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剂经方止咳嗽「原创:沧州二院 马培锋经方人」
原创: 沧州二院 马培锋 经方人
经方思维:经方辨证依据症状反应。临床先辨六经八纲,继辨方证。辨方证是六经八纲的延续,辨方证是辨证论治的尖端。
八纲就是:表、里、阴、阳、寒、热、虚、实。
依据“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热”与“无热”乃辨六经发病的阴与阳,非单为表证(加上恶寒,则单为表证立纲,所谓“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或发热性疾病立纲,乃是为六经八纲所统的百病立纲。
以寒热辨阴阳,所谓:“寒热有常,虚实无常”。
又需要注意,“发热与无热”不单指的是发热与不发热,凡是表现为明显的阳性症状,都是“发热”范畴,表现为明显的阴性症状,都是“无热”范畴。比如汗出,如果粘、臭,就算不发热,也属于“发热”的阳性病范畴,如果汗出多、但摸着是凉的,那就是“无热”的阴性病范畴。
六经就是:
表阳证太阳病
表阴证少阴病
里阳证阳明病
里阴证太阴病
半表半里阳证少阳病
半表半里阴证厥阴病
临床依据症状反应,先辨六经(病位+病性)八纲(表里阴阳寒热虚实)——(更高的是病机层面对六经的辨别),再辨方证(将仲景方归六经,很难,冯世纶冯老在推广,我们需要认真学习并结合临床实践进行体悟。包括方证的鉴别)。
胡希恕胡老说:“经方辨证施治的实质是于患病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而适应整体,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
结合仲景医学,临床始终理会,起于“六经八纲方证”而终于“六经八纲方证”,足矣。
试着学用以上思维,开启经方学用新历程
简要医案:
罗某,女,23岁
初诊日期:2019年11月19日
病案号:885818245。
咳嗽半月。
干咳,咳嗽声重,咽部痒,鼻塞,无痰,手足凉,无恶寒、发热,偶有口苦、口干。
查:咽部不红。
脉沉滑,舌淡边水滑苔薄黄,舌底苍白。
腹诊:腹部膨隆,腹力3/5,右侧“胸胁苦满”即胸胁部抵抗加轻度压痛。
腹诊图:
辨六经为:少阳病合并痰饮
辨方证为:小柴胡汤加陈皮、桔梗
处方:
陈皮30克,柴胡15克,黄芩10克
清半夏10克,生姜10克,党参10克
炙甘草6克,大枣10克,桔梗10克。
3剂,颗粒剂。
20日上午,见到她问了一下,就吃了一袋药,晚上也没咳嗽,早上也没有咳嗽,鼻塞已,不吃剩下的药了,开玩笑说:“药开多了”。
追问后补诉以前咳嗽特点:晚上入睡前脱衣服的时候和晨起从被窝里刚出来的时候咳嗽比较重,昨天上午咳嗽的较重,所以才来看病开药的。
简要分析:
1、腹诊的意义:
小柴胡汤证的识别依据腹诊的“胸胁苦满”,即腹诊时右侧胸胁部的抵抗+压痛。
2、药物学内容:
陈皮:大剂量陈皮可下气止咳,患者虽说是干咳,但在门诊的时候她咳嗽了一声,声音比较深重,考虑还是有痰,所以应用了30克陈皮(更详细的对陈皮的解读,可以参考《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胸痹病篇的橘枳姜汤,陈皮没有后世认为的那么燥)。
桔梗:利咽喉,针对咽部发痒症状可以应用。
3、方证的鉴别:
3.1 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汤的主症是咽部异物感,吞之不下,吐之不出这样一种症候,所以临床症状不符合。
3.2 杏苏散:方证为咳嗽稀痰,鼻塞嗌干,药物学内容包括了半夏厚朴汤、橘枳姜汤等,各药用量等份,症状部分符合,本方药物庞杂,且均等分,不似仲景医学方剂精纯,方证明确。
3.3 桑杏汤:治疗干咳无痰,咽干口渴,其证是热证,本患者不符合。
3.4 麦门冬汤:治疗咽喉部不适,咳逆、气上冲为主,本患者不符合。
4、认真体悟:“干咳未必就无痰”这句话:
本患者自诉干咳,但听到的咳嗽声重,就是有深部的痰。治疗咳嗽一定要听到患者的咳嗽声,对判断有痰无痰、咳嗽的性质非常重要。
让我们共同努力,实事求是,始终理会《伤寒论》,深研仲景医学,做一代经方传人。
马培锋
副主任中医师 副教授。河北省“三三三人才”三层次人才,中国农工民主党员,中国卒中学会会员,中国针灸学会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