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宫格人才盘点,他是始祖

公司流行一种九宫格人才盘点法,大概长这样(没见过的问度娘):

初接触感觉挺牛X的,后来细想,这和九品中正制有啥区别?不得不叹服古人的智慧,两千年前就开始用九宫格了!


话说汉代的人才选拔制度是这样的:

是不是很严谨?很厉害!

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汉献帝逃亡,中央、地方失去了联系(皇帝都跑了还咋联系?),用人就没了标准:各层官员基本都随意任用的。

曹操以陈群为尚书,掌管吏部人事任用。陈群始创“九品中正制”,所以九宫格这东西,即使不是陈群发明的,用来盘点人才,陈群也算始祖了!

九品中正制:

选当时在中央任职,德高望重者,由各州郡分分别公推大中正一人。大中正下再产生小中正。

然后由中央分发一种人才调查表;此项表格中,把人才分成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而后再让各地大小中正,各就所知,把各地人才分别计入表格中,不论其人是否已做官,均可计入。表内详细记录其业绩、品级,并加评语。所以,主持这项工作便称为“九品中正”!

这个表最终会呈送吏部,吏部根据此表中品级以及评语酌情任用。

(吏部:掌管人事升迁、任用,相当于现在HR?)

九品中正制到底好不好?每项制度都有其历史背景,九品中正制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建立,也一定有其原因;但如果一个制度再好,几十年乃至几百年后,时代都变了,制度却一味墨守不变,必然会弊病百出。

一、方才已有述及,曹魏时期,中央与地方失去联系,已无用人标准可言,各方均授用私人,九品中正制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澄清了吏治;

二、九品中正制要求把做官的和不做官的都写入“九宫格”,其目的是可以把当时已经滥用的不称职的一批官员澄清并除去;

以上两点可谓之利;

三、大中正是在中央政府的任职者,若想获得大中正的提拔,各路人才便纷纷集中到大中正所在的中央,这就导致了地方无人才可用!久之,地方的效率跟不上,必然垮台,中央也就不能独存了;

四、吏部是依据中正的评语来酌情任用人才。也就是说,一个人是否升官,和他的上级没有关系,只和中正官有关。这样就会使部分官员专搞社会关系,而忽略自己的本职工作(KPI不归直属老板负责)。

以上两点谓之弊!

所以,制度这东西,必须与时俱进;然而现实中总有人说:这是XX的老传统,必须执行下去...

试问,哪个制度能用一辈子呢?!


(0)

相关推荐