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发现的千年瓷碗,光彩动人,30多年后才有了真正的名字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祖先留给我们了数不胜数的重要遗产。然而,很多文物在长期的保存过程中,失去了原有的信息。即便是最顶级的专家,也不一定能够立即还原它原有的面貌。不少文物甚至还需要新的史料,才能揭开神秘面纱,比如苏州博物馆的一个瓷碗。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苏州虎丘塔的倾斜度越来越大。开始还被当作当地风景欣赏,堪比著名的比萨斜塔。然而,这个趋势无法阻止,塔顶中心偏离底层中心2.3米,斜度为2゜40’,眼看就要倒地损毁了。所以,苏州市政府紧急行动,采取加固的方法进行修缮,终于保全了这座古刹。
在修缮的过程中,政府特地还选派了文物专家坐镇。这是因为虎丘塔原建于隋朝,损毁后在五代宋初时再次新建。因为当时有用奇珍异宝供奉的习俗,所以很多专家认定虎丘斜塔之内必有文物,需要进行保护。
果然,平时来往穿梭的游客都没有发现虎丘塔的内部还有隐藏的暗阁。大量珍稀文物就藏在其中,塔身第三层的洞窟之中,一只小碗静静放置在内。它似乎已经等待了千年,又似乎没有经历过时光的洗礼,完美如新。
别看是一只小碗,也是最常见的瓷器,它一面世就惊艳了世界,也立即被认定为国宝级文物。这件文物由小碗和盏托,碗高为8.9厘米,口径13.9厘米;盏托高6.6厘米。它的形制并不复杂,最显眼之处就是大片莲花、莲叶为主的题材。不仅是文人将莲花当作高洁的象征,佛教也将莲花赋予了深刻的含义,因此,专家们认定,这是当时人供奉的珍宝,精心收藏的。
中国瓷器源远流长,名品众多,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类文物。这只小碗能得到高度肯定,与它的做工精湛是分不开的。它的胎质细腻缜密,胎体灰白,造型典雅庄重,明显具有越窑青瓷的风格。所以,这只小碗被命名为“越窑青瓷莲花碗”。
这个名字虽然看似没有什么毛病,但总有些不妥。越窑青瓷文物现存不少,但这一件却总让人感觉不同寻常。这是因为它的釉色存在显著差异,青色为主的表面,泛起的幽光,让它略显神秘。这种千年的光泽,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失色,反倒是沉淀下来,让小碗如同一块温润的美玉。
直到31年后的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的考古发现,才让它的真实身份水落石出,它也得到了真正的名字。那时候,法门寺也面临重新修缮的问题,它是唐朝时的皇家寺院,用以供奉舍利子,内藏珍宝更多。当法门寺地宫被打开后,数不尽的珍奇举世震惊。除去那些大名鼎鼎的文物外,13件精美瓷器吸引了苏博工作人员的目光。
原来,这13件瓷器的釉色竟然与虎丘斜塔出土的小碗相差无几。更为重要的是,法门寺的地宫中有一份《物账碑》,又称《监送真身使随真身供养道具及金银宝器衣物帐》。它相当于地宫文物的账单,在其之上清清楚楚地写明了这13件瓷器的名字:秘色瓷。
秘色瓷在史书和文学作品中经常被提及,唐代诗人陆龟蒙的《秘色越器》中就曾经赞美过它的盛世容颜。然而,秘色瓷历来是当作宫廷所用,几乎没有机会流入民间,所以长期以来普通人也只能口口相传它的美丽。
也就是说,这13件瓷器是秘色瓷,而釉色几乎一致、形制相当的苏州虎丘斜塔的小碗,当然也是秘色瓷。因此,时隔30多年后,这件瓷器终于有了真正的名称:五代秘色瓷莲花碗。真不知道,博物馆还有多少文物知识,等待我们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