有宋一朝少见的文字狱,苏轼的几句牢骚,被曲解为“愚弄朝廷,妄自尊大”;苏轼在担任湖州太守时对新法的意见,也被看作是直言讽刺,破坏变法。为此,苏轼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九死一生,差点性命不保,还是包括太皇太后曹氏在内的许多权贵都为他求情,这才轻判为黄州团练副使。

发配黄州,是苏轼人生的最低谷,失意的生活甚至让他的文风为之一变。其实,这种骤起骤落的经历,反倒是激发了文人的灵感,也让苏轼的作品更为绮丽多彩,比如这首《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这可能是苏轼最伤感的一首词,他道破世态炎凉,人间冷暖,将千古家国情仇和个人的人生理想都化作男儿的千般愁情。我们看不到雄姿英发的身影,唯有那凝滞如水的失落,跨越千年依然如此沉重。

在上阙的开篇,就是千古名句: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经历了牢狱之灾,生离死别后,万众瞩目的苏轼仿佛在一夜之间走下了神坛,成为千夫所指的对象。这真的如同一场缥缈无痕的大梦,苏轼也分辨不清,此生到底极度经历过这样的凉意的秋天?这两句就奠定了全词悲情的基调,表达了作者对于往事的困惑和辛酸,也对逝水年华产生了无限惋惜之情。

上阙的后两句,是以周边环境与诗人内心刻画,共同渲染了伤感氛围。本来在秋夜,风声阵阵吹响着长廊,已经让人凉意十足。再看看作者的感受,直观表现在眉头和鬓角之上。这两处到底是怎样的?作者没有明说,这就是最美的诗词意境,让人自然而然地产生联想。

设身处地之中,苏轼自然是眉头紧锁,两鬓斑白,他有着无尽的心事,而肉体和精神的所受的双重打击,让40多岁的他颓势尽显,不复当年“左牵黄,右擎苍”的意气风发。

下阙中,苏轼进一步描述自己的哀怨隐忍。“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说的就是当时他的处境。曾经的他,天下闻名,宾客满堂,总是被簇拥的明星,现在的他,酒无好酒,而且客人稀少,绝大部分所谓的朋友,都远远躲避,生怕被他牵连。这多像天空的明月,被愁云说遮蔽,诗人的才华和造诣,也成为了惹事的祸根。

所以,即便是中秋之夜,本该是万家团圆,饮酒作乐的好时光,苏轼却只能感叹自己孤独地享受这份迷人的月光。苏轼最好饮宴,也最好交朋结友,寻欢作乐,如今的生活,简直让他生不如死。

然而,在诗歌的最后,他却没有抱怨,也没有随便发牢骚。这当然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负担,但更重要的是他还秉承着一如既往的忠君思想,只是感叹“把盏凄然北望”。

北方自然是京师所在,苏轼端着酒杯,凄凉北望,自然是在想念宋仁宗。他承认诗词之中讽刺新法,那是因为他在担任地方官时,看到了新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弊端。他不是全盘否定新法,而是希望能够从实际出发,让新法能够惠及于民,而非急功近利之举。这种心思,宋仁宗并不了解,这也让苏轼伤感不已。他不是变法派,也不是守旧派,他遵循的只是忠君爱民的文人道德而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